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010024405.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申请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申请人类型 | 科研院所 |
发明人 | 赵宇; 李保文; 杨洋; 龙洋; 叶茂; 牛孝霞; | 第一发明人 | 赵宇 |
权利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权利人类型 | 科研院所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科研院所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辽宁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辽宁省沈阳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路1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110015 |
主IPC国际分类 | B25B7/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25B7/00 ; B25B27/14 |
专利引用数量 | 3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8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高原; |
摘要 | 本 申请 涉及一种 锁 片钳,包括相对设置的左 手柄 组件和右手柄组件,左手柄组件包括左手柄和铰接于左手柄同一点的第一 连杆 和第二连杆,右手柄组件包括右手柄和铰接于右手柄同一点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且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铰接于第一可移动点,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于第二可移动点,通过控制左手柄和右手柄相对靠近或远离能够控制第一可移动点和第二可移动点沿着两点连线相对移动;通过承 力 杆连接于第一可移动点的钳头,钳头具有预定形状的压紧面;具有预定形状空间的钳口,预定形状空间能够容纳钳头,且在承力杆的作用下使钳头在预定形状空间内移动;构成 支撑 结构的壳体,壳体连接钳头和左手柄和右手柄,壳体相对于左手柄和右手柄能够移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锁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钳(10)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锁片钳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属于五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片钳。 背景技术[0002] 锁片防松作为机械防松之一,大量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装配领域。发动机结构复杂故锁片锁紧操作空间受到限制。而发动机锁片防松要求高,例如锁耳与螺母需紧密贴合、锁耳不可超出螺母厚度、不可有压痕、不可二次使用等。 [0003] 如图1a至图1c所示为不同结构的锁片。如图2所示,当螺栓3穿过锁片4后,用于将结构件1和结构件2进行连接时,为了防止螺栓3松动,先将锁片4进行预弯折,之后通过工具再将其进行完全弯折,使其紧贴螺栓3的边缘,实现螺栓3的防松,如图3所示。 [0004]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具有装配用锁片钳,但其无法解决锁片锁耳根部贴靠问题,常使用铜棒、铝棒利用冲击的方法使锁片锁耳根部变形敲紧,造成锁片损伤无法使用等,且当锁片适配于多种规格的螺栓/螺母头部时,无法进行完美贴合。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锁片钳,以解决或减轻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片钳,所述锁片钳包括: [0007] 相对设置的左手柄组件和右手柄组件,其中,所述左手柄组件包括左手柄和铰接于左手柄同一点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右手柄组件包括右手柄和铰接于右手柄同一点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且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铰接于第一可移动点,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于第二可移动点,通过控制左手柄和右手柄相对靠近或远离能够控制第一可移动点和第二可移动点沿着两点连线相对移动; [0008] 通过承力杆连接于第一可移动点的钳头,所述钳头具有预定形状的压紧面; [0009] 具有预定形状空间的钳口,所述预定形状空间能够容纳所述钳头,且在所述承力杆的作用下使钳头在预定形状空间内移动;以及 [0010] 构成支撑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钳头和左手柄和右手柄,其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左手柄和右手柄能够移动。 [0011]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手柄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壳体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实现所述壳体与左手柄的相对移动;所述右手柄上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壳体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第条形孔实现所述壳体与右手柄的相对移动。 [0012]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形孔的轴线和第二条形孔的轴线具有预设角度。 [0013]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手柄组件和所述右手柄组件以所述两点连线对称设置。 [0014]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结构相同。 [0015]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至少具有一处沿着所述两点连线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连接至第一可移动点和/或第二可移动点的锁紧螺钉,通过调节所述锁紧螺钉能够限制第一可移动点和/或第二可移动点的移动。 [0016]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形状的压紧面与预定形状空间构成匹配于被压紧螺栓或螺母的头部形状,所述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0017] 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钳头的一端固定有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内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能够相对于防松螺母沿着两点连线移动,通过控制第二可移动点的位置以调节锁片钳的开口角度。 [0018] 本申请的锁片钳具有如下优点: [0019] 1、通过使受力面与预紧螺母完全贴靠,因此其具有定位功能,无需多次找正夹紧位置,操作过程对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且不会损坏锁片,无需因为锁片损坏造成返工(更换锁片:螺母需分解后重新预紧,并重复现有方案操作直至装配合格); [0020] 2、操作过程不会对预紧后螺母产生冲击而影响预紧力,因此不会对预紧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0021] 3、通过设置钳口调节螺栓,可以对钳口的开合范围在主体之中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螺母锁片尺寸、安装位置,减少了操作干涉情况,同时调节螺栓调整后改变了连杆在主体中的空间角度,使连杆轴线与钳口轴线的夹角变小,在手柄受力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钳口对锁片锁耳的作用力,使锁片锁耳与螺母紧密贴合; [0022] 4、利用杠杆及铰链组成可以达成机械的直线位移,操作动作通过手柄作为杠杆推动铰链机构运动,进而实现钳口运动完成锁进动作;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26] 图1a至图1c为现有技术中不同结构的锁片示意图。 [0027] 图2为现有技术中锁片弯折过程示意图。 [0028] 图3为基于图2中的锁片弯折后俯视图。 [0029] 图4为本申请的锁片钳结构(未安装壳体)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申请的锁片钳结构(安装壳体)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申请的锁片钳结构中调节螺钉调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32]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33] 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锁片钳10主要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手柄组件11和右手柄组件12,其中,左手柄组件11包括左手柄111和大致铰接于左手柄中上部同一点的第一连杆112和第二连杆113,右手柄组件12包括右手柄121和同样大致铰接于右手柄中上部同一点的第三连杆122和第四连杆123,且第一连杆112与第三连杆122铰接于第一可移动点114,第二连杆113与第四连杆123铰接于第二可移动点124,通过控制左手柄111和右手柄121相对靠近或远离(即开合)提供动力,就能够控制第一可移动点114和第二可移动点124沿着两点连线相对移动;通过承力杆15连接于第一可移动点114的钳头14,钳头14的端部具有预定形状的压紧面141,压紧面141的厚度不低于被压紧螺栓或螺母的头部厚度;具有预定形状空间131的钳口13,预定形状空间131能够容纳钳头14,且在承力杆15的作用下使钳头14在预定形状空间131内滑行移动;以及构成支撑结构的壳体16,其为手柄、铰链、调节螺钉等提供支撑,在工作中承受各零组件的作用力,壳体16连接钳头14和左手柄111和右手柄121,其中,壳体16相对于左手柄111和右手柄121能够移动。 [0034] 上述结构中的铰接通过铆钉实现。 [0035] 本申请中,左手柄111上设有第一条形孔111a,壳体16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条形孔111a可以实现壳体16与左手柄111的相对移动;右手柄121上设有第二条形孔121a,壳体16同样可以通过连接件穿过第2条形孔121a实现壳体16与右手柄121的相对移动。 [0036] 本申请中,第一条形孔111a的轴线和第二条形孔121a的轴线具有预设角度,此预设角度根据钳头14在钳口13内的活动位移来确定。 [0037] 本申请中,左手柄组件11和右手柄组件12以两点连线对称设置。 [0038] 本申请中,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113、第三连杆122和第四连杆123结构相同。 [0039] 本申请中,壳体16上至少具有一处沿着两点连线设置的导向槽162/163,导向槽162/163内设有连接至第一可移动点114和/或第二可移动点124的锁紧螺钉17,通过调节锁紧螺钉17能够限制第一可移动点114和/或第二可移动点124的移动。 [0040] 本申请中,预定形状的压紧面141与预定形状空间131构成匹配于被压紧螺栓或螺母的头部形状,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0041]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锁片钳为适用于正六边形的螺栓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压紧面141为V型结构,其与锁片锁耳接触,相应的,预定形状空间131的形状为倒V型,通过两者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六边形螺栓下的锁片锁耳进行锁紧。 [0042] 本申请中,壳体16上远离钳头14的一端固定有防松螺母18,防松螺母18内设有调节螺栓19,调节螺栓19能够相对于防松螺母18沿着两点连线移动,通过控制第二可移动点124的位置以调节锁片钳的开口角度。 [0043] 本申请的锁片钳具有如下优点: [0044] 1、通过使受力面与预紧螺母完全贴靠,因此其具有定位功能,无需多次找正夹紧位置,操作过程对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且不会损坏锁片,无需因为锁片损坏造成返工(更换锁片:螺母需分解后重新预紧,并重复现有方案操作直至装配合格); [0045] 2、操作过程不会对预紧后螺母产生冲击而影响预紧力,因此不会对预紧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0046] 3、通过设置钳口调节螺栓,可以对钳口的开合范围在主体之中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螺母锁片尺寸、安装位置,减少了操作干涉情况,同时调节螺栓调整后改变了连杆在主体中的空间角度,使连杆轴线与钳口轴线的夹角变小,在手柄受力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钳口对锁片锁耳的作用力,使锁片锁耳与螺母紧密贴合; [0047] 4、利用杠杆及铰链组成可以达成机械的直线位移,操作动作通过手柄作为杠杆推动铰链机构运动,进而实现钳口运动完成锁进动作; [0049] 6、本申请中具有与螺母可有效贴合的受力面与锁紧面,在锁紧过程中力处于平衡状态,不会使配合机件产生位移。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