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系统及终端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510258395.3 申请日 2025-03-06
公开(公告)号 CN119747183A 公开(公告)日 2025-04-04
申请人 哈敏吉(宁波)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陈鹏; 裴来勇; 田胜海; 彭奕诚; 第一发明人 陈鹏
权利人 哈敏吉(宁波)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哈敏吉(宁波)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宁波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西直河路8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5830
主IPC国际分类 B05D1/28 所有IPC国际分类 B05D1/28B05D3/00B05C11/10B05C9/10G06T7/00G06T1/00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0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孔凯凯;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TPO材料的领域,其包括获取预设的TPO材料 检测区域 的图像检测信息与产品信息;根据图像检测信息与预设的材料特征框选出材料图像;若材料图像中包含污渍特征,则根据图像检测信息框选出污渍图像;根据污渍图像与预设的污渍 数据库 确定污渍种类;根据污渍图像确定污渍 位置 与污渍范围;根据污渍范围与污渍位置确定污渍去除路径;根据产品信息、污渍位置、污渍范围与污渍种类确定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控制清理装置以污渍去除路径与去除参数对污渍进行处理,并更新图像检测信息,直至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本 申请 具有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 质量 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TPO材料检测区域的图像检测信息与产品信息;
根据图像检测信息与预设的材料特征框选出材料图像;
确定材料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污渍特征;
若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若材料图像中包含污渍特征,则根据图像检测信息框选出污渍图像;
根据污渍图像与预设的污渍数据库确定污渍种类;
根据污渍图像确定污渍位置与污渍范围;
根据污渍范围与污渍位置确定污渍去除路径;
根据产品信息、污渍位置、污渍范围与污渍种类确定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
控制清理装置以污渍去除路径与去除参数对污渍进行处理,并更新图像检测信息,直至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包括:
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灰尘种类时,则根据污渍图像确定灰尘信息;
根据灰尘信息调取厚度值;
确定厚度值是否落入预设的吹动区间;
若厚度值落入吹动区间,则根据灰尘信息调取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
根据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确定预吹除方向与吹气度;
根据预吹除方向与预设的实时检测系统确定实时吹气方向;
将实时吹气方向与吹气力度进行结合并作为吹除参数,将吹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吹气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若厚度值不落入吹动区间,则根据灰尘信息确定扫除力度,并将扫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并将预设的扫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还包括:
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黏附物种类时,根据污渍图像与污渍范围确定黏附程度;
根据污渍图像确定黏附高度;
根据产品信息确定基准刮除区间;
确定黏附高度是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
若黏附高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则根据黏附高度确定刮除力度,将刮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刮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若黏附高度不落入基准刮除区间,则根据黏附程度确定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
根据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确定喷洒量;
将擦除力度、擦除圈与喷洒量进行结合并作为擦除参数,将擦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擦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包括:
获取预设的放胶盆区域中的扫描检测信息;
根据扫描检测信息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
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的异物特征;
若放胶盆三维信息不包含异物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若放胶盆三维信息包含异物特征,则根据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异物材质、异物位置与异物大小;
根据异物大小与异物材质确定抓取力度;
根据异物位置与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抓取路径;
控制预设的抓取装置以抓取力度与抓取路径对异物位置进行抓取,并抓取至预设的垃圾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放胶盆区域中的声波检测信息与胶液型号信息;
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基准波动区间;
根据超声波检测信息确定检测波动值;
确定检测波动值是否落入基准波动区间;
若检测波动值落入基准波动区间,则进行涂布操作;
若检测波动值不落入基准波动区间,则根据检测波动值与基准波动区间确定范围偏差值;
根据范围偏差值确定分布固定值;
根据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确定热量值与运行时间;
当凝固分布范围不落入预设的内部区域时,则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
当凝固分布范围同时包含内部区域与预设的外部区域或者凝固分布范围落入内部区域时,则根据分布固定值确定振动频率
根据加热温度与凝固分布范围确定均匀振动区间;
确定振动频率是否落入均匀振动区间;
当振动频率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则根据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确定振动时间;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控制预设的摇晃装置以振动频率与振动时间进行振动,并且实时更新溶液状态值;
当振动频率不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则根据均匀振动区间与振动频率确定振动调整值,并根据振动调整值调整振动频率,重复上述振动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
获取胶液温度信息与胶液浓度值;
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温度安全区间与胶基准温度值;
根据胶液温度信息确定胶液温度检测值;
当胶液温度检测值与胶水基准温度值不一致时,根据胶液温度信息确定高温位置点,并确定胶液温度检测值是否落入温度安全区间;
若胶液温度检测值不落入温度安全区间,则根据胶水基准温度值与胶液温度检测值确定温度偏差值;
当温度偏差值为正数时,则根据温度偏差值与高温位置点确定高温分布范围;
根据高温分布范围与高温位置点确定降温移动路径;
根据降温移动路径与温度偏差值确定路径变化值;
控制预设的降温装置以降温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以路径变化值对放胶盆进行降温;
当温度偏差值不为正数时,则根据温度偏差值确定低温修正值;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低温修正值对放胶盆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
若胶液温度检测值落入温度安全区间,则根据扫描检测信息确定胶液量;
获取放胶盆零件信息,并根据放胶盆零件信息确定胶液基准量;
当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不一致时,则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胶液基准浓度值;
根据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确定缺少量;
确定胶液基准浓度值与胶液浓度值是否一致;
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不一致,则根据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确定浓度差值;
当浓度差值小于基准差值时,则根据浓度差值确定加热值与加热时间;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加热值与加热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并更新胶液浓度值,直至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当浓度差值不小于基准差值时,则根据浓度差值确定稀释加入量;
根据稀释加入量与胶液量确定冷却搅动频率;
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稀释加入量将液体加入,并以冷却搅动频率进行搅动。
9.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用于获取图像检测信息、产品信息、扫描检测信息、超声波检测信息、胶液型号信息、胶液温度信息、胶液浓度值与放胶盆零件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
10.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说明书全文

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TPO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TPO材料是一种具备良好柔韧性、耐候性、抗冲击性、可回收且加工性能佳的材料,其在汽车上既能凭借轻量化优势降低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又能通过多样化设计提升美观度与舒适度,还能增强部件耐用性和安全性,同时因低VOC排放满足环保要求,且可降低汽车生产的材料及加工成本。
[0003] 在采用TPO材料生产成车内饰品的过程中,通过从TPO料仓将材料挤出成连续的材料条,并通过转动辊将材料条输送至涂布工位。涂布工位包括转动辊及放胶盆,放胶盆中放置有胶液,放胶盆位于转动辊的下方。涂布工位中的转动辊将待涂材料从放胶盆对材料条进行涂布,涂布完成后将材料条输送至印花工位,通过印花工位将涂布进行印花。
[0004] 但是在涂布工位中进行涂布时,放胶盆或者材料条表面容易出现灰尘或者异物,没有将灰尘或者异物去除的情况下会随着进行涂布的过程中一起生产,从而降低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系统及终端。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TPO材料检测区域的图像检测信息与产品信息;
根据图像检测信息与预设的材料特征框选出材料图像;
确定材料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污渍特征;
若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若材料图像中包含污渍特征,则根据图像检测信息框选出污渍图像;
根据污渍图像与预设的污渍数据库确定污渍种类;
根据污渍图像确定污渍位置与污渍范围;
根据污渍范围与污渍位置确定污渍去除路径;
根据产品信息、污渍位置、污渍范围与污渍种类确定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
控制清理装置以污渍去除路径与去除参数对污渍进行处理,并更新图像检测信息,直至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材料图像中包含污渍特征时,通过分析确定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控制清理装置进行污渍处理,从而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0008] 可选的,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包括: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灰尘种类时,则根据污渍图像确定灰尘信息;
根据灰尘信息调取厚度值;
确定厚度值是否落入预设的吹动区间;
若厚度值落入吹动区间,则根据灰尘信息调取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
根据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确定预吹除方向与吹气度;
根据预吹除方向与预设的实时检测系统确定实时吹气方向;
将实时吹气方向与吹气力度进行结合并作为吹除参数,将吹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吹气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若厚度值不落入吹动区间,则根据灰尘信息确定扫除力度,并将扫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并将预设的扫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渍种类为灰尘种类时,依据灰尘信息确定厚度值并判断其是否在吹动区间,进而确定吹气或扫除的参数,选择合适的吹气装置或振动装置作为清理装置,通过精准处理灰尘污渍,从而减少了在生产过程中灰尘对产品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0010] 可选的,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还包括: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黏附物种类时,根据污渍图像与污渍范围确定黏附程度;
根据污渍图像确定黏附高度;
根据产品信息确定基准刮除区间;
确定黏附高度是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
若黏附高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则根据黏附高度确定刮除力度,将刮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刮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若黏附高度不落入基准刮除区间,则根据黏附程度确定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
根据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确定喷洒量;
将擦除力度、擦除圈与喷洒量进行结合并作为擦除参数,将擦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擦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渍为黏附物种类时,通过对污渍图像进行分析,选择对应的刮除装置或擦除装置作为清理装置以进行刮除或擦除,从而精准处理黏附物污渍,减少了在生产过程中污渍对产品的影响,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0012] 可选的,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包括:获取预设的放胶盆区域中的扫描检测信息;
根据扫描检测信息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
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的异物特征;
若放胶盆三维信息不包含异物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若放胶盆三维信息包含异物特征,则根据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异物材质、异物位置与异物大小;
根据异物大小与异物材质确定抓取力度;
根据异物位置与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抓取路径;
控制预设的抓取装置以抓取力度与抓取路径对异物位置进行抓取,并抓取至预设的垃圾区域。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以TPO材料制造车内饰品进行涂布操作前,通过获取放胶盆区域扫描检测信息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判断是否包含异物特征,若有则对异物进行分析确定抓取的参数将异物抓取至垃圾区域,有效避免异物混入胶液影响涂布质量,从而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0014] 可选的,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获取预设的放胶盆区域中的声波检测信息与胶液型号信息;
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基准波动区间;
根据超声波检测信息确定检测波动值;
确定检测波动值是否落入基准波动区间;
若检测波动值落入基准波动区间,则进行涂布操作;
若检测波动值不落入基准波动区间,则根据检测波动值与基准波动区间确定范围偏差值;
根据范围偏差值确定分布固定值;
根据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确定热量值与运行时间;
当凝固分布范围不落入预设的内部区域时,则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以TPO材料制造车内饰品进行涂布操作前,通过对比检测波动值与基准波动区间判断是否出现凝固,如果有则放胶盆内胶液的波动情况与凝固的范围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针对性加热,以此确保胶液状态稳定,避免因胶液异常影响涂布效果。
[0016] 可选的,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当凝固分布范围同时包含内部区域与预设的外部区域或者凝固分布范围落入内部区域时,则根据分布固定值确定振动频率
根据加热温度与凝固分布范围确定均匀振动区间;
确定振动频率是否落入均匀振动区间;
当振动频率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则根据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确定振动时间;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控制预设的摇晃装置以振动频率与振动时间进行振动,并且实时更新溶液状态值;
当振动频率不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则根据均匀振动区间与振动频率确定振动调整值,并根据振动调整值调整振动频率,重复上述振动操作。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凝固范围大,为了加快融化,通过对凝固范围和程度进行分析,确定振动频率与热量值进行降温操作,以此确保胶液状态稳定,避免因胶液异常影响涂布效果。
[0018] 可选的,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获取胶液温度信息与胶液浓度值;
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温度安全区间与胶基准温度值;
根据胶液温度信息确定胶液温度检测值;
当胶液温度检测值与胶水基准温度值不一致时,根据胶液温度信息确定高温位置点,并确定胶液温度检测值是否落入温度安全区间;
若胶液温度检测值不落入温度安全区间,则根据胶水基准温度值与胶液温度检测值确定温度偏差值;
当温度偏差值为正数时,则根据温度偏差值与高温位置点确定高温分布范围;
根据高温分布范围与高温位置点确定降温移动路径;
根据降温移动路径与温度偏差值确定路径变化值;
控制预设的降温装置以降温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以路径变化值对放胶盆进行降温;
当温度偏差值不为正数时,则根据温度偏差值确定低温修正值;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低温修正值对放胶盆进行加热。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胶液温度检测值异常时,通过对胶液温度检测值进行分析,确定是高温还是低温,根据高温和低温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因胶液温度异常而影响生产效果。
[0020] 可选的,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若胶液温度检测值落入温度安全区间,则根据扫描检测信息确定胶液量;
获取放胶盆零件信息,并根据放胶盆零件信息确定胶液基准量;
当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不一致时,则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胶液基准浓度值;
根据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确定缺少量;
确定胶液基准浓度值与胶液浓度值是否一致;
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不一致,则根据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确定浓度差值;
当浓度差值小于基准差值时,则根据浓度差值确定加热值与加热时间;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加热值与加热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并更新胶液浓度值,直至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当浓度差值不小于基准差值时,则根据浓度差值确定稀释加入量;
根据稀释加入量与胶液量确定冷却搅动频率;
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稀释加入量将液体加入,并以冷却搅动频率进行搅动。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不一致时,先对胶液浓度进行分析,将浓度过低的进行加热,浓度一致后根据实时的胶液量添加胶液,如果浓度过高,则加入稀释的胶液进行混合搅拌,以此精准调控胶液状态,为涂布操作提供优质胶液,从而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0022]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系统,包括:
获取模,用于获取图像检测信息、产品信息、扫描检测信息、超声波检测信息、胶液型号信息、胶液温度信息、胶液浓度值与放胶盆零件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
[0023]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待涂材料进行涂布前,对待涂材料的表面进行污渍检测,如果出现污渍,则对污渍进行分析,从而选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有效避免因异物导致影响涂布质量,从而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对放胶盆中的胶液进行检测,如果出现异物则进行夹取清理,如果胶液出现凝固状态,则对凝固的状态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融化,有效避免因异物导致影响涂布质量,从而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如果放胶盆中的胶液量少了,则对放胶盆内的温度和胶液浓度信息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应调整,提高了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 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通过对待涂材料表面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污渍,则对污渍进行分析,从而采用对应的方式进行处理,待涂材料上没有污渍后,进行涂布,在涂布之前,对放胶盆区域进行检测,如果放胶盆中出现异物,则对异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抓取的参数进行处理,如果放胶盆内胶液出现凝固,则对凝固的状态进行融化处理,如果放胶盆内胶液量变少,则对胶液的稳定和浓度进行分析检测,从而选取对应的方法进行补胶,避免因为胶液量不足或者胶液内出现异物而导致进行涂布操作质量不达标,从而提高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0028]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0:获取预设的TPO材料检测区域的图像检测信息与产品信息。
[0029] TPO材料检测区域是指涂布前对制造车内饰品的待涂材料进行检测的区域,TPO材料检测区域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图像检测信息是指对TPO材料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得到的照片信息,通过预设的摄像头获取。产品信息是指生产车内饰品的材质等参数信息,产品信息中包含基准刮除区间,产品信息通过预输入获取。
[0030] 步骤101:根据图像检测信息与预设的材料特征框选出材料图像。
[0031] 材料特征是指制造车内饰品的待涂材料的形状、颜色特征,材料特征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材料图像是指待涂材料的照片。根据图像检测信息将材料特征框选出来,从而得到材料图像。
[0032] 步骤102:确定材料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污渍特征。
[0033] 污渍特征是指待涂材料上出现的污渍的形状、颜色、纹理特征,污渍特征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通过判断材料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污渍特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污渍处理。
[0034] 步骤1020:若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35] 若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说明没有污渍,则将待涂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36] 步骤1021:若材料图像中包含污渍特征,则根据图像检测信息框选出污渍图像。
[0037] 污渍图像是指待涂材料上出现污渍的污渍照片。若材料图像中包含污渍特征,说明出现了污渍,则根据图像检测信息将污渍特征框选出来,从而得到污渍图像。
[0038] 步骤103:根据污渍图像与预设的污渍数据库确定污渍种类。
[0039] 污渍种类是指材料表面出现的不同污渍进行的分类得到的种类,污渍种类包括灰尘和黏附物。污渍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污渍图像所对应的污渍种类,污渍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将污渍图像输入到污渍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污渍种类。
[0040] 步骤104:根据污渍图像确定污渍位置与污渍范围。
[0041] 污渍位置是指污渍在待涂材料表面所处的具体位置。污渍范围是指污渍在待涂材料表面所占的各个污渍整体所占的范围。在污渍图像中建立坐标系,在污渍图像中建立坐标系,根据污渍在坐标系中覆盖的位置,从而确定污渍位置,根据整体污渍在坐标系中所包含的面积,从而确定污渍范围。
[0042] 步骤105:根据污渍范围与污渍位置确定污渍去除路径。
[0043] 污渍去除路径是指表面存在污渍后进行去除污渍的操作时移动路径。通过污渍范围中的各个污渍位置将相邻的进行相连,从而得到污渍去除路径。
[0044] 步骤106:根据产品信息、污渍位置、污渍范围与污渍种类确定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
[0045] 去除参数是指控制清理装置对污渍去除时的操作参数。清理装置是指对污渍进行处理的设备,清理装置可以为吹气装置、刮除装置、擦除装置与扫除装置,吹气装置为预设的气枪,吹气装置用于对灰尘进行吹气;刮除装置为预设的电动刮削器;擦除装置包含电动喷洒器、机械手与擦布,电动喷洒器用于进行喷洒,机械手用于喷洒后控制擦布将污渍擦除,擦除装置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扫除装置为预设的电动扫帚,通过电池或外接电源驱动,内部有电机带动刷头旋转或振动来实现扫除功能。通过产品信息、污渍位置、污渍范围与污渍种类对污渍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具体分析方法为步骤200至步骤305。
[0046] 步骤107:控制清理装置以污渍去除路径与去除参数对污渍进行处理,并更新图像检测信息,直至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47] 控制对应的清理装置以污渍去除路径与去除参数对污渍进行处理,处理后更新图像检测信息,直至材料图像中不包含污渍特征,说明没有污渍会影响待涂材料的加工,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48] 在步骤106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准确运用,参照图2,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包括:步骤200: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灰尘种类时,则根据污渍图像确定灰尘信息。
[0049] 灰尘种类是指待涂材料表面出现的灰尘的污渍类别,灰尘种类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灰尘信息是指灰尘的范围和厚度等参数信息,灰尘信息中包括厚度值、灰尘分布范围、灰尘分布程度。灰尘神经网络模型是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输入不同的污渍图像并进行训练后得到。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灰尘种类时,说明待涂材料表面上出现的是灰尘,则将污渍图像输入到预设的灰尘神经网络模型中,从而得到灰尘信息。
[0050] 步骤201:根据灰尘信息调取厚度值。
[0051] 厚度值是指待涂材料上出现的灰尘的厚度。灰尘信息中包含厚度值,从而通过厚度值调取厚度值。
[0052] 步骤202:确定厚度值是否落入预设的吹动区间。
[0053] 吹动区间是指可以将灰尘吹动的灰尘程度的区间,灰尘程度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通过判断厚度值是否落入预设的吹动区间,从而确定处理方式。
[0054] 步骤2020:若厚度值落入吹动区间,则根据灰尘信息调取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
[0055] 灰尘分布范围是指待涂材料上包含各个灰尘所分布的位置所占的范围。灰尘分布程度是指各个灰尘所分布的位置上各个灰尘之间的距离情况。若厚度值落入吹动区间,说明灰尘可以通过吹气去除,则通过灰尘信息调取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
[0056] 步骤203:根据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确定预吹除方向与吹气力度。
[0057] 预吹除方向是指去除灰尘时进行吹气的预先确定的方向。吹气力度是指去除灰尘时进行吹气的吹气力度。根据灰尘分布范围与灰尘分布程度确定各个灰尘所对应的位置和程度,根据各个灰尘所对应的位置和程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多个吹除方向,从多个吹除方向中选取出一个可以同时吹动最多灰尘的方向,并将此方向作为预吹除方向。
[0058] 步骤204:根据预吹除方向与预设的实时检测系统确定实时吹气方向。
[0059] 实时检测系统是指通过摄像头进行动态监测灰尘污渍清理过程的系统,实时检测系统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实时吹气方向是指灰尘实时变化的位置所得到的实时吹气方向。因为在进行吹气处理的过程中,灰尘会随着吹气进行移动,从而根据预吹除方向在运行的过程中与实时检测系统确定的灰尘变化的位置进行实时更新,并根据实时更新的灰尘对吹气方向进行调整,此调整的方向为实时吹气方向。
[0060] 步骤205:将实时吹气方向与吹气力度进行结合并作为吹除参数,将吹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吹气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61] 吹除参数是指控制吹气装置进行清理待涂材料上的灰尘时的操作参数。通过将实时吹气方向与吹气力度进行结合并作为吹除参数,将吹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吹气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62] 步骤2021:若厚度值不落入吹动区间,则根据灰尘信息确定扫除力度,并将扫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并将预设的扫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63] 扫除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灰尘信息所对应的扫除力度,扫除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若厚度值不落入吹动区间,说明用吹气无法吹动灰尘,则将灰尘信息输入到预设的扫除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扫除力度,并将扫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并将预设的扫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从而得到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
[0064] 在步骤106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准确运用,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的确认方法还包括:步骤300: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黏附物种类时,根据污渍图像与污渍范围确定黏附程度。
[0065] 黏附物种类是指附着在待涂材料表面的、不同于材料本身且具有一定黏附特性的物质类别。黏附程度是指黏附物在待涂材料表面黏附物的量和牢固程度。黏附神经网络模型是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输入不同的污渍图像与污渍范围并进行训练后得到。当污渍种类为预设的黏附物种类时,说明待涂材料表面上出现的是黏附物,则通过对污渍图像上出现污渍的污渍范围进行分析,将污渍图像与污渍范围输入到预设的黏附神经网络模型中,从而得到黏附程度。
[0066] 步骤301:根据污渍图像确定黏附高度。
[0067] 黏附高度是指待涂材料表面存在黏附物时,黏附物突出于待涂材料表面的垂直距离。高度神经网络模型是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输入不同的污渍图像并进行训练后得到。将污渍图像输入到预设的高度神经网络模型中,从而得到黏附高度。
[0068] 步骤302:根据产品信息确定基准刮除区间;基准刮除区间是指对污渍进行刮除时不影响待涂材料的污渍高度区间。通过产品信息调取基准刮除区间。
[0069] 步骤303:确定黏附高度是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
[0070] 通过判断黏附高度是否落入预设的基准刮除区间,从而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刮除将黏附物消除。
[0071] 步骤3030:若黏附高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则根据黏附高度确定刮除力度,将刮除力度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刮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72] 刮除力度是指将黏附物刮除的力度。刮除力度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黏附高度所对应的刮除力度,刮除力度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若黏附高度落入基准刮除区间,说明可以通过刮除将黏附物消除,则将黏附高度输入到预设的刮除力度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刮除力度。
[0073] 步骤3031:若黏附高度不落入基准刮除区间,则根据黏附程度确定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
[0074] 擦除力度是指去除待涂材料表面黏附物时,进行擦拭的力度的大小。擦除圈数是指在擦拭待涂材料表面黏附物的过程中,重复擦除操作的次数。擦除力度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黏附程度所对应的擦除力度,擦除力度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擦除圈数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黏附程度所对应的擦除圈数,擦除圈数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若黏附高度不落入基准刮除区间,说明黏附高度比较低,不能通过刮除去除,则将黏附程度输入到预设的擦除力度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擦除力度,将黏附程度输入到预设的擦除圈数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擦除圈数。
[0075] 步骤304:根据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确定喷洒量。
[0076] 喷洒量是指擦除待涂材料表面黏附物时,向黏附物所在区域喷洒清洁剂的量。喷洒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所对应的喷洒量,喷洒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将擦除力度与擦除圈数输入到预设的喷洒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喷洒量。
[0077] 步骤305:将擦除力度、擦除圈与喷洒量进行结合并作为擦除参数,将擦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擦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
[0078] 擦除参数是指对待涂材料表面黏附物进行擦除的参数。将擦除力度、擦除圈与喷洒量进行结合并作为擦除参数,将擦除参数定义为去除参数,将预设的擦除装置定义为清理装置,从而得到去除参数与清理装置。
[0079] 在步骤1020中,为了进一步通过涂布操作的品质,因此需要对放胶盆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包括:步骤400:获取预设的放胶盆区域中的扫描检测信息。
[0080] 放胶盆区域是指对待涂材料进行涂布时放置胶液的放置区域,放胶盆区域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扫描检测信息是指放胶盆区域进行三维扫描后所获取的数据信息,扫描检测信息中包含放胶盆三维信息,通过预设的3D激光扫描设备获取。获取放胶盆区域中的扫描检测信息。
[0081] 步骤401:根据扫描检测信息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
[0082] 放胶盆三维信息是指放胶盆区域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扫描检测信息调取放胶盆三维信息,从而得到放胶盆三维信息。
[0083] 步骤402:确定放胶盆三维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的异物特征。
[0084] 异物特征是指放胶盆内出现的不属于正常胶水或放胶盆本身组成部分的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异物特征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判断放胶盆三维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的异物特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处理。
[0085] 步骤4020:若放胶盆三维信息不包含异物特征,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86] 若放胶盆三维信息不包含异物特征,说明放胶盆内没有异物,则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
[0087] 步骤4021:若放胶盆三维信息包含异物特征,则根据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异物材质、异物位置与异物大小。
[0088] 异物材质是指混入放胶盆内的不属于正常胶水或放胶盆本身组成部分的物质的材料种类。异物位置是指异物在放胶盆三维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异物大小是指异物在三维空间中所占的体积规模。光谱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光谱曲线所对应的异物材质,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0089] 若放胶盆三维信息包含异物特征,说明放胶盆内有异物,则在放胶盆三维信息中建立三维坐标系统,根据异物在三维坐标系统中覆盖的位置确定异物位置,通过对放胶盆三维信息中的异物所占的体积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异物大小,通过对放胶盆三维信息在建立集成光谱分析模块,当3D激光扫描设备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物体时,除了获取三维几何信息外,还会分析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光谱特性,不同材质的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形成独特的光谱曲线,将测量得到的光谱曲线与已知材质的光谱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异物材质。
[0090] 步骤403:根据异物大小与异物材质确定抓取力度。
[0091] 抓取力度是指在清理放胶盆内异物时,抓取的设备进行抓取异物力度大小。抓取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异物大小与异物材质所对应的抓取力度,抓取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将异物大小与异物材质输入到预设的抓取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抓取力度。
[0092] 步骤404:根据异物位置与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抓取路径。
[0093] 抓取路径是指在清理放胶盆内异物时,抓取的设备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异物所在位置,并将异物从放胶盆中取出所经过的路线。通过放胶盆三维信息确定了放胶盆区域中可以移动的位置区域,通过可移动的位置区域与异物位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一条可将异物抓取的路径,并将此路径作为抓取路径;如果异物有多个,则得到多条可将异物抓取的路径,根据多条可将异物抓取的路径进行分析结合,从而选取出一条可夹取多个异物的路径,并将此路径作为抓取路径。
[0094] 步骤405:控制预设的抓取装置以抓取力度与抓取路径对异物位置进行抓取,并抓取至预设的垃圾区域。
[0095] 抓取装置为预设的机械手,由多个可活动的爪臂组成,通过电机、气缸等驱动装置控制爪臂的开合动作,当需要抓取异物时,驱动装置带动爪臂闭合,施加一定的抓取力度夹住异物。垃圾区域是指用于存放异物、废料的区域,垃圾区域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控制预设的抓取装置以抓取力度与抓取路径对异物位置进行抓取,并抓取异物至预设的垃圾区域,从而完成处理,提高了以TPO材料制造的车内饰品的产品质量。
[0096] 在步骤1020中,为了进一步通过涂布操作的品质,因此需要对放胶盆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步骤500:获取预设的放胶盆区域中的超声波检测信息与胶液型号信息。
[0097] 超声波检测信息是指对放胶盆区域中的胶液进行超声波检测得到的各个位置波动的信息,超声波检测信息中包含检测波动值,通过预设的超声波检测仪获取。胶液型号信息是指进行涂布的胶液的型号信息,胶液型号信息通过预输入获取,胶液型号信息中包含基准波动区间。
[0098] 步骤501: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基准波动区间。
[0099] 基准波动区间是指标准的胶液状态的超声波波动区间。通过胶液型号信息调取基准波动区间。
[0100] 步骤502:根据超声波检测信息确定检测波动值。
[0101] 检测波动值是指对放胶盆区域中的放胶盆的液体进行检测后得到的不同位置胶液的超声波的波动值。通过调取超声波检测信息调取检测波动值,从而得到检测波动值。
[0102] 步骤503:确定检测波动值是否落入基准波动区间。
[0103] 通过判断检测波动值是否落入基准波动区间,从而确定胶液的状态是否正常。
[0104] 步骤5030:若检测波动值落入基准波动区间,则进行涂布操作。
[0105] 若检测波动值落入基准波动区间,说明胶液的状态没问题,则进行涂布操作。
[0106] 步骤5031:若检测波动值不落入基准波动区间,则根据检测波动值与基准波动区间确定范围偏差值。
[0107] 范围偏差值是指对放胶盆内的胶液进行检测时,出现异常超声波波动的异常偏差值。若检测波动值不落入基准波动区间,说明胶液可能出现凝固状态,通过对检测波动值与基准波动区间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差值,并将差值作为范围偏差值。
[0108] 步骤504:根据范围偏差值确定分布固定值。
[0109] 分布固定值是指放胶盆内的胶液存在波动偏差时各处的胶液凝固的程度。固定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范围偏差值所对应的分布固定值,固定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将范围偏差值输入到预设固定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分布固定值。
[0110] 步骤505:根据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确定热量值与运行时间。
[0111] 热量值是指对放胶盆内凝固的胶液进行融化的热度。运行时间是指进行融化的时间。加热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所对应的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加热运行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将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输入到预设的加热数据库中,从而得到热量值与运行时间。
[0112] 步骤506:当凝固分布范围不落入预设的内部区域时,则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
[0113] 加热装置包含加热槽,加热槽内有水,通过加热槽将水加热,从而使放胶盆的外壁加热,加热装置预设于放胶盆下方的外侧壁。内部区域是指放胶盆内远离放胶盆壁并靠近中心的区域,内部区域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当凝固分布范围不落入预设的内部区域时,说明凝固的范围在靠近放胶盆壁的位置,则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从而使放胶盆内被凝固的胶液融化为正常状态。
[0114] 在步骤1020中,为了进一步通过涂布操作的品质,因此需要对放胶盆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步骤600:当凝固分布范围同时包含内部区域与预设的外部区域或者凝固分布范围落入内部区域时,则根据分布固定值确定振动频率。
[0115] 振动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分布固定值所对应的振动频率,振动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振动频率是指为了进行胶液融化时,使胶液均匀,对放胶盆进行振动的频率。当凝固分布范围同时包含内部区域与预设的外部区域或者凝固分布范围落入内部区域时,说明只靠加热装置无法完全均匀的融化,则将分布固定值输入到预设的振动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振动频率。
[0116] 步骤601:根据加热温度与凝固分布范围确定均匀振动区间。
[0117] 均匀振动区间是指为了加热时让胶液均匀,需要进行振动操作的频率区间。振动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与凝固分布范围所对应的均匀振动区间,振动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将加热温度与凝固分布范围输入到预设的振动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均匀振动区间。
[0118] 步骤602:确定振动频率是否落入均匀振动区间。
[0119] 通过判断振动频率是否落入均匀振动区间,从而确定振动频率是否可以将胶液均匀。
[0120] 步骤6020:当振动频率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则根据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确定振动时间。
[0121] 振动时间是指让胶液加热时均匀,对放胶盆进行振动的运行时间。振动时间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所对应的振动时间,振动时间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0122] 当振动频率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说明振动频率可以在加热时让胶液均匀,则将凝固分布范围与分布固定值输入到预设的振动时间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振动时间。
[0123] 步骤6021: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控制预设的摇晃装置以振动频率与振动时间进行振动,并且实时更新溶液状态值。
[0124] 摇晃装置为预设的震动器,预设于放胶盆外壁下侧。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热量值与运行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控制预设的摇晃装置以振动频率与振动时间进行振动,并且实时更新溶液状态值,从而确定加热后的胶液是否恢复正常。
[0125] 步骤603:当振动频率不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则根据均匀振动区间与振动频率确定振动调整值,并根据振动调整值调整振动频率,重复上述振动操作。
[0126] 振动调整值是指为了使当前振动频率能够达到均匀振动区间而需要对振动频率做出的调整量。当振动频率不落入均匀振动区间时,说明振动频率不能快速的让胶液均匀加热,则通过对均匀振动区间与振动频率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差值,将此差值作为振动调整值,并根据振动调整值调整振动频率,重复步骤6021的操作。
[0127] 在步骤1020中,为了进一步通过涂布操作的品质,因此需要对放胶盆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步骤700:获取胶液温度信息与胶液浓度值。
[0128] 胶液温度信息是指放胶盆内胶液的各个位置的温度信息,胶液温度信息中包含胶液温度检测值,通过控制预设的热电偶温度计对放胶盆中的胶进行测量得到。胶液浓度值是指放胶盆内胶液成分的浓度,通过控制预设的粘度计对放胶盆中的胶进行测量得到。
[0129] 步骤701: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温度安全区间与胶水基准温度值。
[0130] 温度安全区间是指放胶盆中的胶液温度不影响待涂材料生产的安全区间。胶水基准温度值是指胶液能够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温度。胶水温度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胶液型号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安全区间,胶水温度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胶水温度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胶液型号信息所对应的胶水基准温度值,胶水温度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将胶液型号信息输入到预设的温度安全数据库中,从而得到温度安全区间,将胶液型号信息输入到预设的胶水温度数据库中,从而得到胶水基准温度值。
[0131] 步骤702:根据胶液温度信息确定胶液温度检测值。
[0132] 胶液温度检测值是指对胶液进行温度测量后所得到的具体数值。通过对胶液温度信息调取胶液温度检测值,从而得到胶液温度检测值。
[0133] 步骤703:当胶液温度检测值与胶水基准温度值不一致时,根据胶液温度信息确定高温位置点,并确定胶液温度检测值是否落入温度安全区间。
[0134] 高温位置点是指温度明显高于周围其他区域的特定位置。胶液温度检测值与胶水基准温度值不一致时,说明胶液的温度有异常,则通过对胶液温度信息中各个位置的异常温度进行调取分析,并将各个异常温度所对应的位置作为高温位置点,并判断胶液温度检测值是否落入温度安全区间,从而确定胶液的异常温度是否会对待涂材料的生产产生异常。
[0135] 步骤704:若胶液温度检测值不落入温度安全区间,则根据胶水基准温度值与胶液温度检测值确定温度偏差值。
[0136] 温度偏差值是指当前胶液的温度偏离标准温度的程度。若胶液温度检测值不落入温度安全区间,说明此时胶液的温度会对后续的生产产生影响,则通过对胶水基准温度值与胶液温度检测值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差值,并将差值作为温度偏差值。
[0137] 步骤705:当温度偏差值为正数时,则根据温度偏差值与高温位置点确定高温分布范围。
[0138] 高温分布范围是指胶液内包含各个异常温度位置的范围作为高温分布范围。当温度偏差值为正数时,说明此时的异常温度是高温,则通过对高温位置点上对应的温度偏差值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高温分布范围。
[0139] 步骤706:根据高温分布范围与高温位置点确定降温移动路径。
[0140] 降温移动路径是指出现高温时,进行降温操作的移动路径。通过对高温分布范围中的高温位置点进行分析,如果有多个高温位置点,则将高温分布范围中的各个相邻的高温位置点依次相连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降温移动路径,如果只有一个高温位置点,则根据高温分布范围与高温位置点确定移动范围,根据移动范围确定降温移动路径。
[0141] 步骤707:根据降温移动路径与温度偏差值确定路径变化值。
[0142] 路径变化值是指在进行降温的过程中的实时输出功率。以降温移动路径进行移动时,通过热电偶温度计得到实时的温度偏差值,并根据实时的温度偏差值实时输出功率,并将更新的输出功率作为路径变化值。
[0143] 步骤708:控制预设的降温装置以降温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以路径变化值对放胶盆进行降温。
[0144] 降温装置为预设的冷式搅拌冷却器。控制预设的降温装置以降温移动路径进行搅动,在搅动的过程中根据路径变化值实时更新输出功率,从而对放胶盆内的胶液进行降温。
[0145] 步骤709:当温度偏差值不为正数时,则根据温度偏差值确定低温修正值。
[0146] 低温修正值是指胶液温度过低时,需要进行温度调整的参数。低温修正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温度偏差值所对应的低温修正值,低温修正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当温度偏差值不为正数时,说明胶液的温度过低,则将温度偏差值输入到预设的低温修正数据库中,从而得到低温修正值。
[0147] 步骤7010: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低温修正值对放胶盆进行加热。
[0148] 通过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低温修正值对放胶盆进行加热,从而对温度过低的胶液进行升温。
[0149] 在步骤1020中,为了进一步通过涂布操作的品质,因此需要对放胶盆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将材料进行涂布操作之前还包括:步骤800:若胶液温度检测值落入温度安全区间,则根据扫描检测信息确定胶液量。
[0150] 胶液量是指放胶盆内胶液的具体的量。若胶液温度检测值落入温度安全区间,说明胶温度正常,则对扫描检测信息调取胶液的液面的高度,并对液面的高度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胶液量。
[0151] 步骤801:获取放胶盆零件信息,并根据放胶盆零件信息确定胶液基准量。
[0152] 放胶盆零件信息是指放胶盆区域的空间内的标准参数,放胶盆零件信息通过预输入获取,放胶盆零件信息中包含胶液基准量。
[0153] 胶液基准量是指放胶盆内所应盛装的胶液的标准量。通过放胶盆零件信息调取胶液基准量。
[0154] 步骤802:当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不一致时,则根据胶液型号信息确定胶液基准浓度值。
[0155] 浓度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胶液型号信息所对应的胶液基准浓度值,浓度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当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不一致时,说明放胶盆内胶液量异常,将胶液型号信息输入到预设的浓度数据库中,从而得到胶液基准浓度值。
[0156] 步骤803:根据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确定缺少量。
[0157] 缺少量是指放胶盆内缺少的胶液量。通过对胶液量与胶液基准量分析计算,从而确定缺少量。
[0158] 步骤804:确定胶液基准浓度值与胶液浓度值是否一致。
[0159] 通过判断胶液基准浓度值与胶液浓度值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增加胶液的方式。
[0160] 步骤8040: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0161] 加料装置为预设的蠕动,通过电机带动滚轮在弹性管上滚动,滚轮挤压弹性管,使管内胶液向前流动。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转动圈数,控制滚轮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胶液流量和添加量的精确控制。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说明放胶盆内的胶液浓度正常,则控制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0162] 步骤8041: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不一致,则根据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确定浓度差值。
[0163] 若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不一致,说明放胶盆内的胶液浓度不正常,则通过对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之间的差值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浓度差值。
[0164] 步骤805:当浓度差值小于基准差值时,则根据浓度差值确定加热值与加热时间。
[0165] 加热值是指为了调整胶液浓度,需要为胶液提供的热量大小。加热时间是指为了实现胶液浓度的调整,需要对胶液进行加热操作的时长。加热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浓度差值所对应的加热值与加热时间,加热参数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当浓度差值小于基准差值时,说明胶液浓度低,则将浓度差值输入到预设的加热参数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加热值与加热时间。
[0166] 步骤806: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加热值与加热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并更新胶液浓度值,直至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
[0167] 控制预设的加热装置以加热值与加热时间对放胶盆进行加热,并更新胶液浓度值,直至胶液浓度值与胶液基准浓度值一致,则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缺少量进行添加,从而完成对放胶盆内胶液的补料。
[0168] 步骤807:当浓度差值不小于基准差值时,则根据浓度差值确定稀释加入量。
[0169] 稀释加入量是指为了将胶液的浓度调整到基准浓度,需要向胶液中添加被稀释过的胶液的量。稀释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浓度差值所对应的稀释加入量,稀释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当浓度差值不小于基准差值时,说明放胶盆内的胶液浓度较高,则将浓度差值输入到预设的稀释数据库中,从而得到稀释加入量。
[0170] 步骤808:根据稀释加入量与胶液量确定冷却搅动频率。
[0171] 冷却搅动频率是指对放胶盆内的胶液进行搅动的频率与速度。搅动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的稀释加入量与胶液量所对应的冷却搅动频率,搅动数据库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在此不做赘述。将稀释加入量与胶液量输入到预设的搅动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冷却搅动频率。
[0172] 步骤809: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稀释加入量将液体加入,并以冷却搅动频率进行搅动。
[0173] 控制预设的加料装置以稀释加入量将液体加入,并以冷却搅动频率进行搅动,从而完成对放胶盆内胶液的补料。
[0174]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图像检测信息、产品信息、扫描检测信息、超声波检测信息、胶液型号信息、胶液温度信息、胶液浓度值与放胶盆零件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
[0175]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一种TPO材料的涂布生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17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