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由废物或垃圾制成的肥料 / 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

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17101.3 申请日 2024-01-05 公开(公告)号 CN117837430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衢州学院; 发明人 李建辉; 刘丽丽; 程海翔; 汪康赟; 刘汝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消毒剂处理 种子 ,清洗;步骤2,进行超声处理;步骤3,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种子 播种 到育苗基质中培养,移栽入育苗容器中,得到 砧木 苗;步骤4,对砧木苗进行嫁接培养,得到柑橘苗;在萌芽前进行假植,到夏梢萌发时定植;在定植前以及每年结果后落叶前对移植地施用基肥,在柑橘萌芽期、花蕾期、花期、膨果期、花芽分化期分别进行追肥;在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反光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柑橘苗的苗木 质量 ,增加柑橘树产果量,提高果实品质。
权利要求

1.一种柑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消毒剂处理种子,清洗,得到消毒后的种子;
步骤2,对消毒后的种子进行超声处理;
步骤3,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育苗基质中培养,移栽入育苗容器中,得到砧木苗;
步骤4,对砧木苗进行嫁接培养,得到柑橘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为质量体积分数为0.1~
0.15%高锰酸溶液,处理时间为10~15min;
所述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0~50kHz,功率为70~100W,时间为20~30s,温度为2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河沙25~45份、新鲜土25~45份、沸石5~15份、珍珠岩5~15份、石谷子5~15份、锗石粉10~20份和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河沙、新鲜土、沸石、珍珠岩、石谷子和锗石粉粉碎混合,粒径不大于5mm,经过120~130℃,5~6h的高温消毒后接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孢子量为100~120个孢子/g。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育苗方法得到的柑橘苗进行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柑橘苗高40~50cm时出圃,萌芽前进行假植,到夏梢萌发时定植;
(2)在定植前以及每年结果后落叶前对移植地施用基肥,施用量按照株产25~50kg的柑橘树,施用肥1~1.5kg/每株;
(3)在柑橘萌芽期、花蕾期、花期、膨果期、花芽分化期进行追肥,喷施在柑橘树叶上,每株喷施0.1~0.15kg;
(4)在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反光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定植前采用穴内施肥的方法,在每年结果后落叶前施用基肥采用的是环状沟施的方法;所述环状沟施是以每棵柑橘树为圆心,在树冠外围滴线下面,沟施挖穴深度10~40cm,随着树冠的扩大,肥穴逐渐向外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为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菌剂5~10份、柑橘果渣20~25份、柑橘枝叶20~25份和禽畜粪便30~35份;
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质量比酵母菌:放线菌:粗纤维降解菌:固氮菌=1~2:1~3:1~
2:1~3组成;
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为25~30亿/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微生物菌剂、柑橘果渣、柑橘树叶、禽畜粪便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量为30~40%,25~35℃发酵2~
4d,得微生物菌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为纳米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2~2.5份、褐粉40~45份、所述微生物菌肥30~35份、海泡石20~25份和中微量元素3~5份;
所述中微量元素为、镁、硫、、锰、、锌、钼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为黑双层双色复合的聚乙烯反光膜,厚度为0.02~0.03mm;铺设时银色面朝上,黑色面朝下。

说明书全文

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属芸香科(Rutaceae)植物,柑橘果实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色香味兼优,深受人民的喜爱,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市场需求非常庞大。在柑橘容器苗种植过程中,存在长势参差不齐、培育周期长、育苗基质容易失或者土壤容易板结等问题。同时,柑橘类等以枝条嫁接无性繁殖的植物,生产中容易感染一种或多种病毒、类病毒或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给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因此,对柑橘品种进行脱毒,得到一个能够提升柑橘苗的苗木质量,增产提质的柑橘种植方法成为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柑橘苗的苗木质量,提升柑橘幼苗移栽后的壮苗增产效果。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1,用消毒剂处理种子,清洗,得到消毒后的种子;
[0007] 步骤2,对消毒后的种子进行超声处理;
[0008] 步骤3,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育苗基质中培养,移栽入育苗容器中,得到砧木苗;
[0009] 步骤4,对砧木苗进行嫁接培养,得到柑橘苗。
[0010] 优选的,所述消毒剂为质量体积分数为0.1~0.15%高锰酸溶液,处理时间为10~15min。
[0011] 优选的,所述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0~50kHz,功率为70~100W,时间为20~30s,温度为25~30℃。
[0012] 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河沙25~45份、新鲜土25~45份、沸石5~15份、珍珠岩5~15份、石谷子5~15份、锗石粉10~20份和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8份。
[0013] 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河沙、新鲜土、沸石、珍珠岩、石谷子和锗石粉粉碎混合,粒径不大于5mm,经过120~130℃,5~6h的高温消毒后接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孢子量为100~120个孢子/g。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柑橘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柑橘苗高40~50cm时出圃,萌芽前进行假植,到夏梢萌发时定植;
[0016] (2)在定植前以及每年结果后落叶前对移植地施用基肥,施用量按照株产25~50kg的柑橘树,施用肥1~1.5kg/每株;
[0017] (3)在柑橘萌芽期、花蕾期、花期、膨果期、花芽分化期进行追肥,喷施在柑橘树叶上,每株喷施0.1~0.15kg;
[0018] (4)在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反光膜。
[0019] 优选的,步骤(2)中在定植前采用穴内施肥的方法,在每年结果后落叶前施用基肥采用的是环状沟施的方法;所述环状沟施是以每棵柑橘树为圆心,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下面,沟施挖穴深度10~40cm,随着树冠的扩大,肥穴逐渐向外移。
[0020] 优选的,所述基肥为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菌剂5~10份、柑橘果渣20~25份、柑橘枝叶20~25份和禽畜粪便30~35份。
[0021]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质量比酵母菌:放线菌:粗纤维降解菌:固氮菌=1~2:1~3:1~2:1~3组成;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为25~30亿/g。
[0022]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微生物菌剂、柑橘果渣、柑橘树叶、禽畜粪便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量为30~40%,25~35℃发酵2~4d,得微生物菌肥。
[0023] 优选的,所述追肥为纳米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2~2.5份、褐粉40~45份、所述微生物菌肥30~35份、海泡石20~25份和中微量元素3~5份。
[0024] 优选的,所述中微量元素为、镁、硫、、锰、、锌、钼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5] 优选的,所述反光膜为黑双层双色复合的聚乙烯反光膜,厚度为0.02~0.03mm;铺设时银色面朝上,黑色面朝下。
[0026] 有益效果:
[002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柑橘苗质量,增加柑橘树产果量,提高果实品质。本发明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育苗基质的成分之一,能促进种苗生长以及根系的发育,提升其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对柑橘施加的微生物菌肥和纳米碳肥,可改善土质,提升土壤肥力,有利于柑橘树的长效吸收,从而提高柑橘产量和平均单果重,对于柑橘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通过铺设反光膜,改变树体的光照部位,使果实着色均匀一致,增加果实糖分,提升果实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丛枝菌根真菌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中国丛枝菌根种质资源库编号:BGC 501(XG‑01)),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菌根研究室提供。
[002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柑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1,用质量体积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处理种子10min,清水冲洗3遍,去除种子表面残留的高锰酸钾,得到消毒后的种子;
[0033] 步骤2,对消毒后的种子在频率为30kHz,功率为70W,时间为30s,温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
[0034] 步骤3,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育苗基质中培养,移栽入育苗容器中,得到砧木苗;
[0035] 所述育苗基质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河沙25重量份、新鲜土25重量份、沸石5重量份、珍珠岩5重量份、石谷子5重量份和锗石粉10重量份粉碎至粒径5mm,混合后在120℃,5h的高温消毒后按照每15粒种子接种100个孢子的用量,接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孢子量为120个孢子/g;
[0036] 步骤4,对砧木苗进行嫁接培养,得到柑橘苗。
[0037] 实施例2
[0038] 一种柑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步骤1,用质量体积分数为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处理种子15min,清水冲洗3遍,去除种子表面残留的高锰酸钾,得到消毒后的种子;
[0040] 步骤2,对消毒后的种子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90W,时间为30s,温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
[0041] 步骤3,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育苗基质中培养,移栽入育苗容器中,得到砧木苗;
[0042] 所述育苗基质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河沙30重量份、新鲜土30重量份、沸石10重量份、珍珠岩10重量份、石谷子10重量份和锗石粉10重量份粉碎至粒径5mm,混合后在125℃,6h的高温消毒后按照每15粒种子接种120个孢子的用量,接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孢子量为120个孢子/g;
[0043] 步骤4,对砧木苗进行嫁接培养,得到柑橘苗。
[0044] 实施例3
[0045] 一种柑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 步骤1,用质量体积分数为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处理种子15min,清水冲洗3遍,去除种子表面残留的高锰酸钾,得到消毒后的种子;
[0047] 步骤2,对消毒后的种子在频率为50kHz,功率为100W,时间为30s,温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
[0048] 步骤3,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育苗基质中培养,移栽入育苗容器中,得到砧木苗;
[0049] 所述育苗基质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河沙45重量份、新鲜土45重量份、沸石15重量份、珍珠岩15重量份、石谷子15重量份和锗石粉20重量份粉碎至粒径5mm,混合后在130℃,6h的高温消毒后按照每15粒种子接种150个孢子的用量,接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孢子量为120个孢子/g;
[0050] 步骤4,对砧木苗进行嫁接培养,得到柑橘苗。
[0051] 实施例4
[0052] 一种使用实施例3育苗方法得到的柑橘苗进行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1)柑橘苗高40cm时出圃,萌芽前进行假植,到夏梢萌发时定植;
[0054] (2)定植前在定植穴内施用基肥,在每年结果后落叶前以每棵柑橘树为圆心,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下面,沟施挖穴深度10cm对移植地施用基肥,施用量按照株产25kg的柑橘树,施用肥1kg/每株,每年随着树冠的扩大,肥穴逐渐向外移;所述基肥为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为将微生物菌剂5重量份、柑橘果渣20重量份、柑橘枝叶20重量份和禽畜粪便30重量份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量为30%,25℃发酵2d,得微生物菌肥;
[0055] 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质量比酵母菌:放线菌:粗纤维降解菌:固氮菌=1:1:1:1组成;
[0056] 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活菌菌数为25亿/g;
[0057] (3)在柑橘萌芽期、花蕾期、花期、膨果期、花芽分化期进行施纳米碳肥,喷施在柑橘树叶上,每株喷施0.1kg;纳米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2.5份、褐煤粉40份、微生物菌肥35份、海泡石20份和中微量元素3份;
[0058] 所述中微量元素中含锌40mg/kg、锰40mg/kg、硼10mg/kg、铜10mg/kg、铁40mg/kg;
[0059] (4)在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厚度为0.02mm,银黑双层双色复合的聚乙烯反光膜,铺设时银色面朝上,黑色面朝下。
[0060] 实施例5
[0061] 一种使用实施例3育苗方法得到的柑橘苗进行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2] (1)柑橘苗高40cm时出圃,萌芽前进行假植,到夏梢萌发时定植;
[0063] (2)定植前在定植穴内施用基肥,在每年结果后落叶前以每棵柑橘树为圆心,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下面,沟施挖穴深度10cm对移植地施用基肥,施用量按照株产50kg的柑橘树,施用肥1.5kg/每株,每年随着树冠的扩大,肥穴逐渐向外移;所述基肥为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为将微生物菌剂5重量份、柑橘果渣20重量份、柑橘枝叶20重量份和禽畜粪便30重量份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量为30%,25℃发酵2d,得微生物菌肥;
[0064] 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质量比酵母菌:放线菌:粗纤维降解菌:固氮菌=1:1:1:1组成;
[0065] 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活菌菌数为25亿/g;
[0066] (3)在柑橘萌芽期、花蕾期、花期、膨果期、花芽分化期进行施纳米碳肥,喷施在柑橘树叶上,每株喷施0.1kg;纳米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2.5份、褐煤粉40份、微生物菌肥35份、海泡石20份和中微量元素5份;
[0067] 所述中微量元素为中含锌40mg/kg、锰40mg/kg、硼10mg/kg、铜10mg/kg、铁40mg/kg;
[0068] (4)在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厚度为0.02mm,银黑双层双色复合的聚乙烯反光膜,铺设时银色面朝上,黑色面朝下。
[0069] 实施例6
[0070] 一种使用实施例3育苗方法得到的柑橘苗进行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1] (1)柑橘苗高40cm时出圃,萌芽前进行假植,到夏梢萌发时定植;
[0072] (2)定植前在定植穴内施用基肥,在每年结果后落叶前以每棵柑橘树为圆心,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下面,沟施挖穴深度10cm对移植地施用基肥,施用量按照株产30kg的柑橘树,施用肥1.5kg/每株,每年随着树冠的扩大,肥穴逐渐向外移;
[0073] 所述基肥为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为:将微生物菌剂10重量份、柑橘果渣25重量份、柑橘树叶25重量份和禽畜粪便35重量份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量为30%,35℃发酵3d,得微生物菌肥;
[0074] 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质量比酵母菌:放线菌:粗纤维降解菌:固氮菌=1:1:1:1组成;
[0075] 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菌为25亿/g;
[0076] (3)在柑橘萌芽期、花蕾期、花期、膨果期、花芽分化期进行施纳米肥,喷施在柑橘树叶上,每株喷施0.15kg;纳米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2.5份、褐煤粉40份、微生物菌肥30份、海泡石20份和中微量元素5份;
[0077] 所述中微量元素中含锌40mg/kg、锰40mg/kg、硼10mg/kg、铜10mg/kg、铁40mg/kg;
[0078] (4)在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厚度为0.03mm,白黑双层双色复合的聚乙烯反光膜,铺设时银色面朝上,黑色面朝下。
[0079] 对比例1
[0080] 与实施例3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育苗基质由泥炭土45重量份、珍珠岩45重量份、蛭石45重量份粉碎至粒径5mm,混合,在130℃,6h的高温消毒制作而成。柑橘苗的栽培方法同实施例6中一种柑橘苗的栽培方法。
[0081] 对比例2
[0082] 与实施例6的唯一区别在于,使用的基肥为市售的腐熟完全纯羊粪有机肥
[0083] 对比例3
[0084] 与实施例6的唯一区别在于,追肥时使用的是市售的氮磷钾(15‑15‑15)复合肥
[0085] 对比例4
[0086] 与实施例6的唯一区别在于,在果实着色初期未铺设反光膜。
[0087] 试验例1
[0088] 利用实施例3和对比例1的方法分别培育100株柑橘苗,并在苗圃中按照常规方法培养6个月后,随机选取10株柑橘苗,对其苗木高度、苗粗(嫁接口上方10cm处的直径)、主根长度、须根条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0089] 表1不同育苗基质对柑橘苗的影响
[0090]   苗木高度/cm 苗粗/mm 主根长度/cm 须根条数/条实施例3 69.7 7.8 45.1 1134
对比例1 50.6 7.3 32.6 821
[009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育苗基质,能促进种苗生长以及根系的发育,提升其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添加石谷子和锗石粉能够增加土壤透气性,提升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效提升柑橘苗的苗木质量。
[0092] 试验例2
[0093] 在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种植基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选择土壤立地条件、树体大小和树势等基本一致的5行树,每一行连续15株树作为一处理,共75株树,利用实施例6与对比例2~4的试验方法种植柑橘(品种为特早熟温州蜜柑‘由良’),其他管理模式均为传统管理方法,统计柑橘种植后第三年的柑橘株产量和果实单果质量,调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按照“GB/T8210‑2011柑桔鲜果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手持式糖量计测定法的直接测定法进行测定),如表2所示:
[0094] 表2不同栽培方法对柑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0095]   实施例6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株产 78.6kg 66.1kg 65.4kg 71.4kg
果实单果质量 85.3g 75.1g 74.6g 78.8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4 10.1 10.2 10.5
[0096]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在柑橘种植过程中施加的微生物菌肥和纳米碳肥,可有效改善土质,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柑橘树的长效吸收,从而提高柑橘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对于柑橘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通过铺设反光膜,改变树体的光照部位,使果实着色均匀一致,增加果实糖分。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柑橘的育苗方法和栽培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柑橘苗质量,增加柑橘树产果量,提高果实品质。
[009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