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字铅印书刊排版工艺

申请号 CN88108732 申请日 1988-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35465A 公开(公告)日 1989-09-13
申请人 刘少青; 边东子; 发明人 刘少青;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无铅字铅印书刊排版工艺,用计算机、激光印字机或 打印机 制出样张,然后制成锌版供铅印机印刷。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对现有铅印工厂进行改造,即可大大提高排版效率又取消了铅字。它能缩短铅印书刊的印刷周期,又保持了铅印书刊造价低廉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无铅字铅印书刊排版工艺,其特征是,先由电子计算机排版处理,通过联机的激光印字机或打印机输出供制版用的样张,然后通过照相、腐蚀制成锌版,供印刷机印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铅字铅印书刊排版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打印出的样张及涂好感光材料的锌版放在能复印反字并且原稿移动复印件件不动的复印机上复印出反字,并且曝光、冲洗、腐蚀制成锌版。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铅印排版工艺。

现在印刷工业中的铅印工艺是铅字活字排版。印刷书刊的印刷厂需要贮备大量铅字。一个中型印刷厂往往要有铅字数百吨,占据大量资金和建筑面积,由于铅字很重,工人劳动繁重,工作效率也很低,还容易造成铅中毒。书刊中有插图时,要通过照相、腐蚀制成锌版,通过拼版与铅字拼在一起。因为铅印有这样多的缺点,技术先进的印刷厂已抛弃了铅印工艺,改为采用激光照排或普通照排技术,制出胶印版,然后通过胶印印刷书刊。但是由于胶印设备价高,对纸张、油墨的要求也高,在胶印纸紧张和消费平不高的情况下,还是采用周期长但成本较低的铅印。我国现从事铅印的工厂数量极大,铅印设备很多,铅印技术成熟,全部改为照排胶印,抛弃铅印工艺,是不易实现和不现实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度提高排版工作效率,不用铅字的无铅字书刊排版工艺。该工艺可使工人摆脱繁重的劳动,铅印机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适宜现有铅印工厂的技术改造。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原稿发排后,先由计算机进行排版处理,目前推出的计算机完全可以排出各种字体、字号及图形。经联机的激光印字机或打印机输出供制版的样张。然后用该样张由已有的 照相、腐蚀工艺制成锌版,供铅印机印刷。

本排版工艺可大大提高排版工作效率。如一个70人的排版车间用铅字排版每月只能排300万字,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印刷机印刷速度较快,经常要停机等版。大量的铅字占地占资金较多,不可能随心地扩大排字车间规模,造成工序间不平衡状态。采用本工艺排版,只用6个人每月可排300万字,加上制锌版14人即可,效率提高4倍,并且改版简易迅速。同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缩小了占地面积,避免了铅中毒。由于本工艺的上述优点,可大大缩短书刊印刷周期,加快出书速度。本工艺可利用现有铅印工厂的设备、技术,印刷成本比胶印成本低,因而它是一种有生命、竞争力的印刷工艺。

现有的铅印工厂贮备着大量铅字,如一个中型厂有铅字200吨以上,合人民币约120万元以上。一台计算机主机包括字库印字机、打印机约10万元,加上10台终端机10万元,合计约20万元。只卖掉少部份铅字即可按本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不用额外投资。采用激光印字机与打印机,前者造价高但制版效果好,后者造价低,制版效果较差,二者各有利弊。采用本工艺可以扩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促进具有更完善的字体字号的计算机软件的产生。本工艺的另一实施方案为:改造现有的原稿移动,复印件不动的复印机,使其能复印出反字,这种改造很容易实现。将锌版涂好感光材料,放入复印机,使原稿的字成为反字复 印在锌版上并进行感光,然后冲洗、腐蚀即可制好锌版。这种工艺可省大量胶片并能进一步提高制版速度和降低成本。在印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象铅字版那样压(打)纸型后进行印刷。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字号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色带打字机打出样张,供照相制版或复印制版使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