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清洁 / 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

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168359.3 申请日 2024-02-06 公开(公告)号 CN117996618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阳新弘盛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巍; 朱明归; 李作政; 骆祎; 曾立群; 朱良祖; 潘晨辉;
摘要 涉及电气领域,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包括轨道和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轨道两侧的用于带动所述巡检装置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 车轮 ,还包括:清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与所述车轮相连,用于对所述轨道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清理单元包括:动 力 部件,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与所述车轮相连;清理件,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集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远离所述 集电器 的一侧,用于对清理后的灰尘进行吸收,本发明可以减少灰尘扬起影响变电站内部的环境卫生,保持轨道的清洁度,提高轨道上的滑触线对集成器的输电效率,进而提高巡检装置对变电站的巡检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包括轨道(1)、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1)上的巡检装置(2)、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上且与所述轨道(1)滑动连接的用于为所述巡检装置(2)供电的集电器(3)和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轨道(1)两侧的用于带动所述巡检装置(2)在所述轨道(1)上行走的车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理单元(5),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上且与所述车轮(4)相连,用于对所述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所述清理单元(5)包括:
部件,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上且与所述车轮(4)相连;
清理件(53),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上,在所述动力部件的带动下对所述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集尘装置(57),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远离所述集电器(3)的一侧,用于对清理后的灰尘进行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轮(4)上的转动轴(51)、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2)上的固定架(55)、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5)上且与所述转动轴(51)相连的连接件(52)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5)上用于传递动能的传动部件(54),所述传动部件(54)与所述集尘装置(57)相连,所述转动轴(51)转动穿设在所述固定架(55)上;
所述固定架(5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动部件(54)的固定侧板(551),所述固定架(55)上设置有连接侧板(552),所述固定架(55)相应所述集尘装置(57)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集尘装置(57)的支撑侧板(5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53)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5)上的连接杆(53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31)上的清洁刷(532),所述清洁刷(532)与所述轨道(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2)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51)上端的主动齿轮(521)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531)上的从动齿轮(522),所述主动齿轮(521)与所述从动齿轮(52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54)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31)顶端的第一齿轮(541),与所述第一齿轮(541)螺纹连接的第二齿轮(542)、穿设在所述固定侧板(551)上的连接轴(543)、设置在所述连接轴(543)远离所述第一齿轮(541)一侧的第三齿轮(544)、与所述第三齿轮(544)螺纹连接的第四齿轮(545)和穿设在所述连接侧板(552)上的传动轴(56),所述第二齿轮(542)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543)上,所述第四齿轮(545)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57)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553)上端的集尘箱(571)、设置在所述集尘箱(571)靠近所述传动轴(56)一侧的进板(574)、设置在所述集尘箱(571)远离所述进风板(574)一侧的出风口(575)、设置在所述集尘箱(571)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575)位置处的滤网(572),所述传动轴(56)穿设在所述进风板(574)上,所述传动轴(56)位于所述集尘箱(571)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吸尘的叶轮(5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6)相近所述滤网(572)的一侧设置有对所述滤网(572)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510),所述清理装置(510)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轴(56)上的清理板(5101)和设置在所述清理板(5101)相近所述滤网(572)一侧的毛刷(5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5101)相近所述滤网(572)的一侧设置有刮板(510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57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灰尘收集装置(59),所述收集装置(59)包括设置在所述集尘箱(571)下端的收集箱(591)、设置在所述收集箱(591)两侧的侧(592)、设置在所述集尘箱(571)下端的支撑杆(593)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93)下端的限位板(594),所述侧耳(592)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93)上,所述集尘箱(571)相应所述收集箱(591)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排尘的排尘口(57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93)位于所述限位板(594)与所述侧耳(592)之间套设有弹性件(595)。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得到大发展,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巡检就是变电站智能化、无人化的一种体现。与传统的人工巡视相比,利用机器人巡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灵活性、安全性和效率,可以极大缩短巡检时间,并降低人工巡检的险和成本。
[0003] 现有设备存在以下缺点:但是现有的巡检装置一般是在设定的滑轨上运行,但是传统的轨道一般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巡检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轨道上容易粘附灰尘,灰尘容易影响集电器对巡检装置电力的输送,不便于巡检装置在轨道上的运行。
[0004] 所以,本申请现提出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以解决上述轨道上容易粘附灰尘,灰尘容易影响集电器对巡检装置电力的输送,不便于巡检装置在轨道上的运行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包括轨道、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上的巡检装置、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的用于为所述巡检装置供电的集电器和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轨道两侧的用于带动所述巡检装置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车轮,还包括:
[0007] 清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与所述车轮相连,用于对所述轨道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0008] 所述清理单元包括:
[0009] 动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且与所述车轮相连;
[0010] 清理件,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在所述动力部件的带动下对所述轨道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0011] 集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远离所述集电器的一侧,用于对清理后的灰尘进行吸收。
[0012] 其中,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轮上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巡检装置上的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转动轴相连的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传递动能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集尘装置相连,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在所述固定架上;
[0013]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动部件的固定侧板,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连接侧板,所述固定架相应所述集尘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集尘装置的支撑侧板。
[0014] 其中,所述清理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连接杆和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所述轨道抵接。
[0015]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端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螺纹连接。
[0016] 其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顶端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螺纹连接的第二齿轮、穿设在所述固定侧板上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螺纹连接的第四齿轮和穿设在所述连接侧板上的传动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
[0017] 其中,所述集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上端的集尘箱、设置在所述集尘箱靠近所述传动轴一侧的进风板、设置在所述集尘箱远离所述进风板一侧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集尘箱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位置处的滤网,所述传动轴穿设在所述进风板上,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集尘箱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吸尘的叶轮
[0018] 其中,所述传动轴相近所述滤网的一侧设置有对所述滤网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的清理板和设置在所述清理板相近所述滤网一侧的毛刷。
[0019] 其中,所述清理板相近所述滤网的一侧设置有刮板。
[0020] 其中,所述集尘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灰尘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集尘箱下端的收集箱、设置在所述收集箱两侧的侧、设置在所述集尘箱下端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下端的限位板,所述侧耳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集尘箱相应所述收集箱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排尘的排尘口。
[0021] 其中,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耳之间套设有弹性件。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3] 本发明本应用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或配电室能够解决人工巡视费时、费力的问题,降低人力成本,集电器与轨道上的滑触线相连,用于对巡检装置提供电力,然后巡检装置上的动力部件驱动车轮在轨道上运行,车轮在轨道上转动,使得驱动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连接件转动,进而使得连接件带动清理件转动,清理件对轨道的表面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扫,且清理件可以通过传动部件带动集尘装置转动,使得集尘装置将清理件清扫起来的灰尘进行吸收,可以减少灰尘扬起影响变电站内部的环境卫生,保持轨道的清洁度,提高轨道上的滑触线对集成器的输电效率,进而提高巡检装置对变电站的巡检效率。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清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箱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为图3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0为图7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1、轨道;2、巡检装置;3、集电器;4、车轮;41、固定板;42、车轮架;43、驱动轴;5、清理单元;51、转动轴;52、连接件;521、主动齿轮;522、从动齿轮;53、清理件;531、连接杆;532、清洁刷;54、传动部件;541、第一齿轮;542、第二齿轮;543、连接轴;544、第三齿轮;
545、第四齿轮;55、固定架;551、固定侧板;552、连接侧板;553、支撑侧板;56、传动轴;57、集尘装置;571、集尘箱;572、滤网;573、排尘口;574、进风板;575、出风口;58、叶轮;59、收集装置;591、收集箱;592、侧耳;593、支撑杆;594、限位板;595、弹性件;596、把手;510、清理装置;5101、清理板;5102、刮板;5103、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全自动智能巡检装置,包括轨道1、滑动设置在轨道1上的巡检装置2、设置在巡检装置2上且与轨道1滑动连接的用于为巡检装置2供电的集电器3和设置在巡检装置2上且对称分布在轨道1两侧的用于带动巡检装置2在轨道1上行走的车轮4,还包括:
[0037] 清理单元5,设置在巡检装置2上且与车轮4相连,用于对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0038] 清理单元5包括:
[0039] 动力部件,设置在巡检装置2上且与车轮4相连;
[0040] 清理件53,设置在巡检装置2上,在动力部件的带动下对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0041] 集尘装置57,设置在巡检装置2远离集电器3的一侧,用于对清理后的灰尘进行吸收。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变电站巡检系统主要由主机、巡检装置2、视频监控系统等组成,通过主机下发控制、巡检任务等指令,控巡检装置2和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室内外设备联合巡检作业,为应对不同高度的巡检和数据采集,本装置采用升降臂对台摄像机的高度进行调节,配置收音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收集室内声音和检测室内温湿度,安装收音器,对设备的运行声音进行采集、对比分析,从而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通过在装置上配置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数据,方便值班人员对设备运行环境进行更好的调控,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配置激光避障模、指示灯、扬声器,用于道路避障、状态指示、发出告警等,安装激光避障模块,用于行走过程中探测行进道路中的障碍物;在装置正面配置指示灯和扬声器,用于装置的状态指示以及异常告警,配置主机(服务器)实现巡检装置2的控制以及参数修改设置,对巡检装置2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接入、比对分析、管理,巡检完成后将巡检数据、采集文件等上传到平台系统进行比对分析,具有可见光检测、红外检测、局部放电检测、环境监测等多种巡检方式,能够对设备外观、仪表、开关分合状态、压板状态、指示灯状态、空开状态、旋转把手状态等进行图像、视频采集并识别,对设备温度、局部放电信号、温湿度等进行信息采集,本装置应用于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或配电室能够解决人工巡视费时、费力的问题,降低人力成本,集电器3与轨道1上的滑触线相连,用于对巡检装置2提供电力,然后巡检装置2上的动力部件驱动车轮4在轨道1上运行,对变电站进行自动巡检,且巡检的过程中车轮4会带动清理单元5上的动力部件转动,使得动力部件带动清理件53转动,清理件53对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且清理起来的灰尘被集尘装置57的进行收集,可以减少灰尘附着在轨道1上,影响集电器3与轨道1上的滑触线的电力输送效率,进而对巡检装置2在轨道1上的运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巡检装置2对变电站的巡检效率。
[0043] 在一实施例中,动力部件包括设置在车轮4上的转动轴51、设置在巡检装置2上的固定架55、设置在固定架55上且与转动轴51相连的连接件52和设置在固定架55上用于传递动能的传动部件54,传动部件54与集尘装置57相连,转动轴51转动穿设在固定架55上,巡检装置2上端安装有固定板41,固定架41上端固定设置有车轮架42上,车轮架42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轴43,车轮4固定套设在驱动轴43上,驱动轴43与转动轴51固定连接;
[0044] 固定架5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部件54的固定侧板551,固定架55上设置有连接侧板552,固定架55相应集尘装置57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安装集尘装置57的支撑侧板553。
[0045] 这样设计,车轮4在轨道1上转动,使得驱动轴43带动转动轴51转动,转动轴51带动连接件52转动,进而使得连接件52带动清理件53转动,清理件53对轨道1的表面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扫,且清理件53可以通过传动部件54带动集尘装置57转动,使得集尘装置57将清理件53清扫起来的灰尘进行吸收,可以减少灰尘扬起影响变电站内部的环境卫生。
[0046] 在一实施例中,清理件53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架55上的连接杆531和间隔设置在连接杆531上的清洁刷532,清洁刷532与轨道1抵接。
[0047] 这样设计,连接件52带动连接杆531在固定板55上转动,使得连接杆531带动清洁刷532转动,清洁刷532与轨道1接触时可以将附着在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扫,保持轨道1的整洁度。
[0048]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52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轴51上端的主动齿轮521和固定套设在连接杆531上的从动齿轮522,主动齿轮521与从动齿轮522螺纹连接。
[0049] 这样设计,转动轴51在驱动轴43的带动下转动,使得主动齿轮521带动从动齿轮522转动,从动齿轮522固定在连接杆531上,可以在主动齿轮521的带动下驱动连接杆531在固定架55上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杆531上的清洁刷532对轨道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0050]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部件54包括设置在连接杆531顶端的第一齿轮541,与第一齿轮541螺纹连接的第二齿轮542、穿设在固定侧板551上的连接轴543、设置在连接轴543远离第一齿轮541一侧的第三齿轮544、与第三齿轮544螺纹连接的第四齿轮545和穿设在连接侧板552上的传动轴56,第二齿轮542固定套设在连接轴543上,第四齿轮545固定套设在传动轴56上。
[0051] 这样设计,连接杆531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541转动,第一齿轮541通过第二齿轮542带动连接轴543转动,然后连接轴543上的第三齿轮544与第四齿轮545啮合,带动传动轴
56转动,使得传动轴56带动集尘装置57转动,将清洁刷532清扫起来的灰尘进行吸收集中,减少灰尘到处飞溅影响变电站的卫生。
[0052] 在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57包括设置在支撑侧板553上端的集尘箱571、设置在集尘箱571靠近传动轴56一侧的进风板574、设置在集尘箱571远离进风板574一侧的出风口575、设置在集尘箱571上且位于出风口575位置处的滤网572,传动轴56穿设在进风板574上,传动轴56位于集尘箱571内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吸尘的叶轮58,集尘箱571固定在支撑侧板553的上端。
[0053] 这样设计,传动轴56带动叶轮58转动,叶轮58转动时,使得集尘箱571的内部形成负压,风从进风板574一侧进入到集尘箱571的内部,然后从出风口575的一侧排出,使得被清洁刷532清扫起来的灰尘从进风板574的一侧吸入到集尘箱571的内部,然后经过滤网572的过滤将灰尘和杂质留在集尘箱571的内部,然后清理清理后的空气从出风口575排出。
[0054]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轴56相近滤网572的一侧设置有对滤网572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510,清理装置510包括设置在传动轴56上的清理板5101和设置在清理板5101相近滤网572一侧的毛刷5103,毛刷5103深入到滤网572的网孔中。
[0055] 这样设计,传动轴56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清理板5101转动,使得清理板5101上的毛刷5103对滤网572的网孔进行清理,减少灰尘杂质堆积在滤网572的网孔中,影响滤网572对灰尘的过滤效率。
[0056] 在一实施例中,清理板5101相近滤网572的一侧设置有刮板5102。
[0057] 这样设计,刮板5102可以对滤网572上的灰尘进行刮理,使得灰尘行滤网572上刮下,再结合毛刷5103对滤网572的网孔进行清理,提高滤网572网孔的洁净度,进而提高滤网572对灰尘的过滤效率。
[0058] 在一实施例中,集尘箱57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灰尘收集装置59,收集装置59包括设置在集尘箱571下端的收集箱591、设置在收集箱591两侧的侧耳592、设置在集尘箱571下端的支撑杆593和设置在支撑杆593下端的限位板594,侧耳592套设在支撑杆593上,集尘箱571相应收集箱591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排尘的排尘口573,收集箱591的下端设置有把手596。
[0059] 这样设计,刮板5102清理下来的灰尘落入到收集箱591的内部,然后当巡检装置2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收集装置59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拉动收集箱591下端设置的把手596,使得收集箱591两端固定设置的侧耳592在支撑杆593上下移,然后使得收集箱591上端开口设置,收集箱591的上端打开,然后将收集箱591内部的灰尘清理干净。
[0060]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杆593位于限位板594与侧耳592之间套设有弹性件595,弹性件595由弹簧或者弹性垫制成。
[0061] 这样设计,收集箱591下移时会使得侧耳592对弹性件595进行挤压,当收集箱591内部的灰尘清理干净后,松开把手596,弹性件595带动侧耳592上移,使得收集箱591复位,移动到集尘箱571下端的排尘口573处。
[0062] 另外,若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说明书。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