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210510874.6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708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11-21 |
申请人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李锋; 王伟; | 第一发明人 | 李锋 |
权利人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杭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九环路35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0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25B7/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25B7/00 ; B25B7/10 ; B25G1/1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22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邹秋爽; |
摘要 |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夹持工具,包括: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柄体及设置在第一柄体一端的第一钳头;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柄体及设置在第二柄体一端的第二钳头,第二钳体与第一钳体铰接连接; 锁 定 枢接 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铰接处;其中,锁定枢接机构包括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在锁止状态下,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枢转连接;在解锁状态下,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本 申请 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钳具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夹持工具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0002] 钳具是一种维修中常用的工具,具体地,可以用以夹持各种零件,或者拆卸零件。 [0003] 在相关技术中,钳口的打开是通过铰接轴实现的,但是由于铰接轴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钳口的打开大小是固定的,这样会导致钳具只能适配一定范围内尺寸的零件,从而使得钳具的通用性较好。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工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钳具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持工具,包括: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柄体及设置在第一柄体一端的第一钳头;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柄体及设置在第二柄体一端的第二钳头,第二钳体与第一钳体铰接连接;锁定枢接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铰接处;其中,锁定枢接机构包括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在锁止状态下,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枢转连接;在解锁状态下,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0006] 进一步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交叉设置。 [0007] 进一步地,锁定枢接机构转动或者移动时,以使锁定枢接机构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锁定枢接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枢接机构可移动,以使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0008] 进一步地,在锁定枢接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钳头朝向第二钳头移动,或者第二钳头朝向第一钳头移动。 [0009] 进一步地,第二柄体包括容纳槽,第一柄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可插入至容纳槽内,第一柄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锁定枢接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内。 [0010] 进一步地,锁定枢接机构包括铰接轴和锁止件,铰接轴穿设在第二柄体和锁止件上。 [0011] 进一步地,锁止件和第一滑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中的一个设置于锁止件上,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卡接配合。 [0012] 进一步地,第一凸齿设置于锁止件上,第一齿条设置于第一滑槽靠近第一钳头的内壁上,第一凸齿朝向第一钳头的一侧凸出,或者,第一齿条设置于第一滑槽远离第一钳头的内壁上,第一凸齿朝向远离第一钳头的一侧凸出。 [0013] 进一步地,夹持工具还包括抵靠件,抵靠件固定于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中的一个上,并与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中的另一个抵接配合。 [0014] 进一步地,抵靠件设置于第二柄体上,并与第一柄体抵接配合。 [0015] 进一步地,抵靠件包括弹片。 [0016] 进一步地,抵靠件包括具有弹臂,弹臂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弹臂处于锁定位置时,弹臂位于第二柄体的内部,当弹臂处于解锁位置时,弹臂与第一柄体支撑配合,并驱动第一柄体朝向远离第二柄体的方向移动。 [0017] 进一步地,锁止件包括第一锁止块以及与第一锁止块连接的凸块,第一凸齿设置在第一锁止块上,第一锁止块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一柄体上还设置有第二滑槽,凸块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内,容纳槽的内侧壁上凸设有位于第二滑槽内的止挡柱,止挡柱与凸块配合。 [0018]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邻设置并连通。 [0019] 进一步地,第一锁止块远离朝向第二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锁定枢接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插入至第一安装孔内,并与第一滑槽的内壁抵接配合。 [0020] 进一步地,铰接轴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铰接轴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槽,锁止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锁止件上设置有伸入至第二安装孔内的驱动块,驱动块插入至螺旋槽内。 [0021] 进一步地,铰接轴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柄体的第一侧并设置有第一按压部,铰接轴的第二端位于第二柄体的第二侧并设置有螺纹部,锁定枢接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紧固件,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柄体的第一侧之间,紧固件与螺纹部固定连接。 [0022] 进一步地,第二柄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二柄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部,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凹部内,紧固件设置于第二凹部内。 [0023] 进一步地,锁止件包括第二锁止块和导向块,导向块设置于第二锁止块的第一侧壁,导向块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齿,第一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和第二齿条,导向块与导向槽导向配合,第二凸齿和第二齿条卡接配合。 [0024] 进一步地,锁止件包括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设置于第二锁止块的中心并贯穿导向块,铰接轴穿设在第三安装孔内,铰接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按压部,锁定枢接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按压部和第二柄体之间。 [0025] 进一步地,第一钳头朝向第二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面,第二钳头朝向第一钳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包括第一面部、第二面部以及第三面部,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之间具有第一钝角,第二面部和第三面部之间具有第二钝角,第二夹持面包括第四面部、第五面部以及第六面部,第四面部和第五面部之间具有第三钝角,第五面部和第六面部之间具有第四钝角,第一钝角大于第二钝角,第三钝角大于第四钝角。 [0026] 进一步地,第一面部上设置有第一齿槽,第二面部上设置有第二齿槽,第三面部为光滑面,第四面部上设置有第三齿槽,第五面部为光滑面,第六面部上设置有第四齿槽,第一齿槽的齿宽小于第二齿槽的齿宽,第三齿槽的齿宽小于第四齿槽的齿宽,第一齿槽的齿宽和第三齿槽的齿宽相等,第三齿槽的齿宽和第四齿槽的齿宽相等。 [0027]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铰接设置,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柄体和设置在第一柄体的端部的第一钳头,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柄体和设置在第二柄体的端部的第二钳头,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的张开角度可变大和减小。锁定枢接机构设置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铰接处,锁定枢接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通过上述的设置,锁定枢接机构可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铰接点能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的开口能够扩大,这样使得能够使得夹持工具能够夹持不同尺寸零件。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钳具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 [002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工具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0030] 图2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剖视示意图; [0031] 图3示出了图2的夹持工具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4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示出了图4的夹持工具的第二钳体的侧视示意图; [0034] 图6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透视示意图; [0035] 图7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第二钳体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9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0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夹持第一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1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夹持第二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2示出了图1的夹持工具的夹持第三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工具的实施例二的局部竖向剖视示意图; [0042] 图14示出了图13的夹持工具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0043] 图15示出了图13的夹持工具的铰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工具的实施例三的局部竖向剖视示意图; [0045] 图17示出了图16的夹持工具的第二锁止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8示出了图16的夹持工具的第二齿条的仰视示意图。 [0047]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48] 10、第一钳体;11、第一柄体;111、第一滑槽;1111、导向槽;112、第二滑槽;12、第一钳头;121、第一夹持面;1211、第一面部;1212、第二面部;1213、第三面部;20、第二钳体;21、第二柄体;211、容纳槽;212、止挡柱;213、第一凹部;214、第二凹部;22、第二钳头;221、第二夹持面;2211、第四面部;2212、第五面部;2213、第六面部;30、锁定枢接机构;31、铰接轴;311、螺旋槽;312、第一按压部;313、螺纹部;314、第二按压部;32、锁止件;321、第一锁止块; 3211、第一安装孔;322、凸块;323、第二安装孔;324、驱动块;325、第二锁止块;326、导向块; 327、第三安装孔;33、第一弹性件;341、第二弹性件;342、紧固件;35、第三弹性件;40、卡接结构;41、第一凸齿;42、第一齿条;50、抵靠件;61、第二凸齿;62、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004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1]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52]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夹持工具包括:第一钳体10、第二钳体20以及锁定枢接机构30。第一钳体10包括第一柄体11及设置在第一柄体11一端的第一钳头12。第二钳体20包括第二柄体21及设置在第二柄体21一端的第二钳头22,第二钳体20与第一钳体10铰接连接。锁定枢接机构3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铰接处。其中,锁定枢接机构30包括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在锁止状态下,第一钳头12与第二钳头22枢转连接;在解锁状态下,第一钳头12与第二钳头2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0053]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铰接设置,第一钳体10包括第一柄体11和设置在第一柄体11的端部的第一钳头12,第二钳体20包括第二柄体21和设置在第二柄体21的端部的第二钳头22,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之间的张开角度可变大和减小。锁定枢接机构30设置在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铰接处,锁定枢接机构30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钳头12和第二钳头22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通过上述的设置,锁定枢接机构30可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铰接点能够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一钳头12和第二钳头22之间的开口能够扩大,这样使得能够使得夹持工具能够夹持不同尺寸零件。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钳具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0054] 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交叉设置。通过上述的设置能股使得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相对运动更加稳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钳体的部分结构伸入至第二钳体内。 [0055]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部分结构贴合,锁定枢接机构位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贴合处。具体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为片状。这样同样能够实现上述的功能,即能够使得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之间的距离增大和减小,从而能够与不同尺寸的零件配合使用。 [0056] 锁定枢接机构30转动或者移动时,以使锁定枢接机构30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锁定枢接机构3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枢接机构30可移动,以使第一钳头12与第二钳头2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上述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实现锁定枢接机构30的解锁和锁定,这样能够实现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相对远离和相对靠近。 [0057] 在锁定枢接机构3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钳头12朝向第二钳头22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可以实现第一钳头12的单独运动的。当然,第二钳头22朝向第一钳头12移动。即第二钳体也是可以单独移动的。 [0058]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二柄体21包括容纳槽211,第一柄体11的至少部分结构可插入至容纳槽211内,第一柄体1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1,锁定枢接机构3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11内。容纳槽211设置于第二柄体21的侧部,并贯穿第二柄体21,这样使得第一柄体11能够从容纳槽211内穿出,并使得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能够铰接。第一滑槽111设置在第一柄体11上,第一滑槽111贯穿第一柄体11,锁定枢接机构30设置在第一滑槽111内,第一滑槽111位于容纳槽211内,锁定枢接机构30能够在第一滑槽111内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铰接点在第一滑槽111内移动。这样能够使得第一钳头12和第二钳头22之间的开口扩大。 [0059]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锁定枢接机构30包括铰接轴31和锁止件32,铰接轴31穿设在第二柄体21和锁止件32上。锁止件32能够锁定自身的位置,即当铰接点无需继续移动时,锁止件32能够锁定铰接点的位置,进而使得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相互靠近更加稳定。而铰接轴31的中点则是铰接点,铰接轴31能够将锁止件32和第二柄体21连接在一起,而由于锁止件32位于第二柄体21的容纳槽211以及第一滑槽111之间,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铰接在一起,并能够实现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的转动。 [0060] 如图1至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锁止件32和第一滑槽1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40,卡接结构40包括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中的一个设置于锁止件32上,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滑槽111内,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卡接配合。卡接结构能够将锁止件和第一钳体锁定,具体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第一凸齿和第一齿条能够相互啮合,当第一齿条和第一凸齿啮合后,能够实现锁止件和第一柄体之间锁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齿设置在锁止件上,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滑槽上。 [0061] 如图1至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凸齿41设置于锁止件32上,第一齿条42设置于第一滑槽111靠近第一钳头12的内壁上,第一凸齿41朝向第一钳头12的一侧凸出。第一齿条42设置在第一滑槽111的内壁上,这样能够使得第一齿条42的长度足够大,即能够使得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的锁定位置较多。而第一齿条42设置在第一滑槽111靠近第一钳头12的内壁上,这样能够锁止件32的锁定更加简单。 [0062]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齿条设置于第一滑槽远离第一钳头的内壁上,第一凸齿朝向远离第一钳头的一侧凸出。 [006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滑槽111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两个连接壁,顶壁位于底壁和第一钳头12之间,上述的第一滑槽111靠近第一钳头12的内壁是指顶壁。 [0064]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夹持工具还包括抵靠件50,抵靠件50固定于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中的一个上,并与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中的另一个抵接配合。抵靠件50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使得第一钳头12和第二钳头22之间的开口距离增大。 [0065]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抵靠件50设置于第二柄体21上,并与第一柄体11抵接配合,抵靠件50的一端与第二柄体21固定设置。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抵靠件50的位置稳定。 [0066]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抵靠件与第一柄体一体成型设置。 [0067]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抵靠件50包括弹片。弹片的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当然,抵靠件50还可以为弹性件,当抵靠件50为弹性件时,弹性件连接在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之间,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撑开。 [006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抵靠件50包括具有弹臂,弹臂具有锁定位置,当弹臂处于锁定位置时,弹臂位于第二柄体21的内部,当弹臂处于解锁位置时,弹臂与第一柄体11支撑配合,并驱动第一柄体11朝向远离第二柄体21的方向移动。弹臂的设置较为容易,弹臂能够朝向第一柄体11移动,具体地,弹臂的移动为转动,弹臂转动时,能够推顶第一柄体11。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21相互远离。 [0069] 如图1至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锁止件32包括第一锁止块321以及与第一锁止块321连接的凸块322,第一凸齿41设置在第一锁止块321上,第一锁止块32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11内,第一柄体11上还设置有第二滑槽112,凸块32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 112内,容纳槽211的内侧壁上穿设有位于第二滑槽112内的止挡柱212,止挡柱212与凸块 322配合。在第二柄体21转动时,止挡柱212与凸块322抵接配合,这样使得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解锁。 [0070] 如图1至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滑槽111与第二滑槽112相邻设置并连通。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设置,凸块32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12内,止挡柱212与凸块322配合。具体地,凸块322是位于第一锁止块321的侧部的。 [0071]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凸块位于第一锁止块的一端,这样使得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无需相邻设置。 [0072] 如图1至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锁止块321远离朝向第二滑槽1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211,锁定枢接机构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3,第一弹性件33插入至第一安装孔3211内,并与第一滑槽111的内壁抵接配合。第一弹性件33的设置在第一安装孔3211内并与第一滑槽111的底壁抵接配合,在止挡柱212与凸块322止挡配合时,第一弹性件33被压缩,当不再驱动第二柄体21时,止挡柱212和凸块322之间没有止挡,第一锁止块321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被撑起,进而使得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相互啮合,进而使得锁止件32的位置稳定。 [0073]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钳头12朝向第二钳体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面121,第二钳头22朝向第一钳头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面221,第一夹持面121包括第一面部1211、第二面部1212以及第三面部1213,第一面部1211和第二面部1212之间具有第一钝角,第二面部1212和第三面部1213之间具有第二钝角,第二夹持面221包括第四面部2211、第五面部2212以及第六面部2213,第四面部2211和第五面部2212之间具有第三钝角,第五面部2212和第六面部2213之间具有第四钝角,第一钝角大于第二钝角,第三钝角大于第四钝角。上述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钳头12和第二钳头22的配合共同实现不同形状的物品的夹持。 [0074]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面部1211上设置有第一齿槽,第二面部1212为光滑面,第三面部1213上设置有第二齿槽,第四面部2211上设置有第三齿槽,第五面部2212上设置有第四齿槽,第六面部2213为光滑面,第一齿槽的齿宽小于第二齿槽的齿宽,第三齿槽的齿宽小于第四齿槽的齿宽,第一齿槽的齿宽和第三齿槽的齿宽相等,第三齿槽的齿宽和第四齿槽的齿宽相等。上述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夹持时出现脱离。进而使得夹持的稳定性更好。 [0075] 具体地,如图6至图9所示,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使用过程如下: [0076] 保持第一钳体10不动,绕铰接轴31展开转动第二柄体21,止挡柱212推动凸块322,以使锁止件32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实现了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的分离,此时,第二钳体20可沿第一滑槽111的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收拢第二柄体21,止挡柱212与凸块322分离,即不再进行止挡配合,锁止件32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复位,进而使得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啮合,这样则实现了夹持工具的打开的过程。 [0077]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实施例一中的解锁方式为锁止件32的转动,而锁止件32的转动是通过止挡柱212和凸块322的止挡配合以及第一弹性件33共同实现的。而在实施例中,虽然锁止件32也是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的解锁,但是锁止件32的转动是通过螺旋槽311与驱动块324的配合实现的。 [0078]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二中,铰接轴31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铰接轴31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槽311,锁止件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3,锁止件32上设置有伸入至第二安装孔323内的驱动块324,驱动块324插入至螺旋槽311内。驱动块324在螺旋槽311内,在按压铰接轴31时,驱动块324能够沿着螺旋槽311进行运动,即驱动块324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摆动,而由于驱动块324设置在锁止件32上,这样能够使得锁止件32也进行摆动,此时则能够实现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的分离,这样的设置方式简单,并且能够实现铰接轴31位置的改变。 [0079]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二中,铰接轴3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柄体21的第一侧并设置有第一按压部312,铰接轴3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柄体21的第二侧并设置有螺纹部313,锁定枢接机构3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41和紧固件342,第二弹性件341设置于第一按压部312和第二柄体21的第一侧之间,紧固件342与螺纹部313固定连接。上述紧固件342和第一按压部312的设置能够保证铰接轴31的位置稳定,并且在铰接轴31移动时,第二弹性件 341能够驱动铰接轴31复位,进而使得第一凸齿41和第一齿条42啮合。 [0080]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二柄体21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部213,第二柄体21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部214,第二弹性件341设置于第二凹部214内,紧固件342设置于第二凹部214内。第一凹部213和第二凹部214的设置能够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规整。 [0081]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锁定的位置改变,实施例二中,锁定的位置在靠近第一钳头12的第一滑槽111的内壁上,而实施例三的锁定位置则是在远离第一钳头12的第一滑槽111的侧壁上。 [0082] 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三中,锁止件32包括第二锁止块325和导向块326,导向块326设置于第二锁止块325的第一侧壁,导向块326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齿61,第一滑槽111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1111和第二齿条62,导向块326与导向槽1111导向配合,第二凸齿61和第二齿条62卡接配合。导向块326能够在导向槽1111内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锁止块325的运动更加稳定。在按压铰接轴31时,第二凸齿61和第二齿条62能够相互脱离,进而使得地而锁止件32能够在第一滑槽111内移动。 [0083] 具体地,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三中,导向块326设置在第二锁止块325的中心线上,并将第二锁止块325远离第一钳头12的表面分割成两部分,两部分上都设置有第二凸齿61。 [0084] 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三中,锁止件32包括第三安装孔327,第三安装孔327设置于第二锁止块325的中心并贯穿导向块326,铰接轴31穿设在第三安装孔327内,铰接轴3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按压部314,锁定枢接机构3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35,第三弹性件35设置于第二按压部314和第二柄体21之间。第三弹性件35的设置能够驱动铰接轴31复位,进而使得第二凸齿61和第二齿条62相互啮合,进而使得第二锁止块325的锁定。 [008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86]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8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