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料拉槽机

申请号 CN202210849571.7 申请日 2022-07-19 公开(公告)号 CN115383497B 公开(公告)日 2023-06-23
申请人 江苏威尔德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鹏; 张喆淼; 肖旭; 王珂玮;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自动上料拉槽机,包括操作台、自动供料机构、上料顶升机构、搬运机构、 定位 顶升机构、平移下压机构和拉刀机构,自动供料机构位于操作台上侧,自动供料机构内包括有振动盘,振动盘设置有两个,振动盘一侧设置有调节底座,调节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直线振动器,自动供料机构位于上料顶升机构一侧,上料顶升机构上设置有上料顶升槽,自动上料机构将原料进行排列,并通过上料顶升机构将原料顶出,搬运机构提供运输,且通过定位顶升机构将原料旋转定位后并运输至下一工位,平移下压结构负责将物料下压,并移动至拉刀机构中,通过工装拉刀机构将原料拉出槽型,能够解决工人手动操作效率低,且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自动上料拉槽机,包括操作台(1)、自动供料机构(2)、上料顶升机构(3)、搬运机构(4)、定位顶升机构(5)、平移下压机构(6)和拉刀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料机构(2)位于操作台(1)上侧,所述自动供料机构(2)内包括有振动盘(21),所述振动盘(21)设置有两个,所述振动盘(21)一侧设置有调节底座(22),所述调节底座(22)上固定连接有直线振动器,所述自动供料机构(2)位于上料顶升机构(3)一侧,所述上料顶升机构(3)上设置有上料顶升槽(36),所述上料顶升槽(36)滑动连接上料滑轨(35),所述上料顶升机构(3)位于搬运机构(4)一侧,所述搬运机构(4)上一侧设置有搬运安装板(41),所述搬运安装板(41)一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气缸(42),所述定位顶升机构(5)上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所述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顶升原点光电(52),所述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53),所述旋转电机(53)上设置有旋转夹爪(54),所述连接板远离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气缸(58),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插接有压簧(59),所述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顶针(510),所述支撑杆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平移下压机构(6)内,所述平移下压机构(6)设置有两个,所述平移下压机构(6)内设置有S槽顶针气缸(61)和M槽顶针气缸(62),另一个所述平移下压机构(6)内设置有S槽顶针气缸(61),所述拉刀机构(7)上设置有衔接座(71),所述衔接座(71)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底座,所述液压缸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72),所述第一液压缸(72)上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刀滑轨(73),所述拉刀滑轨(73)上固定连接有拉刀基板(74),所述拉刀基板(74)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拉刀(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拉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振动器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直线振动导轨(23),所述直线振动导轨(23)一侧与振动盘(21)接触,所述直线振动导轨(23)远离振动盘(21)一侧固定连接有原料限位板(24),所述直线振动导轨(2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对射光电(25),所述直线振动导轨(23)位于第一对射光电(25)和原料限位板(2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对射光电(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拉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限位板(24)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原料限位板(24)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料激光传感器(37),所述衔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原料安装板(31),所述原料安装板(31)底侧固定连接有上料气缸(32),所述上料气缸(3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上料支撑板(33),所述上料支撑板(33)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料限位(34),所述上料限位块(34)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滑轨(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拉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安装板(41)位于搬运气缸(42)一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滑轨(43),所述搬运安装板(41)位于搬运滑轨(43)两端头处固定连接有搬运限位块(44),两个搬运滑轨(43)之间固定连接有搬运夹爪气缸(45),所述搬运夹爪气缸(45)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搬运夹爪,所述搬运滑轨(43)上滑动连接有搬运移板(46),所述搬运安装板(41)底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支撑轴(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拉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爪(54)一侧设置有旋转原点气缸(55),所述旋转原点气缸(55)的输出端设置有斜块且斜块接触凸轮轴承随动器(56),所述旋转夹爪(54)上设置有旋转扭簧(5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拉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Y轴伺服电机(63),所述Y轴伺服电机(63)一侧设置有Y轴滑轨(64),所述Y轴滑轨(64)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有X轴滑轨(65),所述滑板位于两个X轴滑轨(65)之间固定连接有X轴伺服电机(66),所述支撑座上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段下压气缸(67),所述支撑座底侧固定连接有二段下压气缸(68),所述二段下压气缸(68)输出端固定连接平移夹爪(6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拉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底座底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6),所述定位板(76)上固定连接有可调节工装基座(77),所述可调节工装基座(77)上设置有梯形夹块(78)。

说明书全文

自动上料拉槽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拉槽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上料拉槽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拉槽步骤为人工手动操作,工人将原料放置在工装上,手动按下启动按钮,液压缸下压,拉刀拉出槽型,完成自后自动上升,拉刀带出原料,以此完成一个操作,人工操作效率低,重复性操作,人易疲劳,容易出错,原料需按不同方向要求放置,同时原料需定位后放入工装,再双手按下两个启动按钮,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上料拉槽机,直线振动器对排列物料,并使得散装原料呈直线有序排列,同时第二对射光电的开合控制自动供料机构内的振动盘的启动,利用限位板进行导向,同时利用上料顶升机构内的上料气缸带动原料上移,能够将排列好的物料顶出,且通过搬运机构将上料顶升机构顶升出来的远离搬运至下一工位,且通过定位顶升机构,能够将搬运到位的原料旋转定位,然后顶升至下一工位,最终通过拉刀机构能够将梯形夹具夹持的原料拉出槽型,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上料拉槽机,包括操作台、自动供料机构、上料顶升机构、搬运机构、定位顶升机构、平移下压机构和拉刀机构,所述自动供料机构位于操作台上侧,所述自动供料机构内包括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设置有两个,所述振动盘一侧设置有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直线振动器,所述自动供料机构位于上料顶升机构一侧,所述上料顶升机构上设置有上料顶升槽,所述上料顶升槽滑动连接上料滑轨,所述上料顶升机构位于搬运机构一侧,所述搬运机构上一侧设置有搬运安装板,所述搬运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气缸,所述定位顶升机构上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顶升丝杆电机,所述定位顶升丝杆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顶升原点光电,所述定位顶升丝杆电机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设置有旋转夹爪,所述连接板远离定位顶升丝杆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气缸,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插接有压簧,所述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顶针,所述支撑杆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平移下压机构内,所述平移下压机构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平移下压机构内设置有S槽顶针气缸和M槽顶针气缸,另一个所述平移下压机构内设置有S槽顶针气缸,所述拉刀机构上设置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底座,所述液压缸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上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刀滑轨,所述拉刀滑轨上固定连接有拉刀基板,所述拉刀基板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拉刀,通过设置多个机构能够解决人工操作麻烦和效率低的问题。
[000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振动器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直线振动导轨,所述直线振动导轨一侧与振动盘接触,所述直线振动导轨远离振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有原料限位板,所述直线振动导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对射光电,所述直线振动导轨位于第一对射光电和原料限位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对射光电,能够将物料有序排列。
[0006]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原料限位板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原料限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料激光传感器,所述衔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原料安装板,所述原料安装板底侧固定连接有上料气缸,所述上料气缸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上料支撑板,所述上料支撑板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料限位,所述上料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滑轨,能够将物料一个个顶出。
[000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搬运安装板位于搬运气缸一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滑轨,所述搬运安装板位于搬运滑轨两端头处固定连接有搬运限位块,两个搬运滑轨之间固定连接有搬运夹爪气缸,所述搬运夹爪气缸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搬运夹爪,所述搬运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搬运移板,所述搬运安装板底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支撑轴,能够移动上料顶升出来的原料搬运至下一工位。
[0008]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夹爪一侧设置有旋转原点气缸,所述旋转原点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斜块且斜块接触凸轮轴承随动器,所述旋转夹爪上设置有旋转扭簧,能够将搬运机构搬运的原料进行旋转定位,并通过顶升丝杆电机输送至下一工位。
[000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Y轴伺服电机,所述Y轴伺服电机一侧设置有Y轴滑轨,所述Y轴滑轨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有X轴滑轨,所述滑板位于两个X轴滑轨之间固定连接有X轴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板上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段下压气缸,所述支撑座底侧固定连接有二段下压气缸,所述二段下压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平移夹爪,能够将顶升到位的原料下压至拉刀机构上。
[001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缸底座底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固定连接有可调节工装基座,所述可调节工装基座上设置有梯形夹块,能够便于将梯形夹块中的原料拉出槽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上料机构将原料进行排列,并通过上料顶升机构将原料顶出,搬运机构提供运输,且通过定位顶升机构将原料旋转定位后并运输至下一工位,平移下压结构负责将物料下压,并移动至拉刀机构中,通过工装拉刀机构将原料拉出槽型,能够解决工人手动操作效率低,且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立体结构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供料机构处三维立体结构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上料顶升机构处三维立体结构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搬运机构处三维立体结构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顶升机构处三维立体结构图;
[0016] 图6为本发明的平移下压机构处三维立体结构图;
[0017] 图7为本发明的拉刀机构处三维立体结构图。 图中:1、操作台;2、自动供料机构;21、振动盘;22、调节底座;23、直线振动导轨;24、原料限位板;25、第一对射光电;26、第二对射光电;3、上料顶升机构;31、原料安装板;32、上料气缸;33、上料支撑板;34、上料限位块;
35、上料滑轨;36、上料顶升槽;37、上料激光传感器;4、搬运机构;41、搬运安装板;42、搬运气缸;43、搬运滑轨;44、搬运限位块;45、搬运夹爪气缸;46、搬运移板;47、搬运支撑轴;5、定位顶升机构;51、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2、定位顶升原点光电;53、旋转电机;54、旋转夹爪;
55、旋转原点气缸;56、凸轮轴承随动器;57、旋转扭簧;58、定位气缸;59、压簧;510、定位顶针;6、平移下压机构;61、S槽顶针气缸;62、M槽顶针气缸;63、Y轴伺服电机;64、Y轴滑轨;65、X轴滑轨;66、X轴伺服电机;67、一段下压气缸;68、二段下压气缸;69、平移夹爪;7、拉刀机构;71、衔接座;72、第一液压缸;73、拉刀滑轨;74、拉刀基板;75、移动拉刀;76、定位板;77、可调节工装基座;78、梯形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实施例一
[0020] 现阶段拉槽步骤大多为人工手动操作,人工操作效率低,且操作比较繁琐,容易出错。
[0021] 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提供了自动上料拉槽机,包括操作台1、自动供料机构2、上料顶升机构3、搬运机构4、定位顶升机构5、平移下压机构6和拉刀机构7,自动供料机构2位于操作台1上侧,自动供料机构2内包括有振动盘21,振动盘21供料系统,按不同原料可连续工作四至六个小时,振动盘21设置有两个,能够进行分料,振动盘21一侧设置有调节底座22,调节底座22上固定连接有直线振动器,能够便于调节,直线振动器及调节底座22产生的震动,能够使散装原料呈直线有序排列,自动供料机构2位于上料顶升机构3一侧,上料顶升机构3上设置有上料顶升槽36,上料顶升槽36内夹持原料,通过直震的方式能够便于使得原料上移,上料顶升槽36滑动连接上料滑轨35,上料顶升机构3位于搬运机构4一侧,搬运机构
4上一侧设置有搬运安装板41,搬运安装板41一侧固定连接有搬运气缸42,搬运气缸42初始状态为顶出状态,搬运气缸42到位后,旋转原点气缸55顶出,推动凸轮轴承随动器56使旋转夹爪54张开,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段顶升此时原料已放入旋转夹爪54之间,旋转原点气缸55退回,旋转夹爪54受旋转扭簧57从而夹紧原料,上料气缸32顶出原料后旋转夹爪54夹紧,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二段顶升,此时原料定位孔与定位顶针510在同一高度,定位气缸58断气使得定位顶针510受压簧59力从而顶出,旋转电机53旋转原料,至定位顶针510顶入原料定位孔,定位气缸58上设置磁开灯,此处靠定位气缸58磁开灯亮来判断,旋转电机53停止旋转,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三段顶升,等待下一工位动作,定位顶升机构5上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顶升原点光电52,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53,旋转电机53上设置有旋转夹爪54,连接板远离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气缸58,定位气缸58为单作用气缸,仅用来拉回定位顶针510,另一个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上插接有压簧59,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顶针510,支撑杆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位于平移下压机构6内,平移下压机构6内设置有两个,平移下压机构6内设置有S槽顶针气缸61和M槽顶针气缸62,其中一个平移下压机构6中,顶针气缸分S槽顶针气缸61和M槽顶针气缸62每次仅有一个气缸顶出,另一个平移下压机构6中只有S槽顶针气缸61,X轴伺服电机66和Y轴伺服电机63初始位固定,但是不同原料的工装不一样,使得下压位不一样,故每次都需按实际情况调节X轴伺服电机66和Y轴伺服电机63的参数,其参数由程序控制,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三段顶升到位后,平移夹爪69夹紧,按原料需求,S槽顶针气缸61或者M槽顶针气缸62顶出,定位顶升丝杆电机51下降,从而使得X轴伺服电机66和Y轴伺服电机63转动,原料到达下压位另一个平移下压机构6内设置有S槽顶针气缸61,一段下压气缸67下压,平移夹爪69张开,二段下压气缸68下压,顶针气缸退回,二段下压气缸68和一段下压气缸67退回,X轴伺服电机66和Y轴伺服电机63返回初始位,至此完成平移下压的所有动作,拉刀机构7上设置有衔接座71,衔接座71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底座,同的原料工装不一样,移动拉刀75也不一样,每次都需可调节工装基座77,液压缸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72,第一液压缸72上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刀滑轨73,拉刀滑轨73上固定连接有拉刀基板74,拉刀基板74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拉刀75。
[0022] 第二对射光电2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直线振动导轨23上,且第二对射光电26位于第一对射光电25及原料限位板24之间,第一对射光电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直线振动导轨23,第二对射光电26无料时启动振动盘21,第二对射光电26有料则停止振动盘21,原料限位板24固定连接在直线振动导轨23上,原料限位板24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能够防止原材料窜动,同时原料限位板24的位置可调,由此调节原料位置,振动盘21与直线振动导轨23接触,直线振动导轨23固定连接支架,支架固定连接直线振动器,自动供料机构2内设置仿形定位槽,能够便于取料。
[0023] 上料滑轨35固定连接上料限位块34,上料限位块34固定连接上料支撑板33上下两侧,上料支撑板33位于上料气缸32上下两侧,上料气缸32固定连接原料安装板31底侧,原料安装板31固定连接在衔接板上,上料激光传感器37固定连接在原料限位板24一侧,判断原料是否到位,衔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原料限位板24,能够便于一个个顶出原料。
[0024] 搬运支撑轴47固定连接在搬运安装板41底侧,搬运移板46滑动连接在搬运滑轨43上,旋转夹爪54固定连接搬运夹爪气缸45输出端上,搬运夹爪气缸45固定连接在两个搬运滑轨43之间,搬运限位块44固定连接搬运安装板41上,搬运滑轨43固定连接搬运安装板41,且搬运滑轨43位于搬运气缸42一侧,能够将原料搬运至下一工位。
[0025] 旋转扭簧57位数旋转夹爪54上,凸轮轴承随动器56接触斜块,斜块位于旋转原点气缸55的输出端,旋转原点气缸55位于旋转夹爪54一侧,能够将原料旋转定位,并能够将原料顶升至下一工位。
[0026] 平移夹爪69固定连接二段下压气缸68的输出端,二段下压气缸68固定连接支撑板底侧,一段下压气缸67固定连接支撑板上一侧,X轴伺服电机66固定连接在画板上,且X轴伺服电机66位于两个X轴滑轨65之间,X轴滑轨65固定连接滑板上,滑板固定连接Y轴滑轨64,Y轴滑轨64位于Y轴伺服电机63一侧,Y轴伺服电机6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能够将顶升到尾的原料将物料平移下压至拉刀机构7中。
[0027] 直线振动器通过振动将原材料按照直线排列,并通过两个振动盘21进行分料,第二对射光电26提供监测,第二对射光电26判定无料时则启动振动盘21,在第二对射光电26监测有料时则停止振动盘21,原料限位板24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物料窜动,同时通过仿形定位槽输送,能够使得产品就位,即等取料,且通过上料顶升机构3将排列好的原料一个个顶出,通过直震的方式能够将原料倒入到上料顶升槽36内,通过调节原料限位板24的位置,能够调节原料的位置,上料气缸32带原料上移,通过上料激光传感器37判断原料是否到位,同时能够通过搬运机构4、及定位顶升机构5及平移下压机构6对物料进行运输。
[0028] 实施例三
[0029] 同样的原料夹具不一样,移动拉刀75的尺寸也不一样,每次都需可调节工装基座77,比较麻烦。
[0030] 请参阅图1和图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0031] 梯形夹块78位于可调节工装基座77上,可调节工装基座77固定连接在定位板76上,定位板76固定连接在液压缸底侧,能够将梯形夹具中的原料拉出槽型。
[0032] 可调节工装基座77上设置X轴调节块及Y轴调节块,平移下压机构6将原料放入工装中,返回初始位之后,液压缸推出,带动拉刀机构7下压,将原料磨削拉出槽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