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 / 印刷机械或印刷机 / 凸版轮转印刷机 / 供墨系统、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供墨系统、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申请号 CN201811032711.1 申请日 2018-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9177490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1
申请人 樊官保; 发明人 樊建建; 樊鹏; 李尧; 贾东光; 姜玉亮;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用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所述印刷机包括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所述供墨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单色滚筒以及相应的传墨辊和墨斗辊,还包括集色滚筒装置,所述集色滚筒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集色滚筒、与第一集色滚筒分开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二集色滚筒、以及围绕在第一和第二集色滚筒上的集色滚筒带,其中,集色滚筒带能够借助于第一集色滚筒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 接触 并借助于第二集色滚筒与单色滚筒接触;并且集色滚筒带能够随着第一和第二集色滚筒的旋转而运行,从而将油墨从单色滚筒传递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该供墨系统在印刷机中的使用以及印刷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所述印刷机包括印版滚筒,所述供墨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单色滚筒以及相应的传墨辊和墨斗辊,油墨能够由墨斗辊传递给传墨辊、再由传墨辊传递给单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系统还包括集色滚筒装置,所述集色滚筒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集色滚筒、与第一集色滚筒分开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二集色滚筒、以及围绕在第一和第二集色滚筒上的集色滚筒带,其中,集色滚筒带能够借助于第一集色滚筒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接触并借助于第二集色滚筒与单色滚筒接触;并且集色滚筒带能够随着第一和第二集色滚筒的旋转而运行,从而将油墨从单色滚筒传递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供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集色滚筒和第二集色滚筒之间的匀墨装置,所述匀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匀墨辊能够与集色滚筒带接触并且能够被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使得集色滚筒带上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在接触边缘揉合以实现匀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输出驱动以带动匀墨辊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设有两个以上的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一个或多个匀墨辊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匀墨辊布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平行于集色滚筒带表面,并且所述匀墨辊被驱动装置驱动成绕着垂直于集色滚筒带表面的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自身也被驱动以与集色滚筒带同步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匀墨装置还包括轨道,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成能沿着该轨道运行。
8.一种印刷机,所述印刷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墨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印刷机是胶版接线印刷机或柔版接线印刷机或凸版接线印刷机或凹版接线印刷机,其中,所述凹版接线印刷机是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或雕刻凹版接线印刷机。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墨系统在印刷机中的使用。
11.一种印刷方法,所述印刷方法使用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印刷机进行印刷,所述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墨经由墨斗辊传递给传墨辊、再经由传墨辊传递给单色滚筒;
b)通过单色滚筒将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装置的集色滚筒带;
c)利用匀墨装置对集色滚筒带上的油墨进行匀墨操作;以及
d)将匀墨后的油墨传递给印版滚筒以便进行印刷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在匀墨操作之后形成具有圆形彩虹图案的油墨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包括使印版滚筒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或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油墨所覆盖或填充。

说明书全文

供墨系统、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该供墨系统在印刷机中的使用以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彩虹印刷是一版多色印刷工艺,该一版多色是指将墨斗用隔色片隔成几部分,然后分别放不同颜色的油墨,下墨后经串墨辊串动,相邻不同颜色的油墨相互揉合在一起,形成过渡颜色,油墨传到印版上,印出的图案就如彩虹一样,色彩饱和,效果比四色网点好。换一种说法是图案的主色调或背景由不同的颜色组成,但线条或图像的颜色变换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显的界限,犹如天空七色彩虹颜色的渐变,故称彩虹印刷。
[0003] 随着防伪印刷技术发展,市场上可以利用电脑喷码印刷的方法实现彩虹印刷,大致一看很漂亮,彩虹效果也不错,但过渡色在8倍以上放大镜下能清楚的看到过渡色中不同颜色的喷墨点,很容易辨识是采用喷墨印刷完成的产品,而且线条的垂直方向有毛刺产生。尤其是被印刷线条的细度为0.1mm时,更甚者被印刷线条的细度小于等于0.05mm时,电脑喷墨印刷就很难完成。彩虹印刷效果用多色叠印的方法是难以实现的,而且在印品上很难看出墨斗中各隔色片的准确位置,假冒者即使仿用彩虹印刷的方法也很难确定隔色片间距,从而增加了假冒的难度。如果在大面积的底纹上采用这种彩虹印刷工艺,其防伪效果将更加明显。如人民币正面和/或背面底纹、第二代身份证正面和/或背面底纹的颜色逐渐过渡,应用了彩虹印刷技术。但这种彩虹印刷工艺只能做纵向施放,不能做局部或弧形或圆形。
[0004] 为了克服彩虹印刷工艺只能做纵向施放,不能做局部或弧形或圆形之缺点,提高彩虹印刷技术的防伪度,增加伪造的难度,发明人经过广泛深入研究,通过大量试验实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至少一个上述缺点的用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
[0006] 本发明是在各种接线印刷机基础上衍化而来,而且本发明可以将各种接线印刷与圆形彩虹底纹印刷二者同时完成。本发明的内容包括圆形彩虹底纹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和/或圆形彩虹胶版接线印刷机和/或圆形彩虹柔版接线印刷机和/或圆形彩虹凸版接线印刷机和/或圆形彩虹雕刻凹版接线印刷机,统称圆形彩虹接线印刷机。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供墨系统、印刷机及印刷方法适用于胶版印刷和/或柔版印刷和/或照相凹版印刷和/或凸版印刷和/或雕刻凹版印刷等印刷工艺。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供墨系统,所述印刷机包括印版滚筒,所述供墨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单色滚筒以及相应的传墨辊和墨斗辊,油墨能够由墨斗辊传递给传墨辊、再由传墨辊传递给单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系统还包括集色滚筒装置,所述集色滚筒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集色滚筒、与第一集色滚筒分开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二集色滚筒、以及围绕在第一和第二集色滚筒上的集色滚筒带,其中,集色滚筒带能够借助于第一集色滚筒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接触并借助于第二集色滚筒与单色滚筒接触;并且集色滚筒带能够随着第一和第二集色滚筒的旋转而运行,从而将油墨从单色滚筒传递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
[0009] 具体地,所述供墨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集色滚筒和第二集色滚筒之间的匀墨装置,所述匀墨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匀墨辊能够与集色滚筒带接触并且能够被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使得集色滚筒带上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在接触边缘揉合以实现匀墨。
[0010] 有利地,所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可以输出驱动力以带动匀墨辊旋转。
[0011] 有利地,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置可以同时驱动一个或多个匀墨辊旋转。
[0012] 有利地,所述匀墨辊可以布置成使其纵向中心轴线平行于集色滚筒带表面,并且所述匀墨辊可以被驱动装置驱动成绕着垂直于集色滚筒带表面的轴线旋转。
[0013] 有利地,所述驱动装置自身也可以被驱动以与集色滚筒带同步运行。
[0014] 有利地,所述匀墨装置还可以包括轨道,所述驱动装置可以设置成能沿着该轨道运行。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包括根据前述的供墨系统的印刷机。该印刷机可以是接线印刷机,例如胶版接线印刷机或柔版接线印刷机或凸版接线印刷机或凹版接线印刷机。凹版接线印刷机可以是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或雕刻凹版接线印刷机。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根据前述的供墨系统在印刷机中的使用。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印刷方法,该印刷方法使用根据前述的印刷机进行印刷,该印刷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18] a)将油墨经由墨斗辊传递给传墨辊、再经由传墨辊传递给单色滚筒;
[0019] b)通过单色滚筒将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装置的集色滚筒带;
[0020] c)利用匀墨装置对集色滚筒带上的油墨进行匀墨操作;以及
[0021] d)将匀墨后的油墨传递给印版滚筒以便进行印刷操作。
[0022] 有利地,所述步骤c)可以包括在匀墨操作之后形成具有圆形彩虹图案的油墨层。
[0023] 有利地,所述步骤d)可以包括使印版滚筒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或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油墨所覆盖或填充。附图说明
[0024] 本发明的供墨系统、包括该供墨系统的印刷机以及该供墨系统在印刷机中的使用的技术方案在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中予以说明。
[0025] 其中:
[0026]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供墨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的示意图;
[0027] 图2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供墨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胶版接线印刷机的示意图;
[0028] 图3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供墨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雕刻凹版接线印刷机的示意图;
[0029] 图4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供墨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柔版接线印刷机的示意图;以及
[0030] 图5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供墨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凸版接线印刷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参见图1,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1_1可以包括印刷用给纸机构9和收纸机构10,印版滚筒2、压印滚筒3等。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100;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油墨分别由墨斗辊7a,7b,7c传递给传墨辊6a,6b,6c,传墨辊6a,6b,6c再传递给单色滚筒5a,5b,5c。第一单色滚筒5a、第二单色滚筒5b、第三单色滚筒5c将不同颜色的油墨分别传递给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集色滚筒带4-3,该集色滚筒带4-3例如是橡皮布。在集色滚筒带4-3上经匀墨装置11中的旋转匀墨辊11-1匀墨后,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油墨层,再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油墨传递给印版滚筒2,使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或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油墨所覆盖或填充,完成油墨传递过程;对于照相凹版印刷机1-1,需要把版滚筒上多余的油墨(非图文部分的油墨)采用照相凹版印刷机的刮刀刮干净,刮干净的印版滚筒2通过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对于雕刻凹版印刷机需要把版滚筒上多余的油墨(非图文部分的油墨)采用雕刻凹版印刷机的擦版系统擦干净,擦干净的印版滚筒2通过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对于胶版印刷机需要通过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
对于柔版印刷机和凸版印刷机需要通过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获得圆形彩虹底纹印刷图案。
[0032]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包括两个分开布置的集色滚筒4-1,4-2,两个集色滚筒之间用集色滚筒带4-3如胶印橡皮布套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根据本发明的集色滚筒装置可以包括分开布置的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集色滚筒,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构思即可。
[0033] 此外,虽然图1-图5中均示出了三个单色滚筒、三个墨斗辊和三个传墨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数量(例如一个、两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的单色滚筒、墨斗辊以及传墨辊。
[0034] 匀墨装置11还包括驱动装置,例如电机11-2。在集色滚筒装置4上加装由电机驱动的旋转的匀墨辊11-1,以电机轴为中心旋转,匀墨辊11-1在做圆周旋转的同时自身伴随着自转,同时旋转的电机与集色滚筒装置4同步运行,使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在接触边缘揉合,达到匀墨目的,形成圆形彩虹效果,再由集色滚筒装置4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同时传递给印版滚筒2。
[0035] 可以这样布置匀墨辊11-1,即,匀墨辊11-1的纵向中心轴线平行于集色滚筒带4-3的表面,并且匀墨辊11-1被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是电机11-2)驱动成绕着垂直于集色滚筒带4-3的表面的轴线旋转。
[0036] 匀墨装置11还可以包括轨道11-3,电机11-2可以被驱动从而沿着该轨道运行。电机11-2可以通过另外的驱动系统被驱动沿着轨道运行。这样的驱动系统(例如可以包括驱动电机)本身可以是已知的。
[0037] 所述的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单色滚筒是橡胶辊或其他具有吸墨性的软性胶皮粘结在单色滚筒表面,由单色滚筒分别把不同颜色的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装置4,单色滚筒的给墨部分和面积与印版滚筒2的图文部分和面积相对应。
[0038] 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软性胶皮粘结后的单色滚筒周长与印版滚筒2周长是整数倍且单色滚筒的给墨部分与印版滚筒2的图纹部分相互对应;非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软性胶皮粘结后的单色滚筒周长(这里指去掉版头版尾部分后的传墨部分)与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滚筒2的弧长相同或与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的版长相同且单色滚筒的给墨部分与印版滚筒2的图纹部分相互对应;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集色滚筒装置4的尺寸与印版滚筒2的周长是整数倍;非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如间歇式轮转机等),集色滚筒装置4的尺寸是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滚筒2的弧长或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的版长的整数倍;集色滚筒装置4与印版滚筒2同步运行。
[0039] 利用圆形彩虹供墨系统作为胶版印刷机(参见图2)或柔版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或照相凹版印刷机或雕刻凹版印刷机等的供墨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圆形彩虹印刷过程。
[0040] 上述的在集色滚筒装置4上经旋转匀墨辊11-1匀墨后,再把油墨传递给印版滚筒2,考虑到每次油墨传递不可能把油墨传递的干干净净,或多或少要残留一部分油墨,待下次单色滚再次传递各种颜色油墨时可能造成颜色混合,故在集色滚筒装置4给完印版滚筒2油墨后,增加一套擦墨机构12(详见图1),把每完成一次印刷过程的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残留油墨擦除干净,从而进行下次油墨传递过程。
[0041] 擦墨机构12采用市场上成熟的纸擦版方式或大布擦版方式或刮刀方式将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油墨清理干净,清理干净的程度以下一个印刷过程传递油墨时互不串色为准。
[0042] 擦墨机构12(详见图1)可以由特制的刮刀将橡皮布上的残留油墨刮干净,在刮墨的时候,刮刀不能对橡皮布表面有任何伤害。
[0043] 擦墨机构12(详见图1)也可以采用纸擦版或大布擦版的方式将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油墨清理干净;也可以采用卷筒纸转移油墨的方式将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油墨转移到卷筒纸上,达到清理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油墨之目的。这些擦除机构的工艺在市场上很成熟,故不再叙述。但最简单最实用的还是上文所述由特制的刮刀将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残留油墨刮干净。
[0044] 印刷完成的印品通过干燥机构8(热干燥或紫外线干燥或红外干燥或自然干燥)后,收集备用。
[0045] 上述的给纸机构9、收纸机构10、印版滚筒2、压印滚筒3、橡皮滚筒13、擦墨机构12、印刷基材、油墨等本身可以是已知的。
[0046] 上述的给纸机构9可以是已知的。在印刷时,上述各种印刷过程中的给纸机构9将待印刷基材输入到印刷机,进行印刷作业。这里的待印刷基材是卷筒纸或单张纸或薄膜等。
[0047] 上述的收纸机构10可以是已知的。在印刷时,上述各种印刷过程中的收纸机构10将印刷完成后的印品通过干燥机构8后收集备用。收纸机构10是卷筒纸或单张纸或薄膜等的收集机构。
[0048] 上述的印版滚筒2,对于照相凹版印刷机,可以是已知的照相凹版印刷用空心版滚筒或实心版滚筒,对于雕刻凹版印刷机,可以是空心版滚筒或实心版滚筒或板,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版纹)制作,可以按已知的雕刻工艺制作,如激光雕刻、电子雕刻、机械雕刻、先腐蚀雕刻后再人工雕刻等。印版滚筒2上的版纹结构可以按已知的版纹结构进行设计制作。
对于底纹印刷的版纹深度,可根据需要确定,一般控制在60微米以下。对于雕刻凹版印刷的版纹深度一般控制在200微米以下。
[0049] 上述的印版滚筒2,对于胶版印刷机用的版材是PS版或平凸版。对于柔版印刷机用的版材是树脂版。对于凸版印刷机用的版材一般是金属版材。
[0050] 上述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是借用沙俄印刷专家奥洛夫于1897年发明的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凸版印刷技术中的设计原理,将该印刷技术设计原理用于印刷机设计过程中的供墨系统设计技术中,形成了现在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接线印刷技术。也有人借用奥洛夫的设计原理发明了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及印刷技术、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干胶印(平凸版)接线印刷机及印刷技术、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雕刻凹版接线印刷机及印刷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各国钞票印刷。
[0051] 已知的各种接线印刷机都是具有集色滚筒(有时印版滚筒可以代替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接线印刷机,但没有一款是含有两个集色滚筒的集色滚筒装置4,且在集色滚筒装置4上加装有电机驱动的旋转的匀墨辊11-1,匀墨辊11-1自身有自转也有公转,电机驱动的旋转的匀墨辊11-1与两个集色滚筒4-1,4-2组成的集色滚筒装置4同步运行。
[0052]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是在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凸版印刷技术、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干胶印(平凸版)印刷技术、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技术基础上,将这些印刷机设计原理用于胶版印刷机或柔版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或照相凹版印刷机或雕刻凹版印刷机的设计原理中。如具有集色滚筒的一版多色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的设计中,把原来的一个集色滚筒增加到两个集色滚筒4-1,4-2,两个滚筒之间用集色滚筒带4-3(例如胶印橡皮布套)4-3连接,形成所示的集色滚筒装置4。
[0053] 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传墨系统,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在集色滚筒装置4上加装由电机驱动的旋转的匀墨辊11-1,以电机轴为中心旋转,匀墨辊11-1在做圆周旋转的同时自身伴随着自转,同时旋转的电机与集色滚筒装置4同步运行(详见图1中11),使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在接触边缘揉合,达到匀墨目的,形成圆形彩虹效果,再由集色滚筒装置4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同时传递给印版滚筒2,完成油墨传递过程。
[0054] 原则上与印版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单色滚筒,就可以实施圆形彩虹印刷。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的单色滚筒越多,对印刷机的精度要求越高。
[0055] 上述的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单色滚筒是橡胶辊或其他具有吸墨性的软性胶皮粘结在单色滚筒表面,由单色滚筒分别把不同颜色的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装置4,单色滚筒的给墨部分和面积与印版滚筒2的图文部分和面积相对应,经集色滚筒装置4,使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或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照相凹版油墨所填充或覆盖。如果单独为实现圆形彩虹印刷,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根单色滚筒就可以实现。如果在实现圆形彩虹印刷的同时也要实现多色(如三种颜色或四种颜色或五种颜色等)底纹接线印刷,则必须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其中两根单色滚筒的一部分完成圆形彩虹印刷,这两根单色滚筒的其他部分与其他的单色滚筒可以用于底纹接线印刷。也就是说,圆形彩虹印刷与多色底纹接线印刷二者可以同时完成。但接线印刷部分不属于本发明的内容。详细请参阅:中国专利号:201410355802.4;中国专利号:N201310521745;中国专利号:CN200910242289;中国专利号:CN200910084800等内容。
[0056]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单色滚筒是橡胶滚筒或其他具有吸墨性的软性胶皮滚筒,该软性胶皮滚筒的凸出部分(传墨面积)通过集色滚筒装置4与印版滚筒2的图纹部分相对应,且大于等于印版滚筒2的图纹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本文列举的三个单色滚筒上软性胶皮粘结部分(可以按面积计算)的面积大小,以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油墨互不串色为准。
[0057] 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软性胶皮粘结后的单色滚筒周长与印版滚筒2周长是整数倍且单色滚筒的给墨部分与印版滚筒2的图纹部分相互对应;非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如间歇式轮转机等),软性胶皮粘结后的单色滚筒周长(这里指去掉版头版尾部分后的传墨部分)与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滚筒2的弧长相同或与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的版长相同且单色滚筒的给墨部分与印版滚筒2的图纹部分相互对应;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集色滚筒装置4的尺寸与印版滚筒2的周长是整数倍;非全轮转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如间歇式轮转机等),集色滚筒装置4的尺寸是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滚筒2的弧长或实际印刷面积的印版的版长的整数倍;集色滚筒装置4与印版滚筒2同步运行。
[0058] 对于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照相凹版印刷机,使用的照相凹版油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照相凹版油墨,而是等同于雕刻凹版油墨的照相凹版油墨,该油墨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5 1 0116933.8;专利号:ZL 2007 1 0096314.6)。该油墨显著特点是:
[0059] 1、油墨粘度远小于雕刻凹版油墨,便于用刮墨刀将非图文部分的多余油墨刮干净;
[0060] 2、油墨稠度比雕刻凹版油墨稠度小点有限,油墨在传递过程中不会流动,便于接线印刷;
[0061] 3、油墨本身的酸值非常小,有利于提高印品的物理化学牢度;
[0062] 4、油墨适于瞬间干燥,高速印刷时,印品不蹭脏,节约生产用房用地,提高生产效率。
[0063] 该油墨还有很多特点,这里不一一例举。该油墨也适用于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凸版印刷机、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柔版印刷机。
[0064]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油墨传递到印版滚筒2上后,对于照相凹版印刷机,多余的油墨(非图文部分的油墨)采用照相凹版印刷机的刮刀刮干净。对于雕刻凹版印刷机,采用雕刻凹版印刷机的擦版机构擦干净。对于全轮转印刷机来说,刮刀采用钢刮刀。对于非全轮转印刷机或雕刻凹版印刷机来说,只能采用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中的擦版机构擦干净,请参阅专利号:201410355802.4内容和相关内容。
[0065]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对于照相凹版印刷机来说,刮干净的印版滚筒2通过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圆形彩虹底纹印刷的压印滚筒3可以选用市售的已知的照相凹版印刷机的压印滚筒胶辊(邵氏硬度一般在30-70度),因为压印滚筒3与印版滚筒2之间的压力较小,较软的压印滚筒3可以满足印刷要求。
[0066] 上述的印刷完成的印品通过干燥机构8(热风干燥或紫外线干燥或红外线干燥或自然干燥)后收集备用,用热风干燥或紫外线干燥或红外线干燥是本发明的圆形彩虹底纹照相凹版接线印刷机必须采取的工艺环节,否则印刷完成的印品会相互粘结在一起,造成不必要浪费(单张纸自然干燥的擦不蹭脏雕刻凹版印刷例外)。
[0067]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包括给纸机构9、印版滚筒2、供墨系统及供墨系统中(包括印版滚筒2、集色滚筒装置4、单色滚筒、传墨辊等)各辊筒的周长关系、压印滚筒3、干燥机构8、收纸机构10等在上文已经介绍了。这里要介绍的是印刷防伪技术产品工艺,要将上述的各个机构如何进行协调,完成印刷过程。也就是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的应用,满足防伪技术印刷品的需要。
[0068]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但本发明不限于图1、图2、图3、图4、图5,如传墨滚的数量多少、墨斗可以更换成网纹辊供墨、水胶印的情况下增加水润版机构14、雕刻凹版印刷需要增加擦版机构等等。关键是供墨系统是否采用了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
[0069] 参见图1,对于照相凹版印刷机1_1,将本发明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作为照相凹版印刷机中的供墨系统,就可以实现全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照相凹版印刷机系统。照相凹版印刷机可以用于印刷彩虹底纹,也可以用于印刷其他具有彩虹效果的印刷品。
[0070] 参见图2,对于胶版印刷机1_2,将本发明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作为胶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就可以实现全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胶版印刷机系统。由集色滚筒装置4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同时传递给PS版(水胶印)或平凸版(干胶印),经橡皮滚筒13和压印滚筒3转印到印刷基材上,完成印刷过程。
[0071] 从设计原理上来讲,上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的设计原理完全适用于圆形彩虹底纹胶版接线印刷机的设计。对于水胶印过程,要增加一套润版机构14,润版机构本身可以是已知的。
[0072] 参见图3,对于雕刻凹版印刷机1_3,将本发明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作为雕刻凹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就可以实现全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雕刻凹版印刷机系统。雕刻凹版印刷机一般不会用于印刷彩虹底纹,但可以用于印刷雕刻凹版能够印刷的其他具有彩虹效果的印刷品。
[0073] 参见图4,对于柔版印刷机1_4,将本发明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作为柔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就可以实现全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柔版印刷机系统。也可以将墨斗改换成网纹辊,由网纹辊直接传递油墨给单色滚筒,由单色滚筒把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装置4,在集色滚筒装置4上经电机驱动的旋转的匀墨辊11-1匀墨后把油墨再传递给柔版滚筒。柔版油墨的稀稠度以集色滚筒装置4上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互不串色为准。对于柔版印刷过程的其他机构(如给纸机构9、收纸机构10、干燥系统等)不变。由集色滚筒装置4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同时传递给柔版滚筒,由柔版滚筒经压印滚筒3印到印刷基材上,完成印刷过程。柔版印刷是轻压印刷过程,故整个柔版印刷机设计要符合柔版印刷工艺。
[0074] 从设计原理上来讲,上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的设计原理完全适用于圆形彩虹柔版接线印刷机的设计。
[0075] 参见图5,对于凸版印刷机1_5,将本发明的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作为凸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就可以实现全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凸版印刷机系统。由集色滚筒装置4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同时传递给凸版滚筒,经压印滚筒3直接印到印刷基材上,完成印刷过程。
[0076] 从设计原理上来讲,上述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的设计原理完全适用于圆形彩虹底纹凸版接线印刷机的设计。
[0077]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是具有与印版滚筒2接触的集色滚筒装置4的一版多色供墨系统;在集色滚筒装置4周围设置两个以上单色滚筒5a,5b,5c;在集色滚筒装置4上经旋转匀墨辊11-1匀墨后,由集色滚筒装置4把形成圆形彩虹效果的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传递给印版滚筒2(这里的印版滚筒可以是柔版滚筒和/或胶版滚筒和/或凸版滚筒和/或照相凹版滚筒和/或雕刻凹版滚筒),使印版滚筒2上的图纹中的至少一根线条或由点与线组成的图纹或由点组成的图纹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油墨所填充或覆盖;对于照相凹版印刷,多余的油墨(非图文部分的油墨)采用照相凹版印刷机的刮刀刮干净,刮干净的印版滚筒2通过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对于柔版印刷和/或凸版印刷,印版滚筒2通过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对于胶版印刷,印版滚筒2通过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3完成印刷过程;对于雕刻凹版印刷,印版滚筒2需要擦版系统擦干净,然后通过压印滚筒
3完成印刷过程;获得圆形彩虹印刷图案。
[0078] 本发明的圆形彩虹供墨系统的印刷机,适用于底纹印刷工艺或需要彩虹效果的其他印刷工艺。
[0079] 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仅用于示例。例如,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各类滚筒、匀墨辊和/或电机的形状、数量和/或位置应理解为仅用于示例。还应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单独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以形成不同组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