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给水;排水 / 下水道,污水井 / 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一种站深基坑双重排结构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526786.6 申请日 2023-11-15 公开(公告)号 CN117403677B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彦军; 何军; 苏中; 罗鹏; 雷兵; 余立松; 王宏月; 苏雷达; 吴琼; 李文忠; 杜赟赟; 李文强;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泵 站深基坑双重排 水 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基坑主体,所述基坑主体包括上坡面、二级戗台和下坡面,所述二级戗台的 台面 上开设有多个降水井,所述二级戗台的台面开设有与降水井相连通的上排水沟,所述基坑主体的坑底外缘处开设有下排水沟,所述下排水沟的沟底挖设有多个集水井,所述基坑主体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挡水堤。本发明采用集水明排+管井降水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利于及时排出大规模上涌的 地下水 ,提高基坑内部的安全性,使排水结构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大大提高排水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站深基坑双重排结构,包括基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主体(1)包括上坡面(2)、二级戗台(3)和下坡面(4),所述二级戗台(3)的台面上开设有多个降水井(5),所述二级戗台(3)的台面开设有与降水井(5)相连通的上排水沟(6),所述基坑主体(1)的坑底外缘处开设有下排水沟(7),所述下排水沟(7)的沟底挖设有多个集水井(8),所述基坑主体(1)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挡水堤(9);
所述降水井(5)的内部设置有井套(10),所述井套(1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井管部(11)、滤网管部(12)和沉砂管部(13),所述井套(10)与降水井(5)之间填充有砾石填料(14),且砾石填料(14)的上侧填充有黏土料(15),所述井套(10)的内部设置有浮板座(16),且浮板座(16)的下端安装有潜水泵(17),所述潜水泵(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8),所述浮板座(16)的两个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导轨轮(19),所述滤网管部(12)的两个内壁均设置有与导轮相匹配的无磁导轨槽(20),且滤网管部(12)和井管部(11)的内壁共同固定设置有与无磁导轨槽(20)相匹配的质导轨槽(21),所述浮板座(16)的侧壁设置有与铁质导轨槽(21)相配合的水位触发机构(22),水位触发机构(22)根据水位自动启动潜水泵(17),所述井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封板(24),且封板(24)的下端安装有与输水管(18)相配合的出水调控机构(25),且出水调控机构(25)固定连通有上排水管(26),所述下坡面(4)位于各个降水井(5)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断面槽(27),且断面槽(27)的槽底铺设有连通管(28),所述降水井(5)通过连通管(28)与下排水沟(7)相连通,所述连通管(28)的内部安装有控制(29),所述断面槽(27)的内部填充有浇筑有混凝土填料(30),所述浮板座(16)安装有提示机构(31),人员根据提示机构(31)控制连通管(28)的控制阀(29)通断,各个所述集水井(8)的内部均安装有抽水机构(32);
所述水位触发机构(22)包括开设于浮板座(16)两个侧壁的凹槽(221),且两个凹槽(221)的槽底均固定安装有T形绝缘柱(222),所述T形绝缘柱(22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23),所述安装腔(22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隔磁活塞柱(224),所述隔磁活塞柱(22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25),且隔磁活塞柱(224)的另一端安装有绝缘杆(226),所述隔磁活塞柱(224)与安装腔(223)的腔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无磁弹簧(227),所述绝缘杆(226)的杆端固定安装有柱(228),且安装腔(2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铜柱(228)相匹配的铜环(229),所述安装腔(2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开关(33),且电磁开关(33)与铜环(229)和铜柱(228)电性连接,所述浮板座(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断电延时继电器(34),两个所述电磁开关(33)共同通过断电延时继电器(34)与潜水泵(17)电性连接;
所述出水调控机构(25)包括固定设置于封板(24)下端的机筒(251),所述输水管(18)的外管壁固定套接有活塞环(252)和固定环(253),所述活塞环(252)位于机筒(251)的内部滑动设置,所述机筒(251)的外侧壁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254),且各个凸块(254)均与机筒(251)的内壁共同开设有条形槽(255),各个所述条形槽(255)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限位板(256),所述限位板(256)与条形槽(255)的槽壁共同固定设置有第二无磁弹簧(257),且限位板(25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杆(258),所述推杆(258)的杆端固定安装有磁块(259),所述条形槽(255)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磁板(35),所述固定环(253)与机筒(251)的内壁共同安装有上移触发组件(36),且上移触发组件(36)与各个电磁板(35)电性连接,所述浮板座(16)的底部安装有与上移触发组件(36)相配合的下移触发组件(37),所述上排水管(26)与机筒(25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机构(31)包括固定设置于机筒(251)外侧下端的触压板(311),所述浮板座(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触压板(3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压开关(312),且第一压力开关(312)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水膜(313),所述防水膜(313)位于浮板座(16)的端面固定设置,所述封板(24)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压力开关(312)电性连接的蜂鸣器(314),所述浮板座(16)的上端固定嵌入有机盒(315),且机盒(3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压力开关(312)电性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3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抽水机构(32)均包括固定安装于集水井(8)内部的抽水泵(321),且抽水泵(3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送水管(3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触发组件(36)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环(253)外侧壁两端的LED灯条(361),所述机筒(251)的内壁位于各个条形槽(255)下方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362),且各个固定槽(362)的槽口均封装有绝缘透明板(363),各个所述绝缘透明板(363)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光敏电阻(364),所述光敏电阻(364)与电磁板(3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移触发组件(37)包括固定设置于浮板座(16)下端一侧的上U形板(371),且上U形板(37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开关(372),所述上U形板(371)的内侧穿插有下U形板(373),且下U形板(37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浮块(374),所述浮块(374)与浮板座(16)共同固定设置有柔性膜(375),且上U形板(371)和下U形板(373)均位于柔性膜(375)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压力开关(372)与两个LED灯条(361)电性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地面测量
通过测量设备对基坑处土地进行面积、方位、土质、地下水参数的测量;
S2、表土清理
将基坑主体(1)开挖区域内的土地表面的杂物清理移出;
S3、基坑主体(1)范围降水井(5)施工
①.调查场地周围环境状况,布置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
②.测量人员按照井位布设图现场放样出各井中心位置,作业人员于四周做好控制桩;
③.所有降水井(5)使用正循环钻机成孔,井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井身应保持圆正垂直;
④.将井套(10)垂直吊放到降水井(5)内,并保持井套(10)在降水井(5)的孔中心位置,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套(10)的顶部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井口采用挡板防护;
⑤.井套(10)下入后立即填入砾石填料(14)粒径5mm‑10mm,砾石填料(14)至地面以下
1.0m,上部使用黏土料(15)封填密实;
⑥.使用污水泵抽水洗井,抽水洗井至井底开始逐步上提水泵,直至水清,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⑦.将潜水泵(17)与浮板座(16)组装,并将浮板座(16)缓慢投放至井套(10)内部,随后,再将封板(24)安装在井套(10)顶部,使机筒(251)与输水管(18)保持同轴插入,随后将各用电部件与外部电源线接通;
S4、基坑主体(1)坑顶挡水堤(9)施工
在基坑主体(1)的上端外缘处距离基坑主体(1)的坑边沿不小于2米搭建呈梯形的挡水堤(9),挡水堤(9)的底宽为2m,高为1m,堤坡比为1:0.5;
S5、二级戗台(3)高程以上部分土方开挖
通过挖掘设备,按预设坡度分层、分段挖设基坑主体(1)至预设的二级戗台(3)深度;
S6、二级戗台(3)的上排水沟(6)施工
在二级戗台(3)处挖设呈矩形的上排水沟(6),沟底需保持倾斜状不小于10°;
S7、二级戗台(3)高程以下部分土方开挖
通过挖掘设备,按预设坡度分层、分段挖设基坑主体(1)至预设深度;
S8、基坑主体(1)的下排水沟(7)和集水井(8)施工
在基坑主体(1)的坑底挖设呈矩形的下排水沟(7),并在排水沟中挖设多个集水井(8),集水井(8)的井深1m,长1m,宽0.3m,并在各个集水井(8)中安装抽水泵(321),并对送水管(322)进行铺设,随后,在下坡面(4)位于各个降水井(5)的位置挖设宽0.2m的断面槽(27),并在槽底铺装连通管(28),随后,通过混凝土料对断面槽(27)进行浇筑充填;
S9、建基面验收
由专业的人员对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并确认测量结果符合要求后,交付验收。

说明书全文

一种站深基坑双重排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泵站的前期建设施工过程时,基坑排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泵站基坑通常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进行挖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地下水渗流,所以对泵站深基坑的及时排水尤为重要。
[0003] 目前,基坑排水的方法有很多,如常见的排水沟、集水井、深层水封等,通过排水结构,可以及时将深基坑中的水排出,使坑底保持一定的干燥度,同时,通过排水监测等,可以及时发现周围地下水位等变化,以便于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
[0004] 集水井和排水沟是基坑中非常常见的排水结构,其一般在基坑挖设至预定深度后,在基坑坑底周边挖设的,坑底的水液通过排水沟汇流到集水井中,再通过集水井中的机泵抽出,但是,在基坑挖设的过程中,随着挖设的深度增加,土壤中依旧会渗出较多的地下水,此时,一般是通过临时构件的排水沟将水排出,排水效率低下,无法及时将水排出,严重会干扰到施工的正常进行,而传统的排水沟、集水井的排水方式也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包括基坑主体,所述基坑主体包括上坡面、二级戗台和下坡面,所述二级戗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多个降水井,所述二级戗台的台面开设有与降水井相连通的上排水沟,所述基坑主体的坑底外缘处开设有下排水沟,所述下排水沟的沟底挖设有多个集水井,所述基坑主体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挡水堤;
[0007] 所述降水井的内部设置有井套,所述井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井管部、滤网管部和沉砂管部,所述井套与降水井之间填充有砾石填料,且砾石填料的上侧填充有黏土料,所述井套的内部设置有浮板座,且浮板座的下端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浮板座的两个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导轨轮,所述滤网管部的两个内壁均设置有与导轮相匹配的无磁导轨槽,且滤网管部和井管部的内壁共同固定设置有与无磁导轨槽相匹配的质导轨槽,所述浮板座的侧壁设置有与铁质导轨槽相配合的水位触发机构,水位触发机构根据水位自动启动潜水泵,所述井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封板,且封板的下端安装有与输水管相配合的出水调控机构,且出水调控机构固定连通有上排水管,所述下坡面位于各个降水井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断面槽,且断面槽的槽底铺设有连通管,所述降水井通过连通管与下排水沟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所述断面槽的内部填充有浇筑有混凝土填料,所述浮板座安装有提示机构,人员根据提示机构控制连通管的控制阀通断,各个所述集水井的内部均安装有抽水机构。
[0008] 优选的,所述水位触发机构包括开设于浮板座两个侧壁的凹槽,且两个凹槽的槽底均固定安装有T形绝缘柱,所述T形绝缘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隔磁活塞柱,所述隔磁活塞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且隔磁活塞柱的另一端安装有绝缘杆,所述隔磁活塞柱与安装腔的腔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无磁弹簧,所述绝缘杆的杆端固定安装有柱,且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铜柱相匹配的铜环,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开关,且电磁开关与铜环和铜柱电性连接,所述浮板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断电延时继电器,两个所述电磁开关共同通过断电延时继电器与潜水泵电性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出水调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封板下端的机筒,所述输水管的外管壁固定套接有活塞环和固定环,所述活塞环位于机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所述机筒的外侧壁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且各个凸块均与机筒的内壁共同开设有条形槽,各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条形槽的槽壁共同固定设置有第二无磁弹簧,且限位板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杆端固定安装有磁块,所述条形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磁板,所述固定环与机筒的内壁共同安装有上移触发组件,且上移触发组件与各个电磁板电性连接,所述浮板座的底部安装有与上移触发组件相配合的下移触发组件,所述上排水管与机筒相连通。
[0010] 优选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机筒外侧下端的触压板,所述浮板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触压板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压开关,且第一压力开关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位于浮板座的端面固定设置,所述封板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压力开关电性连接的蜂鸣器,所述浮板座的上端固定嵌入有机盒,且机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压力开关电性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0011] 优选的,各个所述抽水机构均包括固定安装于集水井内部的抽水泵,且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送水管。
[0012] 优选的,所述上移触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环外侧壁两端的LED灯条,所述机筒的内壁位于各个条形槽下方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各个固定槽的槽口均封装有绝缘透明板,各个所述绝缘透明板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与电磁板电性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下移触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浮板座下端一侧的上U形板,且上U形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开关,所述上U形板的内侧穿插有下U形板,且下U形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浮块,所述浮块与浮板座共同固定设置有柔性膜,且上U形板和下U形板均位于柔性膜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压力开关与两个LED灯条电性连接。
[0014] 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S1、原地面测量
[0016] 通过专用测量设备对基坑处土地进行面积、方位、土质、地下水参数的测量;
[0017] S2、表土清理
[0018] 将基坑主体开挖区域内的土地表面的杂物清理移出;
[0019] S3、基坑主体范围降水井施工
[0020] ①.调查场地周围环境状况,布置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
[0021] ②.测量人员按照井位布设图现场放样出各井中心位置,作业人员于四周做好控制桩;
[0022] ③.所有降水井使用正循环钻机成孔,井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井身应保持圆正垂直;
[0023] ④.将井套垂直吊放到降水井内,并保持井套在降水井的孔中心位置,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套的顶部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井口采用挡板防护;
[0024] ⑤.井套下入后立即填入砾石填料粒径5mm‑10mm,砾石填料至地面以下1.0m,上部使用黏土料封填密实;
[0025] ⑥.使用污水泵抽水洗井,抽水洗井至井底开始逐步上提水泵,直至水清,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0026] ⑦.将潜水泵与浮板座组装,并将浮板座缓慢投放至井套内部,随后,再将封板安装在井套顶部,使机筒与输水管保持同轴插入,随后将各用电部件与外部电源线接通;
[0027] S4、基坑主体坑顶挡水堤施工
[0028] 在基坑主体的上端外缘处距离基坑主体的坑边沿不小于2米搭建呈梯形的挡水堤,挡水堤的底宽为2m,高为1m,堤坡比为1:0.5;
[0029] S5、二级戗台高程以上部分土方开挖
[0030] 通过挖掘设备,按预设坡度分层、分段挖设基坑主体至预设的二级戗台深度;
[0031] S6、二级戗台的上排水沟施工
[0032] 在二级戗台处挖设呈矩形的上排水沟,沟底需保持倾斜状不小于10°;
[0033] S7、二级戗台高程以下部分土方开挖
[0034] 通过挖掘设备,按预设坡度分层、分段挖设基坑主体至预设深度;
[0035] S8、基坑主体的下排水沟和集水井施工
[0036] 在基坑主体的坑底挖设呈矩形的下排水沟,并在排水沟中挖设多个集水井,集水井的井深1m,长1m,宽0.3m,并在各个集水井中安装抽水泵,并对送水管进行铺设,随后,在下坡面位于各个降水井的位置挖设宽0.2m的断面槽,并在槽底铺装连通管,随后,通过混凝土料对断面槽进行浇筑充填;
[0037] S9、建基面验收
[0038] 由专业的人员对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并确认测量结果符合要求后,交付验收。
[0039]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的优点在于:
[0040] 1、通过设置的步骤S1‑S9,可以完成基坑主体的排水结构的布设,而通过排水结构中设置的二级戗台、降水井、上排水沟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基坑挖设前,利用降水井,提前将基坑区域内的大量地下水排出,排水效率高,利于基坑的挖设,而下排水沟和集水井,可以对基坑主体坑底的地下水进行及时排出,利于基坑挖设完成后,维持基坑内部的干燥度,挡水堤,可以防止地面上的水液倒灌到基坑内部,通过设置的断面槽、连通管、控制阀和混凝土填料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基坑挖设完成后,使降水井、排水沟渠和集水井可以相互配合排水,同时,通过断面槽内的混凝土填料,可以增加下坡面对于降水井的支撑强度,降低土体压力造成井套歪斜的可能性,提高井套的结构稳定性,采用集水明排+管井降水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利于及时排出大规模上涌的地下水,提高基坑内部的安全性,使排水结构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大大提高排水效率。
[0041] 2、通过降水井内部设置的井套、潜水、浮板座、输水管、导轨轮、无磁导轨槽和铁质导轨槽的相互配合,可以使降水井内部的潜水泵随着地下水位进行浮动抽水,不仅保证了将降水井内的水液及时排出,而且可以尽量避免碎石、泥浆等被潜水泵抽出,潜水泵及排水管路不易堵塞损坏,降低维护成本。
[0042] 3、通过设置的水位触发机构,可以在地下水位超出预设值时,使潜水泵自动将超出预设水位的水液抽出,一方面,可以自控排水,确保多余水液排出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对地下水过度抽取影响周围土体的稳定性,且配合设置的出水调控机构、上排水管,可以在水位上升时,缩短水液通过潜水泵排出的路程,从而可以提高排水效率,降低潜水泵的负载,同时,通过设置的提示机构,可以基于浮板座随着水位的上升移动,在降水井内水液深度过快上升时,自动报警提示人员出现异常水位上升的情况,从而可以便于人员及时采用通过连通管,配合下排水沟和集水井辅助降水井排水等应对方法,降低出现险情的可能性。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步骤框图
[0044]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基坑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5]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降水井与井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6]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二级戗台与下坡面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7]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下排水沟与集水井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8]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浮板座与井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9]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浮板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0]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T形绝缘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输水管与机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的下移触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中:1基坑主体、2上坡面、3二级戗台、4下坡面、5降水井、6上排水沟、7下排水沟、8集水井、9挡水堤、10井套、11井管部、12滤网管部、13沉砂管部、14砾石填料、15黏土料、16浮板座、17潜水泵、18输水管、19导轨轮、20无磁导轨槽、21铁质导轨槽、22水位触发机构、
221凹槽、222T形绝缘柱、223安装腔、224隔磁活塞柱、225电磁铁、226绝缘杆、227第一无磁弹簧、228铜柱、229铜环、24封板、25出水调控机构、251机筒、252活塞环、253固定环、254凸块、255条形槽、256限位板、257第二无磁弹簧、258推杆、259磁块、26上排水管、27断面槽、28连通管、29控制阀、30混凝土填料、31提示机构、311触压板、312第一压力开关、313防水膜、
314蜂鸣器、315机盒、316无线信号发射器、32抽水机构、321抽水泵、322送水管、33电磁开关、34断电延时继电器、35电磁板、36上移触发组件、361LED灯条、362固定槽、363绝缘透明板、364光敏电阻、37下移触发组件、371上U形板、372第二压力开关、373下U形板、374浮块、
375柔性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55]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泵站深基坑双重排水结构,包括基坑主体1,基坑主体1包括上坡面2、二级戗台3和下坡面4,二级戗台3的台面上开设有多个降水井5,二级戗台3的台面开设有与降水井5相连通的上排水沟6,基坑主体1的坑底外缘处开设有下排水沟7,下排水沟7的沟底挖设有多个集水井8,基坑主体1的顶部外缘处设置有挡水堤9,其中降水井5的间距为20m,特殊部位也需要设置降水井5,如基坑开挖坡脚拐等特殊部位,集水井8的间距一般为100m;
[0056] 降水井5的内部设置有井套10,井套1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井管部11、滤网管部12和沉砂管部13,井套10与降水井5之间填充有砾石填料14,且砾石填料14的上侧填充有黏土料15,井套10的内部设置有浮板座16,且浮板座16的下端安装有潜水泵17,潜水泵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8,浮板座16的两个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导轨轮19,滤网管部12的两个内壁均设置有与导轮相匹配的无磁导轨槽20,且滤网管部12和井管部11的内壁共同固定设置有与无磁导轨槽20相匹配的铁质导轨槽21,浮板座16的侧壁设置有与铁质导轨槽21相配合的水位触发机构22,水位触发机构22根据水位自动启动潜水泵17,水位触发机构22包括开设于浮板座16两个侧壁的凹槽221,且两个凹槽221的槽底均固定安装有T形绝缘柱
222,T形绝缘柱22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23,安装腔22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隔磁活塞柱224,隔磁活塞柱22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25,且隔磁活塞柱224的另一端安装有绝缘杆
226,隔磁活塞柱224与安装腔223的腔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无磁弹簧227,绝缘杆226的杆端固定安装有铜柱228,且安装腔2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铜柱228相匹配的铜环229,安装腔
2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开关33,且电磁开关33与铜环229和铜柱228电性连接,浮板座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断电延时继电器34,两个电磁开关33共同通过断电延时继电器34与潜水泵17电性连接,断电延时继电器34可以在电磁开关33的动触头断开时,使潜水泵17继续保持一定时间(5分钟)的工作。
[0057] 井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封板24,且封板24的下端安装有与输水管18相配合的出水调控机构25,且出水调控机构25固定连通有上排水管26,出水调控机构25包括固定设置于封板24下端的机筒251,输水管18的外管壁固定套接有活塞环252和固定环253,活塞环252位于机筒251的内部滑动设置,机筒251的外侧壁两端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凸块254,且各个凸块254均与机筒251的内壁共同开设有条形槽255,各个条形槽255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限位板256,限位板256与条形槽255的槽壁共同固定设置有第二无磁弹簧257,且限位板25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杆258,推杆258的杆端固定安装有磁块259,条形槽255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磁板35,固定环253与机筒251的内壁共同安装有上移触发组件36,且上移触发组件36与各个电磁板35电性连接,浮板座16的底部安装有与上移触发组件36相配合的下移触发组件37,上排水管26与机筒251相连通,限位板256顶出后,可以防止活塞环252在输水管18排出的水压作用下下移,确保对缩短水液排出路程的效果。
[0058] 上移触发组件36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环253外侧壁两端的LED灯条361,机筒251的内壁位于各个条形槽255下方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362,且各个固定槽362的槽口均封装有绝缘透明板363,各个绝缘透明板363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光敏电阻364,光敏电阻364与电磁板35电性连接,光敏电阻364处的光线强度增加,其自身的电阻值降低。
[0059] 下移触发组件37包括固定设置于浮板座16下端一侧的上U形板371,且上U形板37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开关372,上U形板371的内侧穿插有下U形板373,且下U形板37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浮块374,浮块374与浮板座16共同固定设置有柔性膜375,且上U形板371和下U形板373均位于柔性膜375的内部设置,第二压力开关372与两个LED灯条361电性连接,柔性膜375可以防止外部水液与第二压力开关372接触
[0060] 下坡面4位于各个降水井5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断面槽27,且断面槽27的槽底铺设有连通管28,降水井5通过连通管28与下排水沟7相连通,连通管28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29,断面槽27的内部填充有浇筑有混凝土填料30,浮板座16安装有提示机构31,人员根据提示机构31控制连通管28的控制阀29通断,提示机构31包括固定设置于机筒251外侧下端的触压板311,浮板座1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触压板3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压力开关312,且第一压力开关312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水膜313,防水膜313位于浮板座16的端面固定设置,封板24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压力开关312电性连接的蜂鸣器314,浮板座16的上端固定嵌入有机盒315,且机盒3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压力开关312电性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316,无线信号发射器316通电工作时,可以向远程终端发射报警信号,此为现有成熟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0061] 各个集水井8的内部均安装有抽水机构32,各个抽水机构32均包括固定安装于集水井8内部的抽水泵321,且抽水泵3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送水管322,抽水泵321可以将集水井8内的水液抽出,并通过送水管322排出,各个送水管322应沿着基坑主体1的坑底边缘即上坡面2、下坡面4的坡边进行布置。
[0062] 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做如下说明:首先,通过专用测量设备对基坑处土地进行面积、方位、土质、地下水参数的测量,然后将基坑主体1开挖区域内的土地表面的杂物清理移出,此时,即可进行降水井5的施工,降水井5施工时,需要先调查场地周围环境状况,并布置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由测量人员按照井位布设图现场放样出各井中心位置,作业人员于四周做好控制桩,通过正循环钻机对所有降水井5钻孔,再将井套10垂直吊放到降水井5内,并保持井套10在降水井5的孔中心位置,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套10的顶部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井口采用挡板防护,井套10下入后立即填入砾石填料14粒径5mm‑10mm,砾石填料14至地面以下1.0m,上部使用黏土料15封填密实,然后使用污水泵抽水洗井,抽水洗井至井底开始逐步上提水泵,直至水清,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再将潜水泵17与浮板座16组装,并将浮板座16缓慢投放至井套10内部,随后,再将封板24安装在井套10顶部,使机筒251与输水管18保持同轴插入,随后将各用电部件与外部电源线接通,在降水井5施工完成后,在基坑主体1的上端外缘处距离基坑主体1的坑边沿不小于2米搭建呈梯形的挡水堤9,随后通过挖掘设备,按预设坡度分层、分段挖设基坑主体1至预设的二级戗台3深度,然后在二级戗台3处挖设呈矩形的上排水沟6,再通过挖掘设备,按预设坡度分层、分段挖设基坑主体1至预设深度,再在基坑主体1的坑底挖设呈矩形的下排水沟7,并在排水沟中挖设多个集水井8,并在各个集水井8中安装抽水泵321,并对送水管322进行铺设,随后,在下坡面4位于各个降水井5的位置挖设宽0.2m的断面槽27,并在槽底铺装连通管28,随后,通过混凝土料对断面槽27进行浇筑充填,最后,由专业的人员对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并确认测量结果符合要求后,交付验收;
[0063] 在进行排水时,启动外部电源,潜水泵17和抽水泵321工作时,可以分别将降水井5和集水井8内的水抽出,而上排水沟6可以将二级戗台3上侧部分的水液引流至降水井5中,而下排水沟7,可以将坑底的水引流至集水井8中排出;
[0064] 在潜水泵17工作时,在浮板座16的浮力作用下,潜水泵17随着浮板座16跟随降水井5内的水面上下移动,在降水井5内的水位较低时,此时,浮板座16位于无磁导轨槽20处,若地下水上涌,此时,降水井5内的水位上升,从而可以使浮板座16带动潜水泵17同步上移,在降水井5内的水位超出无磁导轨槽20后,说明此时需要将降水井5内的多余水抽出,而浮板座16随着水位上升至铁质导轨槽21时,由于电磁铁225通电会产生磁吸力,故在电磁铁225随着浮板座16移动至铁质导轨槽21处时,在铁质导轨槽21与电磁铁225的相互吸引作用下,电磁铁225会带动同侧铜柱228移动并与铜环229接触,此时,同侧电磁开关33通电,随后,两侧的电磁开关33吸合自身的动触头,此时,可以接通潜水泵17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回路,故潜水泵17开始进行抽水工作,抽出的水通过输水管18排放至机筒251内部,最后,通过上排水管26排出,随着潜水泵17的工作,降水井5内部的水位通常会逐渐下降,在浮板座
16重新下降至无磁导轨槽20后,由于铁质导轨槽21无法继续对电磁铁225进行吸引,故此时两个电磁开关33的动触头在自身的弹性元件作用下回弹复位,此时,在断电延时继电器34的作用下,潜水泵17会继续工作5分钟,确保降水井5内部的水位会下降至较低的状态;
[0065] 而在浮板座16随着水位上升时,输水管18会同步上移,此时,输水管18会带动活塞环252沿着机筒251的内部上移,而LED灯条361通电会产生光亮,随着输水管18的上移,LED灯条361照射的光线投射至绝缘透明板363处时,对应的光敏电阻364会因为光强增加而降低自身的电阻值,此时,通入光敏电阻364和对应电磁板35内部的电流增加,故可以使电磁板35产生较大的磁力,在同性相斥作用下,会推动对应的磁块259通过推杆258使限位板256外移,从而在输水管18出水时,利用已经移出的限位板256,可以防止活塞环252在水压作用下,反向推动浮板座16下移,而在被限位后的活塞环252作用下,可以使输水管18输出的水不会流入机筒251的下侧,即缩短输水管18与上排水管26之间的距离,此时,水液通过潜水泵17排出的路程缩短,故可以提高排水效率;
[0066] 而随着潜水泵17将水抽出,降水井5内的水位下降后,由于此时活塞环252受到限位板256的阻挡而无法正常下移,故在浮板座16无法随着水位正常下移,在水位下降脱离浮块374时,由于没有了水液的浮力作用,故在重力作用下,上U形板371会下移触压第二压力开关372,第二压力开关372的动触头闭合时,会断开两个LED灯条361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回路,此时,两个LED灯条361熄灭,故光敏电阻364处的光线消失,此时,电磁板35的磁力变弱,故在第二无磁弹簧257作用下,可以使限位板256回移缩入对应的条形槽255内,此时,由于没有了限位板256的阻挡,故浮板座16可以带动输水管18和活塞环252正常下移,确保有效缩短水液排出路程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影响浮板座16的正常浮动;
[0067] 而在降水井5内出现地下水异常上涌时,由于水液的增多,水位上升速度快,潜水泵17无法及时将多余的水液排出,故浮板座16会持续上移,直至触压板311触压第一压力开关312的动触头,此时,说明降水井5内部的水位已经较高,易出现险情,故在第一压力开关312的动触头闭合时,可以启动无线信号发射器316和蜂鸣器314,无线信号发射器316可以远程发射报警信号,而蜂鸣器314可以现场进行鸣叫报警,在人员知晓报警信息后,可以在基坑主体1的坑底以及集水井8可以满足排水的情况下,将连通管28内的控制阀29打开,此时,降水井5内的部分水液可以通过连通管28排入下排水沟7中,最终流入集水井8中,此时,利用集水井8中的抽水泵321可以辅助降水井5降水,同时,若出现基坑主体1坑底的地下水异常渗出,导致集水井8无法及时将水排出时,且降水井5内的潜水泵17未进行工作时(即降水井5内的水位较低),此时,人员也可以选择将控制阀29打开,利用降水井5辅助下排水沟7内的水排出。
[006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