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 / 印刷版的制造或复制工艺 / 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及其制版方法

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及其制版方法

申请号 CN202211054713.7 申请日 2022-08-31 公开(公告)号 CN115352177B 公开(公告)日 2023-12-08
申请人 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陶烃; 高邈; 应作挺; 徐能平; 翁银巧; 潘枫; 常士旺; 金剑臣; 俞正发; 焦乐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及其制版方法,该平版印刷版前体包含:(1)一种含有亲 水 表面的 铝 版底基;(2)一种 覆盖 于所述铝版底基上方的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所述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包含:(a)发色剂0.5‑15份,(b)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20‑65份,(c)光引发剂0.5‑25份,(d)粘结剂5‑60份,(e)产酸剂0.5‑25份。其制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具有亲水表面或亲水层的铝版底基上涂覆所述可成像组合物得到一种光敏阴图型平版印刷版前体;(2) 图案化 曝光所述平版印刷版前体,从而形成 颜色 差异明显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3)将已曝光的印刷版前体通过使用润版溶液和平版印刷油墨在印刷机上实施显影制版。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包含:(1)一种含有亲表面的版底基;(2)一种覆盖于所述铝版底基上方的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包含:
(a)发色剂              0.5‑15份
(b)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  20‑65份
(c)光引发剂            0.5‑25份
(d)粘结剂              5‑60份
(e)产酸剂              0.5‑25份
其中,所述发色剂为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
所述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为含有至少一个烯类不饱双键的可聚合单体和/或寡聚体;
所述光引发剂在350 nm ‑450 nm UV‑紫光范围内具有一个或多个吸收峰或吸收肩带
所述粘结剂为主链含聚合物
所述产酸剂为光致产酸剂;其在UV‑紫光范围光照下分解产生酸,并致使成色染料显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为含有内酯、内酰胺、磺内酯、荧光母素、螺异苯并呋喃、螺噁嗪、螺哌喃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单体和/或寡聚体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酯丙烯酸酯、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化物丙烯酸酯或环氧化物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的丙烯酸酯、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苯类、三嗪类、香豆素类、蒽醌类、硫杂蒽酮类、 肟酯类或氧化膦类中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含碳的聚合物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及苯乙烯衍生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N‑取代环状酰亚胺、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构成重复单元而衍生出的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产酸剂为鎓盐、三卤甲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具有亲水表面或亲水层的底基上涂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得到紫外光敏感阴图型平版印刷版前体;
(2)图案化曝光所述平版印刷版前体,从而形成颜色差异明显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
(3)将已曝光的印刷版前体通过使用润版溶液和平版印刷油墨在印刷机上实施显影制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显影工序之前,还包括对曝光后的所述印刷版前体进行预热处理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及其制版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平版印刷版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及其制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平版印刷是一种应用了和油性墨相互排斥性质的印刷方法,在印刷过程中平版印刷版由接受墨的亲油性图像区和用于接受润版液的亲水性非图像区组成,从而在平版印刷版的表面上产生墨附着性的差异,并将仅沉积在图像区上的墨转印到印刷材料例如纸上,从而进行印刷。平版印刷版领域的最新发展得益于计算机以电子方式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储存、输出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这样的数字化技术所对应的各种新的图像输出方式已付诸实用。由此诞生了数字化的图像信息可以负载于诸如激光辐射,并利用该激光对平版印刷版原版直接进行扫描曝光的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这类技术由于不再借助传统的胶片膜来制造平版印刷版的优势而备受瞩目,成为平版印刷版领域重要的技术课题之一。
[0003] 在传统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工序中,需要在曝光后通过显影液溶解去除不需要的感光涂层的处理步骤,这造成了相对费时和增加成本。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对制作平版印刷版使用显影废液的特别重视。因此,作为满足以上所述的挑战性的制版技术之一,一种被称为“在机显影”或“免处理”的CTP印版前体及其制版方法已经成为当今本领域的重点课题。这种免处理平版印刷版前体能够被印刷机上的油墨和/或润版液通过旋转滚筒的机械接触除去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分制得平版印刷版,从而简化制版过程和解决废液排放问题。
[0004] CTP平版印刷版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主流趋势热敏和光敏两种,热敏技术采用近红外波长830nm)的激光成像,而光敏技术则采用紫外和可见光(波长380‑405nm)的激光成像。 目前,热敏CTP平版印刷版的免处理技术已经实现商品化,但是紫外和可见光敏感平版印刷版的免处理技术应用只有零星报道,例如CN113942289A和 
CN113954502A分别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敏阴图型平版印刷版的可成像组合物和印版前体,采用上述可成像组合物和制版方法能实现“在机显影”或“离机显影”的灵活显影工序、且制得的印刷版具有优异的印刷性能。
[0005] 然而,如果在曝光后没有清晰图像可供质检的条件,这种不进行显影处理的“在机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印刷之前不能检查而容易出错。特别是,作为在多色印刷中的界标的对准标记是否能被辨别对于印刷工作是重要的。出于这一原因,需要机上显影型版印刷版原版在曝光阶段提供确认图像的手段,也就是说,曝光之后曝光区与非曝光区的颜色差异要足够清晰,因此能够在将印刷版安装到印刷机之前轻松地确认图像。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紫外可见光敏感CTP平版印刷版的制版过程中曝光后颜色的差异不清晰的缺点,从而提供一种适合“在机显影”质量控制,曝光之后曝光区与非曝光区的颜色具有足够差异、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免处理光敏阴图型平版印刷版原版。
[0007]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具有显色功能的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包含:(1)一种含有亲水表面的版底基;(2)一种覆盖于所述铝版底基上方的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所述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包含:
[0008] (a)发色剂                   0.5‑15份
[0009] (b)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       20‑65份
[0010] (c)光引发剂                 0.5‑25份
[0011] (d)粘结剂                   5‑60份
[0012] (e)产酸剂                   0.5‑25份
[0013] 其中,所述发色剂为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
[0014] 所述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为含有至少一个烯类不饱双键的可聚合单体和/或寡聚体;
[0015] 所述光引发剂在350 nm ‑450 nm UV‑紫光范围内具有一个或多个吸收峰或吸收肩带
[0016] 所述粘结剂为主链含聚合物
[0017] 所述产酸剂为光致产酸剂;其在UV‑紫光范围光照下分解产生酸,并致使成色染料显色。
[0018] 优选地,所述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为含有内酯、内酰胺、磺内酯、荧光母素、螺异苯并呋喃、螺噁嗪、螺哌喃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 优选地,所述可聚合单体和/或寡聚体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酯丙烯酸酯、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化物丙烯酸酯或环氧化物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的丙烯酸酯、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 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苯类、三嗪类、香豆素类、蒽醌类、硫杂蒽酮类、肟酯类或氧化膦类中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0021] 优选地,所述主链含碳的聚合物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及苯乙烯衍生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N‑取代环状酰亚胺、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构成重复单元而衍生出的聚合物。
[0022] 优选地,所述光致产酸剂为鎓盐、三卤甲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紫外光敏感阴图型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 (1)在具有亲水表面或亲水层的底基上涂覆所述的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得到紫外光敏感阴图型平版印刷版前体;
[0025] (2)图案化曝光所述平版印刷版前体,从而形成颜色差异明显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
[0026] (3)将已曝光的印刷版前体通过使用润版溶液和平版印刷油墨在印刷机上实施显影制版。
[0027] 所述带亲水表面或被赋予亲水层的底基优选为经过电解粗糙化及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基材。
[0028] 所述步骤(3)中,所述显影工序之前,还包括对曝光后的所述印刷版前体进行预热处理的步骤。
[0029] 进一步地,所述可成像涂层可包含一层或多层。
[0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版方法制得的光敏阴图型平版印刷版。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2] 本发明通过调控可成像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种类和含量,采用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作为发色剂,并配合光致产酸剂作为显色剂前体的显色体系。利用成色染料具有结合质子能显色的物质的特性,如内酯类的化合物,在变色体系中作为给与电子的发色功能;而显色剂前体具有光致产酸的特性,如鎓盐或三嗪类的光敏感化合物,在紫外光照下分解产生酸 ,成为接受电子的显色剂。在曝光后成色染料与酸显色剂反应导致化学键的开环异裂及分子重排,共轭双键贯通,从而呈现颜色。曝光之后曝光区与非曝光区的颜色具有显著差异,满足了客户对免处理光敏阴图型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版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更为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0034] 本发明中术语“紫外光敏感平版印刷版前体”、“前体”和“平版印刷版前体”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等同提及。
[0035] 本发明中术语 “在机显影”指的是通过与印刷机上的油墨和/或润版液接触的方法除去平版印刷版前体的图像记录层的步骤,从而露出亲水性底基的表面;术语“免处理”是指一种制版方法,它在曝光之后和上印刷机之前不需要任何机械或化学处理,除非另有规定。
[0036] 对本发明来说,通常将曝光后图像的显像效果定义为成像的平版印刷版前体中的曝光区域的光学密度的绝对值和未曝光区域的光学密度的绝对值的差异。可使用普通的反射密度计或分光光度计(例如,如下文在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市售可得的X‑rite 52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来测量这种光学密度的绝对值的差异(ΔOD)。对本发明来说,当针对紫外辐射曝光使用至少60mJ/cm2的曝光能量时,所需的ΔOD为至少0.04。
[0037] 以下,对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说明最具特征性的步骤即显影工序后,再说明其他步骤。
[0038] A、在机显影:
[0039] 本发明的印刷版前体是可“在机显影”的,比如,将印刷版前体直接安装到印刷机上,让印版滚筒旋转,同时将润版液和/或油墨供给到印刷版前体的可成像涂层上。在印版滚筒旋转许多转之后,优选小于150转之后,从载体上除去可成像涂层的非曝光区域,其中在印刷期间可按任何顺序通过适合的润版溶液、平版油墨或两者的组合除去可成像涂层中的未曝光区域。
[004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印刷机刚启动时只有润版液供给到印版上,然后在设备转了几转之后,才开始供给油墨。
[0041] 在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中,在印刷机刚启动时润版液和油墨的供给可以同时开始,或者在开始时只有油墨供给到印版上,然后在设备转了几转之后,才开始供给润版液。
[0042] 还有另外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案中,可将单流体油墨供给到印版上实现在机处理。单流体油墨的组成为油墨相(也称作疏水或者亲油相)和极性相,该极性相代替了常规胶印中所用的含水润版液。合适的单流体油墨的例子曾在美国专利4,045,232 ;美国专利4,981,517和美国专利6,140,392描述过。在一种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单流体油墨包含油墨相和多元醇相,如WO 00/32705所述。
[0043] 这类显影工序避免使用传统的性显影液和使用独立的显影设备。
[0044] B.印刷版前体:
[0045] 本发明中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前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阴图型图像形成能,即,图像曝光后的区域固化而形成图像部,未曝光部通过如上所述的显影处理而被除去,由此形成非图像部。
[0046] a.底基:
[0047] 在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中使用的底基,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底基具有亲水性表面,或至少具有比可成像层更加亲水性的表面即可。底基可以由常用于制备可成像元件例如平版印刷版的任何材料组成。它通常呈片材、膜或箔片(或网幅)形式,并且具有一定强度稳定性和延展性,在使用条件下能够抗尺寸变化以保证印刷时对色无误。通常底基可以是任何自撑材料,包括聚合物膜(例如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纤维素酯聚合物和聚苯乙烯膜),玻璃,陶瓷,金属片或箔或刚性纸(包括树脂或金属涂覆的纸)或任何这些材料的叠片(例如铝箔叠到聚酯薄膜上的叠片)。金属支持体包括铝、、锌、和它们的合金的片材或箔片。
[0048]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底基是使用本领域中已知技术的铝支持体构成,其制作方法,包括通过物理(机械)磨版、电化学磨版或化学磨版进行打磨粗化,接着采用酸性阳极氧化加以处理。有用的亲水性平版印刷底基是以电化学方式磨版并硫酸磷酸阳极化的铝支持体。
[0049] 铝支持体的硫酸阳极氧化一般在铝表面上产生1.5‑5g/m2,更通常是2.5‑4 g/m2的2 2
氧化物(覆盖度)。而磷酸阳极氧化一般在铝表面上产生1‑5 g/m,更通常是1.5‑3 g/m 的氧
2
化物。当采用硫酸阳极氧化时,更高的氧化物重量(至少3 g/m)可以提供更长的印刷寿命。
[0050] 经过阳极氧化的铝支持体还可以用例磷酸盐酸盐、糊精、氟化钠、氟化锆、六氟硅酸、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共聚物等材料处理以提高亲水性。
[0051] 底基的厚度可以改变但是应该足以承受印刷的磨损和足够柔性以便卷绕。常用的厚度为0.1 mm至多并包括0.7 mm经处理的铝箔。
[0052] 此外,底基材也可以是其上具有可成像层的圆柱形表面,比如是印刷机的组成部分。此种成像筒体的使用曾经在美国专利5,713,287 (Gelbart)中进行了描述。
[0053] b. 可成像涂层:
[0054] 本发明所述的可成像涂层至少包含发色剂、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光引发剂 、粘结剂和产酸剂的可成像组合物。另外,在本发明中,“底基上涂覆一种可成像组合物”是指可以在底基上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设置辐射敏感组合物的涂层,也可以在底基与辐射敏感涂层之间或辐射敏感涂层之上设置其他层,并不否定依照期望设置在平版印刷版前体中的保护层、底涂层、中间层背涂层等任意层的存在。
[0055] 发色剂:
[0056] 本发明所涉及的发色剂优选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
[0057]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酸敏感可显色的成色染料”是指是某些结合质子能显色的物质,例如具有内酯、内酰胺、磺内酯、荧光母素、螺异苯并呋喃、螺噁嗪、螺哌喃等结构基团的化合物,在与受电子性(质子或路易斯酸)化合物接触时,这些基团结构迅速开环或裂解导致颜色产生。
[0058] 作为这种成色染料的例子可举出3‑(1,2‑二甲基‑3‑吲哚基)‑3‑[4‑二乙氨基‑2‑甲基苯基]苯酞内酯、3,3‑双(4‑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酞内酯、3‑(4‑二乙氨基‑2‑乙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1H‑吲哚‑3‑基)苯酞内酯、 3,3‑双[2‑[4‑(二甲基氨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氯苯酞内酯、3‑(4‑二甲氨苯基)‑3‑(4‑二乙氨基‑2‑甲苯基)‑6‑二甲氨基苯酞内酯、3‑(4‑二甲氨苯基)‑3‑(1,2‑二甲基吲哚‑3‑基) 苯酞内酯、3‑(4‑二甲氨苯基)‑3‑(2‑甲基吲哚‑3‑基) 苯酞内酯、3,3‑双(1,2‑二甲基吲哚‑3‑基)‑5‑二甲氨基苯酞内酯、3,3‑双(1,2‑二甲基吲哚‑3‑基)‑6‑二甲氨基苯酞内酯、3,3‑双(9‑乙咔唑‑3‑基)‑6‑二甲氨基苯酞内酯、3‑(4‑二甲氨苯基)‑3‑(1‑甲基吡咯‑3‑基)‑6‑二甲氨基苯酞内酯,3,3‑双[1,1‑双(4‑二甲氨苯基)乙烯‑2‑基]‑4,5,6,7‑四氯酞内酯、3,3‑双[1,1‑双(4‑吡咯烷并苯基)乙烯‑2‑基]‑4,5,6,7‑四溴酞内酯、3,3‑双[1‑(4‑吡咯烷并苯基)‑1‑(4‑甲氧苯基)乙烯‑2‑基]‑4,5,6,7‑四氯酞内酯、3‑[1,1‑二(1‑乙基‑2‑甲基吲哚‑3‑基)乙烯‑2‑基]‑3‑(4‑二乙氨苯基) 酞内酯、3‑[1,1‑二(1‑乙基‑2‑甲基吲哚‑3基)乙烯‑
2‑基]‑3‑(4‑N‑乙基‑N‑苯氨苯基) 酞内酯、3‑(2‑乙氧基‑4‑二乙氨苯基)‑3‑(1‑正辛基‑2‑甲基吲哚‑3‑基)‑ 苯酞内酯、3,3‑双(1‑正辛基‑2‑甲基吲哚‑3‑基)‑ 苯酞内酯、3‑(2‑甲基‑4‑二乙氨苯基)‑3‑(1‑正辛基‑2‑甲基吲哚‑3基)‑ 苯酞内酯。
[0059] 3,3‑双(1‑乙基‑2‑甲基‑1H‑吲哚‑3‑基)‑4‑氮杂苯酞内酯、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3‑(2‑乙氧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4‑氮杂苯酞内酯、3,3‑二(4‑二乙基氨基‑2‑乙氧基苯基)‑4‑氮杂苯酞内酯、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3‑(2‑乙氧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4‑氮杂酞内酯、3‑(2‑甲基‑4‑二乙氨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内酯、3‑(2‑正丙氧羰氨基‑4‑二‑正丙氨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酞内酯、3‑(2‑甲氨基‑4‑二‑正丙氨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苯杂酞内酯、3‑(2‑甲基‑4‑二正己氨苯基)‑3‑(1‑正辛基‑2‑甲基吲哚‑3‑基)‑4,7‑二氮杂苯酞内酯、3,3‑双(2‑乙氧基‑4‑二乙氨苯基)‑4‑氮杂酞内酯、3,3‑双(1‑正辛基‑2‑甲基吲哚‑3‑基)‑
4‑氮杂苯酞内酯、3‑(2‑乙氧基‑4‑二乙氨苯)‑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内酯。
[0060] 3,6‑二甲氧荧光母素、3‑二甲氨基‑7‑甲氧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6‑甲氧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甲氧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氯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6‑甲基‑7‑氯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6,7‑二甲荧光母素、3‑N‑己基‑N‑正丁氨基‑7‑甲基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二苄氨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辛氨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二‑正己氨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苯氨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2'‑氟苯氨基)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2'‑氯苯氨基)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3'‑氯苯氨基)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2',3'‑二氯苯氨基)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7‑(3'‑三氟甲基苯氨基)荧光母素、3‑二‑正丁氨基‑7‑(2'‑氟苯氨基)荧光母素、3‑二‑正丁氨基‑7‑(2'‑氯苯氨基)荧光母素、3‑N‑异戊基‑N‑乙氨基‑7‑(2'‑氯苯氨基)荧光母素、2'‑(二苄基氨基)‑6'‑(二乙氨基) 荧光母素、 2‑(2‑4‑二甲苯胺基)‑3‑甲基‑6‑二乙氨基荧光母素、2‑溴‑3‑甲基‑6‑二正丁基氨基荧光母素、3‑N‑正己基‑N‑乙氨基‑7‑(2'‑氯苯氨基) 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6‑氯‑7‑苯氨荧光母素、3‑二‑正丁氨基‑6‑氯‑7‑苯氨荧光母素、3‑二乙氨基‑6‑甲氧基‑7‑苯氨荧光母素、3‑二‑正丁氨基‑6‑乙氧基‑7‑苯氨荧光母素、3‑吡咯烷并‑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氢吡啶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吗啉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二甲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
3‑二乙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二‑正丁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二‑正戊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乙基‑N‑甲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正丙基‑N‑甲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正丙基‑N‑乙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
3‑N‑正丁基‑N‑甲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正丁基‑N‑乙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异丁基‑N‑甲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异丁基‑N‑乙氨基‑6‑甲基‑
7‑苯氨荧光母素、3‑N‑异戊基‑N‑乙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正己基‑N‑甲氨基‑
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环己基‑N‑乙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环己基‑N‑正丙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环己基‑N‑正丁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环己基‑N‑正己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3‑N‑环己基‑N‑正辛氨基‑6‑甲基‑7‑苯氨荧光母素。
[0061] 6’‑(二乙基氨基)‑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6'‑(二戊基氨基)‑3'‑甲基‑2'‑(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3'‑氯‑6'‑(二丁氨基)‑2'‑(苯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6'‑(异丁基乙基氨基)‑3'‑甲基‑2'‑苯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
9'‑[9H]氧杂蒽]‑3‑酮、二乙氨基)‑1基5‑29二甲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 6'‑(二丁氨基)‑3'‑甲基‑2'‑(苯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6‑二乙氨基‑2‑[(二甲基苯基)氨基‑3‑甲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3,5',6'‑三(二甲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 6'‑[乙基(4‑甲基苯基)氨基]‑2'‑甲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3',6'‑双(乙氨基)‑2',7'‑二甲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2'‑[环己基(苯甲基)氨基]‑6'‑(二乙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3'‑N,N‑二苄氨基‑6'‑N,N‑二乙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2'‑(N‑甲基‑N‑苯基)氨基‑6'‑(N‑乙基‑N‑(4‑甲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
6'‑[乙基(4‑甲基苯基)氨基]‑3'‑甲基‑2'‑(苯基氨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6'‑[乙基(3‑甲基丁基)氨基]‑3'‑甲基‑2'‑(苯基氨基) )‑螺[异苯并呋喃‑1(3H),9'‑[9H]氧杂蒽]‑3‑酮。
[0062] 罗丹明‑B‑苯氨基内酰氨、罗丹明‑(4‑硝苯氨基)内酰氨、罗丹明‑B‑(4‑氯苯氨基)内酰氨、3,7‑双(二乙氨基)‑10‑苯甲酰基啡嗪、苯甲酰基无色亚甲基蓝、4‑硝基苯甲酰基亚甲基蓝;苄酰基无色亚甲基蓝、7‑[4‑(二乙氨基)‑2‑(己氧基)苯基]‑7‑(1‑乙基‑2‑甲基‑1H‑吲哚‑3‑基)呋喃并[3,4‑b]吡啶‑5(7H)‑酮、7‑[4‑(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7‑(1‑乙基‑2‑甲基‑1H‑吲哚‑3‑基)‑呋喃并[3,4‑b]吡啶‑5(7H)‑酮、3‑甲基‑螺‑二并哌喃、3‑乙基‑螺‑二萘并哌喃、3‑苯基‑螺‑二萘并哌喃、3‑苄基‑螺‑二萘并哌喃、3‑甲基‑萘并‑(3‑甲氧苯并)螺哌哌喃、4,4‑双‑二甲氨基苯并丙醇苄醚、N‑卤苯基‑无色金黄氨(leuco‑auramine)、N‑2,4,5‑三氯苯基无色金黄氨。
[0063] 成色染料也可选自市售商品中例如ATP、BLACK15、BLACK100、BLACK305、BLACK400、BLACK500、BLMB、Blue63、Blue203、Blue220、BLUE520、ETAC、GN2、GN169、GREEN300 、GREEN‑DCF 、H‑1046、H‑2114、H‑3035、H‑7001、S‑205、TH‑107、Vermilion B2。
[0064] 上述成色染料按0.5‑15%的用量,优选至少1%且至多并包括12%的用量,存在于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中,该用量基于紫外光敏感性组合物的总固体或涂覆的可成像层的干重计。 作为成色染料显色后的色相,从可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绿、蓝或黑。
[0065]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
[0066]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并在相当多文献中进行过描述,包括:“Photoreactive Polymers: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esists”,A. Reiser, Wiley, New York, 1989,102‑ 177页,B. M. Monroe; “Radiation C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 P. Pappas, Ed.,Plenum, New York,1992, 399 ‑ 440 页;“Polymer Imaging”, A. B. Cohen 和 P. Walker; “Imaging Processes ana Material”, I. M. Sturge 等人,Van Nostrand Reinhold,New York,1989,226‑262页。另外,有用的自由基可聚合的组分还描述在欧洲专利 1, 182, 033(Fujimaki等人)。
[0067] 根据本发明,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是含有至少一个烯类不饱双键的聚合单体或寡聚体,可优选自多元醇的丙烯酸酯、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氨酯丙烯酸酯、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化物丙烯酸酯、环氧化物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8] 合适的自由基可聚合单体可以包括例如,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乙氧基化的乙二醇,乙氧基化的三羟甲基丙烷的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的三羟甲基丙烷的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氨基甲酸酯化的丙烯酸酯,多官能氨基甲酸酯化的甲基丙烯酸酯,环氧化的丙烯酸酯,和环氧化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低聚胺二丙烯酸酯。除了丙烯酸酯基团、甲基丙烯酸酯基团之外,丙烯酸单体或甲基丙烯酸单体也可以具有其他双键或者环氧化物基团。该丙烯酸单体或甲基丙烯酸单体还可以包含酸(例如羧酸)或者碱(例如胺)官能度。 有用的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包括多官能氨基甲酸酯化的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其它可聚合单体。
[0069] 自由基可聚合的组分按足以使得紫外光敏感性组合物在辐射曝光之后不溶于水性显影剂的量存在于该组合物中。这一般为20‑65重量%,通常25‑65重量%,基于辐射敏感性组合物的干重。
[0070] 光引发剂:
[0071] 用于本发明中的自由基光引发剂展现UV‑紫光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吸收 频带,并且这些频带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所示电磁谱的所述可见范围中,或在所述可见范围内具有肩部或一个或多个其它次要频带。例如苯酮类、三嗪类、香豆素类、蒽醌类、硫杂蒽酮类、 肟酯类或氧化膦类中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2] 用于紫外线和可见光激活的3‑酮香豆素类以及聚羧酸共引发剂,例如苯胺基‑N,N‑二乙酸和第二共引发剂,如美国专利5,942,372中所述;花青染料和具有经亚甲基与直接与芳环相连的N、O或S基团相连的羧酸基团的共引发剂,如美国专利5,368,990中所述。适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包括,例如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 2,4,6‑三甲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二苯基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甲氧基‑1,2‑二苯基乙酮、2‑(4‑甲氧苯基)‑4,6‑二(三氯甲基)‑2‑三嗪、2‑(4‑甲氧基‑1‑萘基)‑4,6‑二(三氯甲基)‑1,3,5‑三嗪、苯胺基‑N,N‑二乙酸、2,2‑二甲氧基‑2‑苯基乙酞苯、2‑甲基‑l‑[4‑(甲基硫)苯基‑2‑吗啉基丙‑l‑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硫代丙氧基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2‑氯硫杂蒽酮、芳酰基膦氧化物、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苯基双(2,
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3‑苯甲酰基‑7‑甲氧基香豆素、香豆素酮93、二苯乙醇酮、烷基取代蒽醌。此外比如市售产品中可举出BAPO、CPTX、DEAP、Darocure 1173、Darocure 184 、IHT‑PI 4265、IHT‑PI 659 、IHT‑PI ITX、IHT‑PI 910、IHT‑PI BP、Irgacure 369、Irgacure 907、MBF、OXE‑1、OXE‑2、PDO、Quantacure DMB、TEPO 、TPO、TPO‑L、UV‑651。
[0073] 上述引发剂按0.5‑25%的用量,优选至少1%且至多并包括20%的用量,存在于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中,该用量基于紫外光敏感性组合物的总固体或涂覆的可成像层的干重计。
[0074] 粘结剂:
[0075] 本发明的粘结剂为主链含碳的聚合物,可以没有限定地使用本领域中已知在阴图平版印刷版前体的感光层中使用的粘合剂聚合物等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0076] 有用的聚合物粘结剂可以是匀质的,即溶解在涂料溶剂中,或可以作为离散颗粒存在并且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衍生出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衍生出的聚合物、聚乙烯基缩、酚醛类树脂、由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N‑取代环状酰亚胺或马来酸酐衍生出的聚合物,例如欧洲专利 1, 182,033 (上面指出)和美国专利6,309,792 (上面指出)、美国专利6,569,603 (上面指出)和美国专利6,893,797 (Munnelly等人)中描述的那些。还有用的是美国专利7,175,949 (Tao等人)中描述的乙烯基咔唑聚合物。
[0077] 另一方面,有用的聚合物粘结剂也可是分布(通常均匀地)在整个可成像层中的颗粒状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中具有颗粒直径在10‑10000nm (通常20‑800 nm)的平均粒度。通常该聚合物粘合剂在室温为固体,并且典型的是非弹性的热塑体。该聚合物粘合剂包含亲水和疏水区域二者,这被认为对于通过促进显影能力来提高曝光和未曝光区域的差异而言是重要的,该离散粒子的存在倾向于促进未曝光区域的显影能力。这种实施方案的聚合物粘合剂具体的例子描述在美国专利6,899,994 (上面指出)、WO2009/030279 (Andriessen等人)、美国专利7,261,998 (Hayashi等人)、美国专利7,659,046(Munnelly等人)以及欧州专利1,614,540 (Vermeersch等人)
[0078] 除了以上实施方案的聚合物粘合剂之外,可成像层可以任选地包含一种或多种共粘合剂。典型的共粘合剂有,例如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交酯,聚乙烯基膦酸,合成的共聚物,例如烷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烷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0079] 用作粘合剂聚合物典型平均分子量为2000‑500000,优选5000‑100000。相对于紫外光敏感组合物的非挥发性组分的总重量,所有粘合剂聚合物合计用量通常是5‑60重量%,优选10‑50重量%。
[0080] 产酸剂:
[0081] 产酸剂是一种通过光引发分解而产生质子酸的光致产酸剂,在本发明中它是作为酸显色剂的前体存在于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中,可选鎓盐和三卤甲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0082] 合适的鎓盐包括锍鎓盐、碘鎓盐、氧亚砜鎓盐、氧鎓盐、亚砜鎓盐、膦鎓盐、重氮盐。具体实例包括氯化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六氟锑酸二苯基碘鎓、辛基硫酸二苯基碘鎓、辛基硫代硫酸二苯基碘鎓、2‑羧酸二苯基碘鎓、对甲苯磺酸N‑甲氧基‑a ‑甲基吡啶鎓、四氟酸4‑甲氧基苯_重氮盐、氯化2‑氰基乙基_三苯基膦鎓、双六氟磷酸双_[4‑ 二苯基锍鎓苯基]硫醚、六氟锑酸双‑4‑十二烷基苯基碘鎗、六氟磷酸三苯基锍鎓、六氟锑酸三苯基锍鎓、四氟硼酸三苯基锍鎓、辛基硫酸三苯基锍鎓、六氟锑酸苯氧基苯基重氮盐和六氟锑酸苯氨基苯基重氮盐。
[0083] 合适的三卤甲基化合物包括三氯甲基三嗪类化合物,如美国专利3,779,778和4,997,745中所述,例如2‑(4‑甲氧苯基)‑4,6‑二(三氯甲基)‑2‑三嗪、2‑苯基‑4,6‑双(三氯甲基)三嗪、2,4,6‑三(三氯甲基)三嗪、2‑甲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
[0084] 上述产酸剂按0.5‑25%的用量,优选至少1%且至多并包括20%的用量,存在于可成像紫外光敏感组合物中,该用量基于紫外光敏感性组合物的总固体或涂覆的可成像层的干重计。
[0085] 除此之外,本发明中所述组合物还可以按常规量包括各种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着色染料、粘附力促进剂、阻聚剂、抗氧化剂或它们的组合,或常用于平版印刷技术的任何其它附加物。
[0086] c. 印刷版前体的形成:
[0087] 本发明可以通过将上述可成像组合物适当地施涂到上述的底基上形成具有可成像涂层的印刷版前体。具体地说,是将所述可成像组合物分散或溶解于适合的涂布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并采用适合的设备和程序如旋涂、刀涂、凹版涂布、模涂、狭槽涂布、棒涂、盘条涂布、辊涂或挤出机料斗涂布,将所述混合溶液施加到基材载体的表面上,也可以通过喷涂到适合的支持体如印刷机的印刷筒上来施加所述组合物,然后在70℃‑160℃烘箱内干燥除去所述涂布溶剂,即得所述平版印刷印版前体。
[0088] 作为在此所使用的溶剂的选择取决于所述组合物中的聚合物粘结剂及其它非聚合物组分的性质,通常在本领域中熟知的条件和技术下所使用的涂布溶剂,可以列举:丙酮、环己酮、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四氢呋喃、1‑甲氧基‑2‑丙醇、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乙基乙酸酯、1‑甲氧基‑2‑丙基乙酸酯、二甲氧基乙烷、乳酸甲酯、乳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甲基脲、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γ‑丁内脂等,但不限定于这些溶剂。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0089] 干燥后的可成像层的涂层重量一般是至少0.l‑5g/m2,优选0.5‑3g/m2。
[0090] 在本发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中,为了防止脂肪、油、灰尘或氧化的污染及刮擦造成的损伤,还可优选在可成像涂层上设置包含一种或多种表面保护性化合物保护层。作为在保护层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可以适当选择水溶性聚合物、水不溶性聚合物的任一种来使用,还可根据需要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 阿拉伯树胶,支链淀粉,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或者甲基纤维素,糊精,环糊精,乙烯醇,聚乙烯醇,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多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者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等。其中,优选使用结晶性较优异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体而言,将聚乙烯醇用作主成分时,能够给氧阻断性、显影除去性之类的基本特性带来最良好的结果。
[0091] C.曝光:
[0092]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而言,用于将本发明的平版印刷印版前体曝光的激光可以是碳弧灯、高压水灯、氙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灯、钨灯、卤素灯、氦镉激光、氩离子激光、FD— YAG激光、氦氖激光、半导体激光(350nm — 450nm) 对感光层进行图像曝光。目前可商购的图像数码制版机中使用的高性能激光器或激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为405 nm,成像设备可以配置为平板式记录器或鼓式记录器,其中可成像元件安装到鼓的内或外圆柱表面。合适的曝光设备例如:CRON(科雷)和AMSKY (保利特)的 CTCP/UV成像机、 BasysPrint 的Xeikon UV装置、Liischer的 Xpose UV机、 ECRM 的Nautilius 设备。 取决于辐射感光层的感光度,一般采用30 mJ/cm2至500 mJ/cm2 ,优选 50 mJ/cm2至 300 mJ/cm2 的能量进行该成像。
[0093] 在曝光之后和显影之前,可根据需要对印版前体选择预热或不预热的处理。一般说来,经过显影前预热处理的印版能或多或少提高它的印刷耐印能力。最终通过前述的显影工序制得成像的平版印刷版被安装到印刷机上,涂覆印刷油墨和润版溶液进行印刷,其中润版溶液被未成像区域(由成像和冲洗步骤揭露的亲水性基材表面)吸收,并且油墨被成像层(未除去)区域吸收。然后将该油墨转移至适合的接收材料(例如布、纸、金属、玻璃或塑料)而在其上提供图像的所需压印。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中间“转印辊”来将油墨从成像构件转移到接收材料。
[009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除非如下特别说明,实例中的大部分组分化合物可以从Aldrich  Chemical Company (Milwaukee, WI)获得。
[0095]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一些特殊组分和材料如下:
[0096] 粘结剂A是含90重量%苯乙烯和10重量%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在丙醇/水(体积比为80/20)中的聚合物分散体,固含量为23.7%。
[0097] 粘结剂B 是含8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0重量%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在2‑丁酮中的溶液,浓度为33%。
[0098] 粘结剂C是含92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重量%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在丙醇/水(体积比为80/20)中的聚合物分散体,固含量为24.0%。
[0099] 粘结剂D是含20重量%苯乙烯、70重量%丙烯酸氰乙酯和10重量%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在丙醇/水(体积比为80/20)中的聚合物分散体,固含量为23.8%。
[0100] 粘结剂E是含9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和10重量%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在2‑丁酮中的聚合物溶液,固含量为10%。
[0101]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1, 6 ‑己二异氰酸酯与丙烯酸羟乙酯和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的反应产物(在2‑丁酮中的聚合物溶液,固含量为80%)。
[0102] 实施例1
[010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04] BLACK305                              0.11 g
[0105] 粘结剂A                                   1.85 g
[0106] 粘结剂E                                   2.80 g
[0107]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1.28 g
[0108] Sartomer 355                              0.28 g
[0109] 2‑(4‑甲氧苯基)‑4,6‑二(三氯甲基)‑2‑三嗪    0.03 g
[0110] CPTX                                      0.06g
[0111] 六氟磷酸三苯基锍鎓                     0.15 g
[0112] 艳蓝BO                                    0.005g
[0113] BYK‑336                                   0.03 g
[0114]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2g的1‑甲氧基‑2‑丙醇、9.5g的水和16.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2
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得到的第一涂层重量为1.2 g/m。 然后用阿拉伯树胶(3.0 g)和水(94.0 g)的溶液覆盖第一层涂布上方,再次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 即制备
2
得到双涂层总重量约为2.2 g/m的平版印刷印版前体。
[0115]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6。然后将此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直接安装在印刷机上,使用平版印刷油墨和润版液的组合在机除去辐射敏感可成像层的未曝光区域,进而打印出超过1000张质量良好的印品。
[0116] 实施例2
[011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18] 3,3‑双(4‑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酞内酯  0.13 g
[0119] 粘结剂D                                    1.92 g
[0120] 粘结剂B                                    0.93 g
[0121]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1.20 g
[0122] Sartomer 355                               0.25 g
[0123] 六氟锑酸二苯基碘鎓                         0.19 g
[0124] 苯胺基‑N,N‑二乙酸                          0.08g
[0125] 香豆素酮93                                 0.07g
[0126] 聚丙烯酸                                   0.08 g
[0127] 艳蓝BO                                     0.005g
[0128] BYK‑341                                    0.03 g
[0129]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2g的1‑甲氧基‑2‑丙醇、9.5g的水和16.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2
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得到涂层重量为1.2g/m的平版印刷印版前体。
[0130]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4。然后将此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直接安装在印刷机上,使用平版印刷油墨和润版液的组合在机除去辐射敏感可成像层的未曝光区域,进而打印出超过1000张质量良好的印品。
[0131] 实施例3
[01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33] TH‑107                               0.13 g
[0134] 粘结剂A                               1.80 g
[0135] 粘结剂E                               2.88 g
[0136]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1.35 g
[0137] Irgacure 369                          0.06 g
[0138] 2‑甲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         0.06克
[0139] 六氟磷酸三苯基锍鎓                    0.16g
[0140] 艳蓝BO                                0.005g
[0141] BYK‑341                               0.02 g
[0142]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2g的1‑甲氧基‑2‑丙醇、9.5g的水和16.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2
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得到的第一涂层重量为1.2 g/m。 然后用聚乙烯醇(3.0 g)和水(94.0 g)的溶液覆盖第一层涂布上方,再次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 即制备得到
2
双涂层总重量约为2.2 g/m的平版印刷印版前体。
[0143]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5。然后将此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直接安装在印刷机上,使用平版印刷油墨和润版液的组合在机除去辐射敏感可成像层的未曝光区域,进而打印出超过1000张质量良好的印品。
[0144] 实施例4
[014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46] 2‑(2‑4‑二甲苯胺基)‑3‑甲基‑6‑二乙氨基荧光母素         0.16 g[0147] 粘结剂C                                1.95 g
[0148] 粘结剂B                                0.78 g
[0149]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1.25 g
[0150] Sartomer 355                            0.24 g
[0151] 六氟磷酸(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鎓    0.20 g
[0152] IHT‑PI ITX                                           0.07 g
[0153] 2‑甲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                        0.05 g
[0154] 艳蓝BO                                               0.005g
[0155] BYK‑336                                              0.02 g
[0156]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2g的1‑甲氧基‑2‑丙醇、9.5g的水和16.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2
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得到的第一涂层重量为1.2 g/m。 然后用阿拉伯树胶(3.0 g)和水(94.0 g)的溶液覆盖第一层涂布上方,再次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 即制备
2
得到双涂层总重量约为2.2 g/m的平版印刷印版前体。
[0157]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5。然后将此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直接安装在印刷机上,使用平版印刷油墨和润版液的组合在机除去辐射敏感可成像层的未曝光区域,进而打印出超过1000张质量良好的印品。
[0158] 实施例5
[015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60] Blue‑63                              0.18 g
[0161] 粘结剂D                              1.92 g
[0162] 粘结剂E                              2.86 g
[0163]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1.27 g
[0164] Sartomer 399                         0.28 g
[0165] 六氟磷酸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         0.29 g
[0166] 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0.08 g
[0167] 2‑(4‑甲氧苯基)‑4,6‑二(三氯甲基)‑2‑三嗪    0.07 g
[0168] 艳蓝BO                               0.005g
[0169] BYK‑341                              0.02 g
[0170]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2g的1‑甲氧基‑2‑丙醇、9.5g的水和16.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2
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得到的第一涂层重量为1.2 g/m。 然后用阿拉伯树胶(3.0 g)和水(94.0 g)的溶液覆盖第一层涂布上方,再次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 即制备
2
得到双涂层总重量约为2.2 g/m的平版印刷印版前体。
[0171]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4。然后将此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前体直接安装在印刷机上,使用平版印刷油墨和润版液的组合在机除去辐射敏感可成像层的未曝光区域,进而打印出超过1000张质量良好的印品。
[0172] 对比实施例1
[017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来自CN113942289A的实施例1,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74] 粘结剂A                              3 .53 g
[0175]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3 .74 g
[0176] Sartomer 355                              0 .78 g
[0177] 2‑(4‑甲氧苯基)‑4 ,6‑二(三氯甲基)‑2‑三嗪   0 .42 g
[0178] 苯胺基‑N ,N‑二乙酸                        0 .23g
[0179] 聚乙二醇                                  0 .07 g
[0180] 艳蓝BO                                    0 .005g
[0181] TMSPMA                                    0 .005 g
[0182] BYK‑307                                   0 .02 g
[0183]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 .2g的1‑甲氧基‑2‑丙醇、9  .5g的水和16 .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即制得涂层重量为1 .2 g/m2的平版印刷版前体。
[0184]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无法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0。
[0185] 对比实施例2
[018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成像组合物来自CN113942289A的实施例2,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0187] 粘结剂A                                   2 .22 g
[0188] 自由基可聚合化合物A                       2 .44 g
[0189] Sartomer 355                              0 .51 g
[0190] 氯化二苯基碘鎓                            0 .29 g
[0191] 苯胺基‑N ,N‑二乙酸                        0 .23g
[0192] 香豆素酮93                                0 .06g
[0193] 聚丙烯酸                                  0 .08 g
[0194] 艳蓝BO                                    0 .005g
[0195] TMSPMA                                    0 .005 g
[0196] BYK‑307                                   0 .02 g
[0197] 将上述各成分溶解于20 .2g的1‑甲氧基‑2‑丙醇、9  .5g的水和16 .5g的2‑丁酮的混合溶剂中,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把溶液覆盖在经电化学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的铝版基[0198] 上,然后在110℃烘箱内干燥2min,即制得涂层重量为1  .2 g/m2的平版印刷版前体。
[0199] 这样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可通过CRON (科雷)的UVP‑820G+型CTcP制版机上使用405nm 激光器,转鼓旋转速度500rpm,激光功率45mW,进行图形扫描曝光后无法获得肉眼清晰可辩的曝光图像,使用X‑rite 508密度计(中性滤光器)测量得的该图像的曝光区域和未曝光区域之间的光学密度的差异(ΔOD)为0.00。
[020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