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

一种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

申请号 CN202410294299.X 申请日 2024-03-14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777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陈林; 王思思; 张枫; 刘代俊; 洪泽洋; 徐佑德;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一种 水 力 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进水 接口 、污水出水接口和雨水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相对设置位于壳体的前后 侧壁 上,所述雨水出水接口位于壳体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之间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有两 块 ,两块挡水板安装在壳体内的左右侧壁上形成人字形挡水 阀 门 ,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的挡水板向进水接口方向开启,在挡水板上设置有将挡水板拉向进水接口方向的 弹簧 ,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设置在靠近污水出水接口的 位置 。本申请能有效减少污水溢流、截流初期雨水,利于污 水处理 提质增效,实现雨污分流。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进水接口、污水出水接口和雨水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相对设置位于壳体的前后侧壁上,所述雨水出水接口位于壳体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之间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有两,两块挡水板安装在壳体内的左右侧壁上形成人字形挡水,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的挡水板向进水接口方向开启,在挡水板上设置有将挡水板拉向进水接口方向的弹簧,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设置在靠近污水出水接口的位置,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的管径相同,开口高度相同,所述雨水出水接口的下沿高于进水接口的上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挡水板能沿着转轴平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槛,所述底槛设置在挡水板到污水出水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挡水板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侧边、底边上粘贴橡皮条,用于挡水板关闭时止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靠近壳体的一侧以及壳体上设置转轴的部位均设置凹槽,将塑料膜分别插入挡水板和壳体上的凹槽内,减少挡水板转轴处的漏水。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环保和水务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以往建筑立管设计中,阳台立管收集阳台雨水和屋面雨水,接入雨水系统。但是因生活习惯原因,很多居民会将洗衣机置于阳台,洗衣机排放的污水含有各类酶等污染成分,进入雨水系统,是造成城市河道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为改善水环境,需要将接收雨水和阳台污水的混流立管进行分流。
[0003] 对于楼层较低楼栋,可采用增加1根雨水立管的方式,实现彻底雨污分流。但当楼层过高、房屋外立面异形或高空作业装置设备进场困难时,可设置雨污分流器实现立管内混流水分流。现常用的雨污分流器或效果不佳、或方案复杂、或运维不便。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实现建筑立管的雨污分流。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进水接口、污水出水接口和雨水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相对设置位于壳体的前后侧壁上,所述雨水出水接口位于壳体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之间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有两,两块挡水板安装在壳体内的左右侧壁上形成人字形挡水,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的挡水板向进水接口方向开启,在挡水板上设置有将挡水板拉向进水接口方向的弹簧,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设置在靠近污水出水接口的位置,所述进水接口和污水出水接口的管径相同,开口高度相同,所述雨水出水接口的下沿高于进水接口的上沿。
[0007] 所述挡水板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挡水板能沿着转轴平开。
[0008]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槛,所述底槛设置在挡水板到污水出水接口之间。
[0009]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挡水板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
[0010] 所述挡水板的侧边、底边上粘贴橡皮条,用于挡水板关闭时止水。
[0011] 所述挡水板靠近壳体的一侧以及壳体上设置转轴的部位均设置凹槽,将塑料膜分别插入挡水板和壳体上的凹槽内,减少挡水板转轴处的漏水。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构造简单、应用范围广、运行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并且能有效减少污水溢流、截流初期雨水,利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现雨污分流。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挡水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19]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0]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雨污分流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盖板7,所述壳体10的侧边上设置有进水接口3、污水出水接口4和雨水出水接口5,所述进水接口3和污水出水接口4相对设置位于壳体10的前后侧壁上,所述雨水出水接口5位于壳体10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所述进水接口3和污水出水接口4之间设置有挡水板1,所述挡水板1设置有两块,两块挡水板1安装在壳体10内的左右侧壁上形成人字形挡水阀门,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的挡水板1向进水接口3方向开启,在挡水板1上设置有将挡水板拉向进水接口方向的弹簧2,所述人字形挡水阀门设置在靠近污水出水接口4的位置,所述进水接口3和污水出水接口4的管径相同,开口高度相同,所述雨水出水接口5的下沿高于进水接口3的上沿。由于开口位置的设计,当正常排污时,污水流量不大,污水不会通过雨水出水接口5进入到雨水系统,当流量较大时,利用上、下游水位差,人字形挡水阀门关闭,雨水从雨水出水接口5流出,挡水板中部挂弹簧,晴天时,在弹簧作用力下,人字形挡水阀门开启,立管污水从污水出水接口4排入污水系统,通过水力和弹簧进行自动控制,实现雨污分流。
[0021] 所述挡水板1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10的侧壁上,从而使得挡水板能沿着转轴平开,由于是转轴结构,挡水板1可方便转动和拆卸。
[0022] 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底槛6,所述底槛6设置在挡水板1到污水出水接口4之间,挡水板1关闭时,底部不渗水。
[0023] 所述弹簧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挡水板1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壁上。
[0024] 所述挡水板1的侧边、底边上粘贴橡皮条8,用于挡水板1关闭时止水。
[0025] 所述挡水板1靠近壳体10的一侧以及壳体10上设置转轴的部位均设置凹槽,将塑料膜9分别插入挡水板和壳体上的凹槽内,减少挡水板转轴处的漏水。
[0026] 进一步的进水接口3为承口,污水出水接口4和雨水出水接口5为插口,采用承插橡胶圈连接。也可做成平口,采用热熔、粘接等连接方式。污水出水接口4和雨水出水接口5的出水口处设滤网。
[0027] 本申请的具体施工流程为:
[0028] (1)根据汇水面积、雨水立管尺寸,下游雨、污水管尺寸,确定雨污分流器尺寸。
[0029] (2)根据当地降雨强度,楼栋污水量,调整弹簧的强度。
[0030] (3)混流立管入地后,末端接雨污分流器。
[0031] (4)晴天时和弱降水时,在弹簧作用力下,人字形挡水阀门开启,立管污水和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系统。
[0032] (5)中、强降水时,在水力作用下,人字形挡水阀门关闭,不再排入污水系统,立管混流水(达到一定的截流倍数)排入雨水系统。
[0033] (6)运维清理时,打开盖板,取掉弹簧,堵住出水口(强降雨),用水枪冲洗,并将污水吸走。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