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

申请号 CN200320127922.6 申请日 2003-12-12 公开(公告)号 CN2712626Y 公开(公告)日 2005-07-27
申请人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百辰;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树脂 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其系于树脂版的表面成型多数规则排列的乳凸,各乳凸系与树脂版的轴线成平形排列,且任相邻三点的乳凸成三点等距排列,使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距离相等,以供各乳凸之间形成一含墨空间,而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 位置 形成较浅部份的含墨空间,任相邻三点的乳凸的 重心 位置则形成较深部份的含墨空间,各较浅部份的含墨空间的深度皆相同,但小于较深部份的含墨空间的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其系于一具有边缘的树脂版的印刷表面成型多数规则排列的乳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乳凸系与该树脂版的轴线成平形排列,且任相邻三点的乳凸系成三点等距排列,使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距离相等,以供各该乳凸之间形成一含墨空间,而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位置形成较浅部份的含墨空间,任相邻三点的乳凸的重心位置则形成较深部份的含墨空间,各较浅部份的含墨空间的深度皆相同,但小于较深部份的含墨空间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树脂版的边缘的数乳凸系成平整排列。

说明书全文

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尤指一种用于印刷配向层与绝缘层的树脂版具有三点等距排列的乳凸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LCD与TFT等液晶显示器的配向层与绝缘层印刷制程的树脂版,其系于该树脂版5上成型有多数的乳凸6结构,而使乳凸6与乳凸6之间形成含墨空间7,如图4所示,以供印刷制作该配向层与绝缘层。
然而该树脂版5的含墨高度的平均落差过大,而易造成印刷膜厚不均的情形,其主要原因为该树脂版5的多数乳凸6系呈方形排列,因此造成三相邻的乳凸6间的平距离H1与对距离H2不相等,如图5所示,而使得该树脂版5成型该乳凸6时,会造成乳凸6与乳凸6对角距离H2间的深度大于水平距离H1间的深度,以致使乳凸6与乳凸6之间含墨高度平均落差达到10um,使树脂版5的含墨不均,而使树脂版5所印刷出的膜厚不易控制,进而造成配向层与绝缘层的印刷膜厚不均匀,并且为使膜厚均匀,其会增加该树脂版5的含墨量,以供补足不均匀处,相对会使膜厚增加,而使液晶面板的整体厚度增加。
再者,由于为使该树脂版5印刷的印刷膜厚较为平均,该乳凸6的排列会与该树脂版成七十五度角度旋转的排列,使含墨较多的部份顺印刷的轴向平均扩散,使得印刷膜厚较为平均,但该乳凸6整体旋转七十五度的排列,会导致边缘乳凸6排列形成锯齿状的情况,进而造成配向层与绝缘层容易破洞且印刷边缘起伏落差大。
故,如何改进习用树脂版的含墨高度不均、印刷膜厚不一及形成锯齿状边缘的缺失,则为本实用新型改良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其系于一具有边缘的树脂版的印刷表面成型多数规则排列的乳凸,各乳凸系与该树脂版的轴线成平形排列,且任相邻三点的乳凸系成三点等距排列,使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距离相等,以供各该乳凸之间形成一含墨空间,而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位置形成较浅部份的含墨空间,任相邻三点的乳凸的重心位置则形成较深部份的含墨空间,各较浅部份的含墨空间的深度皆相同,但小于较深部份的含墨空间的深度。
该树脂版的边缘的数乳凸系成平整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该树脂版的各乳凸系成三点等距排列,使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距离相等,因此各乳凸间的含墨空间的含墨高度较为平均,且相邻三点的乳凸的重心位置所形成的含墨空间的深度与任相邻二点的乳凸间的位置所形成的含墨空间的深度,两者间的落差降低,使本实用新型的含墨均匀而较容易控制印刷的膜厚,进而可使印刷出的配向层与绝缘层的膜厚更加均匀,且因该树脂版的含墨均匀,相对可减少墨量以降低配向层与绝缘层的膜厚,而可缩减液晶面板的整体厚度。
2、乳凸在树脂版的边缘排列平整,不会有锯齿状的情况,以致在印刷配向层与绝缘层不会有破洞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乳凸排列的示意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含墨空间的示意图图3A   为图3中3A-3A的剖视图图4    为习用树脂版结构的示意图图5    为习用树脂版乳凸呈方形排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树脂版表面乳凸结构改良其主要系于一具有边缘11的树脂版1的印刷表面成型多数规则排列的乳凸2,各该乳凸2系与该树脂版1的轴线成平形排列,且任相邻三点的乳凸2系成三点等距排列,使任相邻二点的乳凸2间的距离H相等以供各该乳凸2之间形成一含墨空间3,而任相邻二点的乳凸2间的距离H位置形成较浅部份B的含墨空间3,任相邻三点的乳凸2的重心位置则形成较深部份A的含墨空间3,各较浅部份B的含墨空间3的深度皆相同,但小于较深部份A的含墨空间3的深度,如图3A所示。
藉此,以印刷技术将形成该配向层的溶液布满该树脂版1的各乳凸2间的含墨空间3内,并使玻璃基板向该树脂版1接触移动,以供将布满于含墨空间3内的溶液移转至玻璃基板上,并藉由扩散效果,使溶液平均印刷在玻璃基板上,而形成该配向层。
由于该树脂版1的各乳凸2系成三点等距排列,使任相邻二点的乳凸2间的距离H相等,因此各乳凸2间的含墨空间的含墨高度较为平均,在实际测量下,相邻三点的乳凸2的重心位置A所形成的含墨空间3的深度与任相邻二点的乳凸2间的距离H位置B所形成的含墨空间3的深度,两者间的含墨高度的平均落差为2um,其较习知方形排列乳凸的树脂版含墨高度的10um平均落差,足足低于5倍,使本发明的含墨均匀,而较容易控制印刷的膜厚,进而可使印刷出的配向层与绝缘层的膜厚更加均匀,且因该树脂版1的含墨均匀,相对可减少墨量以降低配向层与绝缘层的膜厚,而可缩减液晶面板的整体厚度。
再者,因该树脂版1的各乳凸2系成三点等距排列,而使该树脂版的含墨均匀,使得各乳凸2不用如习知树脂版的乳凸须成七十五度角度旋转的排列,而是与该树脂版1的轴线成平形排列,因此该乳凸2在树脂版1的边缘11排列平整,而不会有锯齿状的情况,以致在印刷配向层与绝缘层不会有破洞的情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