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

申请号 CN202311101716.6 申请日 2023-08-30 公开(公告)号 CN117020308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浙江亨司迈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丽光; 蒋浪鹏; 吴忠俊; 黄鑫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涉及立式带锯床技术领域,包括带锯床主体,带锯床主体一侧开设有 工作腔 和收纳腔,工作腔的腔底处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座,收纳腔内安装有 风 机,风机的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框,两个驱动座一端均连通有散 热管 ,两根 散热 管的末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内,且与风机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驱动座的顶端均安装有 支撑 座,两个支撑座的顶端均开设有支撑腔,通过风机抽风,能够使得从输送带上掉落到收集盒内的碎屑集中掉落到收集框内,并且方便对驱动 电机 进行散热,同时风机的输出端还连通供风管,能够通过与排风座的排风配合,提高残留在输送带表面碎屑的清理效果,具有清理效率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包括带锯床主体(1),所述带锯床主体(1)一侧开设有工作腔(11)和收纳腔(12),所述工作腔(11)的腔底处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12)内安装有机(14),所述风机(14)的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框(16),两个所述驱动座(2)一端均连通有散热管(26),两根所述散热管(26)的末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12)内,且与风机(14)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驱动座(2)的顶端均安装有支撑座(3),两个所述支撑座(3)的顶端均开设有支撑腔(32),两个所述支撑腔(32)内均环绕转动设置有输送带(34),两个所述支撑座(3)的底端共同安装有收集盒(35),所述收集盒(35)与收集框(16)之间相连通设置,两条所述输送带(34)的外环壁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排风座(4),两个所述排风座(4)相向一侧均开设有排风腔(41),两个所述排风腔(41)内均安装若干排风喷头(43),位于同一个所述排风腔(41)内的若干排风喷头(43)均连通供风管(45),两个所述供风管(45)均与风机(14)输出端连通;
所述收纳腔(12)的腔底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的底端嵌入固定安装风机(14),所述安装座(13)的顶端开设有两道第一滑槽(15),所述收集框(16)的底端四个边处均安装滚轮(17),四个所述滚轮(17)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滑槽(15)内,所述收集框(16)的内腔腔底贯穿下底开设有若干过滤孔(18),所述收集框(16)通过过滤孔(18)与风机(14)的输入端相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12)的上腔顶均嵌入安装有下料软管(19),所述下料软管(19)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工作腔(11)内,且与收集盒(35)的下料口相连通设置,所述收纳腔(12)的腔口处转动安装密封(110),所述密封门(110)的外侧壁安装门把手(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座(2)的顶端均开设有驱动腔,两个所述驱动腔的腔底均安装有驱动电机(21),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均安装丝杠(22),两个所述丝杠(22)的外杆壁均螺纹套装有螺纹环(23),两个所述螺纹环(23)的外环壁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两个所述驱动座(2)的顶端均开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槽(25),两个所述驱动座(2)远离散热管(26)一端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两个所述散热口内均嵌入安装有透气网(27),两个所述丝杠(22)的末端分别与对应的透气网(27)转动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24)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座(3)的底端,两个所述支撑座(3)的底端均安装四个滑轮,四个所述滑轮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二滑槽(25)内,所述支撑座(3)的下底与对应驱动座(2)的上顶并不接触,两个所述支撑腔(32)的两相对内腔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转动辊(33),两个所述支撑座(3)的外侧壁均垂直固定安装伺服电机(31),两个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分别贯穿伸入至对应支撑腔(32)内,且分别与对应的转动辊(33)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个所述支撑腔(32)内的若干转动辊(33)均通过一个输送带(34)传动连接,两条所述输送带(34)之间最小间距小于收集盒(35)内腔腔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风腔(41)中均固定安装有排风管(42),两个所述排风管(42)相向一侧均安装有若干排风喷头(43),两个所述排风管(42)分别与若干排风喷头(43)相连通设置,两根所述供风管(45)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排风管(42)内腔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排风腔(41)的腔口处均嵌入固定安装有防护网(44),两个所述防护网(44)均与对应排风座(4)侧壁平齐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11)内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5),所述辅助固定机构(5)包括了两个升降气缸(51),两个所述升降气缸(51)的顶端均垂直固定安装在工作腔(11)的上腔顶,两个所述升降气缸(51)的输出端均连接升降杆(52),两个所述升降杆(5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U型连接头(53),两个所述U型连接头(53)的底端垂直固定安装挤压板(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挤压板(54)规格一致且高度平齐设计,两个所述挤压板(54)分别设置在带锯床主体(1)的带锯条两侧,且均与下方的对应输送带(34)位置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挤压板(54)的底端均嵌入滚动安装若干滚珠(55),若干所述滚珠(55)规格一致高度平齐设计,且同一个所述挤压板(54)下方的若干滚珠(55)等间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风座(4)同向一端均连接供风管(45),两个所述供风管(45)的输入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12)内且与风机(14)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供风管(45)的输出端均贯穿伸入至对应排风腔(41)内,且分别与若干排风喷头(43)相连通设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立式带锯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

背景技术

[0002] 立式带锯床是工业中用于金属切割的一种机械设备,不仅是一般金属材料的切断,不论合金、塑料、木材、皮革、橡胶等,如直线、波形材料内外圆形各样等形状切断、度切断等,是通过不同规格的锯带进行切割、如双金属、单金属锯带、齿形、宽度、厚度只要善选锯刃都可做高效率切断。双金属锯带主要针对锯割合金结构钢、中钢、SKD、SteIIite耐磨钢材、低合金钢、耐热模钢SKT、高合金钢、特殊合金钢和不锈钢轴承钢等特别硬的钢材。
[0003] 原先传统的立式带锯床都是单头设计,当工件前后左右四个面都需要锯切且需要多条锯切线时,需要人工控制锯切一刀就要调整工件一次费时费,效率不高,对此设计了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
[0004] 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在对物件进行切割时,会产生较多碎屑,碎屑残留在工作台上会导致后续物件摆放不平稳,进而导致其切割过程中摆放不稳定影响切割效果,因此在切割完毕后需要进行碎屑的清理和收集,传统的碎屑清理设备清理方式单一导致清理效果差,很难快速达到符合标准的清理要求,因此就需要更长时间的清理,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切割效率,另外传统的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在对物件进行切割时需要人工调整物件的摆放位置,确保物件切割精准,这会存在人工被切割的险,也再次降低切割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包括带锯床主体,所述带锯床主体一侧开设有工作腔和收纳腔,所述工作腔的腔底处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座,所述收纳腔内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框,两个所述驱动座一端均连通有散热管,两根所述散热管的末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内,且与风机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驱动座的顶端均安装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均开设有支撑腔,两个所述支撑腔内均环绕转动设置有输送带,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共同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与收集框之间相连通设置,两条所述输送带的外环壁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排风座,两个所述排风座相向一侧均开设有排风腔,两个所述排风腔内均安装若干排风喷头,两个所述排风座同向一端均连接供风管,两个所述供风管的输入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内且与风机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供风管的输出端均贯穿伸入至对应排风腔内,且分别与若干排风喷头相连通设置。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腔的腔底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嵌入固定安装风机,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开设有两道第一滑槽,所述收集框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滚轮,四个所述滚轮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滑槽内,所述收集框的内腔腔底贯穿下底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收集框通过过滤孔与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设置。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腔的上腔顶均嵌入安装有下料软管,所述下料软管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工作腔内,且与收集盒的下料口相连通设置,所述收纳腔的腔口处转动安装密封,所述密封门的外侧壁安装门把手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驱动座的顶端均开设有驱动腔,两个所述驱动腔的腔底均安装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丝杠,两个所述丝杠的外杆壁均螺纹套装有螺纹环,两个所述螺纹环的外环壁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驱动座的顶端均开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驱动座远离散热管一端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两个所述散热口内均嵌入安装有防护网,两个所述丝杠的末端分别与对应的防护网转动安装。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均安装四个滑轮,四个所述滑轮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二滑槽内,所述支撑座的下底与dUI应驱动座的上顶并不接触,两个所述支撑腔的两相对内腔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转动辊,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均垂直固定安装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贯穿伸入至对应支撑腔内,且分别与对应的转动辊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个所述支撑腔内的若干转动辊均通过一个输送带传动连接,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最小间距小于收集盒内腔腔宽。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排风腔中均固定安装有排风管,两个所述排风管相向一侧均安装有若干排风喷头,两个所述排风管分别与若干排风喷头相连通设置,两根所述供风管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排风管内腔相连通设置,两个所述排风腔的腔口处均嵌入固定安装有防护网,两个所述防护网均与对应排风座侧壁平齐设计。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腔内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了两个升降气缸,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顶端均垂直固定安装在工作腔的上腔顶,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均连接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U型连接头,两个所述U型连接头的底端垂直固定安装挤压板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挤压板规格一致且高度平齐设计,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设置在带锯床主体的带锯条两侧,且均与下方的对应输送带位置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挤压板的底端均嵌入滚动安装若干滚珠,若干所述滚珠规格一致高度平齐设计,且同一个所述挤压板下方的若干滚珠等间距分布。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6] 首先,在立式带锯床的工作台上设置两个并列的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上方均设置有环绕运转的输送带,输送带的上方均安装排风座,两个支撑座的底部都安装驱动座,驱动座内通过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源实现对应支撑座的横向移动,方便物件的移动切割,然后在立式带锯床机座内安装风机,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收集盒,收集盒设置在两条输送带中间,通过风机抽风,能够使得从输送带上掉落到收集盒内的碎屑集中掉落到收集框内,并且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散热管与驱动座相连通,增强驱动座内空气流通,方便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同时风机的输出端还连通供风管,供风管与排风座相连通,当输送带环绕运转后会带动对应排风座朝向收集盒方向移动,能够通过与排风座的排风配合,提高残留在输送带表面碎屑的清理效果,具有清理效率高的特点;
[0017] 其次,输送带起到支撑摆放物件的作用,同时通过排风座的导向限位,能够使得原本没有居中摆放的物件居中对齐,从而提高物件的切割精度,并且由于无需人工操作,因此也会降低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分别控制两个排风座的居中距离,可以调节物件具体切割部位,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了物件的切割。附图说明
[0018]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收纳腔内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驱动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支撑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输送带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排风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辅助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
[0029] 1、带锯床主体;11、工作腔;12、收纳腔;13、安装座;14、风机;15、第一滑槽;16、收集框;17、滚轮;18、过滤孔;19、下料软管;110、密封门;111、门把手;
[0030] 2、驱动座;21、驱动电机;22、丝杠;23、螺纹环;24、支撑杆;25、第二滑槽;26、散热管;27、透气网;
[0031] 3、支撑座;31、伺服电机;32、支撑腔;33、转动辊;34、输送带;35、收集盒;
[0032] 4、排风座;41、排风腔;42、排风管;43、排风喷头;44、防护网;45、供风管;
[0033] 5、辅助固定机构;51、升降气缸;52、升降杆;53、U型连接头;54、挤压板;5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如图1‑8所示,一种双头双向立式带锯床,包括带锯床主体1,带锯床主体1一侧开设有工作腔11和收纳腔12,工作腔11的腔底处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座2,收纳腔12内安装有风机14,风机14的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框16,两个驱动座2一端均连通有散热管26,两根散热管26的末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12内,且与风机14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驱动座2的顶端均安装有支撑座3,两个支撑座3的顶端均开设有支撑腔32,两个支撑腔32内均环绕转动设置有输送带34,两个支撑座3的底端共同安装有收集盒35,收集盒35与收集框16之间相连通设置,两条输送带34的外环壁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排风座4,两个排风座4相向一侧均开设有排风腔41,两个排风腔41内均安装若干排风喷头43,两个排风座4同向一端均连接供风管45,两个供风管45的输入端均贯穿伸入至收纳腔12内且与风机14输出端相连通设置,两个供风管45的输出端均贯穿伸入至对应排风腔41内,且分别与若干排风喷头43相连通设置,由于整个排风座4是伴随输送带34移动而移动,因此能够与残留在输送带34表面碎屑保持距离,从而具有良好的吹屑清理效果;
[0036] 如图1‑3所示,尤为特别的是,收纳腔12的腔底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3,安装座13的底端嵌入固定安装风机14,收集框16是可以从风机14上方取出,方便倒料,安装座13的顶端开设有两道第一滑槽15,收集框16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滚轮17,四个滚轮17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滑槽15内,降低滑动摩擦,减少磨损,收集框16的内腔腔底贯穿下底开设有若干过滤孔18,过滤孔18能够拦截碎屑,并使得空气正常被风机14抽取,收集框16通过过滤孔18与风机14的输入端相连通设置,收纳腔12的上腔顶均嵌入安装有下料软管19,下料软管19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工作腔11内,且与收集盒35的下料口相连通设置,收纳腔12的腔口处转动安装密封门110,方便打开密封门110将收集框16取出,密封门110的外侧壁安装门把手111;
[0037] 如图5所示,尤为特别的是,两个驱动座2的顶端均开设有驱动腔,两个驱动腔的腔底均安装有驱动电机21,两个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均安装丝杠22,两个丝杠22的外杆壁均螺纹套装有螺纹环23,两个螺纹环23的外环壁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两个驱动座2的顶端均开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槽25,两个驱动座2远离散热管26一端均贯穿开设有散热口,两个散热口内均嵌入安装有透气网27,通过散热口能够将驱动座2内由于驱动电机21工作负荷产生的热量排出,进而确保驱动电机21处于正常环境温度,两个丝杠22的末端分别与对应的透气网27转动安装,确保丝杠22转动稳定;
[0038] 如图6‑7所示,尤为特别的是,两个支撑杆24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座3的底端,两个支撑座3的底端均安装四个滑轮,四个滑轮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二滑槽25内,能够降低摩擦,同时减小磨损,支撑座3的下底与对应驱动座2的上顶并不接触,两个支撑腔32的两相对内腔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转动辊33,两个支撑座3的外侧壁均垂直固定安装伺服电机31,两个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分别贯穿伸入至对应支撑腔32内,且分别与对应的转动辊33固定连接,位于同一个支撑腔32内的若干转动辊33均通过一个输送带34传动连接,两条输送带34之间最小间距小于收集盒35内腔腔宽,使得收集盒35始终能够对从输送带34表面旋转掉落的碎屑进行收集;
[0039] 如图8所示,尤为特别的是,两个排风腔41中均固定安装有排风管42,两个排风管42相向一侧均安装有若干排风喷头43,两个排风管42分别与若干排风喷头43相连通设置,两根供风管45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排风管42内腔相连通设置,两个排风腔41的腔口处均嵌入固定安装有防护网44,两个防护网44均与对应排风座4侧壁平齐设计,确保不会存在藏匿碎屑的死角;
[0040] 如图9所示,尤为特别的是,工作腔11内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5,辅助固定机构5包括了两个升降气缸51,两个升降气缸51的顶端均垂直固定安装在工作腔11的上腔顶,两个升降气缸51的输出端均连接升降杆52,两个升降杆5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U型连接头53,两个U型连接头53的底端垂直固定安装挤压板54,两个挤压板54规格一致且高度平齐设计,两个挤压板54分别设置在带锯床主体1的带锯条两侧,确保只对物件的切割部位两侧进行挤压限位固定,因此无论物件如何调整切割部位,始终能够对物件具有良好的挤压限位效果,且均与下方的对应输送带34位置相对设置,两个挤压板54的底端均嵌入滚动安装若干滚珠55,若干滚珠55规格一致高度平齐设计,且同一个挤压板54下方的若干滚珠55等间距分布,滚珠55的设计既能够传递挤压力给物件,使得物件在移动被切割时保持稳定,又能够降低与物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不影响物件被正常线性移动。
[004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42] 第一步,首先将需要切割的物件平放置在两条输送带34表面,然后根据切割要求,分别启动两个伺服电机31,进而带动对应转动辊33旋转,通过转动辊33与输送带34的滚动摩擦力实现输送带34的环绕运转,从而将物件居中推动,当物件两侧分别被两个排风座4相抵触时物件被居中对齐,此时物件与带锯床主体1的输出锯条位置相对;
[0043] 第二步,然后同时启动两个升降气缸51,通过升降杆52带动对应U型连接头53下降,进而带动两个挤压板54同时下降,直至两个挤压板54底部的若干滚珠55与物件上表面接触,滚珠55能够传递挤压力给物件,确保物件在移动切割作业时提高稳定,同时由于滚珠55与物件之间是相对滚动摩擦,因此摩擦力度较小不会影响物件的正常移动;
[0044] 第三步,然后启动带锯床主体1,驱动双头锯条运转,并同时启动两个驱动电机21,进而带动对应丝杠22旋转,丝杠22的旋转会带动对应螺纹环23同步旋转,螺纹环23会由于与丝杠22的滚动摩擦力而同步旋转,但由于螺纹环23顶部的支撑杆24是垂直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座3的下底,而支撑座3是水平滑动安装在对应驱动座2的上方,因此丝杠22的旋转会带动对应螺纹环23水平线性移动,从而最终带动对应支撑座3水平移动,逐渐靠近双头锯条开始切割作业;
[0045] 第四步,在切割作业的同时,启动风机14,进而通过下料软管19抽取收集盒35上方双头锯条切割物件时产生的部分碎屑,还会有部分碎屑残留在物件表面,以及两侧排风座4的防护网44表面,通过风机14抽取的碎屑会伴随气流穿过下料软管19进入到收纳腔12的收集框16内,由于收集框16的内腔腔底贯穿下底开设若干过滤孔18,因此碎屑会被残留在收集框16内,而气流会被风机14抽取,并通过散热管26输送至驱动座2内,对驱动座2内的驱动电机21进行加速空气流通的风冷降温,同时还会通过供风管45向排风管42鼓入,并通过若干排风喷头43喷出,将原本残留在防护网44表面的碎屑从内向外吹出,散落在物件表面;
[0046] 第五步,切割作业结束后,将物件取出,取出的过程中物件表面的碎屑也会有部分残留到输送带34表面,此时再次启动两个伺服电机31,进而再次带动输送带34环绕运转,并将残留在输送带34表面的碎屑,旋转倒入收集盒35内,完成所有碎屑的集中收集。
[0047]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