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海绵城市道路构造

海绵城市道路构造

申请号 CN202410350671.4 申请日 2024-03-26 公开(公告)号 CN118007483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郑州大学; 发明人 陈静; 刘梦瑶; 王星; 王心慈; 马嘉阳; 黄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属于海绵城市道路技术领域,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包括行车道路,行车道路上均匀等间隔设有若干个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行车道路相对的两侧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与行车道路之间安装有路缘石,路缘石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路边进 水 井路缘石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绿化进水井;路边进水井、绿化进水井与细滤结构连通,细滤结构与位于其下方的储水井连通,储水井内部设有喷水结构的进水端,喷水结构的出水端贯穿细滤结构、路面并位于路边进水井与绿化进水井之间。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实现了在雨水使车辆减速以及吸水以及没有实现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水资源再利用的功能。
权利要求

1.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道路(1),所述行车道路(1)上均匀等间隔设有若干个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所述行车道路(1)相对的两侧设有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与所述行车道路(1)之间安装有路缘石(3),所述路缘石(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路边进井(4),若干个所述路边进水井(4)开设在所述行车道路(1)上,所述路缘石(3)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绿化进水井(5),若干个所述绿化进水井(5)开设在所述绿化带上;
所述路边进水井(4)、绿化进水井(5)与细滤结构(6)连通,所述细滤结构(6)埋设在地面下方且位于所述路边进水井(4)、绿化进水井(5)下方,所述细滤结构(6)与位于其下方的储水井(7)连通,所述储水井(7)远离所述行车道路(1)的一侧设有长渗水井(8),所述长渗水井(8)的顶部与所述储水井(7)的顶部连通,所述储水井(7)内部设有喷水结构(9)的进水端,所述喷水结构(9)的出水端贯穿所述细滤结构(6)、路面并位于所述路边进水井(4)与所述绿化进水井(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路(1)上开设有若干个膨胀槽(101),若干个所述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固定卡设在所述膨胀槽(101)内,所述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包括高密度海绵(202),所述高密度海绵(202)固定卡接在所述膨胀槽(101)内,且所述高密度海绵(202)的周侧包裹有单向渗水土工布(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边进水井(4)包括路边井体(401),所述路边井体(401)开设在所述行车道路(1)上且埋设在地面下方,所述路边井体(401)的顶端可拆卸卡接有路边井盖(402),所述路边井盖(402)位于所述地面上,所述路边井盖(402)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水条,所述路边井体(40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40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403)与所述路边井体(401)的底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粗滤网(404),所述第一连接管(403)的另一端与所述细滤结构(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进水井(5)包括绿化井体(501),所述绿化井体(501)开设在所述绿化带上且埋设在地面下方,所述绿化井体(501)的顶端可拆卸卡接有绿化井盖(502),所述绿化井盖(502)位于所述地面上,所述绿化井盖(502)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透水条,所述绿化井体(50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503)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503)与所述绿化井体(501)的底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粗滤网(504),所述第二连接管(503)的另一端与所述细滤结构(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结构(6)包括细滤底座(601),所述细滤底座(601)搭接在所述储水井(7)的顶端,所述细滤底座(601)的顶面中部固接有细滤箱(602),所述细滤箱(602)的内部底壁中央部分处固接有半球形细滤网(603),所述半球形细滤网(603)的顶端密封转动连接有空心转动接头(604),所述空心转动接头(604)的周侧固接有转动毛刷(605),所述转动毛刷(605)与所述半球形细滤网(603)的内壁贴接,所述细滤底座(601)的顶部、细滤箱(602)的底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半球形细滤网(603)的直径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结构(9)包括喷水连接管(901),所述喷水连接管(901)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储水井(7)内部,所述喷水连接管(901)的出水端贯穿所述细滤底座(601)、细滤箱(602)并伸出路面,所述喷水连接管(901)伸出路面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902),所述喷头(902)位于所述路边进水井(4)与所述绿化进水井(5)之间,所述喷水连接管(901)与所述空心转动接头(604)固接;
所述喷水连接管(901)的进水端与三通筒(903)转动连通,所述三通筒(903)与转动电机(907)的输出轴密封且转动连接,所述喷水连接管(901)与所述转动电机(907)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电机(907)固接在所述储水井(7)的底壁上,所述三通筒(903)的侧端与水(904)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泵(904)的进水端连通有泵管(905)的出水端,所述泵管(905)的进水端可拆卸连接有细滤头(9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筒(903)包括外筒(9031),所述外筒(9031)的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内筒(9032),所述转动电机(907)的输出轴与所述内筒(9032)同轴连接,所述内筒(9032)远离所述转动电机(907)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9034),所述出水管(9034)与所述喷水连接管(901)尺寸相适配并密封固接,所述外筒(9031)的侧端连通有进水管(9035)的出水端,所述进水管(9035)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904)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内筒(9032)的周侧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90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井(7)为立方体形状,所述储水井(7)顶端的短边侧开设有第一渗水槽(701),所述储水井(7)顶端的长边侧开设有第二渗水槽(702),相邻的所述储水井(7)的所述第一渗水槽(701)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所述长渗水井(8)位于所述储水井(7)远离所述行车道路(1)的长边侧,所述长渗水井(8)为立方体形状,所述长渗水井(8)靠近所述储水井(7)的长边侧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进水槽(801),所述进水槽(801)与所述第二渗水槽(702)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渗水井(8)的顶端盖设有长渗水井盖板(80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箱(602)的顶端以及路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喷水连接管(901)穿设过的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喷水连接管(901)密封转动连接。

说明书全文

海绵城市道路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海绵城市道路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城市道路像人体血管一样,遍布城市各个落,因此搞好城市道路建设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0003] 目前的海绵城市道路建设中大都采用了排水路面、开口侧石、下凹式绿化带等结构,实现了道路排水功能,但没有实现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水资源再利用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绵城市道路构造,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 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包括行车道路,所述行车道路上均匀等间隔设有若干个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所述行车道路相对的两侧设有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与所述行车道路之间
安装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路边进水井,若干个所述路边进水井开设在
所述行车道路上,所述路缘石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绿化进水井,若干个所述绿化进水井开
设在所述绿化带上;
[0007] 所述路边进水井、绿化进水井与细滤结构连通,所述细滤结构埋设在地面下方且位于所述路边进水井、绿化进水井下方,所述细滤结构与位于其下方的储水井连通,所述储水井远离所述行车道路的一侧设有长渗水井,所述长渗水井的顶部与所述储水井的顶部连
通,所述储水井内部设有喷水结构的进水端,所述喷水结构的出水端贯穿所述细滤结构、路面并位于所述路边进水井与所述绿化进水井之间。
[0008] 优选的,所述行车道路上开设有若干个膨胀槽,若干个所述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固定卡设在所述膨胀槽内,所述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包括高密度海绵,所述高密度海绵固
定卡接在所述膨胀槽内,且所述高密度海绵的周侧包裹有单向渗水土工布。
[0009] 优选的,所述路边进水井包括路边井体,所述路边井体开设在所述行车道路上且埋设在地面下方,所述路边井体的顶端可拆卸卡接有路边井盖,所述路边井盖位于所述地
面上,所述路边井盖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水条,所述路边井体的底部连通有第
一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路边井体的底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粗滤网,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细滤结构连通。
[0010] 优选的,所述绿化进水井包括绿化井体,所述绿化井体开设在所述绿化带上且埋设在地面下方,所述绿化井体的顶端可拆卸卡接有绿化井盖,所述绿化井盖位于所述地面
上,所述绿化井盖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透水条,所述绿化井体的底部连通有第二
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绿化井体的底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粗滤网,所
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细滤结构连通。
[0011] 优选的,所述细滤结构包括细滤底座,所述细滤底座搭接在所述储水井的顶端,所述细滤底座的顶面中部固接有细滤箱,所述细滤箱的内部底壁中央部分处固接有半球形细滤网,所述半球形细滤网的顶端密封转动连接有空心转动接头,所述空心转动接头的周侧
固接有转动毛刷,所述转动毛刷与所述半球形细滤网的内壁贴接,所述细滤底座的顶部、细滤箱的底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半球形细滤网的直径相适配。
[0012] 优选的,所述喷水结构包括喷水连接管,所述喷水连接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储水井内部,所述喷水连接管的出水端贯穿所述细滤底座、细滤箱并伸出路面,所述喷水连接管伸出路面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路边进水井与所述绿化进水井之间,所
述喷水连接管与所述空心转动接头固接;
[0013] 所述喷水连接管的进水端与三通筒转动连通,所述三通筒与转动电机输出轴密封且转动连接,所述喷水连接管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电机固接在所述储
水井的底壁上,所述三通筒的侧端与水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泵管的出
水端,所述泵管的进水端可拆卸连接有细滤头。。
[0014] 优选的,所述三通筒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内筒,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筒同轴连接,所述内筒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喷水连接管尺寸相适配并密封固接,所述外筒的侧端连通有进水管的出水
端,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内筒的周侧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
干个进水孔。
[0015] 优选的,所述储水井为立方体形状,所述储水井顶端的短边侧开设有第一渗水槽,所述储水井顶端的长边侧开设有第二渗水槽,相邻的所述储水井的所述第一渗水槽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所述长渗水井位于所述储水井远离所述行车道路的长边侧,所述长渗水井
为立方体形状,所述长渗水井靠近所述储水井的长边侧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进水槽,
所述进水槽与所述第二渗水槽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
[0016] 优选的,所述长渗水井的顶端盖设有长渗水井盖板。
[0017] 优选的,所述细滤箱的顶端以及路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喷水连接管穿设过的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喷水连接管密封转动连接。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9] 本发明将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安装在行车道路上,该结构收集雨水后膨胀变大,可充当路杠使用以使司机减速,提高了雨天出行的安全系数,通过路边进水井、绿化进水井将雨水收集起来,且设置长渗水井与储水井连通,可以将净化后的水资源储存起来,通过细滤结构进行达到净水的目的,通过喷水结构对净水后的水资源再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没有相应的结构实现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水资源再利用功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图1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的剖视图;
[0023] 图3为储水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路边进水井的爆炸图;
[0025] 图5为绿化进水井的爆炸图;
[0026] 图6为细滤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喷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三通筒的剖视图;
[0029] 图9为储水井、长渗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1、行车道路;2、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3、路缘石;4、路边进水井;5、绿化进水井;6、细滤结构;7、储水井;8、长渗水井;9、喷水结构;101、膨胀槽;201、单向渗水土工布;202、高密度海绵;401、路边井体;402、路边井盖;403、第一连接管;404、第一粗滤网;501、绿化井体;502、绿化井盖;503、第二连接管;504、第二粗滤网;601、细滤底座;602、细滤箱;603、半球形细滤网;604、空心转动接头;605、转动毛刷;701、第一渗水槽;702、第二渗水槽;801、进水槽;802、长渗水井盖板;901、喷水连接管;902、喷头;903、三通筒;904、水泵;
905、泵管;906、细滤头;907、转动电机;9031、外筒;9032、内筒;9033、进水孔;9034、出水管;
903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 实施例1:
[0035]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构造,包括行车道路1,行车道路1上均匀等间隔设有若干个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行车道路1相对的两侧设有绿化
带,绿化带与行车道路1之间安装有路缘石3,路缘石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路边进水井4,若干个路边进水井4开设在行车道路1上,路缘石3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绿化进水井5,若干个绿
化进水井5开设在绿化带上;
[0036] 路边进水井4、绿化进水井5与细滤结构6连通,细滤结构6埋设在地面下方且位于路边进水井4、绿化进水井5下方,细滤结构6与位于其下方的储水井7连通,储水井7远离行车道路1的一侧设有长渗水井8,长渗水井8的顶部与储水井7的顶部连通,储水井7内部设有喷水结构9的进水端,喷水结构9的出水端贯穿细滤结构6、路面并位于路边进水井4与绿化
进水井5之间。
[0037] 将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安装在行车道路1上,该结构收集雨水后膨胀变大,可充当路杠使用以使司机减速,提高了雨天出行的安全系数,通过路边进水井4、绿化进水井5将雨水收集起来,且设置长渗水井8与储水井7连通,可以将净化后的水资源储存起来,通过细滤结构6进行达到净水的目的,通过喷水结构9对净水后的水资源再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
中没有相应的结构实现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水资源再利用功能的技术问题。
[0038] 进一步优化方案,行车道路1上开设有若干个膨胀槽101,若干个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固定卡设在膨胀槽101内,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包括高密度海绵202,高密度海绵202固定卡接在膨胀槽101内,且高密度海绵202的周侧包裹有单向渗水土工布201。
[0039] 单向渗水土工布201可使雨水只能进入高密度海绵202中,不能出去,以达到收集雨水以及充当路杠的作用,通过晴天对高密度海绵202晒干,使该结构可以循环利用。
[0040] 进一步优化方案,路边进水井4包括路边井体401,路边井体401开设在行车道路1上且埋设在地面下方,路边井体401的顶端可拆卸卡接有路边井盖402,路边井盖402位于地面上,路边井盖402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透水条,路边井体40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
连接管403的一端,第一连接管403与路边井体401的底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粗滤网
404,第一连接管403的另一端与细滤结构6连通。
[0041] 路边井盖402与路边井体401可拆卸卡接方便对路边井盖402进行定期检修,且设置第一粗滤网404可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可拆卸设置的方式方便定期更换第一粗滤网
404。
[0042] 进一步优化方案,绿化进水井5包括绿化井体501,绿化井体501开设在绿化带上且埋设在地面下方,绿化井体501的顶端可拆卸卡接有绿化井盖502,绿化井盖502位于地面
上,绿化井盖502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透水条,绿化井体50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
接管503的一端,第二连接管503与绿化井体501的底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粗滤网504,
第二连接管503的另一端与细滤结构6连通。
[0043] 绿化井盖502与绿化井体501可拆卸卡接方便对绿化井盖502进行定期检修,且设置第二粗滤网504可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可拆卸设置的方式方便定期更换第二粗滤网
504。
[0044] 进一步优化方案,细滤结构6包括细滤底座601,细滤底座601搭接在储水井7的顶端,细滤底座601的顶面中部固接有细滤箱602,细滤箱602的内部底壁中央部分处固接有半球形细滤网603,半球形细滤网603的顶端密封转动连接有空心转动接头604,空心转动接头
604的周侧固接有转动毛刷605,转动毛刷605与半球形细滤网603的内壁贴接,细滤底座601的顶部、细滤箱602的底部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尺寸与半球形细滤网603的直径相适配。
[0045] 半球形细滤网603可对雨水进一步过滤,转动毛刷605的设置可以将半球形细滤网603上的杂物清扫下来,以防止半球形细滤网603堵塞。
[0046] 进一步优化方案,喷水结构9包括喷水连接管901,喷水连接管901的进水端位于储水井7内部,喷水连接管901的出水端贯穿细滤底座601、细滤箱602并伸出路面,喷水连接管
901伸出路面的出水端连通有喷头902,喷头902位于路边进水井4与绿化进水井5之间,喷水连接管901与空心转动接头604固接;
[0047] 喷水连接管901的进水端与三通筒903转动连通,三通筒903与转动电机907的输出轴密封且转动连接,喷水连接管901与转动电机907输出轴连接,转动电机907固接在储水井
7的底壁上,三通筒903的侧端与水泵904出水端连通,水泵904的进水端连通有泵管905的出水端,泵管905的进水端可拆卸连接有细滤头906。
[0048] 进一步优化方案,三通筒903包括外筒9031,外筒9031的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内筒9032,转动电机907的输出轴与内筒9032同轴连接,内筒9032远离转动电机907的一端连通
有出水管9034,出水管9034与喷水连接管901尺寸相适配并密封固接,外筒9031的侧端连通有进水管9035的出水端,进水管9035的进水端与水泵904的出水端连通,内筒9032的周侧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9033。。
[0049] 在使用时,通过开启转动电机907与水泵904,此时内筒9032开始转动,带动喷水连接管901、转动毛刷605、喷头902同步转动,水泵904将储水井7内部的水泵入内筒9032中,内筒9032上开设有进水孔9033以达到进水的目的,泵管905的进水端可拆卸连接有细滤头906可对储水井7内部的水进行再一次精细过滤。
[0050] 进一步优化方案,储水井7为立方体形状,储水井7顶端的短边侧开设有第一渗水槽701,储水井7顶端的长边侧开设有第二渗水槽702,相邻的储水井7的第一渗水槽701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长渗水井8位于储水井7远离行车道路1的长边侧,长渗水井8为立方体形
状,长渗水井8靠近储水井7的长边侧均匀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进水槽801,进水槽801与第
二渗水槽702的位置和尺寸相对应。
[0051] 当储水井7内部的水满时,水资源可以通过第二渗水槽702进入到长渗水井8中以便于将水资源储存起来。
[0052] 进一步优化方案,长渗水井8的顶端盖设有长渗水井盖板802。
[0053] 进一步优化方案,细滤箱602的顶端以及路面上开设有可供喷水连接管901穿设过的小孔,小孔与喷水连接管901密封转动连接。
[0054] 实施例2:
[0055]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0056] 可膨胀防滑阻流结构2为倒“V”字型,可拆卸连接在行车道路1上。
[005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