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装订;图册;文件夹;特种印刷品 / 装订 / 上书壳 / 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和硬封皮装置

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和硬封皮装置

申请号 CN03823192.1 申请日 2003-09-15 公开(公告)号 CN1684841B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申请人 波伊斯·帕克公司; 发明人 K·P·帕克;
摘要 一种由订好的纸叠(15)和硬封皮组件(18)来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该硬封皮组件(18)包括由书脊部分(18C)分隔开的第一(18A)和第二(18B)比较刚硬的封皮部分。在封皮部分的内表面上均设有压敏粘合层(30),一对释放衬里(36) 覆盖 了这两 层压 敏粘合层(30)。通过将硬封皮组件(18)放在一个表面上并从其中一个压敏粘合层(30)上取下其中一个释放衬里(36)来组装书本。然后优选采用引导装置(40)来将订好纸叠(15)设置在硬封皮组件(18)上以保证正确的 定位 ,使得纸叠(15)的端部纸张和组件(18)通过露出的压敏粘合层(30)而连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包括:
提供订好的纸叠;
提供包括有通过中间的书脊部分相连的刚硬的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的硬封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封皮部分包括第一压敏粘合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一和第二释放衬里,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封皮部分还包括第二压敏粘合层,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在设置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将所述第一释放衬里从所述第一封皮部分上分开,从而露出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
将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一封皮部分定位成使得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衬里纸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一部分相接触
在定位之后,将所述第二释放衬里从所述第一封皮部分上分开,从而露出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和
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衬里纸和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相互间接触,并且所述纸叠的第一衬里纸的整个表面通过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在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衬里纸和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相互间接触之后,露出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
将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二封皮部分定位成使得所述订好纸叠的与所述第一衬里纸相对的第二衬里纸与露出的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衬里纸的整个表面通过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形成了第一粘合带,其沿着所述硬封皮组件的书脊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上,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形成了第二粘合带,其沿着所述硬封皮组件的书脊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分别形成了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粘合层的至少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包括有接受面和阻挡件的引导装置,所述阻挡件具有各自的第一和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定位成在所述硬封皮组件设置在所述接受面上时与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接合,所述第二阻挡面定位成当所述第一封皮部分设置在所述接受面上且所述订好纸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上时与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边缘接合,所述第一和第二阻挡面沿着平行于所述接受面的直线而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定位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一封皮部分包括将所述第一封皮部分和订好纸叠定位在所述引导装置上,使得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阻挡面相接合,而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阻挡面相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的阻挡件还包括第三阻挡面,其在平行于所述接受面的直线上的与所述第一阻挡面相同的位置处对齐,定位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二封皮部分包括将所述硬封皮组件和订好纸叠定位在所述引导装置上,使得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三阻挡面相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还包括偏离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阻挡面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阻挡面,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阻挡面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阻挡面的相互面对的位置,定位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一封皮部分包括将所述第一封皮部分和订好纸叠定位在所述引导装置上,使得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垂直的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四阻挡面相接合,并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边缘以及与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边缘垂直的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二和第五阻挡面相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二封皮部分包括将所述硬封皮组件和订好纸叠定位在所述引导装置上,使得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垂直的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二边缘分别与第一和第四阻挡面相接合,并使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垂直的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三和第六阻挡面相接合。
7.一种用于制作硬封皮书的硬封皮组件,包括:
通过中间的书脊部分相连的刚硬的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压敏粘合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上的第一释放衬里;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上的第二释放衬里;
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压敏粘合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皮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上的第三释放衬里;和
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上的第四释放衬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分别构成了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粘合层的至少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皮组件包括柔性膜片,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上延伸,并形成了书脊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11.一种用于制作硬封皮书的硬封皮组件,包括:
通过书脊部分相连的第一和第二刚硬的封皮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刚硬的封皮部分均具有设置在所述书脊部分附近的第一边缘;
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一个表面上并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一英寸的第一压敏粘合层;和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一释放衬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三英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皮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一个表面上并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一英寸的第二压敏粘合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衬里包括主释放衬里和副释放衬里,所述副释放衬里构造成能够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上取下来并与所述主释放衬里分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皮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二压敏粘合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二释放衬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17.一种用于制作硬封皮书的硬封皮组件,包括:
通过中间的书脊部分相连的刚硬的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均具有设置在所述书脊部分附近的第一边缘;
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压敏粘合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一释放衬里;
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压敏粘合层;和
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二释放衬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一英寸。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一英寸。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衬里包括第一和第二释放衬里部段,其可从所述硬封皮组件上单独地取下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释放衬里部段通过穿孔部分相连,以允许从所述硬封皮组件上单独地取下来。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释放衬里包括第一和第二释放衬里部段,其可从所述硬封皮组件上单独地取下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一英寸。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硬封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边缘达至少十六分之一英寸。
25.一种用于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包括:
提供订好的纸叠,其包括设于纸叠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衬里纸;
提供包括有通过中间的书脊部分相连的刚硬的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的硬封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封皮部分包括有由第一和第二粘合部分构成的设置在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压敏粘合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一释放衬里,而所述第二封皮部分包括有设置在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压敏粘合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二释放衬里;
将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一部段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粘合部分上取下来,从而露出所述第一粘合部分;
将所述订好纸叠和第一封皮部分定位成使得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衬里纸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一粘合部分形成接触;
在定位之后,将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二部段从所述第二粘合部分上取下来,从而露出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粘合部分;和
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衬里纸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二粘合部分相互间接触,并且所述纸叠的第一衬里纸的整个表面通过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一部段包括折叠所述第一释放衬里,使得所述第一部段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粘合部分上移开。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下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二部段包括将所述第一释放衬里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上分开。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一和第二部段是分开的部段,其中取下所述第一部段包括将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一部段抬起至离开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二部段。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衬里的第一和第二部段通过具有穿孔的部分连接在一起,其中取下所述释放衬里的第一部段包括沿着所述穿孔撕下所述第一释放衬里。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一衬里纸和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二粘合部分形成接触之后,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上取下所述第二释放衬里,并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二衬里纸和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相互间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衬里纸的整个表面通过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包括第一和第二粘合部分,其中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二衬里纸和第二压敏粘合层相互间接触包括暴露出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二衬里纸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一部分形成接触,然后暴露出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并使所述订好纸叠的第二衬里纸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二部分形成接触。
32.一种用于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包括:
提供纸叠,其包括设于纸叠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衬里纸;
提供包括有通过中间的书脊部分相连的刚硬的第一和第二封皮部分的硬封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封皮部分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未露出的第一压敏粘合层;
仅暴露出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
将所述纸叠和第一封皮部分定位成使得所述纸叠的第一衬里纸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一部分形成接触;
在定位之后,暴露出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和
使所述纸叠的第一衬里纸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相互间接触,并且所述第一衬里纸的整个表面通过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封皮组件的第二封皮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未露出的第二压敏粘合层,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使所述第一衬里纸与所述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相互间接触之后,仅暴露出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
将所述纸叠和第二封皮部分设置成使得所述纸叠的第二衬里纸与露出的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形成接触;
暴露出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和
使所述纸叠的第二衬里纸与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相互间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衬里纸的整个表面通过所述第二压敏粘合层而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封皮部分的第一表面上。

说明书全文

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和硬封皮装置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是于2002年10月2日提交的、题为“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硬封皮装置”的申请10/262721的部分继续申请。
[0003] 发明背景1.发明领域
[0004]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装订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利用粘合带和单独的硬封皮组件来制作和装订硬封皮书的方法以及硬封皮组件本身。
[0005] 2.相关技术的介绍
[0006] 用于利用桌面设备来将纸叠装订成书的装订系统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一种流行的系统采用具有粘合面的粘合带,例如如美国专利No.4496617中所公开。粘合带通常利用如美国专利No.5052873中所公开的桌面装订机来施加到待装订的一叠纸上。通过将粘合带相对于待装订的纸叠适当地定位并施加热量和压以使纸叠的边缘被装订起来,装订机就可以执行装订操作。然而,所装订起来的纸叠并不具备与采用商用装订工艺装订起来的书本相同的一般性外观,特别是不具备硬封皮书的外观。
[0007] 已经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利用桌面设备生产订本式书,其与硬封皮书非常相似。一个例子公开于美国专利No.6155763中,其采用了具有用于粘合纸叠的粘合层的专用封皮,这与传统的粘合带不同。芬兰的Instand Cover Europe Ltd公司已经研发出另一种方法。首先利用上述粘合带和装订机将待装订的纸叠装订在一起。然后利用高粘性的粘合剂来施加硬封皮。利用定位装置来帮助将硬封皮施加到订好纸叠上,以便保证封皮精确地定位在纸叠上。遗憾的是,定位装置比较复杂,并且例如包括有镜子以便帮助安装。非训练有素的用户在进行装订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0008] 需要一种利用桌面设备的装订工艺,该装订工艺可以由未经大量训练的用户来执行,然而可以产生出在外观上不亚于商业装订书的硬封皮书。发明概要
[0009] 公开了一种利用硬封皮组件和预先装订好的纸叠来制作硬封皮书的方法。硬封皮组件包括由书脊部分所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比较刚硬的封皮部分,其中第一封皮部分包括第一压敏粘合层,以及设置在第一压敏粘合层上的第一和第二释放衬里。
[0010] 该方法包括将第一释放衬里从第一封皮部分上分开,从而露出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一部分。订好纸叠和第一封皮部分设置成使得订好纸叠与第一压敏粘合层的露出的第一部分接触。将第二释放衬里从第一封皮部分上分开,从而露出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使订好纸叠和第一压敏粘合层的第二部分相互间接触。
附图简介
[0011] 图1是包括有正面和背面的折叠衬里纸的待装订纸叠的透视图。
[0012] 图2是在利用传统的粘合带进行装订之后的图1所示纸叠的透视图。
[0013] 图3是硬封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压敏的正面和背面纸结构显示为从组件的其余部分上脱开。
[0014] 图4是两个压敏粘合纸结构中之一的透视图。
[0015] 图5是图4所示粘合纸结构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16] 图6是用于将硬封皮组件连接到订好纸叠上的引导装置的透视图。
[0017] 图7是带有显示为已就位的待装订纸叠的图6所示引导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0018] 图8A-8M显示了装好订本式书的工艺。
[0019] 图9A和9B是已完成的书的一些部分的透视图。
[0020] 图10是显示为处于打开位置的已完成的书的局部透视图。
[0021] 图11A-11C显示了题述硬封皮组件的另一实施例
[0022] 图12显示了题述硬封皮组件的另外一个实施例。
[0023] 图13显示了题述硬封皮组件的其它一个实施例。
[0024] 图14显示了用于硬封皮组件中的释放衬里的一个备选实施例。
[0025]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0026] 现在来看附图,图1显示了待装订的纸叠15。形成了大小与待装订纸相同的纸12A和12B的折叠的第一衬里纸12设置在纸叠15的顶部,而形成了纸14A和14B的折叠的第二衬里纸14设置在纸叠的底部。衬里纸12和14优选是比待装订纸15更重的纸料。一旦衬里纸12,14和纸叠15已经装好,就利用如美国专利No.4496617所述的传统粘合带16来将组合在一起的纸叠10装订在一起,该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到本申请中而完全地结合于本文中。优选采用如美国专利No.5052873所述的桌面装订机来进行实际的装订,该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到本申请中而完全地结合于本文中。订好纸叠10显示于图2中,其中粘合带16中的粘合剂将单页的纸张粘合在一起,并且粘合到粘合带16的纸衬底(paper substrate)上。
[0027] 图3显示了应用于图2所示的订好纸叠10上的硬封皮组件18的细节。封皮组件18优选被完全地装好并单独地出售给用户。如同将要介绍的那样,封皮组件18将制作成各种尺寸,以便适应在纸叠厚度方面具有不同尺寸的纸叠10。还可预见,用户会要求在组件
18上预先印刷某些信息,包括标题信息和任何其他的图形。如下文所述,硬封皮组件18包括由书脊部分18C所分隔开的正面半封皮部分18A和背面半封皮部分18B。
[0028] 封皮组件包括一对较硬的封皮板24A和24B,它们由纸板等制成。封皮板24A和24B通常为八又八分之三英寸乘十一又十六分之五英寸,用来装订八又二分之一英寸乘十一英寸的纸叠10。封皮板覆盖有通常为织物的柔性封皮膜片22,其围绕着封皮板的边缘折叠起来,如图3所示。封皮膜片22的设置在封皮板的相对边25A和25B中间的那一部分未受支撑,因此是比较柔性的。优选在硬封皮组件18的书脊部分18C中设置通常为0.010英寸厚的一定长度的织物或硬纸,从而在那个位置处稍稍加固膜片22,这样,在打开和合上订本式书时可以实现理想的形状。设置在书脊部分26的各自边缘与封皮板24A和24B的各自边缘25A和25B之间的膜片区域28A和28B称为订口区域。订口区域28A和28B的宽度固定为八分之三英寸。订口区域限定了封皮膜片的柔性部分。或者,可以使用由与封皮板24A和24B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具有大致对应于书脊区域26形状的书脊板(未示出)。书脊板通常为0.088英寸厚,可用于加固书脊26,书脊的柔性由设置在封皮板24A和24B的各自边缘与书脊板的各自边缘之间的柔性订口区域28A和28B来提供。当使用书脊板时,订口区域28A和28B的宽度优选稍稍增加至十六分之七英寸。
[0029] 书脊区域26的宽度与书脊板(如果使用了的话)的宽度一起取决于待装订纸叠10的宽度而变化。封皮组件优选预先制成为各种宽度,以便适合如下表1所述的各种宽度的纸叠10。
[0030]
[0031]
[0032] 可用的书脊宽度的数量可从上表1所述的值中增加或减少,其中较大的数量增加了维持适当库存的难度,而较小的数量对最终产品在书脊区域中的外观多少有些不利。
[0033] 回到图3,封皮组件18采用一对压敏粘合纸结构30A和30B来预制。在图4和图5中还显示了粘合纸的进一步的细节。当纸叠10的尺寸为八又二分之一乘十一英寸时,粘合纸结构30A和30B的尺寸设为八又四分之一乘十又四分之三英寸,以便覆盖封皮膜片22A和22B的折叠部分的内周边,并且进一步将膜片的周边固定在各自的封皮板24A和24B上。
纸结构的底层纸32A和32B的较小尺寸保证了即使有任何较小的未对准,折叠的衬里纸12A和14A也可完全覆盖住纸32A和32B。各纸结构包括各自的底层纸32A和32B,以及上方的主释放衬里36A和36B。在上方衬里和底层纸中间设置了一层压敏粘合剂34A和34B。已经发现,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Company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Instant-Lok、类型为HL PSA 20-81的压敏粘合剂适合于这种应用。粘合层34A和34B优选为0.003至0.004英寸厚。
[0034] 上方的主释放衬里36A和36B设置在下方的压敏粘合层的大部分之上。一般而言,至少75%的粘合层被各自的上方主释放衬里36A和36B所覆盖,同时沿着纸结构的内边留下一条粘合带未被主释放衬里36A和36B所覆盖。相反,在露出的粘合带上设有上方副释放衬里38A和38B。这种关系示意性地显示在图5(未按比例)中,其中显示了纸结构30B的一部分。可以看到,压敏粘合层34B设置在底层纸32B与主释放衬里36B和副释放衬里38B之间。粘合层34B的未被上方主释放衬里36所覆盖的那一部分被单独的上方副释放衬里38B所覆盖。副释放衬里38B实际上定位成与粘合层34B接触,并通过粘合层固定住。
众所周知,所有这些释放衬里36A,38A,36B和38B均由仅稍微粘附在压敏粘合剂上的材料制成,因此可人工地将释放衬里从粘合剂上分开而不会损坏粘合剂或释放衬里。作为硬封皮组件预制的一部分,将传统的装订用胶(case glue)56(在图4和图5中未示出)涂覆到封皮部分18A和18B的顶部以及底层纸32A和32B上。然后将纸结构定位在图3所示的各自的封皮部分18A和18B上,使得纸结构将通过装订用胶水而固定到封皮部分上。因此,纸结构30A和30B将借助于装订用胶水固定到封皮板24A和24B以及封皮膜片22的周边部分上。这就完成了硬封皮组件18的预制。
[0035] 现在来看图6和图7,公开了一种用于执行装订工艺的引导装置40。该引导装置包括具有接受面42的平底件,该接受面在书本处于打开位置时比待装订的最大书本还大一些。在平底件的上表面42上支撑了具有两个正交部段的阻挡件44,它围绕着平底件的两个相邻侧面延伸。在阻挡件44上支撑了同样具有两个正交部段的壁架件46,如图7所示,壁架件46具有外边缘46A,其延伸越过阻挡件的边缘44A达一段较小的距离X,并且通常悬伸出0.16英寸。壁架件在支撑面之上的高度足够大,以便容纳封皮组件18的封皮部分18A和18B的厚度。壁架件46在一个方向上沿着阻挡件44延伸了一段距离Y(图6),该距离Y比待装订的最小书本的合上宽度小一些。壁架件46沿着阻挡件44在另一方向上延伸的距离Z通常是尺寸Y的约两倍。
[0036] 引导装置40还优选包括两个或多个垂直的阻挡件如48A,48B和48C,其中垂直阻挡件48A支撑于壁架件46上,并距由壁架件46的两个部段的交点所形成的部为壁架件距离Y的约三分之一。垂直阻挡件48B和48C沿着另一壁架件46部段间隔开大致相等的距离。从图7中可以最佳地看到,垂直阻挡件均具有平表面,例如表面50C,其与阻挡件的内边缘如边缘44A重合。这种构造还适用于垂直阻挡件48A和48B的平表面50A和50B。
[0037] 现在来介绍书本装订过程,先来看图8A。首先将打开的硬封皮组件18定位在引导装置的接受面42上,其中上方释放衬里36A和36B面朝上。如箭头52所示,沿着引导装置的表面42移动硬封皮组件,直到封皮部分18B的边缘位于壁架件46之下并与阻挡件44的内边缘44A邻接为止,如图7所示。因此,壁架件46的外边缘46A将位于沿着壁架件46的两个正交部段的全长而距封皮18B边缘为固定距离X的位置。外边缘46A将为定位订好纸叠10提供引导,如下所述。
[0038] 一旦将硬封皮组件18正确地定位在引导装置40上,使用者就可人工地如将图8B所示的上方副释放衬里38B从组件18上分开。这将暴露出相邻于书脊区域26的下层压敏粘合剂34B的较窄粘合带。接下来,将订好纸叠10放在上方主释放衬里36B上,并且纸叠的边缘沿着两个正交部段而与壁架件46的边缘46A相接合。图7显示了纸叠10的边缘沿着两个部段之一与边缘46A相接合。如图8C中的箭头52所示,在将纸叠的正交边缘定位成贴靠在两个正交部段的边缘46A上之后,才将纸叠10的沿着露出粘合剂34B的那一部分放到露出的粘合剂上。一旦实现了正确的定位,就将纸叠如图8D所示地用力向下压到露出的压敏粘合剂34B上。这就在正确对准的位置中将纸叠10的折叠衬里纸14A固定到硬封皮组件18的封皮部分18B上。
[0039] 下一步骤是将纸叠10的折叠衬里纸14A的余下部分固定到组件18的粘合剂34B上。参见图8E,将包括衬里纸14A在内的纸叠的自由边翻起并转动离开上方主释放衬里36B。这就允许释放衬里36B从硬封皮组件18上分开,从而露出压敏粘合剂34B的余下部分。如图8F所示,用一只手将纸叠10的书脊部分压在硬封皮组件18上,同时用另一只手使纸叠10在粘合剂34B上转动。如图8G所示,使用者然后将纸叠10向下压在硬封皮组件
18上。这就使将由粘合剂34B的余下部分来固定的纸叠的衬里纸14A的余下部分处于硬封皮组件18的封皮部分18B上。此时再来连接硬封皮组件的第二封皮部分18A。
[0040] 参见图8H,然后将上方副释放衬里38A从硬封皮组件18上分开,从而露出压敏粘合剂34A的与书脊区域26相邻的粘合带。使用者随后将硬封皮组件的封皮部分18A从引导装置的表面42上翻起,并使封皮18A围绕书脊旋转。如图8I中的箭头54所示,封皮部分18A设置成使得封皮部分18A的边缘与相应的三个垂直阻挡件48A、48B和48C的平表面50A、50B和50C相接触。这在图7中以虚线示出。这样,硬封皮组件18便相对于订好纸叠
10正确地定位。使用者然后如图8J所示地用力下压封皮部分18A,使得纸叠10的折叠衬里纸12A的边缘通过粘合剂34A的暴露带而固定到硬封皮组件18上。
[0041] 如图8K所示,使用者然后抬起封皮部分18A并使封皮转动而离开纸叠10,同时使纸叠的衬里纸12A的一条窄带保持固定在封皮部分18A上。这便允许上方主释放衬里36A从硬封皮组件18上分开,从而露出压敏粘合层34A的余下部分。然后将封皮18A向下转回到纸叠10上,其中封皮的边缘应如图8L中的箭头58所示地重新与各个阻挡件48A、48B和48C的表面50A、50B和50C相接触。使用者然后如图8M所示地下压封皮部分18A,从而将封皮部分18A固定在纸叠10的折叠衬里纸12A上。这就完成了装订过程。
[0042] 图9A和9B显示了处于合上位置的已完成的书本,图10显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书本的最后一页,从而显示了折叠的衬里纸14A和14B。纸14A通过粘合剂34B固定在硬封皮部分18B上,位于书本正面的纸12A(未示出)通过粘合剂34A固定在硬封皮部分18A上。粘合带16与书脊区域18C之间的区域未连接,因此当书本如图10所示地打开时,书脊区域不会与粘合带16一起折叠。因此,书本在打开时将被平放,并且不会被折拢在一起。另外,在书本打开至与如同书脊区域18C被连接时相同的程度时,书脊区域18C将不会扭曲。如上所述,很硬的织物带29设置在订口区域28A和28B中间的书脊区域中(图3),从而可在书本打开和合上时保持书脊区域26的形状。在封皮板的边缘25A和25B附近的区域中的膜片22中自然地形成了折叠线27A和27B,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最终产品的外观。
[0043] 回过来看图8E,当使用者翻起纸叠10的自由边以便允许取下上方释放衬里36B时,有时候使用者可能倾向于围绕纸叠的边缘来转动整个纸叠,从而露出上方主释放衬里36B以便取下。这种旋转对于露出释放衬里来说实际上并不是必需的,并且倾向于会使纸叠从粘合剂34B的窄带上抬起,使得纸叠与粘合剂分开,从而破坏了纸叠在硬封皮部分18B上的所需放置。通过设置压敏粘合纸结构(图3),使得该结构的边缘延伸超过封皮板24B的边缘25B达一段如图11A所示的较小量W,就可以基本上消除这一问题。图11A连同图11B和11C本身是示意性的以用于显示目的,未按比例绘制。W的值优选为约八分之三英寸,并且应当至少为十六分之一英寸。
[0044] 图11B对应于符合图8D所示的装订过程,显示了副释放衬里38B被取下时设在粘合纸结构30B上的纸叠10。尽管在图11B中由于放大了释放衬里36B的厚度而未示出,然而在使用者已经如图8D所示地下压在纸叠10的边缘上之后,纸叠将与所露出的压敏粘合剂34B的位于封皮板24B之上的那一部分接触,从而以正确的定位将纸叠连接到硬封皮部分18B上。如上所述,为了接触到主释放衬里36B,优选使用者仅仅翻起即向上折起纸叠10的外边缘,如图8E所示,同时使纸叠的书脊区域保持相对水平。然而,倾向于如图11C所示地转动纸叠10,这种转动倾向于使纸叠从露出的粘合剂34B上分开,从而破坏纸叠相对于硬封皮部分18B的位置。
[0045] 从图11C中可以看到,这种转动将使纸叠与露出粘合剂34B的悬伸部分形成接触,该部分具有如图11A所示的尺寸W。尽管粘合剂34B仅仅通过纸张32B的刚性而支撑于该区域中,然而粘合剂具有足够的化学活性,从而可在进行转动时使纸叠粘贴起来。当使用者在图8E所示地取下主释放衬里36B时,该动作足以使纸叠10保持充分地固定到硬封皮部分18B上,从而保持了所需的方位。对于其中硬封皮部分18A和18B可互换(每一部分可以是正面的或背面的书本封皮)的硬封皮组件而言,优选提供用于纸结构30B的如图11A所示的纸32B和粘合剂34B的延伸部分,以及用于纸结构30A的如图12所示的纸32A和粘合剂34A的延伸部分(底层纸32A和32B未在图12中示出)。
[0046] 这样,已经公开了一种装订硬封皮书的新颖方法。尽管已经以一定的详细程度来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然而可以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某些变化。作为示例,可以使主释放衬里和副释放衬里如衬里36B和38B由一张纸形成,但被穿孔31分开,如图14所示。这样,使用者只要通过沿着穿孔来撕开纸张,就可以将副释放衬里38B与主释放衬里36B分开。另外,可以为各个封皮部分18A和18B分别使用单个的释放衬里,其覆盖了压敏粘合剂34A和34B的整个表面。图13以示意性的形式显示了作为粘合纸结构30B(底层纸32B未示出)的一部分的单个释放衬里39。在对应于图8B的步骤中,使用者在折叠线39A处将释放衬里39自身折叠起来,以便露出书脊附近的粘合剂34B的一条窄带。使用者然后以类似于图8C所示的步骤将纸叠10放在折叠的释放衬里上,并以类似于图8D所示的步骤将纸叠10用力下压在露出的粘合剂上。然后将纸叠10贴在露出的粘合剂和折叠的释放衬里39上。使用者然后翻起纸叠的边缘,并以与如图8E所示的取下衬里36B相似的方式来取下折叠的释放衬里39。可以执行与图8H所示的关于释放衬里36A的步骤相类似的折叠步骤。该方法不是优选的,因为使用者必须执行额外的折叠步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