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

申请号 CN200710127009.9 申请日 2007-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1323204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申请人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正文; 徐铭君; 郑忠义;
摘要 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具有一加压设备,包括二 接触 部;以及一推送部,位于该二接触部之间,用以推送一印刷件,其中该加压设备是对一导热 薄膜 施予压 力 ,而该二接触部用以带动该导热薄膜与该加压设备一起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包括:
一加压滚筒,具有二接触部,在该二接触部之间则是一推送部,用以推送一 印刷件;以及
一加热机构,还包括:
一导热薄膜
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并位于该导热薄膜内,且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口; 以及
一加热设备,其位于该支撑结构内的该缺口处,并与该导热薄膜接触,其中: 该二接触部与该导热薄膜接触并用以使该导热薄膜受该二接触部带动而与该加压 滚统一起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压滚筒由一达所驱动而转动;及/或
该二接触部与该推送部是分离设置,该推送部则成为一推送滚筒,而该二接 触部则成为二传动滚轮并间隔的设于该推送滚筒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二接触部的表面是呈粗糙状而压入该导热薄膜表面;或
该二接触部上形成多个齿用以咬入该导热薄膜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接触部的直径大于该推 送区的直径于百分之五以内。
5.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包括:
一导热薄膜;
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并位于该导热薄膜内,且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口;
一加热设备,其位于该支撑结构内并面对该缺口,并与该导热薄膜接触;以 及
一加压滚筒,其用以推送一印刷件,并将该印刷件压向该导热薄膜,并使该 导热薄膜在该缺口内与该加热设备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压滚筒的两端各具有一 转动传输部,而在该二转动传输部之间则是一送料部,该二转动传输部是与该导热 薄膜相抵紧,使加压滚筒带动该导热薄膜一起转动,而该送料部则用以推送该印刷 件,其中:
在该送料部上,涂覆一选自PFA材料与不沾粘粉材料中的一种;及/或
该转动传输部是以橡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设备还包含:
一加热基座;以及
一加热元件,设置于该加热基座内,其中:
该加热元件是选自该卤素灯管与陶瓷加热设备中之一;及/或
该加热元件是悬空的设置于该加热基座内,并以辐射热加热该加热基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结构是首尾贯穿该导热薄膜;或
该支撑结构分为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各自设置于该导热薄膜的两 端,并与该加热设备固定。
9.一种应用于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一导热薄 膜,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热薄膜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着装置还包 括一导热薄膜,其套设于该导热薄膜支撑结构上,并被该导热薄膜支撑结构所支撑, 而该加热设备则通过该缺口与该导热薄膜接触;
该导热薄膜是被一加压滚筒推挤而与该加热设备紧密接触;及
该加压滚筒的两端各具有一转动传输部,其与该导热薄膜相抵紧,使加压滚 筒带动该导热薄膜一起转动。
11.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包括:
一加压滚筒,具有二接触部,在该二接触部之间则是一推送部,用以推送一 印刷件;以及
一导热薄膜,其中该导热薄膜与该二接触部接触而使该导热薄膜受该二接触 部带动而与该加压滚筒一起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料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二接触部与该导热薄膜之间具有一第一摩擦系数,而该推送部与该导热薄 膜之间具有一第二摩擦系数,而该第一摩擦系数大于该第二摩擦系数;及/或
该推送部成为一推送滚筒,而该二接触部则成为二传动滚轮,且间隔设置于 该推送滚筒两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料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二传动滚轮与该推送滚轮同轴;及/或
该导热薄膜内还包含一加热机构,与该导热薄膜的内侧接触用以加热的,其 中该加热机构,还包括:
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并位于该导热薄膜内,且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口; 以及
一加热设备,其位于该支撑结构内的该缺口处,并与该导热薄膜接触,其中 该支撑结构是首尾贯穿该导热薄膜。
14.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具有一加压设备,包括:
二接触部;以及
一推送部,位于该二接触部之间,用以推送一印刷件,其中该加压设备是对 一导热薄膜施予压,而该二接触部用以带动该导热薄膜与该加压设备一起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颜料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压设备是一滚筒状结构,而该二接触部即形成于该滚筒状结构的两端;
该二接触部的表面摩擦系数高于该推送部;及/或
该二接触部施于该导热薄膜的压力高于该推送部所施加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颜料固着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二接触部是二传动滚轮;以及
该推送部是一推送滚筒,而该二传动滚轮分别的间隔设置于该推送滚筒的两 端。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与印刷设备有关,尤指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侧剖视图。其中加热薄膜200 是套设于一加热器座201外,而在加热器座201内则有一加热器202,并有一加压 滚筒100为一达M所驱动,并隔着加热薄膜200与加热器202面对面,且施予一 定的压于加热薄膜200上。而一印刷件P上铺有颜料D,当印刷件P载着颜料D 通过加压滚筒100与加热薄膜200之间的加压区A时,热量通过加热薄膜200传导 到颜料D上且被挤压成扁平状如颜料D’。而其中关于印刷品质上最被重视的是在 印刷件P与加热薄膜200之间不可以有滑动的现象存在,因此以往在使用如图1 所示的现有技术时,大多是一味的加大加压滚筒100的表面摩擦系数,而通常是以 让其表面更加粗糙来达到目的,然而一但印刷件P完全通过加热薄膜200后,加热 薄膜200便会直接受到来自加压滚筒100的压力,而由于加压滚筒100表面已经更 为粗糙,故非常容易将加热薄膜200的表面磨损,因此现有技术时常因为使用加粗 的加压滚筒100而使加热薄膜200提早损坏,尤其是在高速印刷的时候,更容易有 此现象,一旦加热薄膜200表面被压出或是刻出凹痕之后,便容易累积颜料D于其 中,而导致颜料D未附着于印刷件P上,或是凹痕内的颜料D反被印在印刷件P 上不该出现的位置,印刷品质因而降低。
图2为现有的印刷设备的另一种颜料固着装置正视暨局部剖视图。其中亦包 含一加压滚筒100与一加热薄膜200相抵接,且加压滚筒100对的施与一压力。加 热薄膜200套在一薄膜基座203外,而薄膜基座203则再通过一弹簧204与印刷设 备基座B连接,弹簧204是用以提供一弹力通过薄膜基座203及加热薄膜200而施 予加压滚筒100上,使加压滚筒100得以紧贴加热薄膜200。与图1的现有技术不 同之处在于,图2的技术为求直接的传递来自加压滚轮100的转动力到加热薄膜 200上,在加压滚轮100两端各设置一驱动轮101直接与加热薄膜200抵接,借以 免除加热薄膜200与加压滚轮100之间转速无法配合的问题。由于加压滚轮100 与加热薄膜200两者间具有一相当的压力,故导致驱动轮101与加热薄膜200间亦 具有一相当的压力,为了避免加热薄膜200因受驱动轮101的挤压而变形产生皱折, 故在加热薄膜200内缘的部分且相对于驱动轮101的位置增设一补强元件210,此 补强元件210是与加热薄膜200结合固定,所以两者会一起转动。通过补强元件 210的支撑,加热薄膜200即不会因为驱动轮101的挤压而变形,因而加热薄膜200 可以顺利的被驱动轮101带着转动。
以图2的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将部分设有补强元件210的加热薄膜200视为 比较坚硬的受补强区200b,而足以承受驱动轮101的挤压与拉动。又,在两个受 补强区200b之间的则是未补强区200a,因此在受补强区200b与未补强区200a之 间自然的形成一分界线200c。因此,受补强区200b在加热薄膜200上可说是一硬 度较高、密度较大的部分,反观未补强区200a则就是加热薄膜200本身的材料而 已,且由于加热薄膜200本身是个既薄又软的材料,因此相对的硬度较低、密度较 小。故未补强区200a与受补强区200b的物理性质不同,因此受补强区200b被驱 动轮101转动时所产生的变形量,与未补强区200a被加压滚轮100驱转时所产生 的变形量,两者是不同的,如此便造成了加热薄膜200在分界线200c处很容易因 为其左右两侧的变形量不同而有皱折、扭曲产生,使加热薄膜200的寿命缩短。
此外,要将加热薄膜200与补强元件210相结合是很不容易的,譬如说若要 以接着剂黏合,基于上述因素则会有接着剂逐渐丧失黏着力、及薄膜有脱落之虞等 问题,如此就会导致补强元件210与加热薄膜200之间产生打滑现象。
因此,对于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而言,需要一种创新的发明,能够避免 印刷件与加热薄膜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且在维持加压滚轮的驱动力的同时又不会损 伤加热薄膜,再者,可以在维持甚至加强了驱动力的情形下而能够应用于需喷涂 油的打印系统(粉)中。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包括一加 压滚筒,具有二接触部,在该二接触部之间则是一推送部,用以推送一印刷件;以 及一加热机构,还包括:一导热薄膜;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并位于该导热薄膜 内,且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口;以及一加热设备,其位于该支撑结构内的该缺口处, 并与该导热薄膜接触,其中该二接触部与该导热薄膜接触并用以使该导热薄膜受该 二接触部带动而与该加压滚筒统一起转动。
如前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加压滚筒由一马达所驱动而转动。
如前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二接触部的表面是呈粗糙状而压入该导热薄膜 表面。
如前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二接触部上形成多个齿用以咬入该导热薄膜表 面。
如前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二接触部的直径大于该推送区的直径于百分之 五以内。
如前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二接触部与该推送部是分离设置,该推送部则 成为一推送滚筒,而该二接触部则成为二传动滚轮并间隔的设于该推送滚筒两端。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包括一 导热薄膜;一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并位于该导热薄膜内,且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 口;一加热设备,其位于该支撑结构内并面对该缺口,并与该导热薄膜接触;以及 一加压滚筒,其用以推送一印刷件,并将该印刷件压向该导热薄膜,并使该导热薄 膜在该缺口内与该加热设备紧贴。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加压滚筒的两端各具有一转动传输部,而在该 二转动传输部之间则是一送料部,该二转动传输部是与该导热薄膜相抵紧,使加压 滚筒带动该导热薄膜一起转动,而该送料部则用以推送该印刷件。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在该送料部上,涂覆一选自PFA材料与不沾粘碳 粉材料中的一种。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转动传输部是以橡胶制成。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加热设备还包含一加热基座;以及一加热元件, 其设置于该加热基座内。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加热元件是选自该卤素灯管与陶瓷加热设备中 之一。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加热元件是悬空的设置于该加热基座内,并以 辐射热加热该加热基座。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支撑结构是首尾贯穿该导热薄膜。
如上所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支撑结构分为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 各自设置于该导热薄膜的两端,并与该加热设备固定。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应用于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 支撑结构,其用以支撑一导热薄膜,其中该支撑结构具有一缺口。
较佳者,其中该固着装置还包括一导热薄膜,其套设于该导热薄膜支撑结构 上,并被该导热薄膜支撑结构所支撑,而该加热设备则通过该缺口与该导热薄膜接 触。
较佳者,其中该导热薄膜是被一加压滚筒推挤而与该加热设备紧密接触。
较佳者,其中该加压滚筒的两端各具有一转动传输部,其与该导热薄膜相抵 紧,使加压滚筒带动该导热薄膜一起转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包括一 加压滚筒,其具有二接触部,在该二接触部之间则是一推送部,用以推送一印刷件; 以及一导热薄膜,其中该导热薄膜与该二接触部接触而使该导热薄膜受该二接触部 带动而与该加压滚筒一起转动。
如前述的颜料固着装置,其中该二接触部与该导热薄膜之间具有一第一摩擦 系数,而该推送部与该导热薄膜之间具有一第二摩擦系数,而该第一摩擦系数大于 该第二摩擦系数。
如前述的颜料固着装置,其中该二传动滚轮与该推送滚轮同轴。
如前述的固着装置,其中该二接触部的直径与该推送区的直径的差距在百分 之五以内。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又再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具有 一加压设备,其包括二接触部;以及一推送部,其位于该二接触部之间,用以推送 一印刷件,其中该加压设备是对一导热薄膜施予压力,而该二接触部用以带动该导 热薄膜与该加压设备一起转动。
较佳者,其中该加压设备是一滚筒状结构,而该二接触部即形成于该滚筒状 结构的两端。
较佳者,其中该二接触部是二传动滚轮;以及该推送部是一推送滚筒,而该 二传动滚轮分别之间隔设置于该推送滚筒的两端。
较佳者,其中该二接触部的表面摩擦系数高于该推送部。
较佳者,其中该二接触部施于该导热薄膜的压力高于该推送部所施加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侧剖视图;
图2为现有的印刷设备的另一种颜料固着装置正视暨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正视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侧剖视图;以及
图7至9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中的加压设备各实施例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导热薄膜的缺点,本发明所应用的方式就是将导热薄膜 与加压滚轮之间的摩擦力局部增加,以达增加导热薄膜驱动力的同时,又不会破坏 导热薄膜的效果。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外观立体图;亦请参阅图 4,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正视图。其中,加压设备1上分为二接 触部12以及一推送部10,接触部12位于推送部10的两端,也就是加压设备1的 外侧部分,而加压设备1于此很明显的是一滚筒构造,故称为加压滚筒1亦可,且 通过一转轴11受一马达M(仅示于图3)所驱动而转动,并通过接触部12将转动力 传递到导热薄膜2上并带动其转动。导热薄膜2是被一支撑结构5所支撑,且套设 于其外,且支撑结构5分为第一支撑结构51与第二支撑结构52,分别位于导热薄 膜2上被接触部12所挤压的两端,因此第一、二支撑结构51、52正好用以提供导 热薄膜2足够的支撑用以抵挡接触部的挤压,并于导热薄膜2于其上转动时保持导 热薄膜2与加压滚筒1的相对位置。此外,在支撑结构5内则有一加热设备4,包 含加热基座40,与该支撑结构5相连接,及一加热元件41(仅示于图3),设置于 该加热基座40内,通常加热元件41是悬挂在加热基座40内而不与的直接接触, 并以辐射热的方式使加热基座40的温度上升,且加热基座40是以可随着一加压弹 簧53的施力大小而做上下位移的微调动作。另外,若欲使导热薄膜2整体更具有 完整的支撑,则支撑结构5可首尾贯通导热薄膜2,也就是说第一支撑结构51延 伸到第二支撑结构52而成为一整体状。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的侧剖视图。其中,导热薄 膜2与加压滚筒1是相邻设置,加压滚筒1受转轴11带动且两者之间则夹紧一印 刷件P,此外导热薄膜2内的支撑结构5具有一缺口50,作为置放加热设备4的空 间,其中亦可见加热基座40与加热元件41与导热薄膜2、支撑结构5的相对位置, 而在支撑结构5上则设有一加压弹簧53。请配合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 颜料固着装置的侧剖视图,其中将图5的加热设备4略去以突显缺口50的设计。 由于缺口50的设计,使得导热薄膜2并不会被撑开为圆形,而在缺口50处会近似 于一平面状,此一优点在于导热薄膜2受到加压滚筒1的挤压时,导热薄膜2上伏 贴于加压滚筒1上的面积可以更大,理论上缺口50的宽度愈宽、则导热薄膜2被 撑开的宽度50w愈大,但亦不宜过大,否则导热薄膜2会因为偏离圆形太多而导致 转动不顺畅。请继续配合图6,并请配合图5,若印刷件P的厚度改变,就会改变 加压滚轮1与导热薄膜2之间的距离,若印刷件P较薄,此时,由于加压弹簧53 的弹力,可将导热薄膜2下压以接近加压滚筒1;反之,若印刷件P较厚,则其会 将导热薄膜2上顶而连带的使支撑结构5向上移动,如此加压弹簧53便可吸收支 撑结构5向上的位移量并仍对导热薄膜2提供足够的弹力使的可与加压滚筒1紧密 贴合的,如此即可确保加压滚筒1、印刷件P、导热薄膜2与加热基座40之间的密 合状态,而使加热作业更加的平均。且由于宽度50w的加大,使得印刷件P上的一 点可以比较长时间的受热,因此更可以获得较充足的热量,进而使得热压印的效果 更好,换言之,印刷速度可以再提升。
请参阅图7至9,为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的颜料固着装置中的加压设备各实施例 正视图。其中,于图7可见,加压设备1上分为二接触部12以及一推送部10,接 触部12位于推送部10的两端,也就是加压设备1的外侧部分,而加压设备1再通 过一转轴11被一马达M所转动,而接触部12靠着与导热薄膜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 其转动。
于图8的实施例中,加压总成3实际上分为一推送滚筒30以及二传动滚轮31, 三者共同使用转轴11,但与图7不同的是,传动滚轮31明显的与推送滚筒30分 离开来,如此使得传动滚轮31或推送滚筒30可以个别更换,也使得两者所占据空 间的区别更加明显,让推送滚筒30上沾粘的异物、或传动滚轮31上磨耗的残余物, 不会跑到对方的表面上,以此确保推送滚筒30于推送一印刷件的效率,以及传动 滚轮31于带动导热薄膜2转动的效率。
于图9的实施例中,推送滚筒30以及二传动滚轮31不但是分离开来的,而 且也不同轴。推送滚筒30通过本身的推送轴30a与马达M连接,而传动滚轮31 则通过滚轮轴31a与马达M连接。请配合图6,本发明可以说是在加压滚筒1上特 别规划一接触部12用以直接接触导热薄膜2以便直接带动的,而实际上其中一种 的做法可以是仅在推送部10上涂覆PFA材质或是其他可以使碳粉不沾粘的材质, 而在接触部12上则不施予此类的材质,以便让作为加压滚筒1的材料的具有高黏 滞性质的橡胶可以直接接触导热薄膜2而更顺利的带动之。或是,将接触部12上 施予增加摩擦系数的材料,譬如说使接触部12的表面形成如粗糙的砂纸状的凸点 压入导热薄膜2,或甚至是在接触部12上形成齿状构造用以咬入导热薄膜2并强 行转动之。而若以图8的实施例而言,则可以将传动滚轮31以一具有密集刻痕或 凸纹的滚轮取代,因此,在不增加对导热薄膜2的压力下,本发明可以增加加压滚 筒1对导热薄膜2的驱动力。请再配合图4至6,由于本发明另具有支撑结构5, 且其上开设有一缺口50,因此,本发明得以单独增加接触部12对导热薄膜2的压 力来增加其对于导热薄膜2的驱动力,亦即以图9的实施例上的传动滚轮31单独 增加对导热薄膜2的压力,而导热薄膜2所承受的压力则由支撑结构5承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创新与进步在于,通过图3、7所示的接触部12,或是通 过图8、9的传动滚轮31可以直接驱动导热薄膜2,使导热薄膜2与印刷件P是以 相同的速度被带动,而不至于使导热薄膜2与印刷件P之间产生滑动而有印刷不清 楚的问题发生。此外,由于导热薄膜2是在具有缺口50的支撑结构5上弧形的滑 动,且不在导热薄膜2上增加任何额外的物体,因此导热薄膜2整体是一个密度平 均的物体,不会如同现有技术那样因为在导热薄膜上增加了其他的元件而使导热薄 膜局部的结构产生差异,使结构不相同的邻近区域因为加压滚筒的驱动而导致形 变。再者,通过具有缺口的支撑结构的设计,使得导热薄膜上与接触部相接触的部 分的面积增加了而可承受其较高的驱动力,而加热的面积也增加,热量输入更多, 换言之,在保持与既有的印刷设备相同热量的输入的情形下,本发明可以缩短印刷 件在导热薄膜2与加压滚筒1间的时间,进而提升印刷速度,使得本发明的颜料固 着装置能够提升整体的印刷品质与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