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动物或植物的油,脂,脂肪物质或蜡 / 一种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

一种使用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

申请号 CN202410022476.9 申请日 2024-01-06 公开(公告)号 CN117821157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温馨; 梅雅欣; 彭郁; 秦琛强; 傅娆; 杨瑶; 赵思佳; 李茉; 倪元颖;
摘要 本 发明 提出一种使用黄 酮 的 大豆油 脂体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用 水 浸泡,然后 研磨 ,将研磨后的匀浆过滤,离心并收集离心产物顶部的大豆油脂体乳膏;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和离心分离,收集离心得到的上层乳膏,制成 质量 分数为2~20%的乳液;3)向所述乳液中加入黄酮类化合物混匀,所述黄酮类化合物选自圣草次苷,芸香柚皮苷、香蜂草苷、橙皮苷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出的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使用黄酮类化合物提高油脂体 稳定性 ,为油脂体的储运和使用拓展了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用浸泡,然后研磨,将研磨后的匀浆过滤,调节滤液pH至7~12,离心并收集离心产物顶部的大豆油脂体乳膏;
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水中,调节pH值至7~12和离心分离,收集离心得到的上层乳膏,制成质量分数为2~20%的中性乳液;
3)向所述乳液中加入黄酮类化合物混匀,所述黄酮类化合物选自圣草次苷,芸香柚皮苷、香蜂草苷、橙皮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大豆用3~5倍质量的水浸泡12~20小时,然后研磨,将研磨后的匀浆过滤,调节滤液pH至7~
12,调节pH的物质为NaOH,Na2CO3,NaHCO3,KOH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浸泡后的大豆与水按照质量体积比大豆/去离子水=1/(4~8)g/mL进行混合,并使用搅拌机研磨1~2min;
研磨后的匀浆过滤,调节滤液pH至7~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离心的条件为:温度2~10℃,离心8000g‑20000g,离心时间20‑40min,从离心后的离心瓶顶部收集大豆油脂体乳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大豆油脂体乳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g/mL并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乳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之前调节乳液的pH值为10~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向所述乳液中加入黄酮类化合物的粉末,使黄酮类化合物浓度达到100~800μ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向所述乳液中加入圣草次苷粉末,使圣草次苷浓度达到300~500μmol/L,将加入黄酮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0~20h。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与4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浸泡16‑18h,放置在4℃箱里贮藏。将泡胀的大豆与去离子水按1:6(w/v,g/mL)进行混合,并使用搅拌机研磨90s,研磨得到的匀浆通过三层粗布过滤,用1M NaOH调节滤液pH至11;之后使用离心机在10000g,4℃条件下离心30min,收集大豆油脂体乳膏;
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乳膏/去离子水为1:10g/mL并重复调pH值至11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乳液,调节pH至7;
3)向乳液中加入圣草次苷粉末使圣草次苷浓度达到500μmol/L,将加入圣草次苷粉末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大豆油脂体。

说明书全文

一种使用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产物。

背景技术

[0002] 油脂体是植物内贮藏油脂体的亚结构细胞器,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生物中,在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起到能量储存作用。天然油脂体具有独特的膜结构,油脂体膜表面的蛋白质和磷脂等相互作用形成了紧密、稳定的带电层,有效防止油脂体相互作用发生聚集现象,溶于中可以形成天然的水包油结构,故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工业,用在配方奶粉、食品添加剂、蛋黄酱等的制作中。
[0003] 内源非油脂体蛋白在水提油脂体的过程中附着在油脂体磷脂膜表面,影响天然油脂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贮藏过程中,乳液易发生奥斯特瓦尔熟化(Ostwald Ripening):乳液的非均匀结构随时间流逝发生变化:溶质中的较小型的结晶或溶胶颗粒溶解并再次沉积到较大型的结晶或溶胶颗粒上,油滴变得不稳定,出现油脂化、油滴絮凝或聚结的现象。
[0004] 现有技术中,有研究者使用热处理和提高提取pH值来提高油脂体的稳定性,例如专利(CN115777928A一种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油脂体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微热‑超声辅助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在油脂体中包埋的乳液;宋晗钰等(性pH提取对大豆油脂体稳定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食品科学2023)研究了随着提取pH值的升高,SOB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SOB粒径、SOB氧化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但现有的手段具有局限性:热处理无法有效提高所有不同条件下的pH值,而提高提取过程中水溶液的pH值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大豆油脂体。
[0007] 一种使用黄酮的大豆油脂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用水浸泡,然后研磨,将研磨后的匀浆过滤,调节滤液pH至7~12,离心并收集离心产物顶部的大豆油脂体乳膏;
[0009] 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水中,调节pH值至7~12和离心分离,收集离心得到的上层乳膏,制成质量分数为2~20%的中性乳液;
[0010] 3)向所述乳液中加入黄酮类化合物混匀,所述黄酮类化合物选自圣草次苷,芸香柚皮苷、香蜂草苷、橙皮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进一步地,步骤1)中,大豆用3~5倍质量的水浸泡12~20小时,然后研磨,将研磨后的匀浆过滤,调节滤液pH至7~12,调节pH的物质为NaOH,Na2CO3,NaHCO3,KOH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 其中,步骤1)中,将浸泡后的大豆与水按照质量体积比大豆/去离子水=1/(4~8)进行混合(w/v单位是g/mL),并使用搅拌机研磨1~2min;
[0013] 研磨后的匀浆过滤,调节滤液pH至7~11。
[0014] 其中,步骤1)中,离心的条件为:温度2~10℃,离心8000g‑20000g,离心时间20‑40min,从离心后的离心瓶顶部收集大豆油脂体乳膏。
[0015]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大豆油脂体乳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g/mL并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乳液。
[0016] 根据试验得知,离心一遍或者两遍洗不干净蛋白,因为提取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内源非油脂体蛋白,只留下油体蛋白,但是离心一遍或者两遍还会有残留蛋白。
[0017] 优选地,步骤2)中,离心之前调节乳液的pH值为10~11。
[0018]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步骤3)中,向所述乳液中加入黄酮类化合物的粉末,使黄酮类化合物浓度达到100~800μmol/L。
[0019] 更优选地,步骤3)中,向所述乳液中加入圣草次苷粉末,使圣草次苷浓度达到300~500μmol/L,将加入酚类化合物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0~20h。
[0020] 以下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与4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浸泡16‑18h,放置在4℃箱里贮藏。将泡胀的大豆与去离子水按1:6(w/v,g/mL)进行混合,并使用搅拌机研磨90s,研磨得到的匀浆通过三层粗布过滤,用1M NaOH调节滤液pH至11;之后使用离心机在10000g,4℃条件下离心30min,收集大豆油脂体乳膏;
[0022] 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乳膏/去离子水为1:10g/mL并重复调pH值至11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乳液,调节pH至7。
[0023] 3)向乳液中加入圣草次苷粉末使圣草次苷浓度达到500μmol/L,将加入圣草次苷粉末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0024] 步骤2)10%的乳液可使用1M HCl调节pH。
[0025]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大豆油脂体。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 本发明提出的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使用黄酮类化合物提高油脂体稳定性,为油脂体的储运和使用拓展了范围。本方法所使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天然抗氧化剂,环保绿色的特点使得其更适合用于工业生产。
[0028] 发明人试验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选择圣草次苷为最适合的提高稳定性的物质。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圣草次苷对三种提取pH值条件得到的油脂体均有稳定性提高效果。
[0029] 圣草次苷还能够提高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大豆油脂体的抗氧化值,提高了大豆油脂体的营养价值。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物质加入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油脂体在贮藏期间的过氧化值变化曲线。
[0031] 图2为四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物质加入不同提取pH值条件下得到的油脂体在贮藏期间的硫代巴比妥酸值变化曲线。
[0032] 图3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物质加入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油脂体在第0天和贮藏第14天的CLSM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4] 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手段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所用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市购。
[0035] 实施例1
[003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37] 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与4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浸泡16‑18h,放置在4℃冰箱里贮藏。将泡胀的大豆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大豆/去离子水,1/6,w/v),并使用搅拌机研磨90s。研磨得到的匀浆通过三层粗棉布过滤,并用1M NaOH调节滤液pH至7。之后使用离心机在10000g,4℃条件下离心30min。从离心后的离心瓶顶部收集大豆油脂体乳膏。
[0038] 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乳膏/去离子水,1:10,w/v)并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并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乳液,使用1M HCl调节pH至7。
[0039] 3)向乳液中加入适量黄酮类化合物粉末使最后黄酮浓度达到500μmol/L。将加入黄酮类化合物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本实施例中,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为圣草次苷粉末,将加入圣草次苷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0040] 本实施例中,步骤1)用1M NaOH调节pH值至7,步骤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水中,加水制成10%乳液,用1M NaOH调节pH值至7,离心(配成乳液后调pH值→离心→调pH值→离心,即: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
[0041] 实施例2
[004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基本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1)用1M NaOH调节pH值至9,步骤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水中,用1M NaOH调节pH值至
9,离心。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取上层乳膏。
[0043] 实施例3
[004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基本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1)用1M NaOH调节pH值至11,步骤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水中,用1M NaOH调节pH值至11,离心。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取上层乳膏。
[0045] 实施例4
[004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3)中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为香蜂草苷粉末,将加入香蜂草苷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0047] 在步骤1)和步骤2)离心前调节pH值时,分别调节至pH7,9和11。
[0048] 实施例5
[004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3)中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为橙皮苷粉末,将加入橙皮苷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0050] 在步骤1)和步骤2)离心前调节pH值时,分别调节至pH7,9和11。
[0051] 实施例6
[005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3)中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为芸香柚皮苷粉末,将加入芸香柚皮苷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0053] 在步骤1)和步骤2)离心前调节pH值时,分别调节至pH7,9和11。
[0054] 实施例7
[005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3)为:
[0056] 3)向乳液中加入适量黄酮类化合物粉末使最后黄酮浓度达到300μmol/L。将加入黄酮类化合物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本实施例中,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为圣草次苷粉末,将加入圣草次苷后的乳液使用混匀仪混匀12h。
[0057] 其他同实施例1。
[0058] 对比例1
[0059]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大豆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60] 1)制备大豆油脂体乳膏:大豆与4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混合浸泡16‑18h,放置在4℃冰箱里贮藏。将泡胀的大豆与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大豆/去离子水,1/6,w/v),并使用搅拌机研磨90s。研磨得到的匀浆通过三层粗棉布过滤,并用1M NaOH调节滤液pH至7。之后使用离心机在10000g,4℃条件下离心30min。从离心后的离心瓶顶部收集大豆油脂体乳膏。
[0061] 2)将收集的大豆油脂体乳膏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乳膏/去离子水,1:10,w/v)并重复调pH值和离心步骤两次。收集最后一次离心的上层乳膏,并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乳液。标记为大豆油脂体pH7,CK‑0。
[0062] 对比例2
[0063] 基本操作同对比例1,其中步骤1)中用1M NaOH调节pH值至9;步骤2)中用1M NaOH调节pH值至9,离心后取上层再加水制成10%乳液,再调节pH值至9,再离心。取上层乳膏。标记为大豆油脂体pH9,CK‑0。
[0064] 对比例3
[0065] 基本操作同对比例1,其中步骤1)中用1M NaOH调节pH值至11;步骤2)中用1M NaOH调节pH值至11,离心后取上层再加水制成10%乳液,再调节pH值至11,再离心。取上层乳膏。标记为大豆油脂体pH11,CK‑0。
[0066] 试验例
[0067] 对实施例1~6所制混合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大豆油脂体乳液进行检测。检测手段包括:
[0068] 过氧化值:将大豆油脂体和黄酮类化合物混合乳液贮藏在50℃的恒温培养箱中,0.5mL油脂体混合乳液与配制的异辛烷/2‑丙醇(2:1,v/v,2.5mL或更多,根据氧化状态)涡流30s。随后,将混合物离心(10000g,5min,20℃)。在5mL棕色离心管中依次加入甲醇/丁醇(2:1,v/v)2.46mL、溶解了油脂的异辛烷/2‑丙醇层0.5mL、3.94M硫氰酸铵15μL、0.072M氯化亚15μL。反应25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用双氧水异丙苯建立了测定双氧水含量的标准曲线。
[0069] 硫代巴比妥酸值:将油脂体混合乳液与2mL含150g/L三氯乙酸、3.75g/L硫代巴比妥酸溶液和0.25 mol/L HCl的TBA工作溶液混合。将混合物置于沸水浴中3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5000rpm,15min,20℃)。在532nm处测定吸光度,用1,1,3,3‑四乙氧基丙烷建立定量TBARS含量的标准曲线。
[0070] 激光共聚焦图像:使用具有100放大倍率的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将10%质量分数的混合乳液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4倍。使用尼罗红(0.01wt%,乙醇溶液)对脂质进行染色,用罗丹明b对蛋白进行染色。
[0071] 图1为四种不同的黄酮物质分别加入三种不同pH值提取条件大豆油脂体乳液后在0‑14天内过氧化值含量的变化。大豆油脂体pH7(无黄酮类化合物)从2.13增加到8.88,大豆油脂体pH7‑圣草次苷从2.15增加到2.61,大豆油脂体pH7‑香蜂草苷从2.22增加到4.02,大豆油脂体pH7‑橙皮苷从2.31mmol/kg增加到6.61mmol/kg,大豆油脂体pH7‑芸香柚皮苷从
1.53mmol/kg增加到6.97mmol/kg。大豆油脂体pH9从1.15mmol/kg增加到4.51mmol/kg,大豆油脂体pH9‑圣草次苷从1.75mmol/kg增加到1.93mmol/kg,大豆油脂体pH9‑香蜂草苷从
1.11mmol/kg增加到8.93mmol/kg,大豆油脂体pH9‑橙皮苷从1.15mmol/kg增加到2.70mmol/kg,大豆油脂体pH9‑芸香柚皮苷从1.29mmol/kg增加到4.31mmol/kg。大豆油脂体pH11从
0.75mmol/kg增加到4.02mmol/kg,大豆油脂体pH11‑圣草次苷从0.77mmol/kg增加到
1.16mmol/kg,大豆油脂体pH11‑香蜂草苷从0.80mmol/kg增加到4.68mmol/kg,大豆油脂体pH11‑橙皮苷从1.13mmol/kg增加到1.75mmol/kg,大豆油脂体pH11‑芸香柚皮苷从
0.68mmol/kg增加到2.31mmol/kg。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圣草次苷黄酮的加入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在贮藏期间过氧化值含量始终低于其他组。并且圣草次苷对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大豆油脂体的过氧化值含量均有降低效果。
[0072] 图2为四种不同的黄酮物质分别加入三种不同提取pH值条件得到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后,在0‑14天内硫代巴比妥酸含量的变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圣草次苷能够抑制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大豆油脂体的二级氧化产物含量,在贮藏14天后,加入圣草次苷的大豆油脂体乳液的硫代巴比妥酸含量均保持在5μmol/kg乳液附近。其他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加入大豆油脂体乳液中,未有显著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效果,甚至,在pH9提取条件下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因为香蜂草苷和橙皮苷的加入,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比未加入黄酮的空白组更高,反而产生了促进氧化的效果。大豆油脂体pH7‑圣草次苷从15.9μmol/kg降低到3.27μmol/kg,大豆油脂体pH9‑圣草次苷从8.66μmol/kg降低到6.07μmol/kg,大豆油脂体pH11‑圣草次苷从3.89μmol/kg降低到6.63μmol/kg。
[0073] 图3为四种黄酮类物质加入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油脂体、以及对比例得到的油脂体。在第0天和贮藏第14天的拍摄了CLS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对比不同pH值提取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各CK‑0)在新鲜和放置14天后的显微观察图像我们可以发现,未加入黄酮的油脂体乳液在经过贮藏后出现油脂体融合,聚集的现象,这是乳液的不稳定现象的结果。加入圣草次苷后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在经过14天贮藏后仍然分布均匀,以个体形式存在,尺寸较小,说明加入圣草次苷后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在经过贮藏后仍然保持稳定,对比未加入黄酮类化合物的对照组来说,圣草次苷降低了大豆油脂体的聚集和融合情况,提高了油脂体的稳定性。而加入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的大豆油脂体乳液在经过14天贮藏后仍然存在大粒径的油滴,说明油脂体不稳定发生了破裂,稳定性较差,
[0074] 虽然,上文中已经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