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011466345.8 申请日 2020-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2589172A 公开(公告)日 2021-04-02
申请人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俊; 刘扬义;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框架 形零件内腔 定位 面插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零件装夹,并使定位面处于 水 平状态;(2)插刀预置,使刀头位于待加工定位面进刀端,刀头下端 接触 定位面,然后将插刀后退5~10mm;(3)插削加工,插刀以1.7~2.1m/s的切削速度完成一个冲程,零件横向进给0.17~0.35mm,直至横向进给总量达到定位面宽度‑刀头宽度;(4)零件回到原位,然后垂向进给0.08~0.13mm,重复步骤(3),直至定位面全表面均被切削过。采用本发明,操作简单,加工效率高,通过严格控制插刀的切削速度、横向进给量和垂向进给量,使得定位面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平面度≤0.02mm,一次加工合格率为90%以上,无需进行钳工 抛光 ,消除了尺寸超差隐患。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零件装夹,装夹时零件的定位面(1)的长度方向为插刀做插削运动的运行方向,并采用平仪测量零件的定位面(1),使定位面(1)处于水平状态;
(2)插刀预置,调整插刀的位置,使插刀的刀头(3)下端接触零件待加工的定位面(1),并使刀头(3)位于待加工定位面(1)进刀端,刀头(3)左边或右边与定位面(1)齐平,然后将插刀后退a,a为5~10mm;
(3)插削加工,插刀以1.7~2.1m/s的切削速度前进b,b=a+定位面(1)的长度,然后插刀后退b,完成一个冲程,零件相对于插刀横向进给0.17~0.35mm,开始下一个冲程,直至横向进给总量达到c后,再完成一个冲程,c=定位面(1)宽度‑刀头(3)宽度;
(4)零件相对于插刀沿横向进给方向反向运动c,然后零件相对于插刀垂向进给0.08~
0.13mm,重复步骤(3),直至步骤(3)完成后定位面(1)全表面均被切削过,测量定位面(1)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若粗糙度大于Ra1.6,重复步骤(3),若平面度不符合要求,重新调整定位面(1)的水平状态,然后重复步骤(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的刀头(3)上方设有刀杆(4),刀杆(4)下方设有沉孔,刀头(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于沉孔内,沉孔上方设有通气孔与沉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用水平仪测量零件的定位面(1),先沿定位面(1)长度方向测量,将零件的长度方向调水平后,将零件装夹固定,又沿定位面1的宽度方向测量,通过旋转零件的方式调水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插刀后退a,a为6~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切削加工,插刀的切削速度为1.8~2.0m/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切削加工,插刀每次的横向进给量为0.20~0.3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插刀的垂向进给量为0.08~0.1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框架形零件在航天领域广泛存在,其装配定位面对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等参数往往要求较高,这类零件往往是由浇铸成型,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等参数较差,因此对装配定位面需要进一步加工。当框架形零件的装配定位面处于零件内腔时,由于零件内存在横筋结构,内腔装配定位面采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时容易出现刀具干涉的问题。针对内腔加工容易干涉的零件,通常采用的是电火花加工。但对于结构较复杂、装配定位面要求较高的框架形零件,例如图1所示的零件,该零件的内腔侧壁上沿零件长度方向设有矩形的平面定位面1,定位面1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平面度≤0.02mm,由于横筋结构2的存在,无法采用传统的铣削加工。当采用电火花加工时,需要设计多段电极,加工效率较低;且采用电火花加工无法满足技术要求,后续需要采用钳工抛光,可操作性差,尺寸超差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插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零件装夹,装夹时零件的定位面的长度方向为插刀做插削运动的运行方向,并采用平仪测量零件的定位面,使定位面处于水平状态;
[0007] (2)插刀预置,调整插刀的位置,使插刀的刀头下端接触零件待加工的定位面,并使刀头位于待加工定位面进刀端,刀头左边或右边与定位面齐平,然后将插刀后退a,a为5~10mm;
[0008] (3)插削加工,插刀以1.7~2.1m/s的切削速度前进b,b=a+定位面的长度,然后插刀后退b,完成一个冲程,零件相对于插刀横向进给0.17~0.35mm,开始下一个冲程,直至横向进给总量达到c后,再完成一个冲程,c=定位面宽度‑刀头宽度;
[0009] (4)零件相对于插刀沿横向进给方向反向运动c,然后零件相对于插刀垂向进给0.08~0.13mm,重复步骤(3),直至步骤(3)完成后定位面全表面均被切削过,测量定位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若粗糙度大于Ra1.6,重复步骤(3),若平面度不符合要求,重新调整定位面的水平状态,然后重复步骤(2)~(3)。
[0010] 所述插刀的刀头上方设有刀杆,刀杆下方设有沉孔,刀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于沉孔内,沉孔上方设有通气孔与沉孔连通。
[0011] 所述步骤(1)采用水平仪测量零件的定位面,先沿定位面长度方向测量,将零件的长度方向调水平后,将零件装夹固定,又沿定位面的宽度方向测量,通过旋转零件的方式调水平。
[0012] 所述步骤(2)插刀后退a,a为6~8mm。
[0013] 所述步骤(3)切削加工,插刀的切削速度为1.8~2.0m/s。
[0014] 所述步骤(3)切削加工,插刀每次的横向进给量为0.20~0.30mm。
[0015] 所述步骤(4)插刀的垂向进给量为0.08~0.10mm。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采用本发明,操作简单,相比于电火花加工,无需设计多段电极,加工效率高,并且插刀不会与横筋结构发生干涉,能够完成框架类零件内腔定位面的加工,通过严格控制插刀的切削速度、横向进给量和垂向进给量,满足了定位面表面粗糙度Ra1.6,平面度≤0.02mm的要求,一次加工合格率为90%以上,无需进行钳工抛光,消除了尺寸超差隐患。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所应用的框架形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所用的插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形零件内腔定位面1插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 (1)零件装夹,装夹时零件的定位面1的长度方向为插刀做插削运动的运行方向,并采用水平仪测量零件的定位面1,使定位面1处于水平状态;
[0023] (2)插刀预置,调整插刀的位置,使插刀的刀头3下端接触零件待加工的定位面1,并使刀头3位于待加工定位面1进刀端,刀头3左边或右边与定位面1齐平,然后将插刀后退a,a为5~10mm;
[0024] (3)插削加工,插刀以1.7~2.1m/s的切削速度前进b,b=a+定位面1的长度,然后插刀后退b,完成一个冲程,零件相对于插刀横向进给0.17~0.35mm,开始下一个冲程,直至横向进给总量达到c后,再完成一个冲程,c=定位面1宽度‑刀头3宽度;
[0025] (4)零件相对于插刀沿横向进给方向反向运动c,然后零件相对于插刀垂向进给0.08~0.13mm,重复步骤(3),直至步骤(3)完成后定位面1全表面均被切削过,测量定位面1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若粗糙度大于Ra1.6,重复步骤(3),若平面度不符合要求,重新调整定位面1的水平状态,然后重复步骤(2)~(3)。
[0026] 采用本发明,操作简单,相比于电火花加工,无需设计多段电极,加工效率高,并且插刀不会与横筋结构2发生干涉,能够完成框架类零件内腔定位面1的加工,通过严格控制插刀的切削速度、横向进给量和垂向进给量,满足了定位面1表面粗糙度Ra1.6,平面度≤0.02mm的要求,一次加工合格率为90%以上,无需进行钳工抛光,消除了尺寸超差隐患。
[0027] 所述插刀的刀头3上方设有刀杆4,刀杆4下方设有沉孔,刀头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于沉孔内,沉孔上方设有通气孔与沉孔连通。刀头3通过过盈配合与刀杆4连接,增加了插刀的刚性,组装时,沉孔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溢出,便于组装操作。
[0028] 所述步骤(1)采用水平仪测量零件的定位面1,先沿定位面1长度方向测量,将零件的长度方向调水平后,将零件装夹固定,又沿定位面1的宽度方向测量,通过旋转零件的方式调水平。降低了平面度误差,使加工后定位面1的平面度>0.02mm的发生率低于4%,提高了一次加工合格率。
[0029] 所述步骤(2)插刀后退a,a为6~8mm。使得进给运动时,刀头3与零件之间不发生干涉。
[0030] 所述步骤(3)切削加工,插刀的切削速度为1.8~2.0m/s。当横向进给量为0.30mm,垂向进给量为0.10mm时,在该切削速度下,定位面1的表面粗糙度大于Ra1.6的发生率低于3%,提高了一次加工合格率。
[0031] 所述步骤(3)切削加工,插刀每次的横向进给量为0.20~0.30mm。当切削速度为2.0m/s,垂向进给量为0.10mm时,在该横向进给量下,每次切削宽度为0.20~0.30mm,定位面1的表面粗糙度大于Ra1.6的发生率低于2%,提高了一次加工合格率。
[0032] 所述步骤(4)插刀的垂向进给量为0.08~0.10mm。当当切削速度为2.0m/s,横向进给量为0.30mm时,在该垂向进给量下,定位面1的表面粗糙度大于Ra1.6的发生率低于2%,提高了一次加工合格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