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印刷机传纸滚筒的包覆金属薄膜

申请号 CN90100333.6 申请日 1990-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45061A 公开(公告)日 1990-09-05
申请人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发明人 阿尔诺·维尔茨; 汉斯·于尔根·贝克;
摘要 轮转印刷机传纸滚筒及/或卷筒上包覆的金属 薄膜 ,它是从一个 原型 通过一个中间阴模用 电铸 工艺成型,或是从一个原型用电铸工艺成型的;它的一面是平滑的,另一面具有纹理。该原型表面上的纹理是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用一层电 镀 层平整以消除其咬边处。用该原型通过电铸工艺制作的阳版或阴版包覆金属薄膜具有优化的使用性能。
权利要求

1、轮转印刷机传纸滚筒及/或卷筒上包覆的金属薄膜,它是从一个原型通过一个中间阴模用电铸工艺成型的,它的一面是平滑的,其反面具有与原型表面上的纹理相符合的纹理,其特征是,该金属薄膜(7′)的表面纹理与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用一层电层(5)平整(例如用光亮镀镍层)以消除其咬边(2′)的原型(1)上的顶面(0)符合。
2、轮转印刷机传纸滚筒及/或卷筒上包覆的金属薄膜,它是从一个原型用电铸工艺成型的,它的一面是平滑的,其反面具有纹理,其特征是,该金属薄膜(7)的表面纹理是由一个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用一层电镀层(5)平整(例如用光亮镀镍层)以消除其咬边(2’)的原型(1)上的顶面(0)成型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金属薄膜,其特征是,所说的金属薄膜(7’)面上带有纹理的镍层在成型后镀上一薄层的铬(10’)。
4、根据权利要求2的金属薄膜,其特征是,所说的金属薄膜(7)面上带有纹理的镍层在成型后镀上一薄层的铬(10)。
5、用于采用电铸成型工艺制造金属薄膜的阳版原型,它用于通过电铸成型工艺制作由支承层和表面层构成的金属薄膜,其由镍构成的支承层的一面是平滑的,其反面具有纹理,而由铬形成的表面层则将该具有纹理的表面覆盖住,其特征是,该用于采用电铸成型工艺进行复制的原型(1)的表面是用喷射工艺打毛的,其被打毛的表面(或者打毛后经镀铬的表面)用一层起平整作用的电镀层(5)覆盖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阳版原型,其特征是,通过喷射成型工艺形成的表面粗糙度Rz在30到50微米之间,在镀有铬层(4)和光亮镍层(5)以后的接触面积在厚度为10微米时为15%,在厚度为30微米时约为85%。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用原型通过电铸技术成型的金属薄膜,用于包覆轮转印刷机的传纸滚筒及/或卷筒,该金属薄膜的一面是平滑的,另一面则带有纹理。

现有技术的这一类金属薄膜(德国专利DE-AS    26    05    330)是由整张的镍皮做成的,它具有一个带纹理的表面,该表面的作用相当于以前使用的玻璃珠布。该现有技术的金属膜的表面用一个阴模通过电铸技术成型,该阴模则由另一个阳模成型,该阳模由覆盖在一底板上的橡皮层构成,在该橡皮层的部分表面内埋置着突出的玻璃珠。这类金属薄膜的优点是它的表面纹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复制的。这一点对于金属薄膜在印刷作业中的方便使用至关重要,例如,不需检验便可将损坏的金属薄膜换成新的。但是这种金属薄膜的缺点是面对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它并不能提供最佳的表面形态。

另一种现有技术(欧洲专利EP-PS    17    776)也有同样的缺点,该技术用于在正反面印刷的轮转印刷机上包覆对压传纸滚筒的薄膜,该薄膜的一面是平滑的,另一面具有在统计上均匀分布的、等高的半球形凸粒。薄膜由一个支承层和一个表面层构成,支承层由镍或具有高弹性模量的塑料(例如聚酰胺或聚氯乙烯)做成,其上的珠粒覆盖着一层薄的铬表面层使其微观粗糙度得以平整,但在平整时只是微观粗糙度有所改变,在该表面上将半球形分布得十分均匀的形态则没有改变。

德国专利DE-PS    12    58    873对于对压滚筒的表面粗糙度,亦即是包覆于其表面的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作了折衷性的改进,该薄膜的铬表面粗糙度(均方根值)在2微米到7.5微米之间。它将两种极限条件折衷到最佳的地步,即,一方面该粗糙度要足够地大,使它具有一定的保持在那里的斥色效果,从而避免刚印好的印张的背 面在印该背面时受到沾污,另一方面该粗糙度又应尽量地细,以保证与纸张之间有最佳的接触面积。但是事实上这种折衷的要求并未圆满地达到,而另一方面这一解决方案还有它的缺点,即它的表面纹理是不能复制的。尤其是当将该粗糙度的尺寸(相对于整张薄膜的相应的平均值而言)在合理的公差条件下复制的话,相邻滚筒表面上的纹理会偏离得很远。另外,在如此薄的铝膜表面上采用喷射成型工艺是有困难的,其使用稳定性也有问题。所有与此有关的现有制品在采用喷射成型的粗糙表面时都只能制成单件。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属于此种类型的金属薄膜,它能在其使用条件下具有最佳的表面纹理,并且总是可以完全相同地复制出此种纹理的。

根据本发明,上述要求或者是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用电层对咬边处进行平整(例如用光亮镀镍层)的具有表面纹理的金属膜覆盖的原型来达到,或者是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用电镀层对咬边处进行平整(例如用光亮镀镍层)的具有纹理的原型表面所复制出的金属薄膜来达到。

由此得到的金属薄膜用来作为轮转印刷机传纸滚筒及/或卷筒的包覆层,它的表面纹理基本上是由喷射成型工艺处理的表面(并随后消除了咬边处)的复制件,它一方面是每次都可以清楚地、高度准确地复制得到的,另一方面则可为防止印张的沾污带来最佳的条件。该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相应作平整处理的表面上的纹理可以直接(作为阳版)使用,也可用它复制出阴版使用,都可得到最佳的折衷效果,尤其在接触面积、金属薄膜的可洗涤性和防止沾污印张等方面,综合起来它能提供最佳的使用条件。本发明能取得这种最佳效果的主要内容是将由喷射成型工艺产生的粗糙粒表面(原型)进行平整并消除所有可能出现的咬边现象,这样就可使用它复制出来的金属薄膜上不会有深入内部的凹陷区,也不会有倾侧的凸出点。在原型表面上进行打毛的喷射工艺处理可以使用常规的喷射 技术,例如喷丸技术。由此形成的原型表面可以镀上一层铬以使该表面保持稳定并延长使用寿命。在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并用电镀技术平整的金属膜面上镀上这样的铬层可以进一步改善表面的平整度,因为在咬边消除后已不再有边缘、尖端等物可以引起电解。这样的金属薄膜也适合用作轮转印刷机上压印滚筒的包覆层,它可以提高滚筒表面的摩擦,从而可以降低叨纸牙用于拉纸的力,防止纸从叨纸牙内被拉出。金属膜上颗粒顶端的形状(尖的还是平的,接触面大些还是小些)可以根据其使用的场合(第一个导送滚筒、第三个导送滚筒、压印滚筒、供纸卷筒、以及类似的滚筒)来选用。尽管它的结构很薄,但它具有耐久的构造形式。它与纸张接触的表面也是最易于清理的。它的突出体的侧边由于经过了平整而可以避免印色或者清洗剂的积聚。使用喷射成型工艺来对原型的表面进行打毛使之比迄今使用的用电铸技术形成半球颗粒表面的工艺能更广泛地适应于随后的使用目的。由于本发明的膜面形态具有最佳的接触面积,因此它最能使包覆这种薄膜的滚筒精密地与具有不同强度的纸张相适应。事实说明,由于这种薄膜所具有的特殊条件,诸如接触面积、接触面的形状、材料、接触面的分布、高度差及其分布、颗粒顶峰和谷底的形状、特别是颗粒侧边的形状等,使它在使用的技术性能方面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比之抛光的、等高的和均匀分布的半球形突出体要优越,也比用喷射法成型(加上镀铬)的具有咬边窝的滚筒表面优越。通过对所镀的光亮镍层的厚薄的选择,还提供了对上述因素施加影响的良好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对象可通过所附示意图示出的两个实施例予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形顶面的局部视图,

图2是电铸成型的金属薄膜阴板示意图,

图3是电铸成型的金属薄膜阳板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金属薄膜上一层铬层后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金属薄膜上一层铬层后的示意图。

图1中的(1)是一个本发明的原型顶面的局部剖视图。该原型可以是一个圆筒形的物体,最好是用铝制成的。图中仅示出了它的顶面(0),它用喷射成型工艺(例如喷丸)将表面进行打毛处理,从而形成根部有咬边(2’)的突出部(2)和凹陷部(3)。这种带有纹理的表面随后用电镀工艺镀上一层铬(4)。从图可见,铬层(4)改变了在位置(4’)处的突出部(2)的尖端外面的表面起伏形态,但也扩大了咬边。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它揭示了这种咬边是造成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的表面在许多方面比诸如半球形突体的表面形态差的根源。如果能将这种咬边消除,则喷射成型工艺打毛的表面就可比所有其他的表面结构形态优越。因此在此铬层(4)上随后镀上一层光亮镍层(5)。此镍层可使表面平整起来,特别是它能将铬层覆盖的峰谷的外边完全充填起来,使得咬边现象完全消失,不管这些咬边是由喷射成型工艺带来的还是镀铬过程中引入的。由镀层(5)(光亮镍层)形成的原型(1)的顶面就可用来对图2中的金属薄膜(7)进行电铸成型。金属薄膜(7)最好用镍制成。它与纸张接触的表面因此是由喷射工艺成型的表面形态的阴版,但在它的突出部(9)的侧边上却没有倒钩的部份,这一点不但在印刷的技术功能方面具有最佳的性能,而且也便于清理并可避免招致长期腐蚀的隐窝继续存在。该金属薄膜(7)可以直接作为本发明的金属薄膜使用,也可以作为阴模(N)来制作另一张金属薄膜(7’),如图3中所示。不论是金属薄膜(7)还是(7’),它们都是原型的表面层的材质均衡的复制品,而对于阳版(7’)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不同高度的突出部(峰顶)可以分布得相对地散开,它们的位置和形状也是可以改变的,因而就其材质均衡和没有咬边现象等因素来说,其综合的作用都有助于使用条件的优化。

从图4可见,金属薄膜(7)在用电铸工艺成型后再镀上一层铬 层(10),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其稳定性,而且还可优化其防止沾污的性能。同样,作为原型的阳版的金属薄膜(7’)也可以镀上一薄层铬层(10’),如图5所示。

每次在采用喷射成型工艺打毛以后,都要将表面的纹理包括其突体的侧边在内进行平整,其粗糙度Rz在30-60微米之间,金属薄膜在不同厚度下的接触面积TP为:

厚度为10.0微米时,接触面积TP=15%

厚度为20.0微米时,接触面积TP=50%

厚度为30.0微米时,接触面积TP=84%

镀铬层(4)的厚度最好在40-50微米之间,而光滑的镀镍层在10-15微米之间。镀铬层(10)或(10’)的厚度为10微米。

所有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和在附图中标明的特点对于本发明都是重要的,即使在后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未对其作专的提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