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

申请号 CN202410019534.2 申请日 2024-01-05 公开(公告)号 CN117734301A 公开(公告)日 2024-03-22
申请人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泽铭; 吴春晓; 陈笛; 吴龙; 单晓东; 王斌; 王鹏; 程桐; 韩自敬; 高宏宝;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包括设置在 机体 底部的移动组件,机体包括 底板 ,移动组件和底板固定连接,机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上部 支撑 有上料搅拌组件,上料搅拌组件包括上料罐,上料罐底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下部沿周向设有多个折叠管,折叠管穿设在加强板上,加强板的底部设有提拉组件,提拉组件上滑动连接有印刷组件,印刷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多个和折叠管向对应的下料孔,安装座的下部可拆卸的设有换模组件,换模组件包括印刷模板,印刷模板上设有和下料孔配合的密实孔。本发明设计巧妙,能大幅度提高盲道印刷的效率,操作便捷,可以灵活的进行模板的更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 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机体(1)底部的移动组件(5), 机体(1)包括底板(101),移动组件(5)和底板(101)固定连接,机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的上部支撑有上料搅拌组件(4),上料搅拌组件(4)包括上料罐(401),上料罐(401)底部设置有连接管(404),连接管(404)下部沿周向设有多个折叠管(407),折叠管(407)穿设在加强板(11)上,加强板(11)的底部设有提拉组件(6),提拉组件(6)上滑动连接有印刷组件(7),印刷组件(7)包括安装座(701),安装座(701)上设有多个和折叠管(407)向对应的下料孔(702),安装座(701)的下部可拆卸的设有换模组件(8),换模组件(8)包括印刷模板(805),印刷模板(805)上设有和下料孔(702)配合的密实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底座(501),移动底座(501)固定在底板(101)的下侧,移动底座(5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502),其中一个安装槽(502)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503),固定板(503)上设有双轴电机(504),双轴电机(504)的两侧连接有第一转杆(506),另一个安装槽(502)的内壁穿设有第二转杆(509),第一转杆(506)和第二转杆(509)两端均设有驱动轮(507),同侧的两个驱动轮(507)之间啮合橡胶履带(508),固定板(503)的底部设有激光发射器(5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换模组件(8)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移动板(803),移动板(803)的内侧固设有U型推板(804),印刷模板(805)数量为两个,两个印刷模板(805)设置在相对的两个U型推板(804)之间,移动板(803)上平行穿设有丝杆(802)和支撑杆(809),两个印刷模板(805)相对的一侧设有连接槽(807),连接槽(807)内设有磁条(808);
印刷模板(805)的上侧设有两个安装(806),安装块(806)内设有对位口(811),安装座(701)的两侧设有几字架(704),几字架(704)内部设有第一电推杆(705),第一电推杆(705)端部连接有卡块(706),卡块(706)和对位口(811)插接,安装座(701)的顶部中间设有振动器(703),振动器(703)外侧设有多个固定筒(708),固定筒(708)内通过第一弹簧(710)支承有活动筒(709),活动筒(709)穿设在固定筒(708)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 机体(1)上连接有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的下侧设有观察窗(102)和检修(103),检修门(103)和机体(1)铰接,控制系统(2)的一侧设有可视交互面板(3),底板(101)的上侧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固设在机体(1)的内侧壁,连接板(9)上连接有电池(10),机体(1)的上部设有固定孔(12),上料罐(401)固设在固定孔(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上料罐(401)的顶部设有伺服电机(402),上料罐(401)上铰接设有盖板,盖板可绕伺服电机(402)轴向转动,盖板用于上料罐(401)的开合,伺服电机(402)的下部连接有转轴(406),转轴(406)穿设在上料罐(401)和连接管(404)内,转轴(406)外侧壁轴向平行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杆(403),转轴(406)的底部套接有固定架(409),固定架(409)的上侧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搅拌杆(410);
连接管(404)上设有控制连接管(404)开合的电磁(405),折叠管(407)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408),提拉组件(6)包括第一液压杆(601),第一液压杆(601)的端部设有提拉板(602),下料管(408)穿设在提拉板(602)上,提拉板(602)和加强板(11)之间设有通过多个第一多节伸缩杆(603)连接,下料管(408)正对下料孔(702)设置,安装座(701)上设有多个限位杆(707),限位杆(707)穿设在提拉板(6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移动底座(50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倾斜传感器(14),移动底座(501)两侧分别设有调节槽(510),调节槽(510)内设有调平组件(15),调平组件(15)包括加固板(1502),加固板(1502)通过加强杆(1503)设置在调节槽(510)内,加强杆(1503)上套设有加固块(1504),加固板(150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液压杆(1501),第二液压杆(1501)两侧设有第二多节伸缩杆(15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底板(101)的中部设有移动孔(13),移动孔(13)沿移动组件(5)的行走方向对称设有内嵌槽(17),内嵌槽(17)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组件(16),支撑组件(16)包括支撑板(1603),支撑板(1603)上穿设有支撑转杆(1602),支撑转杆(1602)的端部设有第二正反电机(1601),支撑板(1603)用于承托印刷模板(80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连接管(404)固设在加强板(11)的顶部,丝杆(802)的端部设有第一正反电机(801),支撑杆(809)的两侧固设在机体(1)的内侧壁,丝杆(802)的远离第一正反电机(801)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机体(1)的内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移动孔(13)两侧的底板(101)上分别平行设有滑槽(105),滑槽(105)一侧可拆卸的设有限位组件(18),限位组件(18)包括第二电推杆(1801),第二电推杆(1801)端部设有滑板(1802),滑板(1802)底部设有凸条(1803),凸条(1803)位于滑槽(105)内,滑板(1802)用于保证印刷模板(805)在移动孔(13)内移动平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其特征是:支撑组件(16)的上部可拆卸的设有定位组件(19),支撑板(1603)上侧贯穿设有通槽(1604),通槽(1604)一侧设有沉槽(1605),沉槽(1605)两侧设有螺纹孔(1606),定位组件(19)包括卡头(1901),卡头(1901)一侧对称设有驱动斜面(1902),驱动斜面(1902)抵靠在通槽(1604)侧壁,卡头(1901)的另一侧设有限位板(1903),限位板(1903)中部设有安装孔(1906),安装孔(1906)内固设有第二弹簧(1905),第二弹簧(1905)抵靠在密封板(1904)上,密封板(1904)上穿设有螺钉(20),螺钉(20)的一侧位于螺纹孔(1606)内,印刷模板(805)的中部贯穿设有卡口(810),底板(101)下部靠近支撑组件(16)的一侧设有避让斜面(104)。

说明书全文

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盲道是专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通常下盲道由两类砖铺成,一类是条形引导砖,用直条状突起砖,铺设直道,直条突起指向盲道方向,也就是走的时候沿着直条突起走,还有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盲道标识印刷设备适用于人行道结构为透混凝土结构,在原盲道砖位置用透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在上方印刷凸起标识。
[0003] 现有技术中,盲道标识印刷设备在使用时,一般只能印刷一种形状标识的,如条形盲道标识,当需要印刷圆形标识时,则需要更换圆形标识印刷设备,或者工作人员手动更换圆形标识模板,较为麻烦,花费时间多,工作效率不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解决了盲道表示印刷不稳定,不能根据要求及时调整,操作效率低,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移动组件, 机体包括底板,移动组件和底板固定连接,机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上部支撑有上料搅拌组件,上料搅拌组件包括上料罐,上料罐底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下部沿周向设有多个折叠管,折叠管穿设在加强板上,加强板的底部设有提拉组件,提拉组件上滑动连接有印刷组件,印刷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多个和折叠管向对应的下料孔,安装座的下部可拆卸的设有换模组件,换模组件包括印刷模板,印刷模板上设有和下料孔配合的密实孔。
[0006] 优选的方案中,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固定在底板的下侧,移动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其中一个安装槽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侧连接有第一转杆,另一个安装槽的内壁穿设有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两端均设有驱动轮,同侧的两个驱动轮之间啮合橡胶履带,固定板的底部设有激光发射器。
[0007] 优选的方案中,换模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移动板,移动板的内侧固设有U型推板,印刷模板数量为两个,两个印刷模板设置在相对的两个U型推板之间,移动板上平行穿设有丝杆和支撑杆,两个印刷模板相对的一侧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磁条;印刷模板的上侧设有两个安装,安装块内设有对位口,安装座的两侧设有几字架,几字架内部设有第一电推杆,第一电推杆端部连接有卡块,卡块和对位口插接,安装座的顶部中间设有振动器,振动器外侧设有多个固定筒,固定筒内通过第一弹簧支承有活动筒,活动筒穿设在固定筒内。
[0008] 优选的方案中, 机体上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下侧设有观察窗和检修门,检修门和机体铰接,控制系统的一侧设有可视交互面板,底板的上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固设在机体的内侧壁,连接板上连接有电池,机体的上部设有固定孔,上料罐固设在固定孔内。
[0009] 优选的方案中,上料罐的顶部设有伺服电机,上料罐上铰接设有盖板,盖板可绕伺服电机轴向转动,盖板用于上料罐的开合,伺服电机的下部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设在上料罐和连接管内,转轴外侧壁轴向平行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杆,转轴的底部套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上侧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搅拌杆;连接管上设有控制连接管开合的电磁,折叠管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提拉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端部设有提拉板,下料管穿设在提拉板上,提拉板和加强板之间设有通过多个第一多节伸缩杆连接,下料管正对下料孔设置,安装座上设有多个限位杆,限位杆穿设在提拉板上。
[0010] 优选的方案中,移动底座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倾斜传感器,移动底座两侧分别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调平组件,调平组件包括加固板,加固板通过加强杆设置在调节槽内,加强杆上套设有加固块,加固板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两侧设有第二多节伸缩杆。
[0011] 优选的方案中,底板的中部设有移动孔,移动孔沿移动组件的行走方向对称设有内嵌槽,内嵌槽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穿设有支撑转杆,支撑转杆的端部设有第二正反电机,支撑板用于承托印刷模板。
[0012] 优选的方案中,连接管固设在加强板的顶部,丝杆的端部设有第一正反电机,支撑杆的两侧固设在机体的内侧壁,丝杆的远离第一正反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机体的内侧壁。
[0013] 优选的方案中,移动孔两侧的底板上分别平行设有滑槽,滑槽一侧可拆卸的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端部设有滑板,滑板底部设有凸条,凸条位于滑槽内,滑板用于保证印刷模板在移动孔内移动平稳。
[0014] 优选的方案中,支撑组件的上部可拆卸的设有定位组件,支撑板上侧贯穿设有通槽,通槽一侧设有沉槽,沉槽两侧设有螺纹孔,定位组件包括卡头,卡头一侧对称设有驱动斜面,驱动斜面抵靠在通槽侧壁,卡头的另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抵靠在密封板上,密封板上穿设有螺钉,螺钉的一侧位于螺纹孔内,印刷模板的中部贯穿设有卡口,底板下部靠近支撑组件的一侧设有避让斜面。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使用时,启动两个第二正反电机,带动两个支撑转杆和两个支撑板相反转动,启动两个第一电推杆,拉动两个卡块从对应的安装块中滑出,启动第一液压杆,拉动安装座从条形印刷模板外表面离开,启动第一正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和两个U型推板移动,推动圆形印刷模板移动,使得两个磁石之间逐渐形成排斥,推动条形印刷模板向一侧移动,当圆形印刷模板移动至安装座下方时,第一正反电机自动反转一定的圈数后自行停止,带动移动板和U型推板往回移动,再次启动第一液压杆,推动安装座移动至圆形印刷模板上,并再次启动两个电推杆,使得卡块卡进安装块内部,从而对圆形印刷模板进行安装。
[0016] 使用时,启动双轴电机带动两个第一转杆和两个驱动轮转动,进一步带动橡胶履带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设备移动前进,启动激光发射器,发射出一束激光,在盲道上形成一条明显的红色线,用来指示印刷的位置和方向,从而确定前进路线和距离,橡胶履带能够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好的抓地力,减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颠簸和晃动,还可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和损伤。
[0017] 使用时,通过倾斜传感器实时检测路面倾斜状况,当设备发生倾斜时,控制系统则控制对应的第二液压杆启动,推动向下倾斜的那一侧的加固板向上移动,通过加强杆将对应的加固块顶起,从而将机体向下倾斜的一侧向上顶起,使得机体保持平衡,从而达到自动调平的效果。
[0018] 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接着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对材料进行上下混合搅拌,提高搅拌均匀性,从而保证印刷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搅拌结束后,启动第一液压杆,推动提拉板向下移动,同时拉动折叠管展开,并推动安装座和条形印刷模板穿过移动孔向下移动,然后打开电磁阀,使得材料依次进入连接管和折叠管中,接着通过下料管和下料孔进入条形印刷模板内部,启动振动器,对材料振动压实成型后。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展开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组件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料搅拌组件的结构剖视展开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组件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印刷组件的结构剖视展开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换模组件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印刷模板的结构剖视展开立体图;
图9为图4中A处的放大立体图;
图10为图6中B处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底板和限位组件连接示意图状态一;
图12是本发明的底板和限位组件连接示意图状态二;
图13是图1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的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连接爆炸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图15是图11的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连接爆炸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0020] 图中:机体1;底板101;观察窗102;检修门103;避让斜面104;滑槽105;控制系统2;可视交互面板3;上料搅拌组件4;上料罐401;伺服电机402;第一搅拌杆403;连接管404;电磁阀405;转轴406;折叠管407;下料管408;固定架409;第二搅拌杆410;移动组件5;移动底座501;安装槽502;固定板503;双轴电机504;激光发射器505;第一转杆506;驱动轮507;橡胶履带508;第二转杆509;调节槽510;提拉组件6;第一液压杆601;提拉板602;第一多节伸缩杆603;印刷组件7;安装座701;下料孔702;振动器703;几字架704;第一电推杆705;卡块
706;限位杆707;固定筒708;活动筒709;第一弹簧710;换模组件8;第一正反电机801;丝杆
802;移动板803;U型推板804;印刷模板805;安装块806;连接槽807;磁条808;支撑杆809;卡口810;对位口811;连接板9;电池10;加强板11;固定孔12;移动孔13;倾斜传感器14;调平组件15;第二液压杆1501;加固板1502;加强杆1503;加固块1504;第二多节伸缩杆1505;支撑组件16;第二正反电机1601;支撑转杆1602;支撑板1603;通槽1604;沉槽1605;螺纹孔1606;
内嵌槽17;限位组件18;第二电推杆1801;滑板1802;凸条1803;定位组件19;卡头1901;驱动斜面1902;限位板1903;密封板1904;第二弹簧1905;安装孔1906;螺钉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10中,一种盲道标识自动印刷设备,包括设置在机体1底部的移动组件5, 机体1包括底板101,移动组件5和底板101固定连接,机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的上部支撑有上料搅拌组件4,上料搅拌组件4包括上料罐401,上料罐401底部设置有连接管404,连接管404下部沿周向设有多个折叠管407,折叠管407穿设在加强板11上,加强板11的底部设有提拉组件6,提拉组件6上滑动连接有印刷组件7,印刷组件7包括安装座701,安装座701上设有多个和折叠管407向对应的下料孔702,安装座701的下部可拆卸的设有换模组件8,换模组件8包括印刷模板805,印刷模板805上设有和下料孔702配合的密实孔。提拉组件6、印刷组件7和换模组件8相互配合,保证了工作的稳定,印刷效果好,移动组件5能驱动机体1在不同工作区域进行移动,整体操作便捷,使用效果好。印刷模板805设置有两个,一个为开孔为条形,一个为开孔为圆形,可以根据印刷的需要,灵活的换模,然后印刷,操作便捷。
[0022] 优选的方案中,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底座501,移动底座501固定在底板101的下侧,移动底座5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502,其中一个安装槽502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503,固定板503上设有双轴电机504,双轴电机504的两侧连接有第一转杆506,另一个安装槽502的内壁穿设有第二转杆509,第一转杆506和第二转杆509两端均设有驱动轮507,同侧的两个驱动轮507之间啮合有橡胶履带508,固定板503的底部设有激光发射器505。通过电池10为其他设备进行供电,打开控制系统2的开关,启动控制系统2,通过控制系统2的数据接口,可以将二维图纸以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给控制系统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2内部的程序和设置选择需要的图纸,并通过导入图可视面板3查看图纸。通过启动双轴电机
504,带动两个第一转杆506转动,接着带动其中两个驱动轮507转动,进一步带动橡胶履带
508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设备移动前进,启动激光发射器505,在盲道上形成一条明显的红色线,用来指示印刷的位置和方向,从而确定前进路线和距离,橡胶履带508可以减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颠簸和晃动,从而提高印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0023] 优选的方案中,换模组件8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移动板803,移动板803的内侧固设有U型推板804,印刷模板805数量为两个,两个印刷模板805设置在相对的两个U型推板804之间,移动板803上平行穿设有丝杆802和支撑杆809,两个印刷模板805相对的一侧设有连接槽807,连接槽807内设有磁条808;印刷模板805的上侧设有两个安装块806,安装块806内设有对位口811,安装座701的两侧设有几字架704,几字架704内部设有第一电推杆705,第一电推杆705端部连接有卡块706,卡块706和对位口811插接,安装座701的顶部中间设有振动器703,振动器703外侧设有多个固定筒708,固定筒708内通过第一弹簧710支承有活动筒709,活动筒709穿设在固定筒708内。通过限位杆707提高安装座701移动的稳定性,在固定筒708、活动筒709和弹簧710的配合下,对安装座701和提拉板602进行弹性连接。
[0024] 优选的方案中, 机体1上连接有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的下侧设有观察窗102和检修门103,检修门103和机体1铰接,控制系统2的一侧设有可视交互面板3,底板101的上侧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固设在机体1的内侧壁,连接板9上连接有电池10,机体1的上部设有固定孔12,上料罐401固设在固定孔12内。整体结构紧凑,可视交互面板3便于直接观察文件的状态和效果,同时观察窗102可以便于工作人员看到换模和印刷过程中的各组件是否运动乏味,检修门103则是在需要进行维护时便于打开机体1内部进行操作。
[0025] 优选的方案中,上料罐401的顶部设有伺服电机402,上料罐401上铰接设有盖板,盖板可绕伺服电机402轴向转动,盖板用于上料罐401的开合,伺服电机402的下部连接有转轴406,转轴406穿设在上料罐401和连接管404内,转轴406外侧壁轴向平行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杆403,转轴406的底部套接有固定架409,固定架409的上侧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搅拌杆410;
连接管404上设有控制连接管404开合的电磁阀405,折叠管407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408,提拉组件6包括第一液压杆601,第一液压杆601的端部设有提拉板602,下料管408穿设在提拉板602上,提拉板602和加强板11之间设有通过多个第一多节伸缩杆603连接,下料管408正对下料孔702设置,安装座701上设有多个限位杆707,限位杆707穿设在提拉板602上。通过启动伺服电机402,带动转轴406转动,接着带动第一搅拌杆403和第二搅拌杆410转动,可以同时对上料罐401中的材料进行上下混合搅拌,提高搅拌均匀性,提高印刷质量。通过折叠管407和下料管408便于将材料输送至印刷模板805中,通过第一液压杆601方便拉动提拉板602上下移动,通过振动器703对材料振动压实,便于成型。
[0026] 优选的方案中,移动底座50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倾斜传感器14,移动底座501两侧分别设有调节槽510,调节槽510内设有调平组件15,调平组件15包括加固板1502,加固板1502通过加强杆1503设置在调节槽510内,加强杆1503上套设有加固块1504,加固板150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液压杆1501,第二液压杆1501两侧设有第二多节伸缩杆1505。通过倾斜传感器14实时检测路面倾斜状况,当设备发生倾斜时,倾斜传感器14将检测到的倾斜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则控制对应的第二液压杆1501启动,推动向下倾斜的那一侧的加固板1502向上移动,通过加强杆1503将对应的加固块1504顶起,从而将机体1向下倾斜的一侧向上顶起,使得机体1保持平衡,从而达到自动调平的效果。两个第二液压杆
150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调节槽510内部底面的中心处,两个调节槽510内部靠近两侧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多节伸缩杆1505,每两个第二多节伸缩杆1505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加固板1502的底部,方便在第一多节伸缩杆603的作用下,提高提拉板602移动的稳定性,在第二多节伸缩杆1505的作用下,提高加固板1502移动的稳定性。
[0027] 优选的方案中,底板101的中部设有移动孔13,移动孔13沿移动组件5的行走方向对称设有内嵌槽17,内嵌槽17内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组件16,支撑组件16包括支撑板1603,支撑板1603上穿设有支撑转杆1602,支撑转杆1602的端部设有第二正反电机1601,支撑板1603用于承托印刷模板805。通过启动两个第二正反电机1601,带动两个支撑转杆1602相反转动,进一步带动两个支撑板1603转动至移动孔13内部,防止后续更换印刷模板805时,印刷模板805从移动孔13中掉落。
[0028] 优选的方案中,连接管404固设在加强板11的顶部,丝杆802的端部设有第一正反电机801,支撑杆809的两侧固设在机体1的内侧壁,丝杆802的远离第一正反电机801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机体1的内侧壁。第一正反电机80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体1内部靠近后表壁的底面,丝杆802的一端活动嵌设在机体1的一侧内壁,机体1靠近前表壁的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杆809,支撑杆809的一端活动贯穿两个移动板803至外表面,通过卡块706卡嵌在安装块806内部,可以对印刷模板805进行安装固定,通过支撑杆809对移动板803进行限位,便于其正常的移动。
[0029] 如图11‑13中,优选的方案中,移动孔13两侧的底板101上分别平行设有滑槽105,滑槽105一侧可拆卸的设有限位组件18,限位组件18包括第二电推杆1801,第二电推杆1801端部设有滑板1802,滑板1802底部设有凸条1803,凸条1803位于滑槽105内,滑板1802用于保证印刷模板805在移动孔13内移动平稳。移动孔13便于移动板803推动印刷模板805移动,进行换模的操作,然后在移动孔13的中间,保证上方的印刷组件7能精准的完成对印刷模板805的抓取,为了保证印刷模板805的仅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因此滑板180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减少移动孔13的移动宽度,保证移动的安全稳定。
[0030] 如图14‑15中,优选的方案中,支撑组件16的上部可拆卸的设有定位组件19,支撑板1603上侧贯穿设有通槽1604,通槽1604一侧设有沉槽1605,沉槽1605两侧设有螺纹孔1606,定位组件19包括卡头1901,卡头1901一侧对称设有驱动斜面1902,驱动斜面1902抵靠在通槽1604侧壁,卡头1901的另一侧设有限位板1903,限位板1903中部设有安装孔1906,安装孔1906内固设有第二弹簧1905,第二弹簧1905抵靠在密封板1904上,密封板1904上穿设有螺钉20,螺钉20的一侧位于螺纹孔1606内,印刷模板805的中部贯穿设有卡口810,底板
101下部靠近支撑组件16的一侧设有避让斜面104。由此结构,以使得换模完成后,支撑组件
16避让,保证印刷模板805能在提拉组件6和印刷组件7的驱动作用下和地面接触然后完成印刷,同时定位组件19保证了换模过程中的对位精准,避免印刷组件7抓取效率低的问题。
[0031] 工作原理:当进行时使用时,印刷模板805设置有两个,分别是条形和圆形设置,条形印刷模板805安装在安装座701内部,伺服电机402、电磁阀405、双轴电机504、激光发射器505、第一液压杆601、振动器703、电推杆705、第一正反电机801、倾斜传感器14、第二液压杆
1501、第二正反电机1601、控制系统2、导入图可视面板3和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通过电池
10为其他设备进行供电,打开控制系统2的开关,启动控制系统2,通过控制系统2的数据接口,可以将dxf图纸以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给控制系统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2内部的程序和设置选择需要的图纸,并通过导入图可视面板3查看图纸,将印刷涂料通过上料罐
401的弧形进料口倒入上料罐401中,通过控制系统2启动伺服电机402,通过伺服电机402的输出轴带动转轴406转动,接着带动第一搅拌杆403和第二搅拌杆410转动,第二搅拌杆410设置较小,嵌设在上料罐401靠近底端的内部,可以同时对上料罐401中的材料进行上下混合搅拌,提高搅拌均匀性,使材料中的颜料、填充物和溶剂等成分充分混合,避免出现颗粒堆积或沉淀现象,从而保证印刷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搅拌结束后,通过控制系统2上的操作按钮启动第一液压杆601,推动提拉板602向下移动,同时拉动折叠管407展开,在固定筒708、活动筒709、弹簧710和限位杆707的配和下,推动安装座701向下移动,并带动条形印刷模板805穿过移动孔13向下移动,当条形印刷模板805与地面接触时,第一液压杆601自动暂停,然后启动电磁阀405打开,使得搅拌后的材料进入连接管404中,接着流动至四个折叠管407中,四个下料管408分别位于四个下料孔702的上方,材料顺着折叠管407进入下料管
408中,接着通过四个下料孔702进入条形印刷模板805内部,接着启动振动器703,通过振动器703带动安装座701产生振动,进一步将振动的力传递给印刷模板805和其内部的材料,对材料振动压实,避免材料之间出现气泡或空隙,影响印刷效果,当材料在印刷模板805中压实成型后,再次启动第一液压杆601,拉动提拉板602、安装座701和印刷模板805向上移动,在移动组件5的带动下,移动至下一个地方进行印刷,当需要更换印刷模板805时,同时启动两个第二正反电机1601,两个第二正反电机1601输出端的转动方向相反,带动两个支撑转杆1602相反转动,进一步带动两个支撑板1603转动至移动孔13内部,此时支撑板1603的顶部与条形印刷模板805的底部相接触,然后同时启动两个电推杆705,拉动两个卡块706从对应的安装块806中滑出,此时条形印刷模板805失去固定,落在两个支撑板1603上,再次启动第一液压杆601,继续拉动安装座701向上移动,使得安装座701从条形印刷模板805外表面离开,当第一液压杆601无法继续向上拉启动时,则会自动暂停,再启动第一正反电机801,带动丝杆802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803向一侧移动,接着带动两个U型推板804移动,进一步带动圆形印刷模板805在支撑板1603上向条形印刷模板805方向移动,两个磁石808为相同磁极,随着两个磁石808越来越近,两者之间逐渐形成排斥力,随着圆形印刷模板805的移动和磁石808之间的相斥力,推动条形印刷模板805向一侧移动,当圆形印刷模板805移动至安装座701下方时,条形印刷模板805从移动孔13处移动至机体1内部靠近另一侧的底部,同时第一正反电机801自动反转一定的圈数后自行停止,带动移动板803和U型推板804往回移动,此时其中一个U型推板804从圆形印刷模板805处离开,另一个U型推板804移动至条形印刷模板805处,通过再次启动第一液压杆601,推动安装座701移动至圆形印刷模板805上,此时圆形印刷模板805上的四个圆形进料口与四个下料孔702的中心处对齐,接着再次启动两个电推杆705,使得卡块706卡进圆形印刷模板805上的安装块806内部,从而对圆形印刷模板805进行安装,接着再次启动两个第二正反电机1601,带动两个支撑板1603向下转动打开,即可通过圆形印刷模板805进行圆形标识印刷,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更换,解决了盲道标识印刷设备在使用时,一般只能印刷一种形状标识,当需要印刷圆形标识时,工作人员要手动更换圆形标识模板,较为麻烦,花费时间多,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启动双轴电机504,通过双轴电机504的两个输出端带动两个第一转杆506转动,接着带动其中两个驱动轮507转动,进一步带动橡胶履带508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设备移动前进,事先设置路面基准点,然后启动激光发射器505,发射出一束激光,将激光与路面基准点对齐,在盲道上形成一条明显的红色线,用来指示印刷的位置和方向,从而确定前进路线和距离,橡胶履带508能够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好的抓地力,适应不同的路况,减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颠簸和晃动,从而提高印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橡胶履带508还可以将设备的重量均匀分布到较大的接触面积上,减少对道路表面的压力集中,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和损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设备在前进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倾斜传感器14实时检测路面倾斜状况,当路面不平,导致设备发生倾斜时,倾斜传感器14将检测到的倾斜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则控制对应的第二液压杆1501启动,推动向下倾斜的那一侧的加固板1502向上移动,通过加强杆1503将对应的加固块1504顶起,从而将机体1向下倾斜的一侧向上顶起,使得机体1保持平衡,从而达到自动调平的效果。
[0032] 其中,控制系统2、导入图可视面板3、伺服电机402、电磁阀405、双轴电机504、激光发射器505、第一液压杆601、振动器703、电推杆705、第一正反电机801、电池10、倾斜传感器14、第二液压杆1501和第二正反电机1601均为现有技术,其组成部分和使用原理均为公开技术,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0033]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