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动物或植物的油,脂,脂肪物质或蜡 / 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

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452147.3 申请日 2023-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7838807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发明人 陈桂茜; 蒋士鹏; 陈宗良; 赵静芳; 周玲娜; 施芬; 沈子博; 龚雪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包括a)挥发油的提取、b)挥发油的包裹、c)午时茶初颗粒的制备和d)剂型的制备。本发明将午时茶配方之中含有挥发物的13味药蒸馏提取出挥发油,将β‑环糊精先升温溶解于 水 内再在降温后边超声边缓慢滴加挥发油的 乙醇 溶液,然后配合搅拌、冷藏、抽滤、清洗和干燥的方式制得挥发油包合物,可与由蒸馏剩余的药渣以及其余6味药所制备的午时茶初颗粒相混合以得到成品,能够有效提高成品之中挥发油的 溶解度 、 稳定性 和 生物 利用度,从而保证药品的 质量 稳定、疗效可靠。
权利要求

1.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挥发油的提取:称取质量份数为40~60份的苍术、40~60份的柴胡、40~60份的羌活、40~60份的防、40~60份的白芷、40~60份的川芎、40~60份的广藿香、40~60份的前胡、40~60份的连翘、40~60份的陈皮、40~60份的枳实、65~85份的紫苏叶以及65~85份的厚朴,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溶解于乙醇之中制得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并使挥发油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0.8~1.2,而药渣和蒸馏提取挥发油所得的溶液则分别另器收集备用;
b)挥发油的包裹:称取重量份数为5~15份的β‑环糊精以及80~120份的纯化水,先升温溶解再在降温后边超声边缓慢滴加重量份数为0.5~1份的步骤a)中所得的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在搅拌后先冷藏再抽滤,采用乙醇对滤出物清洗并干燥制得挥发油包合物;
c)午时茶初颗粒的制备:称取重量份数为40~60份的山楂、65~85份的炒麦芽、40~60份甘草、65~85份的桔梗、40~60份的炒六神曲以及1400~1800份的红茶,与步骤a)中所得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并滤出滤液,将滤液与步骤a)中所得的水溶液混合并浓缩制得清膏,利用乙醇使清膏沉淀,在滤出滤液并回收乙醇后制得稠膏,将稠膏制粒并干燥制得午时茶初颗粒;
d)剂型的制备:将步骤b)中所得的挥发油包合物以及步骤c)中所得的午时茶初颗粒混匀,即得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先升温至45~55℃再降温至35~45℃,冷藏时间为12~36h,干燥温度为35~45℃,干燥时间为4~6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加水煎煮煎煮两次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1.5~2.5h而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0.5~
1.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清膏浓缩至在温度为40~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先在稠膏内混入蔗糖再制粒并干燥制得午时茶初颗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均为95%。
7.午时茶颗粒,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制得。

说明书全文

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 午时茶颗粒为解表剂,被收入至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中成药部分)之中,组成包括苍术、柴胡、羌活、防、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麦芽(炒)、甘草、桔梗、六神曲(炒)、紫苏叶、厚朴和红茶。其中,广藿香、紫苏叶和苍术可散寒解表除湿,为君药;陈皮和厚朴可行气健脾以及和胃除湿,白芷、羌活和防风可发散在表之风寒而止痛,共为臣药;山植、麦芽和六神曲可健脾化食,枳实和柴胡可升降开泄以助行气消积之,连翘可清食积郁热,桔梗和前胡可宣解表并化痰止咳,红茶可化痰消食以及和中化滞,共为佐药;而甘草可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述19味药合用,可发挥祛风解表以及化湿和中的作用。
[0003] 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在午时茶颗粒处方之中,不但红茶的投料量最大(占比高达61.5%),同时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味品种较多(13味)且投药量较大。众所周知,红茶及含挥发油成分的药味质量会对午时茶颗粒成品的质量产生关键性影响。此外,挥发油具有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和解暑祛秽等作用,是午时茶颗粒发挥祛风解表以及化湿中和作用的主要依据。
[0004] 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午时茶颗粒在制备时,先将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枳实、紫苏叶和厚朴提取挥发油,再直接将挥发油喷加在由上述药物提取所得的药渣以及剩余药物所共同熬制的稠膏内即得。此种制备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挥发油在直接喷入稠膏内时,损失量较大;2)挥发油是一类具有香气、挥发性且可随蒸气蒸馏出来的重要的活性成分,稳定性较差,在、光和热等作用下极易分解和变质,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药效;3)挥发油的水溶性较低且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极大地限制了药效的发挥。因此,亟待改进午时茶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成品之中挥发油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a)挥发油的提取:称取质量份数为40~60份的苍术、40~60份的柴胡、40~60份的羌活、40~60份的防风、40~60份的白芷、40~60份的川芎、40~60份的广藿香、40~60份的前胡、40~60份的连翘、40~60份的陈皮、40~60份的枳实、65~85份的紫苏叶以及65~85份的厚朴,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溶解于乙醇之中制得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并使挥发油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0.8~1.2,而药渣和蒸馏提取挥发油所得的水溶液则分别另器收集备用;
[0009] b)挥发油的包裹:称取重量份数为5~15份的β‑环糊精以及80~120份的纯化水,先升温溶解再在降温后边超声边缓慢滴加重量份数为0.5~1份的步骤a)中所得的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在搅拌后先冷藏再抽滤,采用乙醇对滤出物清洗并干燥制得挥发油包合物;
[0010] c)午时茶初颗粒的制备:称取重量份数为40~60份的山楂、65~85份的炒麦芽、40~60份甘草、65~85份的桔梗、40~60份的炒六神曲以及1400~1800份的红茶,与步骤a)中所得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并滤出滤液,将滤液与步骤a)中所得的水溶液混合并浓缩制得清膏,利用乙醇使清膏沉淀,在滤出滤液并回收乙醇后制得稠膏,将稠膏制粒并干燥制得午时茶初颗粒;
[0011] d)剂型的制备:将步骤b)中所得的挥发油包合物以及步骤c)中所得的午时茶初颗粒混匀,即得成品。
[0012]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b)中,先升温至45~55℃再降温至35~45℃,冷藏时间为12~36h,干燥温度为35~45℃,干燥时间为4~6h。
[0013]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c)中,加水煎煮煎煮两次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1.5~2.5h而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0.5~1.5h。
[0014]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c)中,清膏浓缩至在温度为40~50℃时相对密度为1.08~1.12。
[0015]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c)中,先在稠膏内混入蔗糖再制粒并干燥制得午时茶初颗粒。
[0016]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均为95%。
[0017] 午时茶颗粒,由上述午时茶颗粒中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制得。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将午时茶配方之中含有挥发物的13味药蒸馏提取出挥发油,将β‑环糊精先升温溶解于水内再在降温后边超声边缓慢滴加挥发油的乙醇溶液,然后配合搅拌、冷藏、抽滤、清洗和干燥的方式制得挥发油包合物,可与由蒸馏剩余的药渣以及其余6味药所制备的午时茶初颗粒相混合以得到成品,能够有效提高成品之中挥发油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0020]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挥发油的性状;
[0022] 图2是挥发油包合物的性状;
[0023] 图3是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挥发油包合物、挥发油以及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图;
[0024] 图4是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挥发油包合物以及β‑环糊精的扫描电镜图;
[0025] 图5是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的气相色谱对比图;
[0026] 图6是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中挥发油的含量对比图;
[0027] 图7是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的加速试验柠檬烯含量变化图;
[0028] 图8是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的加速试验β‑蒎烯含量变化图;
[0029] 图9是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的加速试验百秋李醇含量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一、午时茶颗粒的制备:
[0031] a)挥发油的提取:称取质量份数为50份的苍术、50份的柴胡、50份的羌活、50份的防风、50份的白芷、50份的川芎、50份的广藿香、50份的前胡、50份的连翘、50份的陈皮、50份的枳实、75份的紫苏叶以及75份的厚朴,蒸馏提取挥发油(如图1所示,为黄色油状物),将挥发油溶解于95%的乙醇之中制得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并使挥发油与95%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1,而药渣和蒸馏提取挥发油所得的水溶液则分别另器收集备用;
[0032] b)挥发油的包裹:称取重量份数为10份的β‑环糊精(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以及100份的纯化水并共同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之中,先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之上升温至50℃以加热溶解,待溶解完毕后再降温至40℃并边超声边缓慢滴加重量份数为1份的步骤a)中所得的挥发油的乙醇溶液,采用磁力搅拌器恒温搅拌1h后置于箱中冷藏24h,快速抽滤,利用95%乙醇5mL分3次洗涤后于40℃之下减压干燥5h制得挥发油包合物(如图2所示,为类白色粉末);
[0033] c)午时茶初颗粒的制备:称取重量份数为50份的山楂、75份的炒麦芽、50份甘草、75份的桔梗、50份的炒六神曲以及1600份的红茶,与步骤a)中所得的药渣共同加水煎煮两次并分别滤出滤液且第一次的煎煮时间为2h而第二次的煎煮时间为1h,将两次滤出的滤液与与步骤a)中所得的水溶液混合并浓缩制得清膏(清膏浓缩至在温度为45℃时相对密度为
1.1),加入等量的95%的乙醇使清膏沉淀,在滤出滤液并回收乙醇后制得稠膏,混入适量蔗糖后制粒并干燥制得午时茶初颗粒;
[0034] d)剂型的制备:将步骤b)中所得的挥发油包合物以及步骤c)中所得的午时茶初颗粒混匀,即得成品。
[0035] 实施例二、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挥发油包合物、挥发油以及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分析:
[0036] 分别称取适量β‑环糊精、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以及实施例一所制备的‑1挥发油包合物和挥发油并在波数为4000~500cm 之下进行红外特征测定。其中,根据实施例一的添加比例将β‑环糊精与挥发油搅拌混合均匀以制得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
[0037] 检测仪器:FTIR‑8400红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XS105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0038] 结果如图3所示,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图于900cm‑1处出现羰基特征峰;β‑环糊精的红‑1外光谱图在3395cm 处出现多缔合体羟基的伸缩振动;挥发油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于‑1
900cm 处的挥发油吸收峰已经消失,而在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之中仍然存在。这表明了挥发油进入β‑环糊精空腔且其红外振动受到限制。此外,挥发油包合物的特征峰与β‑环糊精相似且峰形相同,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的整体红外吸收‑1
特征与β‑环糊精相似,在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之中900cm 处的吸收峰为挥发油的特征峰。这表明了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是由吸收较强的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图与吸收较弱的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图加和而成的。
[0039] 实施例三、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挥发油包合物以及β‑环糊精的SEM分析:
[0040] 分别称取适量β‑环糊精、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以及实施例一所制备的挥发油包合物并置于盖玻片之上,在表面真空金之后固定于板之中,再通过SEM观察表面和晶体结构。其中,根据实施例一的添加比例将β‑环糊精与挥发油搅拌混合均匀以制得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
[0041] 检测仪器: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本日立公司;XS105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0042] 由图4可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挥发油包合物以及β‑环糊精均为不规则的晶体结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其中,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与挥发油包合物相比,小颗粒较少,多为团状。这可能是因为挥发油黏度较大,与β‑环糊精物理混合之后,容易将β‑环糊精聚集在一起并形成团块状。挥发油包合物则多为小颗粒状,表面光滑,且与β‑环糊精相比,形态和晶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一的条件下,挥发油可以较好地被β‑环糊精包合从而形成挥发油包合物。
[0043] 实施例四、比较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中挥发油的含量:
[0044] 采用建立气相色谱法并以柠檬烯、β‑蒎烯和百秋李醇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直接喷入法和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中挥发油的含量。其中,环糊精包合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直接采用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午时茶颗粒。采用直接喷入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将实施例一的步骤a)中所制备的挥发油直接喷洒在实施例一的步骤c)中所制备的稠膏内,再在混入适量蔗糖后制粒并干燥制得成品。
[0045] 检测仪器:仪器岛津2010plus。
[0046] 色谱条件: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5min,以8℃/min的速率升至120℃,保持10min,再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3min,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色谱柱wax,规格30m*0.32mm*0.25μm。
[0047] 对照品溶液:取柠檬烯(中检院,100470‑201503)、β‑蒎烯(诗丹德,127‑91‑3)、百秋李醇(中检院,110772‑201909)对照品适量,加环己烷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0048] 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30g,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与玻璃珠数粒,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再加入环己烷2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2h,冷却,取环己烷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振摇,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0049] 测定法:按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以挥发油测定法分别将对照品溶液、单位药材溶液、供试品A(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午时茶颗粒)以及供试品B(采用直接喷入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以包合法数值为100%,计算相对百分比含量。
[0050] 参见图5,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午时茶颗粒的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后,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均大幅度增多和提高,使原药材陈皮、枳实、广藿香和羌活的挥发性成分均较好保留。此外,沸点较低的且挥发性较强的成分,如柠檬烯、β‑蒎烯等,在采用直接加入法几乎损失完全,而在采用包合工艺时则能够较好的保留。对于广藿香指标性成分百秋李醇而言,包合工艺与直接喷入法相比含量可提高10倍。
[0051] 实施例五、午时茶颗粒挥发油包合物加速稳定性试验的研究:
[0052] 挥发油在储存过程中较为不稳定,温度、氧气、pH和光照均对其稳定性有影响。此外,考虑到午时茶颗粒为颗粒剂,容易吸潮,因而将温度和湿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本次探索性研究考察高温、高湿条件下包合物的稳定性。
[0053] 将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午时茶颗粒以及采用直接喷入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放置在气候稳定性试验箱中,设置温度40℃,湿度75%,放置5天、10天和15天并分别测定指标性成分柠檬烯、β‑蒎烯、百秋李醇的含量以考察其稳定性,按照同挥发性成分供试品溶液提取法,检测结果以0天的数值为100%,计算相对百分比含量,数据汇总见图6至图9。其中,采用直接喷入法制成的午时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将实施例一的步骤a)中所制备的挥发油直接喷洒在实施例一的步骤c)中所制备的稠膏内,再在混入适量蔗糖后制粒并干燥制得成品。
[0054] 由图6至图9可知,采用传统喷洒工艺制备得到的午时茶颗粒在温度40℃且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5天后,其中的β‑蒎烯、柠檬烯和百秋李醇均显著降低,而放置10天后则基本挥发完毕。相较之下,采用β‑环糊精包合方法处理挥发油并制备得到的午时茶颗粒,在温度40℃且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5天后,其中的β‑蒎烯、柠檬烯和百秋李醇含量降低不明显,并且在放置15天后,含量依然保持在75%以上。因此,采用β‑环糊精包合方法处理挥发油可有效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丢失,同时还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浓度。
[0055]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