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法律事件 |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122732924.9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7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申请人 | 杭州临安制钳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申卫康; 申涛; 李涛; | 第一发明人 | 申卫康 |
权利人 | 杭州临安制钳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杭州临安制钳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杭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太阳大街108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13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25B7/16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25B7/16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7 | 专利文献类型 | U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张荣鑫;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省 力 型钳,包括两个钳柄,两个所述钳柄铰接,所述钳柄的顶端连接有钳头,两个所述钳柄的连接处设置有 锁 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钳柄铰接,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钳柄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钳柄外,所述锁紧机构与另一个所述钳柄滑动连接,所述钳柄的外 侧壁 设置有 支撑 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连接有底座。本实用新型在夹持过程中无需长时间握持钳柄夹持物件,达到省力的操作,且省力的同时发力均匀更方便的夹持住物件,实用性强。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舒适省力型钳,包括两个钳柄(1),两个所述钳柄(1)铰接,所述钳柄(1)的顶端连接有钳头(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钳柄(1)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机构(3),所述锁紧机构(3)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钳柄(1)铰接,所述锁紧机构(3)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钳柄(1)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钳柄(1)外,所述锁紧机构(3)与另一个所述钳柄(1)滑动连接,所述钳柄(1)的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底端连接有底座(5)。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舒适省力型钳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舒适省力型钳。 背景技术[0002] 钳子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各种工业中装配、修理和安装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夹捏和剪切工件用的手用工具。钳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根杠杆,在中部的一个点上,用销子交叉连接在一起,使两端能够相对活动,只要用手操作尾端,就可使另一端夹捏物件。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夹持过程中常常需要一只手使用钳子夹紧物件,另一只手用其他五金工具对夹持的物件进行拧紧或者旋转等其他动作,力气小握持力不够会对整个操作过程产生影响,使用时会感觉很费劲,长时间持握会使手部肌肉酸痛,不能达到操作省力的特点,也无法放松手部肌肉,发力不均也无法更方便的操作钳子。 [0003]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舒适省力型钳以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省力型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夹持过程中常常需要一只手使用钳子夹紧物件,另一只手用其他五金工具对夹持的物件进行拧紧或者旋转等其他动作,力气小握持力不够会对整个操作过程产生影响,使用时会感觉很费劲,长时间持握会使手部肌肉酸痛,不能达到操作省力的特点,也无法放松手部肌肉,发力不均也无法更方便的操作钳子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舒适省力型钳,包括两个钳柄,两个所述钳柄铰接,所述钳柄的顶端连接有钳头,两个所述钳柄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钳柄铰接,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钳柄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钳柄外,所述锁紧机构与另一个所述钳柄滑动连接,所述钳柄的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连接有底座。通过设置的钳头对需要夹持的物件进行夹持,当夹持住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避免手长时间用力握持导致肌肉酸痛或者发力不均,同时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将钳柄支撑住,释放双手,工作时不需要握持钳柄,发力均匀的同时操作省力。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和螺纹杆,所述锁紧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钳柄铰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锁紧杆的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钳柄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钳柄外,所述螺纹杆与另一个所述钳柄滑动连接,一个所述钳柄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另一个所述钳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一个所述钳柄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另一个所述钳柄固定连接方便夹紧物件后使得两钳柄锁紧,无需工作人员长时间用力握持钳柄,实用性强。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调节组件和支撑座,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钳柄的外侧壁铰接,所述上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远离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的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距离,使得钳柄在夹持住物件时,调节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角度并通过调节组件固定,下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座与底座连接完成支撑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放开持握钳柄的手达到省力的效果。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壳和若干个连接孔,所述套壳通过一个紧固螺栓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连接孔并延伸至所述上支撑杆的内壁与所述上支撑杆可活动连接,所述套壳通过另一个紧固螺栓的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连接孔并延伸至所述下支撑杆的内壁与所述下支撑杆可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套壳和连接孔方便调节组件调节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便于钳柄调节钳头夹持物件的距离后起到支撑省力作用。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至少为两个。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调节组件内。通过设置的弹簧便于调节组件长时间使用磨损产生空隙时使得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产生晃动,起到稳定及减少大幅度晃动的作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互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支撑座通过紧固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通过设置的钳头对需要夹持的物件进行夹持,当夹持住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避免手长时间用力握持导致肌肉酸痛或者发力不均,同时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将钳柄支撑住,释放双手,工作时不需要握持钳柄,发力均匀的同时操作省力。 [0015] 2、通过设置的一个所述钳柄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另一个所述钳柄固定连接方便夹紧物件后使得两钳柄锁紧,无需工作人员长时间用力握持钳柄,实用性强。 [0016] 3、通过设置的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距离,使得钳柄在夹持住物件时,调节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角度并通过调节组件固定,下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座与底座连接完成支撑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放开持握钳柄的手达到省力的效果。 [0017] 4、通过设置的套壳和连接孔方便调节组件调节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便于钳柄调节钳头夹持物件的距离后起到支撑省力作用。 [0018] 5、通过设置的弹簧便于调节组件长时间使用磨损产生空隙时使得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产生晃动,起到稳定及减少大幅度晃动的作用。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舒适省力型钳的主视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舒适省力型钳的调节组件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舒适省力型钳的A处放大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钳柄,2‑钳头,3‑锁紧机构,31‑锁紧杆,32‑螺纹杆,4‑支撑机构,41‑上支撑杆,42‑下支撑杆,43‑调节组件,431‑套壳,432‑连接孔,44‑支撑座,441‑通孔,5‑底座,51‑螺纹孔,6‑紧固螺栓,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0025]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见图1‑图3,一种舒适省力型钳,包括两个钳柄1,两个所述钳柄1铰接,所述钳柄1的顶端连接有钳头2,两个所述钳柄1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机构3,所述锁紧机构3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钳柄1铰接,所述锁紧机构3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钳柄1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钳柄1外,所述锁紧机构3与另一个所述钳柄1滑动连接,所述钳柄1的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底端连接有底座5。 [0027] 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锁紧杆31和螺纹杆32,所述锁紧杆31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钳柄1铰接,所述锁紧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3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2远离所述锁紧杆31的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钳柄1并延伸至另一个所述钳柄1外,所述螺纹杆32与另一个所述钳柄1滑动连接,一个所述钳柄1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2与另一个所述钳柄1固定连接。 [0028] 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上支撑杆41,下支撑杆42,调节组件43和支撑座44,所述上支撑杆41的顶端与所述钳柄1的外侧壁铰接,所述上支撑杆41的底端连接有所述调节组件43,所述调节组件43远离所述上支撑杆41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杆42,所述下支撑杆42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座44铰接,所述支撑座44与所述底座5可拆卸连接。 [0029] 所述调节组件43包括套壳431和若干个连接孔432,所述套壳431通过一个紧固螺栓6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连接孔432并延伸至所述上支撑杆41的内壁与所述上支撑杆41可活动连接,所述套壳431通过另一个紧固螺栓6的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连接孔432并延伸至所述下支撑杆42的内壁与所述下支撑杆42可活动连接。 [0030] 所述连接孔432至少为两个。 [0031] 所述上支撑杆41与所述下支撑杆4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套设于所述调节组件43内。 [0032] 所述支撑座4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41,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通孔441相互配合的螺纹孔51,所述支撑座44通过紧固螺栓贯穿所述通孔441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51内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 [0033] 下面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钳头2对需要夹持的物件进行夹持,当夹持住后通过一个所述钳柄1通过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2与另一个所述钳柄1固定连接方便夹紧物件后使得两钳柄1锁紧,避免手长时间用力握持导致肌肉酸痛或者发力不均;上支撑杆41和下支撑杆42通过套壳431和连接孔432方便调节组件43调节上支撑杆41和下支撑杆42之间的距离,且弹簧7便于套壳431和连接孔432长时间使用磨损产生空隙时使得上支撑杆41和下支撑杆42产生晃动,起到稳定及减少大幅度晃动的作用;支撑座44通过紧固螺栓6贯穿所述通孔441并延伸至所述螺纹孔51内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在夹持过程中无需长时间握持钳柄1夹持物件,达到省力的操作,且省力的同时发力均匀更方便的夹持住物件,实用性强。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