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187732.0 申请日 2022-02-28 公开(公告)号 CN114644803A 公开(公告)日 2022-06-21
申请人 上海众泰辊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江龙; 李晋波;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具体涉及印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 挤压 从而对软片的 密度 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30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通过制作不同密度的修正软片,可以抵消包裹标准软片的过程中的一系列误差导致出现 接口 ,修正软片可以通过重叠比对选择最适合的,用此方法制作出来的产品,可以完美解决接口处的色差问题,而且可以保证细微图案的形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抵消包裹标准软片的过程中的一系列误差导致出现接口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选取适配软片。
权利要求

1.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
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质量份数如下:
环氧丙烯酸树脂10‑20份、改性丙烯酸类树脂25‑40份、丙烯酸类单体50‑55份、消光剂
5‑10份、丙烯酸树脂5‑10份、固化剂6‑11份及添加剂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2‑5:3‑6的例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S1、将丙烯酸类单体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按重量份加入搅拌锅中进行预分散,混合搅拌均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对预制品进行观察,且在稀释剂中含有消耗NCO基的醇和,使主剂的羟基不反应时,应使用高纯度的醋酸乙酯对其进行替换;
S2、再继续往搅拌锅中按重量份加入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油料,同时对油料进行筛分,选取320目或
400目筛网装置对油料进行筛分过滤,从而得到用于制作软片的哑油;
S3、将哑油放置在压烘焙箱内通过模具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压加热定型,烘焙2‑3小时后将定型完毕的软片取出,将定型完毕的软片放入两个滚轮传送装置之间,通过滚轮传动装置运行时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带动软片向滚轮传动装置内部移动,此时滚轮传动装置的转速为300r/min,从而对软片的厚度进行定型,并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挤压从而对软片的密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30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
S4、将密度厚度不同的软片分批次放入UV机表面,通过UV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化5‑
10min,使软片完全定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搅拌转速为500‑6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S2中混合搅拌的转速为600‑700r/min,搅拌时间为
30‑60min。

说明书全文

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版辊上需要包裹细微图案的软片,因软片的制作过程是需要加热的,所以会有细微的尺寸偏差,另外版辊直径、版辊表面的胶层厚度、人工包裹软片时的度大小都会导致软片在版辊上存在接口,使细微图案无法进行无缝衔接。目前只能通过手工修复软片接缝,通过手工修复的接缝在客户使用时会出现色差,手工修复时间较长且效果较差,需要经验非常丰富技术工才可以修复,且返工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软片的制作过程是需要加热的,所以会有细微的尺寸偏差,另外版辊直径、版辊表面的胶层厚度、人工包裹软片时的力度大小都会导致软片在版辊上存在接口,使细微图案无法进行无缝衔接。目前只能通过手工修复软片接缝,通过手工修复的接缝在客户使用时会出现色差,手工修复时间较长且效果较差,需要经验非常丰富技术工才可以修复,且返工率较高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包括以下原料:
[0005] 环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
[0006] 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所述原料质量份数如下:
[0007] 环氧丙烯酸树脂10‑20份、改性丙烯酸类树脂25‑40份、丙烯酸类单体50‑55份、消光剂5‑10份、丙烯酸树脂5‑10份、固化剂6‑11份及添加剂3‑6份。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2‑5:3‑6的例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0009] 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0010] S1、将丙烯酸类单体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按重量份加入搅拌锅中进行预分散,混合搅拌均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对预制品进行观察,且在稀释剂中含有消耗NCO基的醇和,使主剂的羟基不反应时,应使用高纯度的醋酸乙酯对其进行替换。
[0011] S2、再继续往搅拌锅中按重量份加入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油料,同时对油料进行筛分,选取320目或400目筛网装置对油料进行筛分过滤,从而得到用于制作软片的哑油。
[0012] S3、将哑油放置在压力烘焙箱内通过模具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压加热定型,烘焙2‑3小时后将定型完毕的软片取出,将定型完毕的软片放入两个滚轮传送装置之间,通过滚轮传动装置运行时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带动软片向滚轮传动装置内部移动,此时滚轮传动装置的转速为300r/min,从而对软片的厚度进行定型,并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挤压从而对软片的密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30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
[0013] S4、将密度厚度不同的软片分批次放入UV机表面,通过UV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化5‑10min,使软片完全定型。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搅拌转速为500‑6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S2中混合搅拌的转速为600‑7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本发明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挤压从而对软片的密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30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通过制作不同密度的修正软片,可以抵消包裹标准软片的过程中的一系列误差导致出现接口,修正软片可以通过重叠比对选择最适合的,用此方法制作出来的产品,可以完美解决接口处的色差问题,而且可以保证细微图案的形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返工,并且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培训技术人员;
[0017] 2、本发明通过采用滚轮传送装置从而对软片进行多次挤压,此时软片的厚度就会发生变化,同时软片的密度也会随着滚轮传送装置的运行而变化,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生产不同密度和厚度的软片,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抵消包裹标准软片的过程中的一系列误差导致出现接口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选取适配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包括以下原料:
[0021] 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
[0022] 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所述原料质量份数如下:
[0023] 环氧丙烯酸树脂10‑20份、改性丙烯酸类树脂25‑40份、丙烯酸类单体50‑55份、消光剂5‑10份、丙烯酸树脂5‑10份、固化剂6‑11份及添加剂3‑6份。
[0024] 丙烯酸类单体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2‑5:3‑6的例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0025] 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0026] S1、将丙烯酸类单体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按重量份加入搅拌锅中进行预分散,混合搅拌均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对预制品进行观察,且在稀释剂中含有消耗NCO基的醇和水,使主剂的羟基不反应时,应使用高纯度的醋酸乙酯对其进行替换。
[0027] S2、再继续往搅拌锅中按重量份加入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油料,同时对油料进行筛分,选取320目或400目筛网装置对油料进行筛分过滤,从而得到用于制作软片的哑油。
[0028] S3、将哑油放置在压力烘焙箱内通过模具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压加热定型,烘焙2‑3小时后将定型完毕的软片取出,将定型完毕的软片放入两个滚轮传送装置之间,通过滚轮传动装置运行时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带动软片向滚轮传动装置内部移动,此时滚轮传动装置的转速为300r/min,从而对软片的厚度进行定型,并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挤压从而对软片的密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30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
[0029] S4、将密度厚度不同的软片分批次放入UV机表面,通过UV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化5‑10min,使软片完全定型。
[0030] S1中搅拌转速为500‑6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S2中混合搅拌的转速为600‑7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0031] 实施例2:
[0032] 本实施例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同实施例1,其区别仅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0033] S1、将丙烯酸类单体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按重量份加入搅拌锅中进行预分散,混合搅拌均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对预制品进行观察,且在稀释剂中含有消耗NCO基的醇和水,使主剂的羟基不反应时,应使用高纯度的醋酸乙酯对其进行替换。
[0034] S2、再继续往搅拌锅中按重量份加入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油料,同时对油料进行筛分,选取320目或400目筛网装置对油料进行筛分过滤,从而得到用于制作软片的哑油。
[0035] S3、将哑油放置在压力烘焙箱内通过模具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压加热定型,烘焙2‑3小时后将定型完毕的软片取出,将定型完毕的软片放入两个滚轮传送装置之间,通过滚轮传动装置运行时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带动软片向滚轮传动装置内部移动,此时滚轮传动装置的转速为500r/min,从而对软片的厚度进行定型,并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挤压从而对软片的密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50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
[0036] S4、将密度厚度不同的软片分批次放入UV机表面,通过UV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化5‑10min,使软片完全定型。
[0037] 实施例3:
[0038] 本实施例一种解决软片无缝接的方法同实施例1,其区别仅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0039] S1、将丙烯酸类单体分为两部分,将一部分丙烯酸类单体、消光剂按重量份加入搅拌锅中进行预分散,混合搅拌均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对预制品进行观察,且在稀释剂中含有消耗NCO基的醇和水,使主剂的羟基不反应时,应使用高纯度的醋酸乙酯对其进行替换。
[0040] S2、再继续往搅拌锅中按重量份加入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消光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以及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油料,同时对油料进行筛分,选取320目或400目筛网装置对油料进行筛分过滤,从而得到用于制作软片的哑油。
[0041] S3、将哑油放置在压力烘焙箱内通过模具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压加热定型,烘焙2‑3小时后将定型完毕的软片取出,将定型完毕的软片放入两个滚轮传送装置之间,通过滚轮传动装置运行时的压力以及摩擦力带动软片向滚轮传动装置内部移动,此时滚轮传动装置的转速为50r/min,从而对软片的厚度进行定型,并通过多次折叠以及滚轮传动装置的挤压从而对软片的密度进行对应的调整,其中折叠软片的次数为5次,从而得到统一厚度密度的软片,随后对其进行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多次制备不同厚度以及密度的软片进行存放即可。
[0042] S4、将密度厚度不同的软片分批次放入UV机表面,通过UV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化5‑10min,使软片完全定型。
[0043] 根据实施例1‑3得出下表:
[0044]
[0045] 由上表中的对比可知:通过滚轮500r/min对软片进行挤压传送,由于此时滚轮的转速大于应人体所适应且可以操作的转速,使得工作人员通过滚轮传送装置对软片进行加工时,容易因滚轮挤压而导致损伤是工作人员的手部,使得工作人员加工软片时的危险性较大,且折叠次数为50次,则极大的浪费了软片加工的效率,难以根据需求对软片进行加工,通过滚轮50r/min对软片进行挤压传送,由于此时滚轮的转速过慢,导致工作人员需要更久的时间对软片进行加工处理,降低了加工软片的效率,且采用5次折叠的方式则极大的降低了软片折叠后的密度,使得加工出的软片难以满足使用时的需求。
[0046]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的基础上,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