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一种地下室排水沟

一种地下室排

申请号 CN202311603858.2 申请日 2023-11-28 公开(公告)号 CN117868274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2
申请人 中航长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国斌; 孙见松; 黄纵威;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排 水 沟,包括 排水管 和多个设置在排水管上方的汇水盒,所述排水管设置在地下室 底板 内;多个所述汇水盒沿排水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汇水盒底部通过排水支管与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汇水盒的顶部与地下室底板上所铺设的建筑 面层 上表面相平齐,汇水盒顶部为敞口结构;每个汇水盒内均设有汇水盒盖板,所述汇水盒盖板为具有内腔且底部设有开口的倒立的桶状结构,该倒立的桶状结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一过水口、汇水盒盖板的内腔以及排水支管依次连通。本发明的地下室排水沟,通过在地下室底板内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上连接多个汇水盒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优化排水沟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地下室使用和美观效果,同时节约造价。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室排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1)和多个设置在排水管(1)上方的汇水盒(3),所述排水管(1)设置在地下室底板(6)内;多个所述汇水盒(3)沿排水管(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汇水盒(3)底部通过排水支管(2)与排水管(1)相连通;
所述汇水盒(3)的顶部与地下室底板(6)上所铺设的建筑面层(5)上表面相平齐,汇水盒(3)顶部为敞口结构;
每个所述汇水盒(3)内均设有汇水盒盖板(4),所述汇水盒盖板(4)为具有内腔且底部设有开口的倒立的桶状结构,该倒立的桶状结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口(41),所述第一过水口(41)、汇水盒盖板(4)的内腔以及排水支管(2)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盒盖板(4)顶部高度与建筑面层(5)上表面相平齐或者低于建筑面层(5)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盒(3)和汇水盒盖板(4)均为长方体结构,汇水盒盖板(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汇水盒(3)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盒盖板(4)底部为敞口结构,汇水盒盖板(4)侧壁底部与汇水盒(3)底部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与排水支管(2)相连通处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盒(3)与排水支管(2)一体成型。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地下室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排水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地下室排水沟都是采用的明沟排水方式,地下室底板沿排水方向凹陷形成排水沟,在此排水沟上盖排水篦子,底板筋都要截断、弯折、锚固,沟内需支模板,施工麻烦,排水篦子因车行驶时的冲击影响,易松动和损坏,影响地下室排水沟使用效果。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213148U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排水沟施工结构,包括两道呈平行布设的钢和搭设在两道角钢之间且盖装在所施工排水沟上的盖板,盖板位于所施工排水沟的正上方;两道角钢包括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均沿所施工排水沟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施工排水沟为地下室底板上预留的排水通道,所述地下室底板为现浇板,所述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的顶部均与地下室底板上所铺设地面面层的上表面相平齐。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操作简便、工效高、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施工完成的排水沟边角不易被破坏,且使用时间长,后期维修费用低。但是,这种排水沟中的盖板仍存在被损坏的险。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地下室排水沟,通过在地下室底板内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上连接多个汇水盒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优化排水沟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地下室使用和美观效果,同时节约造价。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地下室排水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排水管和多个设置在排水管上方的汇水盒,所述排水管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内;多个所述汇水盒沿排水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汇水盒底部通过排水支管与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汇水盒的顶部与地下室底板上所铺设的建筑面层上表面相平齐,汇水盒顶部为敞口结构;每个所述汇水盒内均设有汇水盒盖板,所述汇水盒盖板为具有内腔且底部设有开口的倒立的桶状结构,该倒立的桶状结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一过水口、汇水盒盖板的内腔以及排水支管依次连通。
[0007] 建筑面层上的水通过汇水盒盖板顶部的多个第一过水口进入到汇水盒盖板的内腔中,然后通过汇水盒底部和排水支管进入到排水管内集中进行排放。在汇水盒盖板顶部设置多个第一过水口,可将垃圾等杂物过滤在汇水盒盖板顶部,避免排水管堵塞。本发明的地下室排水沟,将地下室排水沟由明沟排水方式改为多点汇水以及管道排水的方式,地下室底板和基础可以连通,不需要弯折,既不损坏地下室底板和基础,又能使排水更加通畅。本发明的地下室排水沟,相对于传统的明沟排水的设计,简化了排水沟设计和施工难度,提高了地下室使用和美观效果,同时节约造价。
[0008] 具体的,所述汇水盒盖板顶部高度与建筑面层上表面相平齐或者低于建筑面层上表面。
[0009] 具体的,所述汇水盒和汇水盒盖板均为长方体结构,汇水盒盖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汇水盒的横截面面积。
[0010] 为了便于汇水盒盖板的取出和更换,优选的,所述汇水盒盖板底部为敞口结构,汇水盒盖板侧壁底部与汇水盒底部相抵接。
[0011]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与排水支管相连通处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口。设置第二过水口可对进入排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减少垃圾等杂物进入到排水管内。
[0012] 优选的,所述汇水盒与排水支管一体成型。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 1、本发明将地下室排水沟由明沟排水方式改为多点汇水以及管道排水的方式,地下室底板和基础可以连通,不需要弯折,既不损坏地下室底板和基础,又能使排水更加通畅。
[0015] 2、相对于传统的明沟排水的设计,本发明的地下室排水沟简化了排水沟设计和施工难度,提高了地下室使用和美观效果,同时节约造价。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地下室排水沟沿排水管长度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地下室排水沟垂直于排水管长度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在图中:
[0019] 1‑排水管、11‑第二过水口、2‑排水支管、3‑汇水盒、4汇水盒盖板、41‑第一过水口、5‑建筑面层、6‑地下室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室排水沟包括排水管1、多个设置在排水管1上方的汇水盒3和设置在汇合盒3内的汇水盒盖板4。所述排水管1设置在地下室底板6内,并沿长度方向设有坡度。所述汇水盒3和汇水盒盖板4均为具有内腔的长方体结构,汇水盒盖板4的横截面面积略小于汇水盒3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汇水盒3顶部为敞口结构,多个所述汇水盒3沿排水管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汇水盒3底部通过排水支管2与排水管1相连通,汇水盒3与排水支管2一体成型,所述排水管1与排水支管2相连通处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口
11。汇水盒3的顶部与地下室底板6上所铺设的建筑面层5上表面相平齐,所述建筑面层5上表面的坡度坡向汇水盒3。所述汇水盒盖板4底部为敞口结构,汇水盒盖板4侧壁底部与汇水盒3底部相抵接。所述汇水盒盖板4顶部高度略低于建筑面层5上表面,汇水盒盖板4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口41,所述第一过水口41、汇水盒盖板4的内腔以及排水支管2依次连通。
[0022] 施工时,首先在地下室底板6中埋设排水管1,排水管1上连接排水支管2,汇水盒3与排水支管2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浇筑地下室底板6的混凝土,施工建筑面层5,最后盖上汇水盒盖板4。
[0023] 建筑面层5上的水通过汇水盒盖板4顶部的多个第一过水口41进入到汇水盒盖板4的内腔中,然后通过汇水盒3底部和排水支管2进入到排水管1内集中进行排放。
[0024] 本实施例的地下室排水沟,在地下室底板6内设置排水管1,排水管1上连接多个汇水盒3,即不损坏地下室底板6和基础,又能使排水更加通畅。本实施例的地下室排水沟,改进了传统地下室明沟排水将底板和基础上部截断引起的设计和施工麻烦,避免了传统地下室排水沟排水篦子容易松动、损坏的特点,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排水沟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了地下室使用和美观效果,同时节约造价。
[0025]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施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