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380060236.1 | 申请日 | 202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989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4-25 |
申请人 | 拖车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R·马泽克; H·穆斯; A·贾贝尔; | 第一发明人 | R·马泽克 |
权利人 | 拖车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拖车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德国埃施韦勒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
主IPC国际分类 | B60G9/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0G9/00 ; B60G9/02 ; B62D59/00 ; B62D65/12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6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刘凯文; 王小东;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车道导向系统(10),用于沿着车道引导和稳定车轴,该系统包括瓦特 连杆 装置,用于将车轴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到底盘的底面(x)。其中,瓦特连杆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瓦特连杆(20),它们的导向方向(F)一致且沿横向方向(Q)布置,该瓦特连杆装置还具有导向元件(30),用于在导向方向(F)上沿直线引导车轴。根据本发明,瓦特连杆(20)通过其纵向端部(22、24)固定在导向元件(30)和底盘上,其中被引导的车轴是半 挂车 的挂车车轴(A)。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沿着轨道引导和稳定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10),所述轨道导向系统(10)包括用于将所述车轴相对可移动地连接到底盘的底面(x)的瓦特连杆装置,其中,所述瓦特连杆装置具有至少两根瓦特杆(20),所述至少两根瓦特杆的导向方向(F)一致且沿横向方向(Q)布置,其中,所述瓦特连杆装置还具有导向元件(30),所述导向元件(30)用于沿所述导向方向(F)直线引导所述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特杆(20)通过其纵向端部(22、24)固定在所述导向元件(30)和所述底盘上,其中,被引导的车轴是半挂车的挂车车轴(A)。 |
||
说明书全文 | 车道导向系统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3] 在乘用车领域,利用以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命名的瓦特机构来引导和稳定车轴是一种已知做法。在此情况下,瓦特机构形成一种用于转换运动类型的联接机构,它由至少两根瓦特杆和一个导向元件(也称为:瓦特平行四边形、瓦特连杆或瓦特十字件)组成。导向元件可旋转地布置在被引导的车轴上。瓦特杆沿与被引导车轴平行的横向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瓦特杆一方面通过其纵向端部连接到车身,另一方面连接到导向元件。通过导向元件,它们将平面内的旋转枢转运动转换为近似直线运动。因此,尽管存在与行驶动力学相关的负荷,车轴总能在瓦特杆的导向方向上实现直线导向。瓦特机构以多种方式应用于具有刚性轴或扭梁轴的乘用车上,用于车轮和轨道导向,以防止车轴纵向或横向移动,并改善行驶动力学。 [0004] 在卡车和商用车领域,几乎所有车型都使用刚性轴。从根本上讲,刚性轴悬架是一种具有两个自由度的机构,其中一根轴上的车轮通过刚性轴体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轴体通过板簧、连杆和接头相对于底盘和车身进行导向。车轴的轨道导向通常通过“潘哈德杆(Panhard rod)”来实现。潘哈德杆用于车轴的横向导向。由于这一功能,潘哈德杆也常被称为“横向连杆”。牵引拖车(半挂卡车)是一种由半挂牵引车和与其连接的半挂车(以下称为挂车)组成的装置。半挂牵引车是一种源自卡车的车辆,它具有用于连接挂车的牵引座,而不是装载面。半挂牵引车的车轴通常通过潘哈德杆进行导向,而挂车通常为三轴设计,通常没有任何轨道导向装置,因为这些车轴只是被动跟随,不用于驱动目的。 [0005] 这里的缺点在于,挂车车轴上缺少轨道导向装置会导致挂车车轴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并导致轮胎磨损加剧以及连杆和接头的轴承单元损坏。此外,这对功能连杆和整个车轴悬架的耐久性也有负面影响。如果其中一个挂车车轴是驱动轴,例如配备了电动辅助驱动装置,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以及道路存在不平整或坡度时,这甚至可能导致驱动的挂车车轴动态失稳。对挂车车轴的轨道导向类似地使用潘哈德杆并无帮助。其缺点在于,通过潘哈德杆进行轨道导向只能在非常窄的行驶高度范围内实现,但根据不同情况,挂车必须适应不同的行驶高度。此外,在通过潘哈德杆进行导向的情况下,车轴的垂直运动并非垂直且呈直线进行。然而,在驱动的挂车车轴上,几乎垂直且直线的导向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及其他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轨道导向系统,该系统使用简单的手段以低成本且紧凑的方式构建,并在车轴导向过程中允许基本垂直且直线的垂直或高度相关运动。该装置应包含尽可能少的单个部件,这些部件能够布置在底盘底面而不占用大量空间。此外,该系统应能够适应挂车领域所需的不同行驶高度。 [0007]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给出。权利要求2至15涉及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0008] 在一种用于沿着轨道引导和稳定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将车轴相对可移动地连接到底盘底面的瓦特连杆装置,其中瓦特连杆装置具有至少两根瓦特杆,它们的导向方向一致且沿横向布置,瓦特连杆装置还具有用于沿导向方向直线引导车轴的导向元件。根据本发明,设想瓦特杆通过其纵向端部固定在导向元件和底盘上,其中被引导的车轴是半挂车的挂车车轴。 [0009] 由于瓦特连杆装置的结构设计以及挂车车轴、导向元件、瓦特杆和底盘之间的机械连接,挂车车轴能够几乎垂直且直线地沿着导向方向被引导。基于所涉及的原理,无论如何,与使用潘哈德杆相比,通过瓦特机构引导车轴时能够实现更大的高度差。轨道导向系统的行驶高度变化还得益于各个部件的其他技术特征。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 [0010]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半挂车的驱动车轴,也就是挂车车轴,必须进行导向。除了侧向导向力和相对较低的制动力矩外,由于驱动功能,挂车车轴还必须能够吸收额外的驱动扭矩和力。此外,驱动单元显著增加了车轴的质量,因此,如果没有轨道导向系统,驱动的挂车车轴不能像没有驱动单元的传统挂车车轴那样被拖动。 [0011]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设想挂车车轴是驱动轴。被引导的挂车车轴优选包括电机‑传动单元,其中挂车车轴的电机‑传动单元的尺寸设计成能为半挂牵引车的较大主驱动形成一个较小的辅助驱动。 [0012] 在此,轨道导向系统优选与驱动的挂车车轴平行布置,其中轨道导向系统与三轴挂车的几何形状相匹配。由此有助于精确的力传递,特别是在车轴的横向方向上,并建立机械平衡。总体而言,由此抑制了与车轴相关的二次负荷。 [0013] 所提出的系统不必专门适配于挂车车轴。原则上,该系统可应用于包括功能连杆的单侧支撑行走机构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该系统的许多不同的固定和布置变体。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被引导的车轴例如可以是牵引杆挂车车轴。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被引导的车轴可以是台车车轴。这可以涉及主驱动轴和/或驱动从动轴和/或驱动转向轴。 [0014] 根据一个优选的变体实施方式,至少两根瓦特杆沿它们共同的导向方向相互间隔布置,其中瓦特杆相对于它们共同的导向方向横向错开布置。设置至少两根间隔布置的瓦特杆尤其具有以下优点:除了能够在导向方向上对挂车车轴进行直线导向(这通过单个瓦特连杆即可实现)之外,还能够抑制所谓的滚动或在适用情况下的俯仰运动。这是因为底盘底面与挂车车轴之间间隔布置的瓦特杆不仅可以传递横向力(如同单个瓦特连杆那样),而且由于两根瓦特杆之间的间距起到杠杆臂的作用,还可以传递扭矩,例如侧倾扭矩。也就是说,基于该变体实施方式,轨道导向系统除了沿直线引导挂车车轴之外,还可以传递扭矩。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挂车车轴围绕其至少一个主轴的不必要旋转运动。相对于它们共同的直线导向方向的横向错开布置还允许以特别紧凑和节省空间的方式布置瓦特连杆装置,同时增加了瓦特杆在形状和空间布置方面的设计自由度。 [0015]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瓦特杆在横向方向上为长度可调节设计,其中瓦特杆具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调节元件。这是因为根据与之连接的挂车或半挂牵引车的不同,对于该布置的有效性、宽度或轮距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调节元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无需首先拆卸即可简单快速地调整或适配瓦特连杆装置的轮距和有效性。此外,这在组装过程中提供了将轨道导向系统在挂车车轴上居中对齐并引导至正确位置的可能性。同时,瓦特杆的可调节性补偿了生产公差,这反过来对制造成本和制造工作量产生积极影响。 [0016] 在此背景下,优选将调节元件设计为旋转螺母,并将其布置在瓦特杆的中心位置,其中瓦特杆与旋转螺母相邻的部分设有反向螺纹。瓦特杆的反向螺纹与旋转螺母的组合代表了一种非常简单且低成本的调节功能变体。由于中心布置,在旋转螺母的左右两侧可获得相等的距离,从而能够均匀地调节瓦特杆。作为替代方案,例如也可以设置铣削的啮合表面,这些表面用作调节元件。 [0017] 导向元件优选基本固定在车轴的中心位置。这样可建立机械平衡,极大程度地抑制因偏移和杠杆臂效应产生的二次负荷。为确保前文提到的行驶高度变化,并使挂车车轴的任何可能的垂直位置都能得到引导,导向元件优选采用椭圆形设计,且具有中心开口。该中心开口适用于将导向元件支撑在相应的安装元件上,并且优选与导向方向的轴线对齐布置。导向元件的中心开口沿导向方向直线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导向元件的中心开口优选设有凹槽,用于对导向元件的可旋转支撑进行润滑。 [0018] 此时,椭圆形导向元件在中心开口处的宽度优选最大,该椭圆形导向元件具有在垂直方向和导向方向上延伸的窄端。由于导向元件中心较宽的设计,瓦特杆沿其直线导向方向的扭矩传递和校准得到改善。通过该实施方式,还预先确定了导向元件的精确对齐和几何适配。由于导向元件的窄端与垂直方向或瓦特杆的导向方向对齐,轨道导向系统能够覆盖挂车的所有行驶高度变化。通常,根据底盘的调整情况,相对于挂车初始位置的标准高度,最大高度差为300毫米,这必须由轨道导向系统实现。椭圆形的形状以及窄端在垂直方向上的设计确保轨道导向系统在高达300毫米的高度变化情况下仍可使用。该实施方式确保挂车车轴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稳定引导,即使在挂车或半挂卡车的“应急行驶模式”下,以及在连接过程中、通过非常陡峭的坡道等情况下也是如此。 [0019]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设想瓦特杆的内纵向端部通过关节轴承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在导向元件的窄端上,其中瓦特杆的外纵向端部通过关节轴承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在底盘的底面。通过这种支撑方式,瓦特杆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同时在导向方向上提供所需的枢转运动。总体而言,这有助于实现瓦特机构,从而使挂车车轴能够相对于底盘底面以受限且相对可移动的方式沿导向方向直线引导。此外,该实施方式在挂车车轴在设置不同行驶高度时发生的圆周运动方面特别有利。借助所提供的自由度,瓦特杆能够补偿因圆周运动而作用在挂车车轴上的负荷。 [0020] 根据一种替代变体实施方式,瓦特杆的关节轴承基本位于同一运动平面内。也就是说,瓦特杆的关节轴承的定位方式使得所有关节的位置确定了所述运动平面,或者至少两根瓦特杆的所有关节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变体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避免机械应力,或者通过这种方式可防止在不同瓦特连杆机构的运动平面存在任何间距时可能产生的二次扭矩和力。 [0021]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瓦特杆外纵向端部区域设置两个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垂直于底盘底面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固定支架具有凹槽,固定支架的凹槽形状与底盘底面上相应的底盘部分相匹配。垂直于底盘底面布置的固定支架将瓦特杆连接到底盘,同时作为加强中间元件。由于固定支架垂直布置,例如,瓦特杆可以通过简单的螺栓支撑装置进行固定,而不会对瓦特机构所需的运动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凹槽的形状匹配,固定支架实际上可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适当对应的底盘部分上。在固定支架安装后通过形状配合,可选择有利地通过材料粘结(例如焊接)将固定支架固定在底盘和挂车第三轴的相应轴支架上。总体而言,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可以毫无问题地集成到底盘底面。 [0022] 瓦特杆的外纵向端部优选通过关节轴承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安装在固定支架中,其中固定支架具有对角延伸至固定支架整个高度的加强撑杆。这尤其增加了固定支架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从而能够在瓦特连杆装置方向上精确地传递力。在此还优选固定支架设计相同。这为轨道导向系统的对齐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支架优选具有U型型材。U型型材有助于固定支架安装到底盘上并与底盘进行材料粘结连接。同时,U型型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实现瓦特杆的铰接安装。 [0023]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固定支架采用具有高抗拉强度的材料,特别是S500结构钢。特别是在轨道导向系统运行期间,固定支架承受极高的机械应力。由于其高抗拉强度,固定支架还能够承受高横向和侧向导向力。这降低了断裂风险并防止弯曲。 [0024] 根据一个优选变体实施方式,设置一个用于机械支撑挂车车轴并容纳导向元件的轴桥,轴桥在其纵向侧面沿垂直方向具有垂直凸起部分。在此,轴桥主要用作挂车车轴的加强元件,增加挂车车轴的刚度和强度。在这种情况下,轴桥优选与挂车车轴平行布置,其中垂直凸起部分基本呈三角形。垂直凸起部分进一步加强了轴桥,同时为其他元件(例如导向元件)提供了有利的安装材料。 [0025]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设想轴桥设计为矩形管型材,其中矩形管型材包括内部框架以加强轴桥。轴桥的管型材和内部框架增加了轴桥的刚度和机械强度。同时,降低了轨道导向系统的整体重量。也可以考虑具有内部框架的其他管型材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型材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制造工作量和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轴桥的内部框架优选可具有横向、纵向和/或对角撑杆。这些撑杆加强了轴桥,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机械抗弯强度和扭转刚度。 [0026]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导向元件固定在轴桥上,其中导向元件基本布置在轴桥的中心位置。由此可以将轴桥的有利机械效果与挂车车轴沿导向方向的精确直线引导相结合。导向元件优选可旋转地安装在轴桥上。这使得导向元件除了能够吸收与行驶动力学相关的力之外,还能吸收与行驶动力学相关的扭矩。例如,这些扭矩可能以挂车滚动运动的形式作用在导向元件和挂车车轴上。因此,导向元件的可旋转安装减轻了挂车车轴的负荷,因为它吸收了与行驶动力学相关的力和扭矩,从而防止负荷传递到挂车车轴上。导向元件中上述的中心开口可有利地用于容纳合适的轴承元件。 [0027]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变体实施方式设想轴桥具有基本垂直于挂车车轴布置的轴承轴颈,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导向元件,其中轴承轴颈与车辆中心纵向轴线对齐布置。在此特别优选轴承轴颈在纵向方向上穿过轴桥的垂直凸起部分以及固定在轴桥上的导向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轴承轴颈优选穿过导向元件的中心开口。这代表了一种特别紧凑且坚固的瓦特连杆装置结构,有助于在导向元件处均匀地吸收扭矩。轴承轴颈优选为圆柱形设计。这使得轴承轴颈能够支撑在垂直凸起部分的开口中,并穿过导向元件的中心开口。 [0028] 作为一种优选选择,两个侧向功能连杆在纵向方向上固定在底盘底面,轴桥在横向方向上布置在侧向功能连杆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轴桥优选固定在功能连杆的弹簧支架上。弹簧支架主要用作挂车弹簧‑减震器单元的支撑面。通常,挂车上使用气动波纹管弹簧来缓冲底盘和车身的质量。作为一种优选选择,待固定的元件和轴桥的端部在弹簧支架处叠加并固定,其中轴桥在横向方向上连接两个功能连杆。从机械角度来看,这代表了一种特别坚固、可靠且紧凑的轴元件连接方式。 [0029] 为了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为挂车车轴提供额外支撑,并在车轴直线引导过程中辅助瓦特机构,轴桥优选设有一个面向挂车车轴的基体,其中设置至少两个、特别是四个支撑连杆,这些支撑连杆将基体连接到底盘底面。支撑连杆主要用于应对外倾角并稳定挂车车轴。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连杆优选通过关节轴承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在基体和功能连杆上。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连杆在纵向、横向和垂直方向上延伸。通过支撑连杆的铰接安装,在挂车车轴引导过程中,轴承轴颈沿圆形路径或三维轨迹的运动得到支持。可旋转且可枢转的铰接安装同时确保支撑连杆在基体和功能连杆上的简单可靠固定。基体上的关节轴承优选可以是包含弹性体的橡胶‑金属接头。这降低了挂车车轴的扭转刚度,从而与路面建立更好的接触。总体而言,优选轴桥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基体和瓦特连杆装置之间,其中基体布置在轴桥面向待引导挂车车轴的纵向一侧。 [0030] 根据一种替代实施方式,轨道导向系统采用反向设计,其中轴承轴颈直接固定在两个底盘纵梁之间,导向元件可旋转地固定在轴承轴颈上。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一个横梁,该横梁一方面容纳用于可旋转支撑导向元件的轴承轴颈,另一方面连接到底盘底面。横梁在支撑轴承轴颈的区域优选具有U型型材,以简化轴承轴颈的安装。横梁优选为梯形设计并具有梯形凹槽。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系统部件的结构基本相同,而在反向实施方式中,瓦特杆不是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底盘底面。相反,在挂车车轴一侧为瓦特杆的外纵向端部提供两个安装点。瓦特杆的内纵向端部连接到导向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瓦特杆外纵向端部的安装点优选可以在功能连杆上且在瓦特杆的高度处形成。该实施方式的一个显著优点在于,挂车车轴和轨道导向系统区域的安装空间显著增加,从而使相应部件更容易安装。在这种情况下,电机‑传动单元和车轴配置可以作为现成的系列部件从外部采购,并通过轨道导向系统和挂车车轴进行适配。两个安装点之一优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以便设置两根瓦特杆之间的高度差。在该实施方式中,瓦特杆的所有纵向端部也通过关节轴承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只要保留瓦特杆外纵向端部的不同连接方式和瓦特机构的实现方式,上述所有其他实施方式细节都可以应用于该反向变体附图说明 [0031] 本发明的更多特征、细节和优点将从权利要求的表述以及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32] 图1示出了处于组装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挂车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的示意性斜视图; [0033] 图2示出了处于拆解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挂车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的示意性单独图示; [0034] 图3a示出了处于标准行驶高度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挂车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的示意性正视图; [0035] 图3b示出了处于最大程度升高的行驶高度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挂车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的示意性正视图; [0036] 图4示出了处于组装位置的、用于挂车车轴的轨道导向系统的替代(反向)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37] 图1中总体以10表示的轨道导向系统,用于沿着轨道引导并稳定挂车车轴A(未详细示出),它包括一个沿横向方向Q对齐的瓦特连杆装置,用于将挂车车轴A相对可移动地连接到底盘(未示出)的底面x。这是半挂卡车的驱动挂车车轴A。轨道导向系统10与驱动挂车车轴A平行布置,且该轨道导向系统与三轴挂车的几何形状相匹配。挂车车轴A包括电机‑传动单元(未示出),驱动挂车车轴A的电机‑传动单元的尺寸设计成能为半挂牵引车的较大主驱动形成一个较小的辅助驱动。 [0038] 瓦特连杆装置有两根瓦特杆20,它们的导向方向一致且沿横向方向Q布置,还有一个导向元件30,用于沿瓦特杆20的导向方向直线引导挂车车轴A。在此,瓦特杆20通过其纵向端部固定在导向元件30和挂车底盘上。如图所示,底盘底面x上设有两个垂直布置且带有凹槽62的固定支架60,固定支架60通过这些凹槽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简单安装并焊接到相应的底盘部件上。因此,凹槽62的形状与底盘底面x的相应部分相匹配。为了增强机械强度,固定支架还设有对角布置的加强撑杆61,并设计为U型型材。 [0039] 此外还可看到,设有轴桥40,用于对挂车车轴A进行机械支撑并容纳导向元件30,轴桥40在其纵向侧面沿垂直方向H有垂直凸起部分42。此时,轴桥与挂车车轴A平行布置,垂直凸起部分42基本呈三角形。导向元件30基本固定在轴桥40和挂车车轴A的中心位置。 [0040] 为了容纳并可旋转地支撑导向元件30,轴桥40具有轴承轴颈45,该轴承轴颈基本垂直于挂车车轴A布置,呈圆柱形,且轴承轴颈45与车辆中心纵向轴线对齐布置。在此,轴承轴颈45在纵向方向L上穿过轴桥40的垂直凸起部分42以及固定在轴桥40上的导向元件30。 [0041] 两个侧向功能连杆50在纵向方向L上固定在底盘底面x,轴桥40在横向方向Q上布置在侧向功能连杆50之间。此时,轴桥40固定在功能连杆50的弹簧支架52上。 [0042] 为了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对挂车车轴A提供额外支撑,轴桥40设有基体43,还设有至少两根支撑连杆44,用于将基体43连接到底盘底面x。在此,支撑连杆44在纵向、横向和垂直方向L、Q、H上延伸。相对于纵向方向L,轴桥40布置在基体43和瓦特连杆装置之间,其中基体43布置在轴桥40面向被引导挂车车轴A的纵向一侧。 [0043] 再结合图2可以清楚看到,轴承轴颈45通过导向元件30的中心开口31穿过导向元件30,并可旋转地支撑导向元件30。 [0044] 导向元件30呈椭圆形设计,有在垂直方向H和导向方向F上延伸的窄端32。瓦特杆20有内纵向端部22和外纵向端部24。在此,瓦特杆20的内纵向端部22通过关节轴承26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在椭圆形导向元件30的窄端32上。瓦特杆20的外纵向端部24同样通过关节轴承26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在固定支架60上,进而固定在底盘底面x上。图1中所示的支撑连杆44同样通过类似的关节轴承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在基体43和底盘底面x上。瓦特杆20的关节轴承26基本位于同一运动平面内。 [0045] 如图2中进一步详细所示,瓦特杆20在横向方向Q上为长度可调节设计,瓦特杆20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调节元件27。调节元件27设计为旋转螺母,并布置在瓦特杆20的中心位置,瓦特杆20与旋转螺母相邻的部分设有反向螺纹(未示出)。 [0046] 图3a和图3b主要用于说明轨道导向系统10的行驶高度变化。至少两根瓦特杆20沿它们共同的导向方向F相互间隔布置,且瓦特杆20相对于它们共同的导向方向F横向错开布置。 [0047] 此处,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挂车处于标准行驶高度时轨道导向系统10的位置。在图3b中,设定了相对于标准行驶高度300毫米的最大行驶高度差,也就是说,挂车底盘相对于标准行驶高度升高了300毫米。如图所示,导向元件30的中心开口31以及轴承轴颈45在导向轴上或沿导向方向F持续直线运动,并垂直于底盘底面x。 [0048] 图4示出了轨道导向系统的一种替代的反向变体实施方式。它在一些技术细节方面与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如图所示,轴承轴颈45直接固定在两个底盘纵梁74之间。根据该变体实施方式,无需轴桥结构。代替轴桥40和固定支架60的是一个横梁70,它为轨道导向系统10或导向元件30以及瓦特杆20提供支撑和连接。 [0049] 导向元件30可旋转地固定在轴承轴颈45上。在此,一方面横梁70容纳用于可旋转支撑导向元件30的轴承轴颈45,另一方面横梁70通过底盘纵梁74连接到底盘底面x。 [0050] 横梁70在支撑轴承轴颈45的区域还有一个U型型材73,以简化轴承轴颈45的安装。横梁70呈梯形设计,并有一个梯形凹槽71。此时,梯形横梁70和梯形凹槽71较短的边均朝向路面方向对齐。 [0051] 为了支撑和安置瓦特杆20,为瓦特杆20的外纵向端部24提供了两个安装点72。与基本实施方式一样,瓦特杆20的内纵向端部22连接到导向元件30。在此,瓦特杆20外纵向端部24处的安装点72在功能连杆50上且在瓦特杆20的高度处形成。如图所示,左侧的安装点72沿垂直方向H延伸,以便设定两根瓦特杆20之间的高度差。 [0052] 在图4所示的反向实施方式中,其他上述系统部件的结构基本相同。根据图4所示的替代变体实施方式,瓦特杆20的所有纵向端部22、24同样通过关节轴承26可旋转且可枢转地固定。只要保留通过横梁70的连接方式以及瓦特机构的设置,上述所有其他配置细节都可应用于该反向变体。 [0053]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某一实施方式,而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在各种变体实施方式中可设置多个瓦特杆和/或导向元件。作为另一种选择,可直接通过底盘为轴承轴颈提供支撑,而无需轴桥。 [0054] 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导向系统可用于沿着轨道并相对于车身底部引导车轴。该系统从根本上适用于引导和稳定包括半挂车、牵引杆挂车、台车或商用车的单侧支撑行走机构组件,这些组件包含功能连杆。在此情况下,该系统尤其可引导主驱动轴、驱动从动轴和驱动转向轴。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导向系统用于引导和稳定驱动挂车车轴。 [0056] 附图标记列表 [0057] x:底盘的底面 [0058] A:挂车车轴 [0059] L:纵向方向 [0060] H:垂直方向 [0061] Q:横向方向 [0062] F:(直线)导向方向 [0063] 10:轨道导向系统 [0064] 20:瓦特杆 [0065] 22:内纵向端部 [0066] 24:外纵向端部 [0067] 26:关节轴承(三维) [0068] 27:调节元件 [0069] 30:导向元件 [0070] 31:中心开口 [0071] 32:窄端 [0072] 40:轴桥 [0073] 42:垂直凸起部分 [0074] 43:基体 [0075] 44:支撑连杆 [0076] 45:轴承轴颈 [0077] 50:功能连杆 [0078] 52:弹簧支架 [0079] 60:固定支架 [0080] 61:加强撑杆 [0081] 62:凹槽 [0082] 70:横梁 [0083] 71:(横梁的)凹槽 [0084] 72:安装点 [0085] 73:(轴承轴颈处的)U型型材 [0086] 74:底盘纵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