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

申请号 CN202310842584.6 申请日 2023-07-11 公开(公告)号 CN116880130A 公开(公告)日 2023-10-13
申请人 荣冠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甦勇; 刘后来;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柔性印版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 灯管 结构,其包括多条子灯条,所述子灯条的表面安装有至少一 块 光源 板,所述光源板用于曝光;所述子灯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相邻所述子灯条的第一倾斜部用于与第二倾斜部相配合。本申请具有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子灯条(2),所述子灯条(2)的表面安装有至少一光源板(3),所述光源板(3)用于曝光;
所述子灯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21)以及第二倾斜部(22),相邻所述子灯条(2)的第一倾斜部(21)用于与第二倾斜部(2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3)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光源板(3)沿所述子灯条(2)表面的长度方向呈排列设置,所述光源板(3)用于与相邻光源板(3)拼接的侧壁设置为错位部,所述错位部用于与相邻的光源板(3)错位相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部为斜向部(8),所述光源板(3)的斜向部(8)用于与相邻光源板(3)拼接,所述斜向部(8)呈斜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3)上方形阵列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4),且所述光源板(3)上的多个聚光灯件(4)之间相互贴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3)上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4)以及多个直射灯件(9),多个所述聚光灯件(4)呈方形阵列设置,且多个所述直射灯件(9)呈方向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直射灯件(9)与多个所述聚光灯件(4)相互交错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3)上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4)以及多个直射灯件(9),所述聚光灯件(4)以及所述直射灯件(9)均设置有多排,多排所述聚光灯件(4)以及多排所述直射灯件(9)沿所述光源板(3)的排布方向呈间隔交错排列设置,单排所述聚光灯件(4)以及单排所述直射灯件(9)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光源板(3)的斜向部(8)的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灯条(2)设置有冷却系统(5),所述冷却系统(5)用于冷却所述光源板(3)。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5)包括冷却面(23),所述子灯条(2)内设置有冷却空腔,所述子灯条(2)的侧壁设置有进口(53),所述进水口(53)与所述冷却空腔相连通,所述子灯条(2)用于与所述光源板(3)相抵接的面设置为冷却面(23)。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面(23)与所述光源板(3)之间设置有冷却层,所述冷却层用于提高所述光源板(3)与所述冷却面(23)的热交换效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灯条(2)的表面设置有滤光板(6),所述滤光板(6)用于过滤杂光。

说明书全文

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柔性印版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方法进行印刷,是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简称柔印。柔性印版的图文部分凸起,印刷时网纹辊将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然后在压印滚筒压的作用下,将图文部分的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文。
[0003] 相关技术当中,柔性印版是通过制版机制成,而制版机在制造柔性印版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曝光工艺,对柔性印版进行曝光处理,在制版机当中,会安装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进行曝光。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制造工艺以及后期维护修理的问题,曝光设备通常都是由多条灯管结构拼装而成,通过多条灯管结构的拼装组合,能够降低整个设备的制造难度,后期产生故障也方便针对单条灯管结构进行更换,但是,采用多条灯管结构拼装形成的曝光设备,在相邻的灯管结构之间会存在装配间隔,而装配间隔会影响灯管结构上的灯件之间的照射效果,从而使得曝光设备的整体光照强度不一致,进而对曝光效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包括多条子灯条,所述子灯条的表面安装有
至少一光源板,所述光源板用于曝光;
所述子灯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相邻所述子灯条的第
一倾斜部用于与第二倾斜部相配合。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时,通过相邻子灯条之间的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相邻子灯条的两端具有错位区,进而能够使得相邻子灯条之间的光源板在相邻子灯条的表面错位,缩短相邻子灯条之间的装配间隔,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08] 可选的,所述光源板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光源板沿所述子灯条表面的长度方向呈排列设置,所述光源板用于与相邻光源板拼接的侧壁设置为错位部,所述错位部用于与相邻的光源板错位相接设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错位部的设置,能够减少相邻光源板之间的拼接缝,从而能够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10] 可选的,所述错位部为斜向部,所述光源板的斜向部用于与相邻光源板拼接,所述斜向部呈斜向设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错位部采用斜向的设置,能够减少光源板两侧所需要的预留余量,从而能够将聚光灯件以错位的方式安装在靠近光源板侧边的位置,实现减少相邻光源板之间的拼接缝距离的作用。
[0012] 可选的,所述光源板上方形阵列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且所述光源板上的多个聚光灯件之间相互贴紧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曝光时,光源板上呈方形阵列设置的多个聚光灯件通过相互贴紧的设置,能够使得多个聚光灯件之间的照射光源相互贴紧,进而使得聚光灯件的强光区相互靠近,弱光区相互叠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14] 可选的,所述光源板上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以及多个直射灯件,多个所述聚光灯件呈方形阵列设置,且多个所述直射灯件呈方向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直射灯件与多个所述聚光灯件相互交错间隔设置。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个聚光灯件之间交错间隔设置多个直射灯件,能够对多个聚光灯件之间的弱光区进行补强,从而能够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16] 可选的,所述光源板上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以及多个直射灯件,所述聚光灯件以及所述直射灯件均设置有多排,多排所述聚光灯件以及多排所述直射灯件沿所述光源板的排布方向呈间隔交错排列设置,单排所述聚光灯件以及单排所述直射灯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光源板的斜向部的方向相同。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排聚光灯件之间交错设置多排直射灯件,能够对多排聚光灯件之间的弱光区进行补强,从而能够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18] 可选的,所述子灯条设置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所述光源板。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系统的设置,能够对光源板进行冷却,从而极大的延长了光源板的使用寿命。
[0020] 可选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面,所述子灯条内设置有冷却空腔,所述子灯条的侧壁设置有进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却空腔相连通,所述子灯条用于与所述光源板相抵接的面设置为冷却面。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口相冷却空腔内填充冷却液,能够使得光源板与冷却面之间保持热交换,从而能够对光源板起到冷却的作用,而冷却层的设置,能够提高冷却可选的,所述冷却面与所述光源板之间设置有冷却层,所述冷却层用于提高所述
光源板与所述冷却面的热交换效率。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层的设置,能够提高光源板与冷却面的热交换效率,延长光源板的使用寿命。
[0023] 可选的,所述子灯条的表面设置有滤光板,所述滤光板用于过滤杂光。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光板的设置,能够减少杂光对柔性印版的影响,提高柔性印版的成品质量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装配时,通过相邻子灯条之间的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的配合设置,能够
使得相邻子灯条的两端具有错位区,进而能够使得相邻子灯条之间的光源板在相邻子灯条的表面错位,缩短相邻子灯条之间的装配间隔,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2.通过错位部的设置,能够减少相邻光源板之间的拼接缝,从而能够提高曝光设
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3.冷却系统的设置,能够对光源板进行冷却,从而极大的延长了光源板的使用寿
命;
4.滤光板的设置,能够减少杂光对柔性印版的影响,提高柔性印版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子灯条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光源板排布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光源板排布示意图。
[0030]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光源板排布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子灯条;21、第一倾斜部;22、第二倾斜部;23、冷却面;3、光源板;4、聚光灯件;5、冷却系统;51、进水子腔;52、出水子腔;53、进水口;54、出水口;6、滤光板;7、避位槽;8、斜向部;9、直射灯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参照图1‑3,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内安装固定有多条子灯条2,子灯条2的表面安装有至少一块光源板3,光源板3上安装有聚光灯件4。
[0033] 参照图1‑3,多条子灯条2的两端相互抵接并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进一步,子灯条2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倾斜部21以及第二倾斜部22,相邻子灯条2的第一倾斜部21用于与第二倾斜部22相配合。在安装时,将多条子灯条2安装在外壳1内,使得相邻子灯条2的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抵接并固定,从而能够使得相邻子灯条2的两端具有错位区,进而能够使得相邻子灯条2之间的光源板3在相邻子灯条2的表面错位,缩短相邻子灯条2之间的装配间隔,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34] 参照图1‑3,子灯条2设置有冷却系统5,冷却系统5用于冷却所述光源板3。冷却系统5包括冷却面23。子灯条2内设置有冷却空腔,冷却空腔分为进水子腔51以及出水子腔52,进水子腔51与出水子腔52相互分隔,且进水子腔51与出水子腔52相互连通。子灯条2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53以及出水口54,进水口53与进水子腔51相连通,出水口54与出水子腔52相连通。子灯条2用于与光源板3相抵接的面设置为冷却面23,光源板3固定安装在冷却面23上并与冷却面23相抵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进水口53与出水口54对进水子腔51以及出水子腔52内灌输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能够不间断的通过冷却面23带走光源板3上产生的热量,从而能够降低光源板3的工作温度,极大的延长了光源板3的工作寿命。
[0035] 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光源板3采用脆性材料制作,而本领域的光源板3通常都是采用螺栓进行紧固定,为了防止光源板3断了,螺栓的锁紧力度一般不会太大,这样的话,光源板3与冷却面23之间就会存在有间隙,间隙的存在会降低光源板3与冷却面23之间的热交换效果。
[0036] 进一步,冷却面23与光源板3的背面均设置为粗糙面,且冷却面23与光源板3之间设置有冷却层,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层由冷却材料组成,通过填充的冷却材料,能够填充光源板3与冷却面23之间的间隙,从而加大冷却面23与光源板3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有利于光源板3的冷却。而粗糙面的设置,能够方面冷却层的固定填充,提高冷却层的设置稳定性
[0037] 参照图1‑3,子灯条2的表面设置有滤光板6,滤光板6用于过滤杂光。滤光板6的设置,能够减少杂光对柔性印版的影响,提高柔性印版的成品质量。
[0038] 参照图1‑3,光源板3上方形阵列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4,且光源板3上的多个聚光灯件4之间相互贴紧设置。在曝光时,光源板3上呈方形阵列设置的多个聚光灯件4通过相互贴紧的设置,能够使得多个聚光灯件4之间的照射光源相互贴紧,进而使得聚光灯件4的强光区相互靠近,弱光区相互叠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39] 参照图1‑3,进一步,子灯条2的冷却面23贯穿开设有避位槽7,避位槽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避位槽7设置在子灯条2冷却面23长度方向相互远离的两侧,并沿子灯条2的长度方向排列开设有多个避位槽7。避位槽7的设置,能够减轻子灯条2的整体重量,并通过避位槽7的设置,增加子灯条2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子灯条2的散热冷却。
[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柔性印版曝光设备内灯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倾斜部21配合第二倾斜部22的设置,能够使得相邻子灯条2的两端具有
错位区,进而能缩短相邻子灯条2之间的装配间隔,而光源板3上呈方形阵列设置的多个聚光灯件4通过相互贴紧的设置,能够使得多个聚光灯件4之间的照射光源相互贴紧,进而使得聚光灯件4的强光区相互靠近,弱光区相互叠加,进一步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41]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4,光源板3设置有多块,多块光源板3沿子灯条2表面的长度方向呈排列设置,光源板3用于与相邻光源板3拼接的侧壁设置为错位部,错位部用于与相邻的光源板3错位相接设置。进一步,错位部为斜向部8,光源板3的斜向部8用于与相邻光源板3拼接,斜向部8呈斜向设置。
[0042]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光源板在正常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的问题,在光源板上安装部件时,需要在光源板靠近两侧侧边位于预留一定的间隙,而采用斜向错位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聚光灯件4在边缘处进行错位安装,从而能够减少光源板3之间在侧边位于所要预留的安装余量,缩短相邻光源板3之间的拼接缝距离,从而能够提高聚光灯件4照射的光亮均匀性。
[0043] 参照图4,光源板3上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4以及多个直射灯件9,多个聚光灯件4呈方形阵列设置,且多个直射灯件9呈方向阵列设置,多个直射灯件9与多个聚光灯件4相互交错间隔设置。
[0044] 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采用方形阵列排布的聚光灯件4设置,由于聚光灯件4的照射形状为圆环型向外逐渐递减的光圈区域,因此在四个矩阵设置的聚光灯件4的中心交汇区处会存在一个弱光区,弱光区的光照强度会比其他区域的光照强度相对更弱,这样的话在曝光柔性印版时,对柔性印版的照射就没法做到整体均匀照射,在柔性印版上会存在多处缺陷点。
[0045] 而采用多个聚光灯件4之间交错间隔设置多个直射灯件9,能够通过直射灯件9对四个聚光灯件4之间的弱光区进行补强,从而使得整体光照区域能够补充均匀,进而能够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46]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光源板3上安装有多个聚光灯件4以及多个直射灯件9,聚光灯件4以及直射灯件9均设置有多排,多排聚光灯件4以及多排直射灯件9沿光源板3的排布方向呈间隔交错排列设置,单排聚光灯件4以及单排直射灯件9的排列方向与光源板3的斜向部8的方向相同。
[0047] 在多排聚光灯件4之间交错设置多排直射灯件9,同样能够对多排聚光灯件4之间的弱光区进行补强,从而能够提高曝光设备对柔性印版曝光的均匀性。
[0048]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