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

申请号 CN202310078846.6 申请日 2023-02-08 公开(公告)号 CN115972783A 公开(公告)日 2023-04-18
申请人 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滨; 杨永洲; 朱颖刚; 崔峥征; 龙壮; 詹贤卿; 尤自强; 蒋联冲;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印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包括: 外壳 ;扫描模 块 ,用以对文件进行扫描以生成扫描文件;打印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以对线上文件进行打印的 打印机 和设置于打印机下方以对待打印纸张进行存放的存纸组件;出纸模块,包括分纸机构和接纸盒;盖章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方以将扫描模块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对应盖章 位置 的进纸机构和与所述进纸机构相连的以对进纸机构输出的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构。本发明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侧壁上设有打印机开关
扫描模,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用以对文件进行扫描以生成扫描文件;
打印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以对线上文件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和设置于打印机下方以对待打印纸张进行存放的存纸组件;
出纸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以对所述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输出的分纸机构和与所述分纸机构相连以对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临时存放的接纸盒;
盖章模块,其设置于所述接纸盒上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方以将扫描模块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对应盖章位置的进纸机构和与所述进纸机构相连的以对进纸机构输出的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构,其中,进纸机构内设置有通过对转速进行调节以对进纸速度进行调整的进纸电机;用印机构包括部分设置于所述进纸机构上方的用印平台、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下方的用印电机以及设置于用印平台上方的通过对章筒进行抓取带动章筒运动至对应盖章位置并施加对应用印压以完成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械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纸机构包括:
分纸主架,其部分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用以与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下方的出纸主架形成出纸通道以及提供所述打印机输出的文件进入所述盖章模块的进入通道;
度调节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用以将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所述盖章模块;
所述出纸主架,用以与所述分纸主架配合形成所述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的出纸通道以将所述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输出至所述接纸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输送电机,其与所述分纸主架相连,用以提供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下方的第一输送转轴运行的动力;
第二输送电机,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电机下方,用以提供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转轴下方的第二输送转轴运行的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章模块还包括:
章筒存放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上方,用以对多个章筒进行存放;
出纸机构,其部分设置于所述用印机构下方,用以将用印机构盖章完成的文件输出至对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印机构还包括:
进纸滚轮组,其设置于所述进纸机构的输出端,用以将进纸机构输送到的待用印文件输送至用以提供用印场所的所述用印平台;
出纸滚轮组,其设置于远离所述进纸滚轮组的所述用印平台一端,用以将用印完成的文件输送至所述出纸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章筒存放机构包括:
存放主架,其部分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上方,用以提供章筒存放的场所;
若干挂架,其与所述存放主架相连,用以对挂载所述章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纸机构还包括:
双通道进纸口,其部分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方,用以提供所述扫描模块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进入用印平台的通道口;
进纸转轴,其与所述进纸电机相连,用以带动进纸主动轮转动;
所述进纸主动轮,其与所述进纸转轴相连,用以带动若干进纸从动轮运行以将文件输送入所述进纸滚轮组位置处以及对单页盖章完成的双面用印文件进行翻转以送入盖章模块进行反面盖章;
所述若干进纸从动轮,其设置于所述进纸主动轮下方,用以配合进纸主动轮将文件送入所述进纸滚轮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纸机构包括:
出纸开口,其设置于所述出纸滚轮组一侧,用以使用印完成的文件进入出纸盒;
所述出纸盒,其部分架设在所述出纸开口上,用以将所述用印完成的文件输出;
接纸活动架,其设置于远离所述打印机开关柜门一侧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用以将用印完成的文件进行暂时存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
第一摄像头,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方,用以分别对盖章人的面部图像特征和周围环境图像进行获取;
第二摄像头,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方的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一侧处,用以在章筒在外壳外部盖章时对盖章人员面部图像特征、盖章前的文件图像以及盖章后的文件图像进行获取;
章筒存储柜门,其设置于远离打印机开关柜门一侧的另一外壳侧壁上,用以在外壳外部用印时取出章筒以及配合出纸盒输出用印完成的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下方还设置有用以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的显示触摸屏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印控机缺乏对于章筒的用印机内的保管功能以及对于章筒的机内的自动用印功能,并且现有技术中对于用印安全性和用印的速度往往不能做到兼顾和统一。
[0003]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014754B公开了一种一种打印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及处理方法。一种打印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位于左上的第一区域、位于右上角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下方的第三区域;文档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电子文件;打印装置,用于将所述电子文件打印成文件页;纸张传输装置,用于将所述打印装置打印的文件页传输至第二区域中;扫描装置,用于对放入的文件页进行图像扫描;处理装置,用于鉴别前后文件是否一致;盖章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用于在识别出的待盖章文件页上盖章。由此可见,所述打印鉴伪批量盖章一体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对用印文件的用印图案的变化反映出的装置外用印的盗印险导致的用印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对用印文件的用印图案的变化反映出的装置外用印的盗印风险导致的用印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壳,其侧壁上设有打印机开关;扫描模,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用以对文件进行扫描以生成扫描文件;打印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以对线上文件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和设置于打印机下方以对待打印纸张进行存放的存纸组件;出纸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以对所述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输出的分纸机构和与所述分纸机构相连以对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临时存放的接纸盒;盖章模块,其设置于所述接纸盒上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方以将扫描模块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对应盖章位置的进纸机构和与所述进纸机构相连的以对进纸机构输出的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构,其中,进纸机构内设置有通过对转速进行调节以对进纸速度进行调整的进纸电机;用印机构包括部分设置于所述进纸机构上方的用印平台、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下方的用印电机以及设置于用印平台上方的通过对章筒进行抓取带动章筒运动至对应盖章位置并施加对应用印压以完成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械臂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分纸机构包括:
[0007] 分纸主架,其部分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下方,用以与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下方的出纸主架形成出纸通道以及提供所述打印机输出的文件进入所述盖章模块的进入通道;
[0008] 角度调节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用以将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所述盖章模块;
[0009] 所述出纸主架,用以与所述分纸主架配合形成所述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的出纸通道以将所述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输出至所述接纸盒。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
[0011] 第一输送电机,其与所述分纸主架相连,用以提供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下方的第一输送转轴运行的动力;
[0012] 第二输送电机,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电机下方,用以提供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转轴下方的第二输送转轴运行的动力。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盖章模块还包括:
[0014] 章筒存放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上方,用以对多个章筒进行存放;
[0015] 出纸机构,其部分设置于所述用印机构下方,用以将用印机构盖章完成的文件输出至对应位置。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用印机构还包括:
[0017] 进纸滚轮组,其设置于所述进纸机构的输出端,用以将进纸机构输送到的待用印文件输送至用以提供用印场所的所述用印平台;
[0018] 出纸滚轮组,其设置于远离所述进纸滚轮组的所述用印平台一端,用以将用印完成的文件输送至所述出纸机构。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章筒存放机构包括:
[0020] 存放主架,其部分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上方,用以提供章筒存放的场所;
[0021] 若干挂架,其与所述存放主架相连,用以对挂载所述章筒。
[0022] 进一步地,所述进纸机构还包括:
[0023] 双通道进纸口,其部分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上方,用以提供所述扫描模块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进入用印平台的通道口;
[0024] 进纸转轴,其与所述进纸电机相连,用以带动进纸主动轮转动;
[0025] 所述进纸主动轮,其与所述进纸转轴相连,用以带动若干进纸从动轮运行以将文件输送入所述进纸滚轮组位置处以及对单页盖章完成的双面用印文件进行翻转以送入盖章模块进行反面盖章;
[0026] 所述若干进纸从动轮,其设置于所述进纸主动轮下方,用以配合进纸主动轮将文件送入所述进纸滚轮组位置处。
[0027] 进一步地,所述出纸机构包括:
[0028] 出纸开口,其设置于所述出纸滚轮组一侧,用以使用印完成的文件进入出纸盒;
[0029] 所述出纸盒,其部分架设在所述出纸开口上,用以将所述用印完成的文件输出;
[0030] 接纸活动架,其设置于远离所述打印机开关柜门一侧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用以将用印完成的文件进行暂时存放。
[0031]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
[0032] 第一摄像头,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方,用以分别对盖章人的面部图像特征和周围环境图像进行获取;
[0033] 第二摄像头,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方的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一侧处,用以在章筒在外壳外部盖章时对盖章人员面部图像特征、盖章前的文件图像以及盖章后的文件图像进行获取;
[0034] 章筒存储柜门,其设置于远离打印机开关柜门一侧的另一外壳侧壁上,用以在外壳外部用印时取出章筒以及配合出纸盒输出用印完成的文件。
[00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头下方还设置有用以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的显示触摸屏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扫描模块、打印模块、出模模块以及盖章模块,通过设置于所述出纸模块的分纸机构以及设置于分纸机构内的角度调节组件对分纸通道的大小进行调整,降低了由于对分纸通道的大小的调整的不精准对于分纸通道的分纸过程的高效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于所述盖章模块的进纸机构和用印机构和设置于进纸机构中的进纸电机和设置于用印机构的机械臂以及用印电机,在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对进纸电机转速和机械臂的用印压力的多次精准调整,降低了由于用印文件的用印质量反映出的可能存在的盗印风险对于用印安全的影响,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37]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分纸主架、角度调节组件以及出纸组架,在对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设置的分纸主架、角度调节组件以及出纸组架,通过对分纸主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和分纸主架和出纸主架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对于进纸过程和出纸过程的精准运行,避免了由于对进纸和出纸过程发生卡顿和延误现象对于用印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38]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输送电机和第二输送电机,通过对第一输送转轴和第二输送转轴的运转速度的调整,提高了对于分纸过程的精准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39]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于盖章模块的进纸机构、用印机构、章筒存放机构以及出纸机构,通过在用印过程中对于进纸机构中的进纸电机的转速的调节以及对于用印机构的机械臂的用印压力的调节,降低了由于在章筒外出用印完成返回章筒存放机构并开始进行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时的文件用印质量反映出的存在的盗印风向对于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4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进纸滚轮组、出纸滚轮组以及用印机械臂,在对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调整用印机械臂的用印压力,降低了由于对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整不及时和不精准对于用印速度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41]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存放主架和若干挂架,提供了对于章筒在用印机构的存储功能,在需要外出用印时方便进行不同形式的章筒用印,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42]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进纸电机对进纸过程的速度进行精准的调节,提高了对于用印速度的进纸环节的把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43]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出纸盒和接纸活动架,在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打开接纸活动架对出纸速度进行加快以实现连续出纸,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44]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以及章筒存储柜门,在外面使用章筒对文件进行人为用印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盖章人的行为和面部特征图像进行连续或断续获取,提高了对于外部用印时的用印安全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4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显示触摸屏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显示,提高了用印的监视准确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附图说明
[004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的外部结构图;
[004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004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图;
[004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的其他角度内部结构图;
[005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的进纸机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2]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4]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5] 实施例1
[0056]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的外部结构图、内部结构图、另一角度内部结构图、其他角度内部结构图以及进纸机构具体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实物印控管控的一体化装置,包括:
[0057] 外壳1,其侧壁上设有打印机开关柜门24;
[0058] 扫描模块11,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用以对文件进行扫描以生成扫描文件;
[0059] 打印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11下方以对线上文件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和设置于打印机下方以对待打印纸张进行存放的存纸组件19;
[0060] 出纸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11下方以对所述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输出的分纸机构和与所述分纸机构相连以对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临时存放的接纸盒17;
[0061] 盖章模块,其设置于所述接纸盒17上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18上方以将扫描模块11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对应盖章位置的进纸机构和与所述进纸机构相连的以对进纸机构输出的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构,其中,进纸机构内设置有通过对转速进行调节以对进纸速度进行调整的进纸电机23;用印机构包括部分设置于所述进纸机构上方的用印平台、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下方的用印电机36以及设置于用印平台上方的通过对章筒35进行抓取带动章筒35运动至对应盖章位置并施加对应用印压力以完成盖章操作的用印机械臂13。
[0062]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打印柜门3、存纸柜门4、取纸柜门5以及用印柜门6。
[0063]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扫描模块11、打印模块、出模模块以及盖章模块,通过设置于所述出纸模块的分纸机构以及设置于分纸机构内的角度调节组件对分纸通道的大小进行调整,降低了由于对分纸通道的大小的调整的不精准对于分纸通道的分纸过程的高效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于所述盖章模块的进纸机构12和用印机构和设置于进纸机构12中的进纸电机23和设置于用印机构的用印机械臂13以及用印电机36,在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对进纸电机23转速和用印机械臂13的用印压力的多次精准调整,降低了由于用印文件的用印质量反映出的可能存在的盗印风险对于用印安全的影响,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64]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分纸机构包括:
[0065] 分纸主架18,其部分设置于所述扫描模块11下方,用以与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18下方的出纸主架20形成出纸通道以及提供所述打印机输出的文件进入所述盖章模块的进入通道;
[0066] 角度调节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18上,用以将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输送至所述盖章模块;
[0067] 所述出纸主架20,用以与所述分纸主架18配合形成所述打印机输出的不需要盖章的文件的出纸通道以将所述不需要盖章的文件输出至所述接纸盒17。
[0068]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分纸主架18、角度调节组件以及出纸组架,在对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设置的分纸主架18、角度调节组件以及出纸组架,通过对分纸主架18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和分纸主架18和出纸主架20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对于进纸过程和出纸过程的精准运行,避免了由于对进纸和出纸过程发生卡顿和延误现象对于用印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69]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
[0070] 第一输送电机25,其与所述分纸主架18相连,用以提供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18下方的第一输送转轴22运行的动力;
[0071] 第二输送电机26,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电机25下方,用以提供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转轴22下方的第二输送转轴21运行的动力。
[0072]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输送电机25和第二输送电机26,通过对第一输送转轴22和第二输送转轴21的运转速度的调整,提高了对于分纸过程的精准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73]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盖章模块还包括:
[0074] 章筒存放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上方,用以对多个章筒进行存放;
[0075] 出纸机构,其部分设置于所述用印机构下方,用以将用印机构盖章完成的文件输出至对应位置。
[0076]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于盖章模块的进纸机构12、用印机构、章筒存放机构以及出纸机构,通过在用印过程中对于进纸机构12中的进纸电机23的转速的调节以及对于用印机构的用印机械臂13的用印压力的调节,降低了由于在章筒35外出用印完成返回章筒存放机构并开始进行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时的文件用印质量反映出的存在的盗印风向对于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77]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用印机构还包括:
[0078] 进纸滚轮组27,其设置于所述进纸机构的输出端,用以将进纸机构输送到的待用印文件输送至用以提供用印场所的所述用印平台;
[0079] 出纸滚轮组14,其设置于远离所述进纸滚轮组27的所述用印平台一端,用以将用印完成的文件输送至所述出纸机构。
[0080]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进纸滚轮组27、出纸滚轮组14以及用印机械臂13,在对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调整用印机械臂13的用印压力,降低了由于对用印机械臂13用印压力的调整不及时和不精准对于用印速度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81]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所述章筒存放机构包括:
[0082] 存放主架29,其部分设置于所述用印平台30上方,用以提供章筒35存放的场所;
[0083] 若干挂架28,其与所述存放主架29相连,用以对挂载所述章筒35。
[0084]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存放主架29和若干挂架28,提供了对于章筒35在用印机构的存储功能,在需要外出用印时方便进行不同形式的章筒35用印,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85]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5所示,所述进纸机构还包括:
[0086] 双通道进纸口33,其部分设置于所述分纸主架18上方,用以提供所述扫描模块11输出的扫描文件和所述打印机输出的需要盖章的文件进入用印平台的通道口;
[0087] 进纸转轴31,其与所述进纸电机23相连,用以带动进纸主动轮34转动;
[0088] 所述进纸主动轮34,其与所述进纸转轴31相连,用以带动若干进纸从动轮32运行以将文件输送入所述进纸滚轮组27位置处以及对单页盖章完成的双面用印文件进行翻转以送入盖章模块进行反面盖章;
[0089] 所述若干进纸从动轮32,其设置于所述进纸主动轮34下方,用以配合进纸主动轮34将文件送入所述进纸滚轮组27位置处。
[0090]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进纸电机23对进纸过程的速度进行精准的调节,提高了对于用印速度的进纸环节的把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91]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出纸机构包括:
[0092] 出纸开口16,其设置于所述出纸滚轮组14一侧,用以使用印完成的文件进入出纸盒15;
[0093] 所述出纸盒15,其部分架设在所述出纸开口16上,用以将所述用印完成的文件输出;
[0094] 接纸活动架8,其设置于远离所述打印机开关柜门24一侧的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用以将用印完成的文件进行暂时存放。
[0095]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的出纸盒15和接纸活动架8,在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用印时通过打开接纸活动架8对出纸速度进行加快以实现连续出纸,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096] 请继续参阅1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
[0097] 第一摄像头9,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方,用以分别对盖章人的面部图像特征和周围环境图像进行获取;
[0098] 第二摄像头10,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方的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9的一侧处,用以在章筒35在外壳1外部盖章时对盖章人员面部图像特征、盖章前的文件图像以及盖章后的文件图像进行获取;
[0099] 章筒存储柜门7,其设置于远离打印机开关柜门24一侧的另一外壳1侧壁上,用以在外壳1外部用印时取出章筒35以及配合出纸盒15输出用印完成的文件。
[0100]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9、第二摄像头10以及章筒存储柜门7,在外面使用章筒35对文件进行人为用印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摄像头9和第二摄像头10对盖章人的行为和面部特征图像进行连续或断续获取,提高了对于外部用印时的用印安全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01]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所述第一摄像头下方还设置有用以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的显示触摸屏2。
[0102] 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设置显示触摸屏2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显示,提高了用印的监视准确性,进一步实现了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03] 实施例2
[0104] 本实施例2在所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设置有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扫描模块11、打印模块、出纸模块以及盖章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用印完成文件盖章图案实际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一对应用印压力,以及,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将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调节至对应章筒用印区域半径,以及,根据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与预设出纸速度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二次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二对应用印压力,以及,根据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与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的差值将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调节至分纸电机对应转速。
[0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灰度值、预设用印时长、预设出纸速度以及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通过根据用印完成文件盖章图案实际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一对应用印压力,降低了由于用印的机械部件的振动强度导致的用印强度降低导致的用印图案的灰度值降低导致的用印精准性的下降的效果;通过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将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调节至对应章筒用印区域半径,降低了由于用印时长的变化反映出的存在的章筒被盗印风险导致的用印安全性降低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对于章筒电子围栏的精准调整能力;通过根据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与预设出纸速度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二次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二对应用印压力,降低了由于对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节过度导致的用印文件和印章发生粘连情况对于用印整体速度的影响;通过根据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与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的差值将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调节至分纸电机对应转速,降低了由于对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的不精准导致的整体用印速度的降低的影响,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06]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室外用印完成且处于预设第一条件时根据装置内用印完成的文件的盖章图案的实际灰度Q判定是否存在盗印的风险,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灰度值Q1和预设第二灰度值Q2,其中Q1<Q2,
[0107] 若Q≤Q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用印完成文件的盖章图案灰度值在允许范围内且不存在盗印风险;
[0108] 若Q1<Q≤Q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用印电机及皮带运转机构的振动强度对用印稳定性产生了影响,计算用印完成文件盖章图案实际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差值△Q,并根据△Q将用印机械臂13的用印压力调节至对应值,设定△Q=Q‑Q1;
[0109] 若Q>Q2,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存在章筒盗用风险,调用用印时长并根据实际用印时长对是否存在盗用风险进行二次判定;
[0110]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条件为文件的用印时长为预设标准用印时长。
[011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灰度值和预设第二灰度值,通过根据装置内用印完成的文件的盖章图案的实际灰度判定是否存在盗印的风险,降低了由于对是否存在盗印风险的判定不精准导致的用印安全性的降低,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12]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灰度值条件根据用印完成文件盖章图案实际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一对应用印压力F’,设定F’=F0×(1+αi)/2,αi为用印压力第一调节系数,设定i=1,2,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灰度值差值△Q1、预设第二灰度值差值△Q2、预设第一用印压力调节系数α1、预设第二用印压力调节系数α2以及预设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F0,其中,△Q1<△Q2,1<α1<α2,
[0113] 若△Q≤△Q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用印机械臂13继续使用F0对待用印文件进行盖章操作;
[0114] 若△Q1<△Q≤△Q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α1对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进行调节;
[0115] 若△Q>△Q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α2对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进行调节;
[0116]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灰度值条件为用印完成的文件的盖章图案的实际灰度Q满足Q1<Q≤Q2。
[0117]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灰度值差值、预设第二灰度值差值、预设第一用印压力调节系数、预设第二用印压力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通过根据用印完成文件盖章图案实际灰度值与预设灰度值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一对应用印压力,降低了由于用印的机械部件的振动强度导致的用印强度降低导致的用印图案的灰度值降低导致的用印精准性的下降的效果,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18]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灰度值条件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T对是否存在盗印风险进行二次判定,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用印时长T1和预设第二用印时长T2,其中T1<T2,
[0119] 若T≤T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存在盗印风险;
[0120] 若T1<T≤T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存在一级章筒盗印风险,计算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T,并根据△T将章筒的用印区域半径调节至对应值,设定△T=T‑T1;
[0121] 若T>T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存在二级章筒盗印风险并发出章筒盗印风险排查通知;
[0122]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灰度值条件为用印完成的文件的盖章图案的实际灰度Q满足Q>Q2。
[012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用印时长和预设第二用印时长,通过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对是否存在盗印风险进行二次判定,降低了由于对用印时长反应的盗印风险的进一步判定不精准对于用印安全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24]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用印时长条件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将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调节至对应章筒用印区域半径R’,设定R’=R0×βj,βj为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调节系数,设定j=1,2,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用印时长差值△T1、预设第二用印时长差值△T2、预设第一用印区域半径调节系数β1、预设第二用印区域半径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章筒用印区域半径R0,其中,△T1<△T2,0<β1<β2<1,
[0125] 若△T≤△T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继续按照R0对章筒用印范围进行限制;
[0126] 若△T1<△T≤△T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β2对所述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进行调节;
[0127] 若△T>△T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β1对所述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进行调节;
[0128] 其中,所述预设用印时长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是否存在盗印风险的二次判定且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T满足T1<T≤T2。
[0129]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用印时长差值、预设第二用印时长差值、预设第一用印区域半径调节系数、预设第二用印区域半径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章筒用印区域半径,通过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将章筒用印区域半径调节至对应章筒用印区域半径,降低了由于用印时长的变化反映出的存在的章筒被盗印风险导致的用印安全性降低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30]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用印时长条件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与预设最大用印时长差值的对比结果判定是否存在章筒用印故障,中控模块设有预设最大用印时长差值△Tmax,
[0131] 若△T≤△Tmax,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存在章筒用印故障;
[0132] 若△T>△Tmax,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存在章筒用印故障并发出针对章筒用印故障的故障排查检修通知。
[013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预设最大用印时长差值,并通过根据装置外的实际用印时长与预设用印时长的差值与预设最大用印时长差值的对比结果判定是否存在章筒用印故障,降低了由于对章筒用印故障的辨别不精准对于用印效率和用印准确性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34]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完成对于章筒用印区域半径的调节时根据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V判定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节是否正确,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出纸速度V1和预设第二出纸速度V2,其中V1<V2,
[0135] 若V≤V1,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分纸机构的分纸进纸速度存在延误,控制设置于所述分纸机构处的摄像头获取的录像视频和计算到的若干数量的文件的平均进纸时长间隔对是否出现分纸进纸延误情况进行二次判定;
[0136] 若V1<V≤V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增大造成了文件与印章的粘连情况,计算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与预设出纸速度的差值△V,并根据△V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二次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二对应用印压力,设定△V=V‑V1;
[0137] 若V>V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对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节正确且未对用印速度产生影响。
[0138]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出纸速度和预设第二出纸速度,通过根据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判定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节是否正确,降低了由于对出纸机构实际出纸速度反映出的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节过度问题的不精准判定导致的用印效率降低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39]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一出纸速度条件根据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与预设出纸速度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二次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二对应用印压力F”,设定F”=F’×(1+αg)/2,αg为用印压力第二调节系数,设定g=3,4,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出纸速度差值△V1、预设第二出纸速度差值△V2、预设第三用印压力调节系数α3以及预设第四用印压力调节系数α4,其中,△V1<△V2,0<α3<α4<1,
[0140] 若△V≤△V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调节至F0;
[0141] 若△V1<△V≤△V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α4对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进行二次调节;
[0142] 若△V>△V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α3对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进行二次调节;
[0143] 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出纸速度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完成对于用印机械臂13用印调节是否正确的判定且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V满足V1<V≤V2。
[014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出纸速度差值、预设第二出纸速度差值、预设第三用印压力调节系数以及预设第四用印压力调节系数,通过根据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与预设出纸速度的差值将所述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二次调节至用印机械臂第二对应用印压力,降低了由于对用印机械臂用印压力的调节过度导致的用印文件和印章发生粘连情况对于用印整体速度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45]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第二出纸速度条件根据单位周期内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E二次判定是否出现分纸进纸延误情况,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平均进纸间隔时长E1和预设第二进纸间隔时长E2,其中E1<E2,
[0146] 若E≤E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平均进纸间隔时长在允许范围内且未出现分纸进纸延误情况;
[0147] 若E1<E≤E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出现分纸进纸延误情况,计算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与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的差值△E,并根据△E将分纸电机转速调节至分纸电机对应转速,设定△E=E‑E1;
[0148] 若E>E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打印模块或扫描模块11出现设备故障并发出故障检修通知;
[0149]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出纸速度条件为出纸机构的实际出纸速度V满足V≤V1。
[015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平均进纸间隔时长和预设第二平均进纸间隔时长,通过根据单位周期内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二次判定是否出现分纸进纸延误情况,降低了由于对分纸延误情况的不精准判定导致的用印效率降低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51]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条件根据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与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的差值将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调节至分纸电机对应转速S’,设定S’=S0×γk,γk为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系数,设定k=1,2,其中,中控模块设有预设第一平均进纸间隔时长差值△E1、预设第二平均进纸间隔时长差值△E2、预设第一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系数γ1、预设第二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系数γ2以及预设分纸电机转速S0,其中,△E1<△E2,1<γ1<γ2,
[0152] 若△E≤△E1,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对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进行调节;
[0153] 若△E1<△E≤△E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γ1对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进行调节;
[0154] 若△E>△E2,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使用γ2对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进行调节。
[0155]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预设第一平均进纸间隔时长差值、预设第二平均进纸间隔时长差值、预设第一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系数、预设第二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系数以及预设分纸电机转速,通过根据若干待用印文件在分纸机构处的实际平均进纸间隔时长与预设平均进纸间隔时长的差值将所述分纸电机转速调节至分纸电机对应转速,降低了由于对分纸电机转速调节的不精准导致的整体用印速度的降低的影响,进一步实现了章筒用印安全性和用印效率的提高。
[0156]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1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