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装订;图册;文件夹;特种印刷品 / 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

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

申请号 CN202210012966.1 申请日 2022-01-07 公开(公告)号 CN115246278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1
申请人 佛山市盈亿丰印刷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英;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可有效解决整平时再次出现褶皱和书本位移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上固定有一个 气缸 ,气缸的 活塞 杆贯穿矩形壳体的上端面置于壳体内, 活塞杆 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状直杆,壳体的下方有竖直状圆筒,圆筒的下端面固定有 水 平状矩形平板,圆筒外缘上有多对关于圆筒轴线中心对称的 连杆 ,且铰接处安装有 扭簧 ,平板上开有多个让位槽,每个连杆的下端均固定有平杆,让位槽的外端均有一个让位孔,平杆能置于让位孔内;圆筒的内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圆柱;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通圆柱和平杆的配合,使书面在被圆柱压紧之后再被平杆展平,能够防止再次褶皱的同时起到防止书本旋转或推动。
权利要求

1.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壳体(1),矩形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贯穿矩形壳体(1)的上端面置于壳体(1)内,活塞杆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状直杆(4),直杆(4)贯穿壳体(1)的下端面并探出壳体(1),直杆(4)随活塞杆上下轴线移动;
壳体(1)的下方有竖直状圆筒(5),圆筒(5)的上端面与直杆(4)固定连接,圆筒(5)的下端面固定有平状矩形平板(7),圆筒(5)外缘上有多对关于圆筒(5)轴线中心对称的连杆(6),连杆(6)的上端铰接在圆筒(5)的外缘,且铰接处安装有扭簧,扭簧使连杆(6)始终有向内摆动的;平板(7)上开有多个让位槽(11),让位槽(11)分别与连杆(6)一一对应且连杆(6)下端贯穿平板(7)并置于平板(7)的下侧,连杆(6)绕铰接处在让位槽(11)内向内或向外摆动;
每个连杆(6)的下端均固定有平杆(10),平杆(10)的固定轴垂直于让位槽(11)的方向,让位槽(11)的外端均有一个让位孔(12),平杆(10)能置于让位孔(12)内;
圆筒(5)的内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圆柱(8),圆柱(8)与圆筒(5)之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力大于圆柱(8)的重力,当圆筒(5)向下移动使平杆(10)置于让位孔(12)内时,连杆(6)不能向内转动;当圆筒(5)从下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后,连杆(6)能向内转动;当圆筒(5)移至最上侧时,圆柱(8)的上端面与壳体(1)下端面接触且圆柱(8)的下端面低于平杆(10);
所述的圆柱(8)和圆筒(5)只能上下相对移动;
圆筒(5)上装有一个随圆筒(5)上下移动且在圆筒(5)上转动的第一圆环(15),第一圆环(15)上均布有四个与连杆(6)一一对应的档杆;
圆柱(8)的外缘面上开有一个竖向的凹槽,竖槽内有一个分割(18),分割块(18)与凹槽的左右两侧形成一个右侧的第一竖槽(13)和左侧的第二竖槽(14),分割块(18)的上下两端与凹槽的端部均有间隔,第一竖槽(13)下端和第二竖槽(14)上端均有一个转动安装在圆柱(8)上的弧形块(9),弧形块(9)的一端为斜面,弧形块(9)与圆柱(8)之间经扭簧连接,弧形块(9)不受力时,弧形块(9)的斜面端置于凹槽端部的间隔内,弧形块(9)的斜面与第一竖槽(13)和第二竖槽(14)正对且向另一侧的竖槽倾斜;
第一圆环(15)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个限位块(17),限位块(17)穿过圆筒(5)能置于第一竖槽(13)和第二竖槽(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8)上有上下方向上的平键,圆筒(5)的内壁上开有与平键配合的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转动固定在圆柱(8)上的圆环,弧形块(9)固定在第二圆环(19)上,第二圆环(19)与圆柱(8)经扭簧连接;第一竖槽(13)下端和第二竖槽(14)上端的凹槽上均开有弧形缺口,弧形块(9)置于弧形缺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于矩形壳体(1)内的活塞杆底面上固定有一个水平状圆盘(3);所述的直杆(4)为多根,呈圆周均布在圆盘(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让位孔(12)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让位槽(11)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杆(10)为圆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连杆(6)转动到其位移的最内侧时,连杆(6)为向外倾斜的状态。

说明书全文

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胶订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纸面整平前,书册本表面容易产生褶皱,影响胶订机胶订工作,为了解决褶皱问题,现有的方法通常是用滚轮在书本表面进行滚动,通过滚动的将书本表面褶皱整平;但在滚动擀平时,主要提供的是滚压力,而无法给书面提供推擀力,当书面褶皱具有一定高度且弯曲度较大时,滚动的滚压力可能会将书面的褶皱压实,从而无法将书面褶皱推开,进而造成二次褶皱的问题;且在通过滚动擀平时,当书面褶皱程度和位置不同时,书面给向外滚动的滚轮的阻力也会不同,滚动擀平给书面向四周的力就会不同,导致书册本出现移位的现象,增大了后期处理的难度,且擀平之后离开时也可能会导致书面再次褶皱的可能。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可有效解决整平时再次出现褶皱和书本位移的问题。
[0004]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上固定有一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贯穿矩形壳体的上端面置于壳体内,活塞杆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状直杆,直杆贯穿壳体的下端面并探出壳体,直杆随活塞杆上下轴线移动;
[0005] 壳体的下方有竖直状圆筒,圆筒的上端面与直杆固定连接,圆筒的下端面固定有平状矩形平板,圆筒外缘上有多对关于圆筒轴线中心对称的连杆,连杆的上端铰接在圆筒的外缘,且铰接处安装有扭簧,扭簧使连杆始终有向内摆动的力;平板上开有多个让位槽,让位槽分别与连杆一一对应且连杆下端贯穿平板并置于平板的下侧,连杆绕铰接处在让位槽内向内或向外摆动;
[0006] 每个连杆的下端均固定有平杆,平杆的固定轴垂直于让位槽的方向,让位槽的外端均有一个让位孔,平杆能置于让位孔内;
[0007] 圆筒的内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圆柱,圆柱与圆筒之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力大于圆柱的重力,当圆筒向下移动使平杆置于让位孔内时,连杆不能向内转动;当圆筒从下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后,连杆能向内转动;当圆筒移至最上侧时,圆柱的上端面与壳体下端面接触且圆柱的下端面低于平杆。
[0008] 所述的圆柱和圆筒只能上下相对移动;
[0009] 圆筒上装有一个随圆筒上下移动且在圆筒上转动的第一圆环,第一圆环上均布有四个与连杆一一对应的档杆;
[0010] 圆柱的外缘面上开有一个竖向的凹槽,竖槽内有一个分割,分割块与凹槽的左右两侧形成一个右侧的第一竖槽和左侧的第二竖槽,分割块的上下两端与凹槽的端部均有间隔,第一竖槽下端和第二竖槽上端均有一个转动安装在圆柱上的弧形块,弧形块的一端为斜面,弧形块与圆柱之间经扭簧连接,弧形块不受力时,弧形块的斜面端置于凹槽端部的间隔内,弧形块的斜面与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正对且向另一侧的竖槽倾斜;
[0011] 第一圆环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个限位块,限位块穿过圆筒能置于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内。
[0012] 所述的圆柱上有上下方向上的平键,圆筒的内壁上开有与平键配合的键槽
[0013] 所述的凹槽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转动固定在圆柱上的圆环,弧形块固定在第二圆环上,第二圆环与圆柱经扭簧连接;第一竖槽下端和第二竖槽上端的凹槽上均开有弧形缺口,弧形块置于弧形缺口内。
[0014] 所述的置于矩形壳体内的活塞杆底面上固定有一个水平状圆盘;所述的直杆为多根,呈圆周均布在圆盘上。
[0015] 所述的让位孔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让位槽的方向。
[0016] 所述的平杆为圆杆。
[0017] 所述的当连杆转动到其位移的最内侧时,连杆为向外倾斜的状态。
[0018] 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通圆柱和平杆的配合,使书面在被圆柱压紧之后再被平杆展平,能够防止再次褶皱的同时起到防止书本旋转或推动,通过连杆与档杆的配合,使平板与书册本分离后平杆与书册本分离,防止平板与书册本分离后,书面被平杆向内推动造成二次褶皱;通过平板与平杆与平板的配合,能够保证展平之后压实,也防止了褶皱的回弹。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直观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平板与圆筒的立体直观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圆柱与圆环之间的立体直观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圆柱与弧形块的立体直观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的圆柱的立体直观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的圆环的结构直观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的弧形块与限位环的结构直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由图1至图8给出,本发明包括矩形壳体1,矩形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贯穿矩形壳体1的上端面置于壳体1内,活塞杆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状直杆4,直杆4贯穿壳体1的下端面并探出壳体1,直杆4随活塞杆上下轴线移动;
[0029] 壳体1的下方有竖直状圆筒5,圆筒5的上端面与直杆4固定连接,圆筒5的下端面固定有水平状矩形平板7,圆筒5外缘上有多对关于圆筒5轴线中心对称的连杆6,连杆6的上端铰接在圆筒5的外缘,且铰接处安装有扭簧,扭簧使连杆6始终有向内摆动的力;平板7上开有多个让位槽11,让位槽11分别与连杆6一一对应且连杆6下端贯穿平板7并置于平板7的下侧,连杆6绕铰接处在让位槽11内向内或向外摆动;
[0030] 每个连杆6的下端均固定有平杆10,平杆10的固定轴垂直于让位槽11的方向,让位槽11的外端均有一个让位孔12,平杆10能置于让位孔12内;
[0031] 圆筒5的内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圆柱8,圆柱8与圆筒5之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力大于圆柱8的重力,当圆筒5向下移动使平杆10置于让位孔12内时,连杆6不能向内转动;当圆筒5从下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后,连杆6能向内转动;当圆筒5移至最上侧时,圆柱8的上端面与壳体1下端面接触且圆柱8的下端面低于平杆10。
[0032] 所述的圆柱8和圆筒5只能上下相对移动;
[0033] 圆筒5上装有一个随圆筒5上下移动且在圆筒5上转动的第一圆环15,第一圆环15上均布有四个与连杆6一一对应的档杆;
[0034] 圆柱8的外缘面上开有一个竖向的凹槽,竖槽内有一个分割块18,分割块18与凹槽的左右两侧形成一个右侧的第一竖槽13和左侧的第二竖槽14,分割块18的上下两端与凹槽的端部均有间隔,第一竖槽13下端和第二竖槽14上端均有一个转动安装在圆柱8上的弧形块9,弧形块9的一端为斜面,弧形块9与圆柱8之间经扭簧连接,弧形块9不受力时,弧形块9的斜面端置于凹槽端部的间隔内,弧形块9的斜面与第一竖槽13和第二竖槽14正对且向另一侧的竖槽倾斜;
[0035] 第一圆环15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个限位块17,限位块17穿过圆筒5能置于第一竖槽13和第二竖槽14内。
[0036] 所述的圆柱8上有上下方向上的平键,圆筒5的内壁上开有与平键配合的键槽。
[0037] 所述的凹槽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转动固定在圆柱8上的圆环,弧形块9固定在第二圆环19上,第二圆环19与圆柱8经扭簧连接;第一竖槽13下端和第二竖槽14上端的凹槽上均开有弧形缺口,弧形块9置于弧形缺口内。
[0038] 所述的置于矩形壳体1内的活塞杆底面上固定有一个水平状圆盘3;所述的直杆4为多根,呈圆周均布在圆盘3上。
[0039] 所述的让位孔12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让位槽11的方向。
[0040] 所述的平杆10为圆杆。
[0041] 所述的当连杆6转动到其位移的最内侧时,连杆6为向外倾斜的状态。
[0042]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不同大小书册进行展平,连杆6的对数不尽相同,且多对连杆6之间的长度也不尽相同;当平杆10向封面靠近时,虽然多对连杆6长度不尽相同,但每对连杆6关于圆筒5轴线中心对称,平杆10与封面接触并向外移动,每对连杆6上平杆10使封面的受力是相反且受力大小相等。
[0043] 本发明使用前设定,圆筒5在气缸2的作用下移至最上侧,圆筒5使圆柱8的上端面与壳体1的下端面接触且在圆筒5与圆柱8之间的摩擦力下始终不脱离,连杆6在扭簧和重力的作用下与让位槽11靠近圆筒5的一端接触,圆柱8的下端面低于平杆10的下侧,圆柱8上侧的弧形块9推动限位块17使限位块17置于第一竖槽13的正上方,限位块17使第一圆环15上的挡杆16与连杆6分离;
[0044]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将书册本置于平板7的下侧,书册本的中部位于圆柱8的正下方,启动气缸2,气缸2推动圆盘3向下移动,圆盘3经直杆4带动圆筒5向下移动,圆柱8由于摩擦力随圆筒5向下移动;
[0045] 在圆筒5和圆柱8向下移动过程中,由于圆柱8的下端面低于平杆10的下侧,所以圆柱8先与书册本接触,并在圆柱8自身重力和圆筒5向下移动给圆柱8的摩擦力作用下,圆柱8压紧书册本使书册本不再发生移动;
[0046] 当圆柱8将书册本压紧后,圆柱8在书册本的阻挡下停止下移,而圆筒5能继续被气缸2向下推动,此时圆柱8与圆筒5之间发生滑动摩擦,圆柱8不阻止圆筒5继续下移;
[0047] 在圆筒5下移过程中,圆筒5带动连杆6向下移动,由于连杆6与让位槽11靠近圆筒5的一端接触时,连杆6下端向外倾斜,所以连杆6下端固定的平杆10与书面接触后,圆筒5向下移动能够使连杆6绕铰接处向外摆动,平杆10会随连杆6向外移动,且在连杆6铰接处扭簧的作用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平杆10的下侧始终挤压住书册本;
[0048] 当平杆10与书册本接触并向外移动过程中,由于每对连杆6关于圆筒5轴线中心对称,且每对连杆6上平杆10使书册本受相反的推擀力且受力大小相等,连杆6给平杆10向下的力使平杆10与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保证平杆10推擀书面时,平杆10给书面向外的平推力能够将褶皱的书面向外推展开;
[0049] 当平杆10向外移至让位孔12内后,平板7的下端面与书册本触并进行挤压书册本;且平杆10在推展开书面后,平板7的挤压力能够对相邻两个平杆10之间的间隔处进行挤压,使展开的书面进一步压平,然后使气缸2停止继续推动,此时封面被擀平且被压紧,平板7使书面更加平整且防止褶皱反弹;
[0050] 在圆筒5相对圆柱8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圆环15内侧的限位块17置于圆柱8上第一竖槽13内向下滑动,由于圆杆与圆筒5通过平键配合,所以圆柱8与圆筒5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第一圆环15不会发生旋转;
[0051] 在平板7下端面与书册本接触前,第一圆环15内的限位块17逐渐先与第一竖槽13下侧的弧形块9接触,并经弧形块9上斜面推动弧形块9旋转,弧形块9带动第二圆环19旋转,圆环使扭簧旋转受力;当平板7下端面与书册本接触后,圆柱8的下端面与平板7下端面平齐,限位块17与第一竖槽13脱离,并置于分割块18的下端与凹槽的下端的间隔内,当限位块17置于间隔内后,扭簧推动第二圆环19带动弧形块9旋转,弧形块9推动限位块17向第二竖槽14的下方旋转,限位块17移动时带动第一圆环15旋转,第一圆环15带动档杆旋转;当限位块17位于第二竖槽14的正下方后,限位块17停止旋转,档杆置于相应的连杆6正下方,并与连杆6接触;
[0052] 当书面压平后需要抬起时,启动气缸2使活塞杆向上移动,活塞杆经圆盘3和直杆4拉动圆筒5向上移动,圆盘3使平板7与书册本分离,圆筒5内的圆柱8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圆筒5向上移动与书面分离;
[0053] 在圆筒5向上移动过程中,连杆6在下侧档杆的阻挡下无法向下摆动,平杆10随圆筒5的上移与书册本分离,平杆10与书册本分离能够防止平杆10向内推动封面造成二次褶皱;
[0054] 在圆柱8向上移动过程中,圆柱8的上端面与壳体1的下端面接触,壳体1的下端面阻止圆柱8继续随圆筒5向上移动,由于圆柱8与圆筒5摩擦连接,圆柱8不阻止圆筒5继续向上移动;
[0055] 当圆筒5相对圆柱8向上移动时;第一圆环15随圆筒5向上移动,第一圆环15内侧的限位块17置于第二让位槽11内向上滑动,当限位块17移至第二竖槽14的最上端后,限位块17逐渐先与第二竖槽14上侧的弧形块9接触,并经弧形块9上斜面推动弧形块9旋转,弧形块
9带动第二圆环19旋转,第二圆环19使扭簧旋转受力,直至限位块17与第二竖槽14脱离,并置于分割块18的上端与凹槽的上端的间隔内;
[0056] 此时扭簧会推动第二圆环19带动弧形块9旋转,弧形块9推动限位块17向第一竖槽13的上方旋转,限位块17移动时带动第一圆环15旋转,第一圆环15带动档杆旋转;当限位块
17位于第一竖槽13的正上方后,限位块17停止旋转,档杆与相应的连杆6分离,连杆6能够在重力和扭簧的作用下想内摆动,且连杆6摆动到最内侧时,平杆10与书面不接触;
[0057] 当限位块17位于第一竖槽13的正上方后,气缸2停止工作,此时本装置处于调整后的状态。
[0058] 本发明通过圆柱8和多个平杆10的设计,当圆筒5向下移动时,圆柱8先与封面接触,圆柱8自身的重力和圆筒5给圆柱8向下的摩擦力作用下将封面向下压紧,平杆10再与下方书册本的书面接触,平杆10与书面靠摩擦给书面向外展平的力,由于多对连杆6相对圆筒5轴线中心对称,平杆10使书面向四周推展时,平杆10给书面向四周的力一致,圆柱8和多个平杆10配合使书面在擀平的同时不会出现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旋转或推动的可能;同时平杆
10下侧向四周的平推力能够将褶皱的书面向外推展开;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当书面褶皱有一定高度且弯曲度较大时,滚动的滚压力可能将书面的褶皱压实,从而无法将书面褶皱推开,进而造成二次褶皱的问题。
[0059] 本发明通过平板7将书面压紧后,第一圆环15外侧的挡杆16置于连杆6的下侧并与连杆6接触,当书面压平之后,使平板7与书面分离时,挡杆16使连杆6不再向内摆动,平杆10随平板7向上移动而与书册本不再接触,不会存在向内推擀书面的可能,防止平杆10给书面向内有推动力使书面造成二次褶皱。
[0060] 本发明通过平杆10与平板7的配合,当平杆10将书面推展开之后,平板7的挤压力能够使被平杆10推展之后的书面再次进行挤压,能够进一步减小封面在整平后发生回折的可能,使封面的整平效果更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