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 车削;镗削 / 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

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

申请号 CN202311532982.4 申请日 2023-11-16 公开(公告)号 CN117358982B 公开(公告)日 2024-04-16
申请人 山东鑫瑞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荣雨; 张丙林; 刘章永; 魏玉平; 郑芳芳; 李克村;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控制箱 外壳 加工后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桌,工作桌放置在地面上, 天花 板且对应工作桌的 位置 安装有钻孔机构,工作桌中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远离其对称轴的侧面固定有卡紧机构,工作桌顶部安装有钻孔支持机构,夹持机构、钻孔支持机构和卡紧机构均位于钻孔机构下方。本发明采用钻孔支持机构针对钻孔位置准确的支持,通过E型连接架使得升降钻机和钻孔支持机构始终位于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对钻孔位置准确的支持,减少钻孔位置所受的压 力 ,进而避免控制箱外壳由于钻孔发生形变,并且设置有抵 压板 针对钻孔位置周围的 支撑 ,避免由于钻孔的力使得钻孔位置周围发生形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桌(1),工作桌(1)放置在地面上,工作桌(1)上侧设置有钻孔机构(2),钻孔机构(2)安装在上部自由端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桌(1)中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远离其对称轴的侧面固定有卡紧机构(4),工作桌(1)顶部安装有钻孔支持机构(5),夹持机构(3)、钻孔支持机构(5)和卡紧机构(4)均位于钻孔机构(2)下方;
所述钻孔机构(2)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滑轨(21),滑轨(21)中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22),电动滑块(22)底部固定有升降钻机(2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桌(1)中部的支板(31),支板(31)顶部固定有顶块(32),顶块(32)后侧面固定有副夹持组件(33),副夹持组件(33)用于增大夹持机构(3)对控制箱外壳的夹持面积,工作桌(1)下侧面且位于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螺纹柱(34),螺纹柱(34)外侧面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套(35),螺纹套(35)外环面铰接有岔杆(36),岔杆(36)远离螺纹套(35)的一端铰接在支板(31)靠近螺纹套(35)的侧面;
所述钻孔支持机构(5)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桌(1)顶部的T型块(51),T型块(51)位于支板(31)后方,T型块(51)顶部固定有隔断块(52),隔断块(52)顶部连接有气缸(53),气缸(53)的上部的推送端固定有推杆(54),推杆(54)侧面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弧形凸起,推杆(54)侧面上端套设有抵压空柱(55),抵压空柱(55)内设置有旋槽,推杆(54)上的弧形凸起抵在旋槽内,抵压空柱(55)外侧面套设有定位块(56),抵压空柱(55)与定位块(56)为转动配合,电动滑块(22)凸出部分、定位块(56)和隔断块(52)前侧通过E型连接架(57)进行连接;
所述卡紧机构(4)包括固定在支板(31)远离夹持机构(3)对称轴的侧面的L型杆(41),L型杆(41)顶部铰接有活动板(42),活动板(42)靠近顶块(32)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卡紧块(43),L型杆(41)和活动板(42)在远离夹持机构(3)的一侧均固定有定位板(44),两块定位板(44)中部位置对应设置有定位孔,两块定位板(44)上的定位孔之间贯穿设置有定位销钉(441);
所述活动板(42)和L型杆(41)顶部连接处的铰链设置有扭簧,扭簧用于控制活动板(42)使其具有向L型杆(41)平段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31)在工作桌(1)顶部左右滑动,在工作桌(1)顶部且在支板(31)滑动位置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水平固定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贯穿支板(31)且与其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4)外侧面下方固定有外扩板(541),外扩板(541)左右延伸至比定位块(56)宽,外扩板(541)顶部左右两侧对设置有内嵌杆(542),内嵌杆(542)顶部套设有外套杆(543),外套杆(543)顶部固定有抵压板(544),抵压板(544)与内嵌杆(542)之间连接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板(544)为方形且对应抵压空柱(5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抵压板(544)的弧形开口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空柱(55)顶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向心杆(551),向心杆(551)位于抵压空柱(55)外侧一端设置有球形凸起,向心杆(551)的球形凸起受到抵压板(544)的弧形开口底部设置的半圆形凸起的向抵压空柱(55)中心的挤压,向心杆(551)位于抵压空柱(55)内侧一端固定有修整块(552),修整块(552)为弧形且其顶部与抵压空柱(55)顶部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心杆(551)位于抵压空柱(55)内上下对称设置有挡板(553),挡板(553)在抵压空柱(55)内滑动,挡板(553)与抵压空柱(55)之间连接有内弹簧。

说明书全文

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控制箱外壳是指用于保护和容纳控制箱内部组件的外部壳体结构。控制箱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如板、合金等)或塑料材料制成,控制箱外壳通常具有防护、防、防尘等功能。控制箱外壳形状通常为如图10所示带状板的开口箱,其为壳体多为薄壁,使得控制箱外壳在加工后处理时易发生形变。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要将电缆接线、电源线、插座的线缆或管道引入控制箱内部,以便进行电气连接,所以在控制箱外壳加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钻孔。
[0003] 现有技术中对控制箱外壳钻孔的设备少之又少,因此多通过夹具将控制箱外壳进行定,然后通过手动控制钻孔的方式将其进行钻孔加工,现有控制箱外壳钻孔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下:1、钻孔时由于定位不准确使得控制箱外壳在钻孔过程中易产生偏差,影响电气元件的安装。2、由于控制箱外壳为薄壳,导致钻孔过程中控制箱外壳钻孔位置及其周围易发生形变,影响控制箱外壳的质量3、钻孔后控制箱外壳钻孔位置易产生钻孔方向的毛刺,对后续安装及使用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桌,工作桌放置在地面上,工作桌上侧设置有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安装在上部自由端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桌中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远离其对称轴的侧面固定有卡紧机构,工作桌顶部安装有钻孔支持机构,夹持机构、钻孔支持机构和卡紧机构均位于钻孔机构下方。
[0005] 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滑轨,滑轨中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电动滑块底部固定有升降钻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桌中部的支板,支板顶部固定有顶块,顶块后侧面固定有副夹持组件,副夹持组件用于增大夹持机构对控制箱外壳的夹持面积,工作桌下侧面且位于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外侧面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外环面铰接有岔杆,岔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铰接在支板靠近螺纹套的侧面。
[0006] 所述钻孔支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桌顶部的T型块,T型块位于支板后方,T型块顶部固定有隔断块,隔断块顶部连接有气缸,气缸的上部的推送端固定有推杆,推杆侧面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弧形凸起,推杆侧面上端套设有抵压空柱,抵压空柱内设置有旋槽,推杆上的弧形凸起抵在旋槽内,抵压空柱外侧面套设有定位块,抵压空柱与定位块为转动配合,电动滑块凸出部分、定位块和隔断块前侧通过E型连接架进行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支板在工作桌顶部左右滑动,在工作桌顶部且在支板滑动位置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水平固定有定位柱,定位柱贯穿支板且与其滑动配合。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板远离夹持机构对称轴的侧面的L型杆,L型杆顶部铰接有活动板,活动板靠近顶块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卡紧块,L型杆和活动板在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均固定有定位板,两块定位板中部位置对应设置有定位孔,两块定位板上的定位孔之间贯穿设置有定位销钉。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和L型杆顶部连接处的铰链设置有扭簧,扭簧用于控制活动板使其具有向L型杆水平段的方向转动的趋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外侧面下方固定有外扩板,外扩板左右延伸至比定位块宽,外扩板顶部左右两侧对设置有内嵌杆,内嵌杆顶部套设有外套杆,外套杆顶部固定有抵压板,抵压板与内嵌杆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抵压板为方形且对应抵压空柱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抵压板的弧形开口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起。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抵压空柱顶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向心杆,向心杆位于抵压空柱外侧一端设置有球形凸起,向心杆的球形凸起受到抵压板的弧形开口底部设置的半圆形凸起的向抵压空柱中心的挤压,向心杆位于抵压空柱内侧一端固定有修整块,修整块为弧形且其顶部与抵压空柱顶部齐平。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向心杆位于抵压空柱内上下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在抵压空柱内滑动,挡板与抵压空柱之间连接有内弹簧。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发明采用夹持机构和卡紧机构对控制箱外壳进行多重夹持,其中夹持机构中的副夹持组件能够增大夹持机构对控制箱外壳的夹持面积,同时副夹持组件能够将不同型号的控制箱外壳进行定位锁定,并且顶块和副夹持组件能够使得控制箱外壳与钻孔方向垂直进而避免钻孔时由于定位不准确而产生偏差,而卡紧机构则能够对控制箱外壳进行卡紧,进一步增加其在钻孔时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控制箱外壳钻孔时稳固而不会造成钻孔偏差。
[0015] 二、本发明采用钻孔支持机构针对钻孔位置准确的支持,通过E型连接架使得升降钻机和钻孔支持机构始终位于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对钻孔位置准确的支持,减少钻孔位置所受的压,进而避免控制箱外壳由于钻孔发生形变,并且设置有抵压板针对钻孔位置周围的支撑,避免由于钻孔的力使得钻孔位置周围发生形变,同时修整块能够对更靠近钻孔位置的控制箱外壳进行支撑。
[0016] 三、本发明通过半圆形凸起和向心杆相配合,使得修整块对钻孔位置的控制箱外壳薄壁进行抚平,不仅能够对略微变形的控制箱外壳薄壁进行修正,还能够对钻孔后向下伸出的毛刺进行修整,并且由于内弹簧的设置使得修整块能多次对钻孔处进行修整,从而增加修整的效果。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工作桌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卡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发明钻孔机构和钻孔支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推杆、抵压空柱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推杆、抵压空柱和定位块的的半剖视图。
[0025] 图8是本发明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9是本发明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10是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是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9] 图中附图标记:1、工作桌;11、定位柱;2、钻孔机构;21、滑轨;22、电动滑块;23、升降钻机;3、夹持机构;31、支板;32、顶块;33、副夹持组件;34、螺纹柱;35、螺纹套;36、岔杆;4、卡紧机构;41、L型杆;42、活动板;43、卡紧块;44、定位板;441、定位销钉;5、钻孔支持机构;51、T型块;52、隔断块;53、气缸;54、推杆;541、外扩板;542、内嵌杆;543、外套杆;544、抵压板;55、抵压空柱;551、向心杆;552、修整块;553、挡板;56、定位块;57、E型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0031] 参阅图1和图11,一种控制箱外壳加工后处理设备,包括工作桌1,工作桌1放置在地面上,工作桌1上侧设置有钻孔机构2,钻孔机构2安装在上部自由端底部,工作桌1中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远离其对称轴的侧面固定有卡紧机构4,工作桌1顶部安装有钻孔支持机构5,夹持机构3、钻孔支持机构5和卡紧机构4均位于钻孔机构2下方。本发明能够针对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进行夹持并进行钻孔,并且在夹持机构3、钻孔支持机构5和卡紧机构4的配合下能够增加钻孔时夹持的稳定性,使得钻孔稳定进行,并且钻孔支持机构5能够对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进行支撑防止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钻孔位置薄壁由于钻孔力度过大而发生形变,具体的,先将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放置在夹持机构3上,通过夹持机构3对控制箱外壳进行夹持,随后控制卡紧机构4对控制箱外壳进行卡紧,待夹持稳固后,控制钻孔机构2和钻孔支持机构5同步移动并确定钻孔位置,待移动到钻孔位置之后,同时控制钻孔机构2和钻孔支持机构5,使得控制箱外壳在平稳状态下完成钻孔。
[0032] 参阅图1和图3,夹持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桌1中部的支板31,支板31顶部固定有顶块32,顶块32后侧面固定有副夹持组件33,副夹持组件33用于增大夹持机构3对控制箱外壳的夹持面积,工作桌1下侧面且位于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螺纹柱34,螺纹柱34外侧面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套35,螺纹套35外环面铰接有岔杆36,岔杆36远离螺纹套35的一端铰接在支板31靠近螺纹套35的侧面;支板31在工作桌1顶部左右滑动,在工作桌1顶部且在支板31滑动位置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水平固定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贯穿支板31且与其滑动配合。夹持机构3用于对对控制箱外壳进行稳固夹持,以保证控制箱外壳钻孔时的稳定,螺纹套35和螺纹柱34的配合提供对控制箱外壳的夹持力,而副夹持组件33用于增大夹持机构3对控制箱外壳的夹持面积,并且顶块32和副夹持组件33能够使得控制箱外壳与钻孔方向垂直进而避免钻孔时由于定位不准确而产生偏差,具体的,先将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放置在顶块32与上副夹持组件33顶部,随后转动螺纹柱34带动螺纹套35向上移动,螺纹套35带动岔杆36外扩从而使得支板31外扩并带动顶块32抵在控制箱外壳内壁,从而稳定对控制箱外壳进行夹持。
[0033]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对控制箱外壳前后不同的位置进行钻孔,可以将副夹持组件33设置为电磁块和电动伸缩杆的组合,其中电动伸缩杆与强磁块之间设置有阻磁材料,在强磁块的磁力作用下,控制箱外壳轻易就能被带动,并且前后移动是适当转动螺纹柱34使得夹持力减弱,以减少移动时的阻力,并且还应解除卡紧机构4的卡紧作用,从而对控制箱外壳不同的前后位置进行钻孔时,通过电磁铁块通电将控制箱外壳的后侧吸附住,然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收缩运动,使得控制箱外壳的前后位置得到调节,进而使得本发明能够对控制箱外壳前后不同的位置进行钻孔动作,增加本发明的适用性。
[0034] 参阅图1和图4,卡紧机构4包括固定在支板31远离夹持机构3对称轴的侧面的L型杆41,L型杆41顶部铰接有活动板42,活动板42靠近顶块32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卡紧块43,L型杆41和活动板42在远离夹持机构3的一侧均固定有定位板44,两块定位板44中部位置对应设置有定位孔,两块定位板44上的定位孔之间贯穿设置有定位销钉441;活动板42和L型杆41顶部连接处的铰链设置有扭簧。卡紧机构4用于对控制箱外壳进行卡紧,进一步增加其在钻孔时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控制箱外壳钻孔时稳固而不会造成钻孔偏差,其中扭簧用于控制活动板42使其具有向L型杆41水平段的方向转动的趋势,具体的,待夹持完毕后,取出定位销钉441,活动板42在扭簧的作用下压住控制箱外壳耳状板,对其进行卡紧,避免其在钻孔过程中因晃动而产生加工偏差,在钻孔完毕后要对控制箱外壳进行位置调整时,先转动活动板42回到初始位置,后将定位销钉441插入定位孔内,使得活动板42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位置调整。
[0035] 参阅图1和图2,钻孔机构2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滑轨21,滑轨21中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22,电动滑块22底部固定有升降钻机23。钻孔机构2用于对控制箱外壳进行钻孔,具体的,待夹持和卡紧完成后,控制电动滑块22移动,使得升降钻机23到达钻孔位置上方,随后控制升降钻机23对控制箱外壳的钻孔。
[0036] 参阅图1、图5‑图9,钻孔支持机构5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桌1顶部的T型块51,T型块51位于支板31后方,T型块51顶部固定有隔断块52,隔断块52顶部连接有气缸53,气缸53的上部的推送端固定有推杆54,推杆54侧面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弧形凸起,推杆54侧面上端套设有抵压空柱55,抵压空柱55内设置有旋槽,推杆54上的弧形凸起抵在旋槽内,抵压空柱55外侧面套设有定位块56,抵压空柱55与定位块56为转动配合,电动滑块
22凸出部分、定位块56和隔断块52前侧通过E型连接架57进行连接。钻孔支持机构5用于对钻孔位置准确的支持,通过E型连接架57使得升降钻机23和钻孔支持机构5始终位于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对钻孔位置准确的支持,减少钻孔位置所受的压力,进而避免控制箱外壳由于钻孔发生形变,具体的,随着电动滑块22的移动,带动推杆54和抵压空柱55一同移动,移动完成后钻孔进行时,抵压空柱55抵在控制箱外壳内壁钻孔位置处。
[0037] 参阅图1、图5‑图9,推杆54外侧面下方固定有外扩板541,外扩板541左右延伸至比定位块56宽,外扩板541顶部左右两侧对设置有内嵌杆542,内嵌杆542顶部套设有外套杆543,外套杆543顶部固定有抵压板544,抵压板544与内嵌杆542之间连接有弹簧。抵压板544用于对钻孔位置周围的支撑,避免由于钻孔的力使得钻孔位置周围发生形变。
[0038] 参阅图1、图5‑图9,抵压板544为方形且对应抵压空柱5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抵压板544的弧形开口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起;抵压空柱55顶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向心杆551,向心杆551位于抵压空柱55外侧一端设置有球形凸起,向心杆551的球形凸起受到抵压板544的弧形开口底部设置的半圆形凸起的向抵压空柱55中心的挤压,向心杆551位于抵压空柱55内侧一端固定有修整块552,修整块552为弧形且其顶部与抵压空柱55顶部齐平;向心杆551位于抵压空柱55内上下对称设置有挡板553,挡板553在抵压空柱55内滑动,挡板553与抵压空柱55之间连接有内弹簧。半圆形凸起和向心杆551相配合,使得修整块552对钻孔位置的控制箱外壳薄壁进行抚平,不仅能够对略微变形的控制箱外壳薄壁进行修正,还能够对钻孔后向下伸出的毛刺进行修整,并且由于内弹簧的设置使得修整块552能多次对钻孔处进行修整,从而增加修整的效果。
[0039] 本发明的工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先将加工后的控制箱外壳放置在顶块32与上副夹持组件33顶部,随后转动螺纹柱34带动螺纹套35向上移动,螺纹套35带动岔杆36外扩从而使得支板31外扩并带动顶块32抵在控制箱外壳内壁。
[0040] 第二步,待夹持完毕后,取出定位销钉441,活动板42在扭簧的作用下压住控制箱外壳外边,对其进行卡紧。
[0041] 第三步,待夹持和卡紧完成后,控制电动滑块22移动,使得升降钻机23到达钻孔位置上方,随后控制升降钻机23对控制箱外壳的钻孔。
[0042] 第四步,钻孔完成后,控制电动滑块22带动钻头上升并远离钻孔位置,随后控制气缸53推动推杆54,使得抵压空柱55在推杆54的螺纹作用下旋转,从而使得向心杆551在半圆形凸起的作用下带动修整块552向抵压空柱55中心移动。
[0043] 第五步,等钻孔位置修整完成后,转动活动板42回到初始位置并在定位孔位置插上定位销钉441,随后控制控制箱外壳进行移动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控制箱外壳加工后的钻孔。
[0044]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