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文印刷装置

申请号 CN202011310705.5 申请日 2020-11-20 公开(公告)号 CN112297589A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申请人 重庆市远大印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伟; 夏险峰; 张爽;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包括 工作台 ,工作台上设置有印刷机构和运输机构;印刷机构包括着墨组件和位于着墨组件一侧的压印组件,压印组件包括压印滚筒和位于压印滚筒下方的印版,印刷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印版 水 平滑动,印版上设置有若干印刷凸起,印刷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网格,印刷凸起与压印滚筒的间距为0.013mm~0.015mm。本发明结构简单,以对凸印装置进行改进,以使得凸印装置能够印刷出凸印效果的印刷制品。
权利要求

1.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置有印刷机构和运输机构;
印刷机构包括着墨组件和位于着墨组件一侧的压印组件,压印组件包括压印滚筒和位于压印滚筒下方的印版,印刷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印版平滑动,印版上设置有若干印刷凸起,印刷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网格,印刷凸起与压印滚筒的间距为
0.013mm~0.0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着墨组件包括墨斗和位于墨斗下方的若干传墨辊,传墨辊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抵的着墨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着墨辊与印刷凸起之间的间距为0.013mm~0.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输纸链排,输纸链排的下方设置有收纸链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纸链排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吸气传送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收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传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烘干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传送机构包括吸气槽和传送带,吸气槽连通有负压机,传送带的皮带上开有负压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传墨辊分别为第一传墨辊、第二传墨辊和回收辊,第一传墨辊与墨斗相抵,第二传墨辊与第一传墨辊和着墨辊相抵,回收辊与第二传墨辊相抵。

说明书全文

立体图文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立体图文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装置是一种将印版上图文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的装置,印刷装置的种类有多种,例如:凸印装置和凹印装置。
[0003] 使用凹印装置进行印刷,一般在印刷物上印刷出凸印效果,使用凸印装置进行印刷时,一般在印刷物上印刷出凹印效果。因此,根据印刷物的印刷需求,以选取凸印装置或凹印装置。现有技术中,采用凹印装置来进行印刷时(为了获得凸印效果),由于凹印装置一般为大型设备,使用占地面积大,并且成本较高;同时,凹印装置在印刷时,凹印装置的印版的吸油墨量大,导致印刷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立体图文印刷装置,改进现有的凸印装置,以获得凸印效果,降低印刷成本。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印刷机构和运输机构;印刷机构包括着墨组件和位于着墨组件一侧的压印组件,压印组件包括压印滚筒和位于压印滚筒下方的印版,印刷机构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印版平滑动,印版上设置有若干印刷凸起,印刷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网格,印刷凸起与压印滚筒的间距为0.013mm~0.015mm。
[0006] 本发明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整体将凸印装置进行改进,通过本凸印装置来印刷,以使得印刷品获得凸印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凸印装置只能印刷凹印效果的技术难点。
[0007] (2)本方案在现有的凸印装置进行改进,能够获得凸印效果,与现有的凹印装置相比,整体结构更小,占用面积更小。
[0008] (3)本方案中,驱动机构驱动印版上的印刷凸起与着墨组件接触,油墨附着在印刷凸起的网格上,印刷凸起的表面以网格形式设置,可以增大印刷凸起的着墨量。印刷凸起着墨后,驱动机构将印版推动至压印滚筒的下方,压印滚筒带着需要印刷的纸张与印刷凸起上的油墨接触,进而油墨附着在纸张上。由于印刷凸起与压印滚筒之间的间距为0.013mm~0.015mm,以保证压印凸起上油墨刚好能够附着在纸张上,以形成凸印效果。
[0009] (4)现有的凹印装置的印版上的油墨会附着在印版上的凹槽内,凹槽具有一定的深度,附着油墨量较大,本方案中油墨附着在印刷凸起的网格内,网格深度较小,相同面积的印刷凸起和凹槽相比,印刷凸起附着的油墨量少,降低了油墨的使用量,降低了印刷成本。
[0010] 进一步,着墨组件包括墨斗和位于墨斗下方的若干传墨辊,传墨辊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抵的着墨辊。
[0011] 有益效果:传墨辊将墨斗内的油墨传递至着墨辊上,然后再通过着墨辊传递至印刷凸起上。
[0012] 进一步,着墨辊与印刷凸起之间的间距为0.013mm~0.015mm。
[0013] 有益效果:着墨辊与印刷凸起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保证着墨的量以及着墨的厚度,以便于后续纸张的着墨厚度,进而在油墨干之后形成一定的凸起。
[0014] 进一步,压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输纸链排,输纸链排的下方设置有收纸链排。
[0015] 有益效果:通过输纸链排向压印滚筒送纸,压印滚筒带着纸张运动至印版进行印刷,然后再通过收纸链排将印刷好的纸张送走。
[0016] 进一步,收纸链排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吸气传送机构。
[0017] 有益效果:吸气传送机构具有运输和吸附功能,将纸张吸附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纸张不会四散,保证纸张运输的稳定性
[0018] 进一步,吸气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收纸台。
[0019] 有益效果:收纸台对纸张进行收集。
[0020] 进一步,吸气传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烘干机构。
[0021] 有益效果:烘干机构对纸张上的油墨进行快速烘干,使得油墨在纸张上稳定。
[0022] 进一步,吸气传送机构包括吸气槽和传送带,吸气槽连通有负压机,传送带的皮带上开有负压孔。
[0023] 有益效果:负压机对负压槽进行抽负压,进而负压槽内形成负压,并通过负压孔对纸张进行吸附。
[0024] 进一步,若干传墨辊分别为第一传墨辊、第二传墨辊和回收辊,第一传墨辊与墨斗相抵,第二传墨辊与第一传墨辊和着墨辊相抵,回收辊与第二传墨辊相抵。
[0025] 有益效果:第一传墨辊将油墨传递至第二传墨辊,以使得油墨的厚度不过于过大,再通过第二传墨辊将油墨传递至印刷凸起的网格上。回收辊将第二传墨辊的上多余的油墨进行回收,进一步降低油墨的浪费。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体图文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刷机构的局部视图;
[0028] 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刷凸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送带11、负压槽12、烘干机构13、收纸链排14、工作罩15、压印滚筒151、墨斗152、传墨辊153、着墨辊154、印版155、印刷凸起156、网格157、工作台16、进纸罩17、纸张171、输纸链排172、收纸台18。
[0032] 实施例:
[0033] 基本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立体图文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16,工作台16上螺栓固定有进纸罩17和位于进纸罩17下方的工作罩15。
[0034] 工作罩15内设置有着墨机构和印刷机构,如附图2所示,着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6上的墨斗152,墨斗15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墨辊153,具体的:若干着墨辊154分别为第一传墨辊153、第二传墨辊153和回收辊,第一传墨辊153与墨斗152相抵,第二传墨辊153与第一传墨辊153相抵,第二传墨辊153相抵有着墨辊154,着墨辊154位于第二传墨辊153靠近压印滚筒151的一侧,第二传墨辊153与回收辊相抵。第一传墨辊153、第二传墨辊
153、回收辊和着墨辊154均由电机驱动。
[0035] 印刷机构包括压印滚筒151和印版155,印压滚筒与工作台16转动连接并由电机驱动,印版155与工作台16水平滑动连接,工作台16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印版155螺栓固定连接,印版155上设置有若干印刷凸起156,印刷凸起156与着墨辊154的间距为:0.013mm~0.015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014mm,印刷凸起156与印压滚筒的之间的间距为:0.013mm~0.015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014mm。
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示,印刷凸起156的上表面通过机械的网纹加工若干40°或50°倾斜的网格线,网格线交叉形成菱形的网格157,网格线交叉处形成用于放置油墨的槽(图中未示出)。
[0036] 压印滚筒15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在工作台16上的收纸链排14,收纸链排14套设在辊轴上,辊轴由电机驱动,收纸链排14的上方设置有位于进纸罩17内的输纸链排172,输纸链排172也套设在辊轴上,辊轴由电机驱动。收纸链排14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吸气传送机构。本实施例中吸气传送机构包括开设在工作台16上的负压槽12和位于负压槽12上的传传送带11,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1为现有传送带11,传送带11上开有若干负压孔。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6上的收纸台18。
[0037] 传送带11的上方设置有烘干机构13,本实施中烘干机构13为LED-UV固化灯,烘干机构13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6上。
[0038]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9] 着墨,通过直线模组带着印版155运动至着墨辊154的下方,油墨通过墨斗152传递至传墨辊153上,然后再传递至着墨辊154上,着墨辊154与印刷凸起156之间的间距为0.014mm,印刷凸起156上的油墨具有一定的厚度。由于,印刷凸起156的上表面设置有网格
157,印刷凸起156利用网格157增大油墨的附着能。在传墨过程中,第一传墨辊153将油墨传递至第二传墨辊153,第二传墨辊153将油墨传递至着墨辊154,多余的油墨通过回收辊回收。印刷凸起156上着墨后,油墨凸起在印刷凸起156上(类似水珠在桌面上),直线模组带着印版155运动至压印滚筒151的下方。
[0040] 输纸链排172向压印滚筒151输送纸张171,压印滚筒151带着纸张171与印刷凸起156上的油墨接触,进而印刷凸起156上凸出的油墨附着到纸张171上,以形成凸印效果,完成凸印印刷。
[0041] 完成印刷之后,收纸链排14将纸张171输送至吸气传送机构上,吸气传送机构对纸张171进行运输,并经过烘干机构13,烘干机构13对纸张171上的油墨进行烘干,以使得油墨快速凝固在纸张上,然后再传送至收纸台18。纸张171在吸气传送机构上传送时,负压机对负压槽12抽负压,负压槽12通过负压孔对传送带11上的纸张171进行吸附,以保证纸张171的稳定性。
[004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