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生产方法

申请号 CN92100056.1 申请日 1992-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74176A 公开(公告)日 1993-07-14
申请人 孟繁顺; 发明人 孟繁顺;
摘要 一种印刷生产方法,按照全部单版页码顺序依次从页码的两端向中间分组,拼版,印刷后将纸张折叠成比成品书籍开本面积大一倍的开本,并按照成品书页连接次序依次排列,然后将其分成相等的二部分,将其中一半翻转180°后平移与另一半对称地排成一行,依次合页即得到连在一起的页码顺序相反的正反两本书。本 发明 的方法可使装订过程生产率提高16%至35%,使整个印刷生产过程效率提高了8%至17.5%,减少了印版套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 质量 。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生产方法,包括下列工序:1、按照待印书籍开本大小依次排出全部单版并编排页码;2、按照印刷机的型号及使用的原始纸张的规格和待印书籍开本的规格,计算在一张原始纸张A、B两面的面积上排满单版的总数;3、若工序1编排的页码号最后一页的页号为奇数,则可加一背白版使最后一页的页号变成偶数;4、按照全部单版页码顺序依次从页码的两端向中间分组拼版,每组单版的数量应等于工序2计算出的在一张原始纸张A、B两面的面积上排满单版的总数,其中页码两端单版数应各占二分之一;5、按照待印书籍页码连接次序,根据所使用的折页机的种类,按折页后页码相连的规则拼版;6、将分组后剩余下来的位于全部页码中间区域的数偶数单版,按照与工序5相同的方法,在适当的面积上拼成几套版;7、上机印刷;8、将印刷完毕的纸张折叠成比成品书籍开本面积大一倍的开本;9、将折叠后的印刷完毕的全部纸张按照成品书页的连接次序依次排列;10、将按工序9排列的折叠后的全部纸张依次分成相等的二部分;将其中一半翻转180°后平移与另一半对称地排成一行;11、依次合页即得到联在一起的、页码顺序相反的,内容完全相同的正、反两本书;1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订书、包书、切割工序,加工后即得到成品书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工序5拼成的版印刷出的书页可折成比成品书页大一倍的“标准开本”。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工序5拼成的版印刷出的书页可折成比成品书页大一倍的“相当标准开本”。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2所使用的原始纸张规格为全开纸,待印书籍的开本为16开、32开、64开或128开。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2所使用的原始纸张规格为对开纸,待印书籍的开本为16开、32开、64开或128开。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2所使用的原始纸张规格为四开纸,待印书籍的开本为16开、32开、64开或128开。
7.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2所使用的原始纸张规格为八开纸,待印书籍的开本为16开、32开、64开或128开。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的折页机,包括纸台(1),吸纸头(2),吹盒(3),送纸轮(5),传送机构及若干个折刀和折辊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工序中至少有两组折刀和折辊组是相互平行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页机,其特征在于在相邻工序中有四组折刀与折辊组是两两相互平行的。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生产方法的折页机,包括纸台(1),吸纸头(2),吹风盒(3),送纸轮(5),裂刀(6),传送机构及若干个折刀和折辊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工序中至少有两组折刀与折辊组是相互平行的。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页机,其特征在于在相邻工序中有四组折刀与折辊组是两两相互平行的。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一般地说是涉及印刷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印刷生产过程的排版、装订方法。

印刷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排版”,“印刷”、“装订”三大过程。随着电子技术和印刷机器设备生产的迅速发展,其中的“排版”和“印刷”两大过程的生产效率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然而“装订”过程尽管也出现了先进的“折页机”与“合页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与其它两大过程相比,仍然是效率最低,强度最大,已经成为阻碍整个印刷行业向前发展的障碍。

“装订”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几道工序:1、折页工序例如将尺寸为787mm×1092mm的已印刷完毕的全开纸张逐张地经过四次折叠加工成16开本的纸张,或经过五次折叠加工成32开本的纸张。

2、合页工序:将折叠好的纸张按照书本前后页码的连接次序组合成半成品书籍。

3、订书、包书、切割工序:将已经组合好的半成品书籍经过订书、包书、切割过程制成成品书籍。

上述三道工序中,“折页”工序效率最低,劳动强度最高、劳动时间最长。因为无论是人工操作还是使用最先进的自动化机械操作,都必须对已经印刷完毕的纸张一张一张地四次或五次折叠加工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尤其是32开本的书籍因不能高垛而需要占用较多的堆放空间,给下道工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它各道工序与“折页”工序相比效率高多了,因为“合页”工序是将四次或五次加工才完成的每张纸张经过一次加工动作便可完成。“订书”和“包书”均是一次加工动作便可结束一本书的合订和包书工序,而切割工序每一次加工动作则是针对几十本书。

假设加工一本书,其开本为32开(196.75mm×136.5mm),共640页,需20个印张,共需全开纸张10。印刷1000册,则需用纸张总量为10,000张。

1、“折页”工序所需的加工动作次数为:10,000×5=50,000(次);

2、“合页”工序所需要的加工动作次数为:10,000×1=10,000(次);

3、“订书”工序所需要的加工动作次数为:1,000×1=1,000(次);

4、“包皮”工序所需要的加工动作次数为:1,000×1=1,000(次);

5、“切割”工序所需要的加工动作次数为(共切三面,一次可切30本以上):1,000×3÷30=100(次)。

上述动作次数总合为62100(次)。

其中“折页”工序所占比例为:50,000÷6,2100=0.806=80.6%,即在整个“装订”过程中,“折页”工序所占用的劳动量为80.6%。因此,提高“折页”工序的劳动效率是提高整个“装订”过程劳动效率的关键,而“装订”过程所耗费的劳动量至少等于“排版”,“印刷”两大过程所耗费的劳动量的总和。由此可见,提高“折页”工序的劳动效率对提高整个印刷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提高装订效率,目前在加工32开本时,有人采取增加版面的办法来减少折页次数,将原来五次折页完成的32开本改为四次折页完成两个32开本。排版时采用两套完全相同的版,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页码同时出现在同一版面上,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如图1所示。这种作法使版数总量增加了一倍,提高了排版的成本。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只在印刷册数超过10万册时才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印刷生产方法,以达到减少折页次数,提高装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印刷生产方法,包括下列工序:1、按照待印书籍开本大小,依次排出全部单版并编排页码,2、按照印刷机的型号及使用的原始纸张的规格和待印书籍开本的规格,计算在一张原始纸张A、B两面的面积上排满单版的总数,3、若工序1编排的页码号最后一页的页号为奇数,则可加一背白版使最后一页的页号变为偶数,4、按照全部单版页码顺序依次从页码的两端向中间分组,每组单版的数量应等于工序2计算出的在一张原始纸张A、B两面的面积上排满单版的总数,其中页码两端单版数应各占二分之一,5、按照待印书籍页码连接次序,根据所使用的折页机的种类,按折页后页码相连的规则拼版,6、将分组后剩余下来的位于全部页码中间区域的数偶数单版,按照与工序5相同的方法,在适当的面积上拼成几套版,

7、上机印刷,8、将印刷完毕的纸张折叠成比成品书籍开本面积大一倍的开本,9、将折叠后的印刷完毕的全部纸张按照成品书页的连接次序依次排列,10、将按工序9排列的折叠后的全部纸张依次分成相等的二部分,将其中一半翻转180°后平移与另一半对称地排成一行,11、依次合页即得到连在一起的、页码顺序相反的、内容完全相同的正反两本书,12、根据实际折页情况,调整订书、包书、切割工序,加工后即得到成品书籍。

一种印刷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用工序5拼成的版印刷出的书页可折成比成品书页大一倍的“标准开本”。

又一种印刷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用工序5拼成的版印刷出的书页可折成比成品书页大一倍的“相当标准开本”。

一种折页机,包括纸台、吸纸头、吹盒、送纸轮、传送机构及若干个折刀和折辊组,其特点在于在相邻工序中至少有两组折刀和折辊组是相互平行的。

一种将印刷出的书页折叠成“相当标准开本”的折页机,包括纸台、吸纸头、吹风盒、送纸轮、裂刀、传送机构及若干个折刀和与之相配的折辊组,其特点在于在相邻工序中至少有两组折刀和折辊组是相互平行的。

本发明由于减少了折页次数使装订过程生产率提高了16%至35%,进而使整个印刷生产过程的效率提高了8%至17.5%,至可减少印版套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相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明了。其中图1表示已有技术中使用两套完全相同的印版的排版方法;

图2表示实施例1A面拼版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3表示实施例1B面拼版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4表示实施例1工序8、9折页后全部纸张排列顺序图;

图5表示实施例1工序10排列方法示意图;

图6表示实施例2A面拼版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7表示实施例2B面拼版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8表示实施例2A面拼版另一种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9表示实施例2B面拼版另一种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10表示实施例2工序8-10折页及排列方法示意图;

图11、图12分别表示实施例3A、B面拼版页码排列示意图;

图13、图14、图15和图16分别表示实施例4A、B面拼版页码两种排列方法示意图;

图17是现有全开卧式折页机的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

图18是现有全开卧式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

图19是现有全开立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

图20是图19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全开卧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另一种全开卧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

图24是图23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全开立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

实施例1。

用全开纸张(787mm×1092mm)印刷32开本(196.75mm×136.5mm)的书籍1000册。

1、按32开本书的内容依次排出单版共643块,并编排页码1~643页;

2、使用全开印刷机印刷,计算在一张全开纸张A、B两面的面积上排满单版的总数为64块,3、因上述页码最后一页643页为奇数,故加一背白版使单版总数变为644块,即使页码最后一页的页号变成偶数页

644页;

4、从页码1和644两端开始向中间以64/2=32为间隔将644块单版分成20个小组,然后将以中间为对称点的两个小组合并为一组,即:第1组为:1~32,644~613;

第2组为:33~64,612~581;

第3组为:65~96,580~549;

第4组为:97~120,548~517;

第5组为:129~160,516~485;

第6组为:161~192,484~453;

第7组为:193~224,452~421;

第8组为:225~256,420~389;

第9组为:257~288,388~357;

第10组为:289~320,356~325;

中间余4块单版页码号为:321、322、323、324;

5、用公知的方法,按照书籍页码次序相连的规则将各组分别拼版(拼版前,可用纸试析编号,即可得知各个页码版的位置),拼版要满足用此版印刷出的书页折成标准16开本后,使二个32开的书页左右相联(左右正反书联二),如图2、图3所示;

6、用与工序5相同的方法,将余下的单版页码321、322、323、324作为一组在8开纸的面积上拼成二套相同的版;

7、上机印刷,用工序5拼成的10组版分别印刷全开纸1000张,用工序6拼成的一组版印刷8开纸500张;

8、将印刷完毕的纸张按页码连接次序折叠成两个32开书页左右相联的标准16开本,如图4所示;

9、将折页后的全部纸张按照成品书页的连接次序依次排成一行,如图4所示;

10、将排成一行的印刷完毕的纸张分成相等的二部分,并将其中一半翻转180°后平移与另一半对称地排成一行,如图5所示;

11、依次合页,即得到两本连在一起的页码连接顺序相反的两本书,一本书的页码是以1~644页,另一本书是从644~1页;

12、将左右联二的两本书从中间切开;

13、订书;

14、包书;

15、切割成成品书。

在实施例1中,若在工序4分组后余下的单版数为2,在工序6中按同样方法在8开纸的面积上拼成四套相同的版,印刷时只印8开纸250张就够了,余此类推。

实施例2。

用全开纸张印刷32开本的书籍1000册。

1、2、3、4工序与实施例1相同;

5、用公知的方法,按照书籍页码次序相连的规则,将各组分别拼版,拼版要满足用此版印刷出的书页折成与标准16开面积相等的“相当标准16开本”(393.5×136.5=273×196.75=53712.75)后,使二个32开的书页上下相联(上、下联二),如图6、图7或图8、图9所示;

6、7工序与实施例1工序6、7相同;

8、将印刷完毕的纸张,按页码连接次序折叠成“相当标准16开本”,此时两个32开本的书页上下相联,如图10所示;

9、10、11工序同实施例1工序9、10、11;

12、装订;

13、包书;

14、切割后成成品书籍。

实施例3。

用全开纸张,印刷16开本书籍3200册。

1、按16开本书的内容依次排出单版共156块,并编排页码1~156页;

2、使用全开印刷机印刷,计算在全开纸张A、B两面面积上排满单版的总数为32块;

3、从页码1和156两端开始向中间以32/2=16为间隔,将156块单版合成8组,余28块单版,然后将以中间为对称点的两个小组合并为一组,即:第1组为:1~16,156~141;

第2组为:17~32,140~125;

第3组为:33~48,124~109;

第4组为:49~64,108~93;

4、用公知的方法,按照书籍页码次序相连的规则将各组分别拼版,拼版要满足用此版印刷的书页折叠成8开后,使二个16开本的书页左右相联,如图11、12所示;

5、用与工序4相同的方法,将余下的28块单版分成三组:将a组16块单版65~72和92~85在全开纸面积上拼成二套完全相同的版;

将b组8块单版73~76和84~81在全开纸面积上拼成四套完全相同的版;

将c组4块单版77~78和80~79在全开纸面积上拼成8套完全相同的版;

不难理解:可将a、b、c三组分别在对开纸、4开纸或8开纸的面积上拼版。

6、上机印刷,用工序4拼成的4组版分别印刷全开纸3200张,用工序5拼成的a、b、c三套版分别印刷全开纸1600、800、400张;

7、将印刷完毕的纸张按页码连接次序折叠成两个16开书页左右相联的“标准8开本”;

8、将折页后的全部纸张按照成品书页的连接次序依次排成一行;

9、将排成一行的印刷完毕的纸张分成相等的二部分,并将其中一半翻转180°后平移与另一半对称地排成一行;

10、依次合页,即得到两本连在一起的页码连接顺序相反的两本书,即一本书的页码是从1~156,另一本是从156~1;

11、将左右联二的两本书从中间切开;

12、订书;

13、包书;

14、切割成成品书。

实施例4。

用全开纸张印刷16开本书籍3200册。

1、2、3工序同实施例3工序1、2、3;

4、用公知的方法按照书籍页码次序相连的规则将各组分别拼版,拼版要满足用此版印刷的书页折叠成与8开面积相等的“相当8开本”后,使二个16开书页上下相联,如图13、14或图15、16所示;

5、6工序同实施例3工序5、6;

7、将印刷完毕的纸张按页码连接次序折叠成两个16开书页上下相联的“相当标准8开本”;

8、9、10工序同实施例3工序8、9、10;

11、订书;

12、包书;

13、切割后成成品书。

不难理解: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法,用不同规格的原始纸张(全开、对开、4开、8开、16开),使用不同型号的印刷机印刷各种版本(16开、32开、64开、128开等)的书籍均可比已有技术减少一次折页工序。以32开本的加工为例,全开印刷机印刷可由现在的五次折页改为4次折页;对开机印刷可由现在的四次折页改为3次折页;四开机印刷可由现在的三次折页改为二次折页……又如16开本的加工,全开机印刷可由现在的四次折页改为三次,对开机印刷可由三次折页改为二次……由于减少了折页次数,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印刷书籍的质量。

采用本发明的排版方法,用全开纸印刷32开本的书籍时,可使装订过程劳动生产率提高16%,进而使整个印刷过程的劳动生产率提高8%以上。

这可通过下列计算方式得出:装订过程劳动总量1×折页过程劳动总量0.8×折页过程提高的劳动效率0.2×印刷过程劳动总量0.5=8%。

目前,印刷行业普遍使用一种“8开胶印机”。使用这种机器时,32开本的装订折页过程是把面积为273×393.5的纸张经过两次折页加工成32开本大小的纸张。这种加工特点是一次能够折叠一沓的纸张,第一次折叠可达30张,第二次折叠因厚度和坡度增加一倍而只能折叠15张。

下面我们仍以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被加工的动作次数为依据来计算第二次“折页”(使其变成32开本的折页)和“抽页”所花的劳动量在整个8开胶印机印刷装订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总量。

假设需印32开本640页的书籍1000册,这样一版可容纳4个页码,A、B两面共容纳8个页码,一书本共需8开纸80张,1000册书需80,000张。每次折叠30张或15张后都要经过一次“挪位”才能继续折叠下面的纸张,也就是说,这里的每次折页加工动作至少等于二次加工动作,其动作次数计算如下:1、第一次“折页”80,000÷30×2=5333(次);

2、第一次“抽页”80,000×1=80,000(次);

3、第二次“折页”:80,000÷15×2=10666(次);

4、第二次“抽页”:

80,000×1=80,000(次);

5、合页80,000×1=80,000(次);

6、订书1000×1=1000(次);

7、包皮  1000×1=1000(次);

8、切割  1000×3÷30=100(次);

总劳动次数为250099(次)。

其中第二次“折页”和“抽页”加工动作总数为90666次,占总数的35%,因而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一次折页使装订过程效率提高35%,进而使整个印刷过程劳动生产率至少提高17.5%。

使用本发明的印刷生产方法,特别是在折叠后要形成在“相当标准8开本”,“相当标准16开本”,“相当标准32开本”……的印张上正反书页上下相联的情况下,现有的装订机均不适用,为此必须对现有的装订机作出改进。

下面附图中相同的零件均标以相同的代号。

图17表示现有的全开卧式折页机的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图18表示其折页过程。图19是现有全开立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图20是图19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现有的折页机主要包括纸台1,吸纸头2,吹风盒3,送纸轮5,裂刀6,若干个折刀及折辊组(10、11;20、21;30、31;40、41)及传送机构,其折页过程分别绘于图18和20,图中的三棱体表示折刀。上述已知折页机的特点是相连接的两道工序的折刀与折辊组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图21是本发明的全开卧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从这两幅附图中可以清楚看出:该折页机在第一次折页后即用裂刀6将全开纸从中间裁开,然后送入下道工序同时用两部相同的折刀与折辊组进行折叠。本发明的这种折页机的特点是在相邻工序中的折刀与折辊组至少有两组是相互平行的,即20、21折刀与折辊组与30、31折刀与折辊组相互平行(折辊21、31图中未示出)。

图23是本发明另一种全开卧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图24是其折页过程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全开立式折页机结构及折页传送过程示意图;图26是图25所示折页机折页过程示意图。

从图23和24可以清楚看出:这种折页机的特点是在相邻工序中有四组折刀与折辊组是两两相互平行的。即折刀与折辊组(10、11和40、41相互平行,20、21与30、31相互平行。图25的全开立式折页机有两组折刀与折辊组是相互平行的。即30、31与40、41相互平行(折辊31、41图中未示出)。

不难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改进各种型号,各种开本的印刷机,其中至少在相邻工序中有二组折刀与折辊组是相互平行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