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

申请号 CN200410078340.2 申请日 2004-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0397242C 公开(公告)日 2008-06-25
申请人 钟有琴; 发明人 钟有琴;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模型脸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拍摄头部照片;依照片制作三维泥塑头像;将泥塑头像翻制成前后两个凹模;用两个凹模分别翻制出前后两个凸模,将凸模 定位 于吸塑机 石膏 板上;用两个凹模翻制出一完整三维头像;根据照片用电脑制作与泥塑头像等大的二维头像图像和头像延伸展开图;采用丝网印刷版或者直接用平台喷绘机将头像图像印制于PVC 薄膜 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定位 位置 相对应的位置上。将所述PVC薄膜夹于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后将头像图像与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快速冷固;取下PVC薄膜,用胶把前后两半PVC凸形薄膜套贴于完整的三维头像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拍摄所要写真的人物头部的多度照片;
(2)根据照片中反映出的造型制作三维泥塑头像;
(3)将所述泥塑头像翻制成前脸与后脑两个凹模;
(4)用所述两个凹模分别翻制出前脸和后脑两个凸模,并将所述凸 模的凸面朝上定位粘接于吸塑机的石膏上,之后沿凸模形体的周边 及低洼部位打通多个吸塑用的小孔;
(5)用所述两个凹模翻制出一个完整的三维头像,并修除模具线;
(6)以所述照片中的正面图为主,用电脑制作与所述泥塑头像上下 的长度同等大小的二维头像图像,同时以其它角度的照片为参考,制作 头像的延伸展开图;
(7)用激光照排机出加网版片,并据以制作丝网印刷版;
(8)用上述丝网印刷版将头像图像印制于PVC薄膜上与所述两个凸 模的定位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9)将所述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 像图像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即冷固;
(10)取下所述PVC薄膜,剪去头像图像之外的余料,用胶把前后 两半PVC凸形薄膜套贴于所述完整的三维头像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7)中制作丝网印刷版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①用激光照排机出加网版片,据以制作出一丝网印刷版;
②用该丝网印刷版将头像图像印制于PVC薄膜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 定位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③用木条四框夹住该PVC薄膜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像 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找出差距并据此对电脑中的 头像图像进行修正;
④重复上述①-③项操作1-2次左右,直到完全对准为止;
⑤根据最终修正后的头像图像出加网版片并制作能够用于步骤(8) 的具有合适头像图像的丝网印刷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片 为彩色照片,所述具体步骤①-④中的加网版片和丝网印刷版分别为黑 白加网版片和黑白丝网印刷版,所述具体步骤⑤中最终形成的加网版片 和丝网印刷版分别为CMYK四色加网版片和CMYK四色丝网印刷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白 丝网印刷版为200目左右的丝网印刷版,所述的CMYK四色丝网印刷版为 420目的丝网印刷版。
5.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凹模和/或所述凸模的材质为精粉石膏、树脂或低熔点金属中 的任何一种,所述完整的三维头像由聚酯材料制成,所述的PVC薄膜 为白色亚光PVC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小孔的孔径φ为0.3-0.5mm,间距5-10mm。
7.一种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拍摄所要写真的人物头部的多角度照片;
(2)根据照片中反映出的造型制作三维泥塑头像;
(3)将所述泥塑头像翻制成前脸与后脑两个凹模;
(4)用所述两个凹模分别翻制出前脸和后脑两个凸模,并将所述凸 模的凸面朝上定位粘接于吸塑机的石膏板块上,之后沿凸模形体的周边 及低洼部位打通多个吸塑用的小孔;
(5)用所述两个凹模翻制出一个完整的三维头像,并修除模具线;
(6)依所述照片中的正面图为主,用电脑制作与所述泥塑头像同等 大小的二维头像图像,同时以其它角度的照片为参考,制作头像的延伸 展开图;
(7)通过与电脑相连的平台喷绘机将所述头像图像直接喷绘于PVC 薄膜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8)将上述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 像图像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找出差距并据此对电 脑和平台喷绘机中的头像图像进行修正;
(9)重复上述(7)-(8)项操作1-2次左右,直到完全对准为止;
(10)用平台喷绘机将最终修正后的头像图像喷绘于PVC薄膜上与 所述两个凸模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11)将步骤(10)中制成的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 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像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即 冷却;
(12)取下所述PVC薄膜,剪去头像图像之外的余料,用胶把前后 两半PVC凸形薄膜套贴于所述完整的三维头像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 模和/或所述凸模的材质为精粉石膏、树脂或低熔点金属中的任何一种, 所述完整的三维头像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的PVC薄膜为白色亚光 PVC薄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 的孔径φ为0.3-0.5mm,间距为5-10mm。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形体的写真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形成 模型脸部具有写真效果的三维造型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表现三维的人像造型时,所有的艺术家都是采用雕塑或雕刻的手法。 如泥塑、石雕、木雕等等,并因而具有适应不同实际需要和用途的艺术价值。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表现三维人像,由于材质等工艺方面的制约,要想与人 像一样逼真存在很大的局限,比如不便于用来展现真实直观的造型效果,而 且难于实现批量化制作。对于蜡像制作而言,尽管其能够相对逼真地表达出 人物的造型形象,然而其一般是出于纪念或其它特殊的需要,由专家按1∶1的 比例特制而成,因而存在工艺难度大、成本高的缺陷。并且其往往只做一件 陈列于特定的场馆,无法实现批量化制作。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将蜡像用作 家居装饰。而对于塑料娃娃的制作,虽然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批量化制作, 却因为其仅仅能够表达一种抽象的娃娃概念,存在无法真切表达出特定人物 内涵与造型要求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型脸部的成型 方法。该方法可以将照片中的造型形象逼真地再现为立体的造型,并且工艺 简单、可实现批量化制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拍摄所要写真的人物头部的多度照片;
(2)根据照片中反映出的造型制作三维泥塑头像;
(3)将所述泥塑头像翻制成前脸与后脑两个凹模;
(4)用所述两个凹模分别翻制出前脸和后脑两个凸模,并将所述凸模的 凸面朝上定位粘接于吸塑机的石膏上,之后沿凸模形体的周边及低洼部 位打通多个吸塑用的小孔;
(5)用所述两个凹模翻制出一个完整的三维头像,并修除模具线;
(6)以所述照片中的正面图为主,用电脑制作与所述泥塑头像上下的长 度同等大小的二维头像图像,同时以其它角度的照片为参考,制作头像的延 伸展开图;
(7)用激光照排机出加网版片,并据以制作丝网印刷版;
(8)用丝网印刷版将头像图像印制于PVC薄膜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定位 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9)将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像与 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即冷固;
(10)取下所述PVC薄膜,剪去头像图像之外的余料,用胶把前后两半 PVC凸形薄膜套贴于所述完整的三维头像上。
再者,上述步骤(7)中制作丝网印刷版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①用激光照排机出加网版片,据以制作出一丝网印刷版;
②用该丝网印刷版将头像图像印制于PVC薄膜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定位 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③用木条四框夹住该PVC薄膜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像与所 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找出差距并据此对电脑中的头像图像 进行修正;
④重复上述①-③项操作1-2左右,直到完全对准为止;
⑤根据最终修正后的头像图像出加网版片并制作能够用于步骤(8)的具 有合适头像图像的丝网印刷版。
对于上述步骤(7)和步骤(8),还可以变换为以下步骤:
1.通过与电脑相连的平台喷绘机所述头像图像直接喷绘于PVC薄膜上与 所述两个凸模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2.将上述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像 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找出差距并据此对电脑和平台喷 绘机中的头像图像进行修正;
3.重复上述1.-2.项操作1-2次左右,直到完全对准为止;
4.用平台喷绘机将最终修正后的头像图像喷绘于PVC薄膜上与所述两个 凸模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上述变换后的步骤,可以省却制作加网版片以及进而制作丝网印刷版再 转印于PVC薄膜上的工序。操作更为简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
2.造型生动逼真,具有真实直观的效果,并且制作起来大小变化自如, 能够实现无极化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模型脸部的成型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以制作10公分高的京剧人物头像“包公”为例,其包括如下步骤:
(1)先拍摄饰演包公的演员头部的舞台化妆形象的正面、左右侧面等不 同角度的彩色照片;
(2)然后按照彩色照片制作10公分高的泥塑三维头像。该步骤可以采用 手工方式,也可以使用三维雕刻机制作。
(3)根据所述三维头像,翻制出前脸和后脑2块凹模;
(4)使用所述两块凹模分别翻制出前脸和后脑2块凸模,并将所述凸模 的凸面向上,置于吸塑机的石膏板上并定位粘接牢固。然后沿凸模的周边以 及眼角、嘴角等低洼处打通若干个小孔,以备吸塑用。其中,所述凸模形体 周围打孔的距离视其形状大小而定,对于孔径φ为0.3-0.5mm的小孔,以间距5 -10mm为宜。在所述凸面朝上定位时,如果凸模的下边缘接触不到石膏板的 断面,应用石膏补平,以利于粘牢定位后吸塑。
(5)再用(3)中的前脸和后脑2块凹模,翻制出一完整的三维头像, 并修除模具线。该三维头像以聚酯等较为轻软的的材质制作为宜,数量依 实际需要自定。
其中,所述凸模和凹模所用的材质,可以采用精粉石膏,也可用树脂、 低熔点金属等。
(6)以着妆的头像正面彩色照片为主,其它角度的彩色照片为辅助,在 电脑中制作出与(2)中塑造的完整的三维头像同样为10公分高的二维头像图 像以及头像的平面展开图像。其中人物的形态、肤色、五官、眼神等都要以 照片为准。经过平面处理并调正色彩。
(7)通过与电脑相连的平台喷绘机将所述头像图像直接喷绘于0.3mm厚 的PVC薄膜(白色亚光板)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8)将上述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 像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找出差距并据此对电脑和平台 喷绘机中的头像图像进行修正;
(9)重复上述(7)-(8)项操作1-2次左右,直到完全对准为止;
(10)用平台喷绘机将最终修正后的头像图像喷绘于PVC薄膜(白色亚 光板)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11)将步骤(10)中制成的PVC薄膜夹于一木框中,在吸塑机上烘软, 将其上的头像图像与所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即冷却;
(12)取下所述PVC薄膜,剪去头像图像之外的余料,用胶把前后两半 PVC凸形薄膜套贴于所述完整的三维头像上。
在上述步骤(6)之后,为了适应不同的生产条件,还可以变换为如下步 骤进行制作:
1.使用激光照排机先出一张黑白加网版片,再根据该黑白加网版片制作 出一张200目左右的黑白丝网印刷版;
2.用该黑白丝网印刷版将头像图像印制于0.3mm厚的PVC薄膜(白色亚 光板)上与所述两个凸模的定位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3.用木条四框夹住该PVC薄膜在吸塑机上烘软,将其上的头像图像与所 述已定位的两个凸模位置对准后吸塑,找出差距并据此对电脑中的头像图像 进行修正;
4.重复上述①-③项操作约1-2次,直到完全对准为止;
5.用激光照排机将已经调整合适的图像出CMYK四色加网片,并制作 420目CMYK四色丝网印刷版。
(9)用420目CMYK四色丝网印刷版将图像印制于0.3mm厚的PVC薄膜 上与上述(4)中所述两个凸模的定位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余下步骤与上述步骤(11)、(12)相同,此不赘述。
上述采用平台喷绘机或者丝网印刷版的技术方案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价 值,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选择使用。
在上述步骤中,由于在最终出具PVC薄膜之前对头像图像进行了调整修 正,因此可以保证制作出的模型脸部生动逼真,使平面的彩色头像图像与彩 色照片中的轮廓、形体等对准而达到完美统一效果。并且,由于在使用丝网 印刷版制作的工艺中,采用黑白加网印刷版以及目数较低的黑白丝网印刷版 先进行调整磨合,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在制作完成后的头像上还可以再添附其它装饰,如加上其它形体、着装 等等。
本发明为摄影、雕塑、电脑设计、网版印刷、油性油墨喷绘及吸塑等工 艺的有机结合。能真实地再现各种化了妆的舞台形象,以及人物标准像。如 可以再现各种戏剧表演诸角色的剧照以及影星、歌星、球星等名人的逼真形 象。以满足人们审美、收藏、纪念等的需要。对于制作京剧脸谱,尤为适宜。
以上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发明。如本发明还可 以用于制作动物等其它三维造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