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图象并排的稿件的打印方法

申请号 CN89109340.0 申请日 1989-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21556C 公开(公告)日 1993-07-14
申请人 惠普公司; 发明人 戴维·C·威尔克斯; 马克·J·迪维托里奥; 布赖恩·E·克里普; 加里·K·卡特勒;
摘要 一种打印并排文字和图象的方法,可减少 打印机 缓冲 存储器 的存储量。该方法规定先行查找区(30)并确定文字基线是否在该区内(32)。如果不在,则打印下一图象光栅行(34),推进该区(36),和重复各步骤(32、34及36)直至下一基线位于该区内;否则,则计算与该基线相关的文字行是否应打印(24),如应打印,则打印该文字行(45),打印下一图象光栅行(44)和推进所述区;否则执行各步骤(44、36),并重复步骤(24、44和36)直至该文字应打印。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在页面上对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执行打印的方法,所述文字按行排列而所述图象按光栅行排列,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先行查找区进行规定(30);
确定在该先行查找区内是否存在文字基线(32);
如果该先行查找区内不存在文字基线,则执行对下一图象光栅行的打印(34),推进该先行查找区(36),然后重复:上述文字基线确定步骤(32)、图象光栅行打印步骤(34)、以及先行查找区推进步骤(36),直至下一文字基线行处于该先行查找区中;
如果该先行查找区内存在文字基线,则计算与该文字基线相关联的文字行是否应打印(24),(a)如果应打印,则执行该文字行的打印(45),执行下一图象光栅行的打印(44),以及推进该先行查找区(36),(b)如果与该文字基线相关的文字行不应打印,则执行下一图象光栅行的打印(44),推进该先行查找区(36),以及重复:所述计算步骤(24)、图象光栅行打印步骤(44)、和先行查找区推进步骤(36),直至应打印与文字基线相关的文字行为止;和
重复上列各步骤,直至全部文字和图象打印都执行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先行查找区的步骤(30)包括将先行查找区的垂直向尺寸设定为与应用该方法的系统能够打印的最大的文字字符的垂直向尺寸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先行查找区的步骤(36)包括将先行查找区向前移进图象的一个光栅行。
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用于具有规定的垂直向尺寸的扫描打印头打印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24)包括:
计算打印该文字行所要求的打印头经过次数(38);
将该次数与打印头的垂直向尺寸相乘(40),和
如果该文字的基线与先行查找区起始处的距离处在由所述乘积所确定的范围内,则将该文字送至打印机(42)。
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24)包括:
计算从先行查找区起始处测量的预定距离内有无该文字行;
如果有该文字行,则对该文字行执行打印。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对文字和图象并排的稿件的打印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先行检测并排的文字和图象的软件。通过先行查找,本方法能够恰当地将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整体化。

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指的是文字位于图象的一部分之侧或叠加在图象的一部分上。换言之,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意指文字和图象的一部分相对于页面具有相同的垂直向位置

页式打印机是这样打印并排的文字和图象的,即,将描述整个并排的文字和图象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对每个数据确定位置然后打印整页。因此,由主计算机至打印机的数据发送的次序并不重要。但是,页式打印机需要相当大的存储器。

要在串行或有扫描打印头的打印机上打印并排文字和图象,数据必须按垂直向位置或按地址排序。然而,这种打印机通常带有有限的存储器。当打印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时,打印机的存储器尚未将并排的文字和图象完全排序便已装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印机已经接收到确定图象部分的数据,那么,打印机便不得不打印出一部分图象以便在存储器中为要到来的文字数据留出空间。因此,如果输入的文字数据定址在前面的位置,那么,文字字符便会错误置位,除非打印机可将纸张后退。

为让串行和扫描打印头打印机打印并排的文字和图象,可将欲打印图象的页馈送打印机两次。该打印机先打印文字或者图象,然后打印另一部分。然而,重复送纸很麻烦而且导致打印机输出速度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页式、串行或扫描打印机上打印并排的文字和图象的便利方法,它无需用于整页寻址的存储器,也无需通过打印机产生单独的图象和文字文件或重新供纸。

本发明也可连同Mark    D.Lund的发明“双向图象打印方法”一起使用(该发明已转让给Hewlett    Packard公司,并已经述于一项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文件中)。

本发明的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打印方法包括允许无需整页访问或重复供纸而对并排的文字和图象进行打印的软件。这可通过先行查找、对文字位置进行识别、打印该文字范围内的任何图象,然后执行文字的打印这样一些步骤来完成。通过先行查找和文字位置识别,本方法可确定该文字相对于图象的应该打印的时刻。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一般步骤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用以简略说明特定步骤的框图。

图3为用于扫描打印头打印机的本发明方法的框图。

图4至图7说明在使用扫描打印头打印机的系统中,本发明方法的操作过程。

图1概述了本发明的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打印方法的一般步骤。起始时,本方法先行查找并识别待打印的文字的一部分,如框10所示。通常文字是供在页面上打印所用,而识别步骤意指对该页面上待打印的文字的下一行进行定位。

当已识别出文字的一部分,本方法对在该文字部分范围内的图象执行打印,如框12所示。例如,如果待打印文字的第一行位置定在页面下大约4英寸处,那么,本发明的方法将对在所识别文字范围内的任何图象执行打印。

本发明的方法通常由置于主计算机中的打印机驱动程序来实现。因此,短语“执行打印”意指将待打印数据送至打印机。这样打印机可缓 冲数据并在合适时将数据打印出来。

在步骤14,本发明的方法对所识别出的文字部分执行打印。然后,本方法返回步骤10并识别文字的另一部分。

先行查找和识别文字可让打印机缓冲整个文字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文字。因此,可由打印机存储较多的图象信息,从而提高打印机的吞吐量。

图2更详细地概述了本发明的方法。起始时,在步骤16,本方法定义了先行查找区。该先行查找区是本发明的方法将在其中识别文字的位置的规定区域。换言之,先行查找区就是本方法在对任何图象或文字执行打印前要审查的规定的数据量。

先行查找区可认为是具有固定垂直向尺寸和与在其上准备打印图象的页面宽度对应的平向尺寸的区域。该区域的顶部边界位于图象的当前光栅行。先行查找区的垂直向尺寸一般等于可由特定打印机打印的最大文字字符的垂直向尺寸。

在步骤18,本方法首先扫描先行查找区以检测其中是否置有任何文字。如果文字不在该区域内,那么,本方法对图象的一部分执行打印,如步骤20所示。然而,在步骤22,将先行查找区向前推进,然后,本方法确定在已推进的先行查找区内有无任何文字。

若在该区域检测出文字,本方法判定是否应将该文字送到打印机,如步骤24所示。在使用页式打印机的系统中,可通过计算是否有任何文字在距离先行查找区起始处的预定距离之内来进行所述的判定过程。在使用扫描打印头打印机的系统中,可按在讨论图3中的相关步骤38、40和42中所公开的方法进行所述的判定过程。

如果文字不须送到打印机,那么,本方法在步骤26对图象的一部分执行打印,在步骤22,推进先行查找区并重复步骤18和24。如果方法判定该文字应该送至打印机,那么,本方法对文字执行打印,如步骤28所 示。接着,本方法在框26执行下一部分图象的打印,在步骤22推进先行查找区。然后,从步骤18开始重复本方法。

图3为用于扫描打印头打印机的本发明的并排的文字和图象打印方法的方框图。具体地说,图3更详细地陈述了图2的步骤24。

如框30所示,本方法再次定义先行查找区。然后,本方法确定该区内有无任何文字,如步骤32所示。具体地说,本方法对先行查找区内有无任何文字进行检测。文字基线为假想的标示文字所在位置的直线。

如果在该区内没有检测到基线,那么,在步骤34,本方法对图象的一部分执行打印。按照最佳实施例,本方法执行一个图象光栅行的打印。接着,步骤36按与所执行的图象部分相等的量(通常为一个光栅行)推进先行查找区。然后,由步骤32重新开始本方法。

如在先行查找区内检测出文字基线,那么,本方法继续步骤38、40和42。这三个步骤对应于图2的步骤24。

步骤38识别打印机打印文字时打印头需要经过的次数(该文字的基线是处在先行查找区之中的)。步骤40将该经过次数与打印头的垂直向尺寸相乘。该乘法之积确定了所谓文字输出框。该文字输出框的垂直向尺寸等于步骤40中的乘积,所述垂直向尺寸是从先行查找区的顶部开始测量的。该文字输出框的宽度等于先行查找区的宽度。

接着,步骤42确定有无文字基线位于文字输出框之内。如果没有,本方法在步骤44对一部分图象执行打印。又,最好将一个图象光栅行送到打印机。然后,本方法在步骤36将先行查找区向前推进,并由步骤32重新开始。

如果在步骤42检测出文字输出框中的文字基线,那么,本方法在步骤45对文字执行打印并进到步骤44。换言之,在步骤45,本方法将其基线在所述文字输出框内的文字送到打印机,然后,在步骤44,本方法发送下一图象光栅行。

然后,本方法在步骤36推进先行查找区,并由步骤32重新开始。重复本方法直至包含并排的文字与图象的完整图形已送至打印机。

图4描绘已并排的文字46和图象47被送至打印机的完整图形。因图象在文字边侧,所以,文字和图象被并排起来。图5至图7说明在使用扫描打印头(例如Hewltt-Packard′s    Deskjet)打印机的系统中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过程。

具体地说,图5至图7说明了本发明的方法的连续的步骤。描绘在图4中而在图6、图7看不到的文字或图象是已送去打印机的文字和图象。

图5展示了在图象47的第一光栅行上的先行查找区48。该区的垂直向尺寸为1/3英寸,即,Deskjet打印机能够打印的最大的文字字符的垂直向尺寸。

先行查找区设置之后,本方法检测该区内有无文字基线。图5展示了区域48中一条假想的文字基线50。基线50与可用打印头的一遍扫描而打印的文字相关联,换言之,为一遍字体。因此,本方法用1乘以打印头的垂直向尺寸,对Deskjet打印机而言,为1/6英寸。所得乘积确定了文字输出框54的垂直向尺寸52。

如图5所示,基线50不在框54内。这样,本方法不将该文字送至打印机而发送描述图象的下一光栅行的数据。然后,本方法将先行查找区48推进一个扫描行。本方法重复以上公开的步骤直至基线50在框54之内。

图6展示已推进的先行区48及框54中的基线50。在区域48中仍只有一条文字基线,所以,框54具有与图5中的相同的垂直向尺寸。因为基线50在框54之内,所以,本方法可将与基线50相关联的文字送到打印机。该文字应有正确的定位信息,使得在需要时打印机可打印出文字。

然后,本方法将下一图象光栅行送至打印机并推进区域48。再重复 本方法直至另一文字基线在区域48之内。

图7展示在区域48之内的基线56。图7仅展示尚未送至打印机的起始图象部分。与基线56相关联的文字为两遍字体,这样,文字输出框58具有与区域48相同的垂直向尺寸。

这时,本方法将与基线56相关联的文字送到打印机。接着,本方法发送图象数据的光栅行直至另一基线出现在区域48之内。重复本方法直至待打印的整个图象已送出去。

本发明的并排的文字和图象的打印方法可应用于许多打印系统中。它的应用由于只要求缓冲页面上待打印的一部分图象因而增加了打印机的吞吐量。换言之,不再需要全页面编址。并减少了打印机内所需的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取量。

尽管这里已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和最佳实施例,但可作变型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