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篷喷雾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208390.5 申请日 2024-02-26 公开(公告)号 CN118002350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广州南沙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泽鹏; 许珂;
摘要 一种 汽车 顶篷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箱,喷雾箱后 侧壁 底部开设有入口,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出口,喷雾箱内设有朝前上方倾斜伸出的喷头,喷头上方设有朝前下方倾斜伸出的挡雾板,挡雾板前端伸出到出口外,出口处的位于挡雾板前端下方的部位设有U形集 水 槽;包括前后横向 输送机 构,其经入口和出口贯穿喷雾箱,前后横向输送机构把汽 车顶 篷经喷雾箱入口送入到喷雾箱内,喷头朝挡雾板底壁喷出水雾,水雾被挡雾板底壁阻挡从而下落到汽车顶篷上完成水雾喷淋,U形 集水槽 设有中空夹层,U形集水槽外底壁最低处开设有连通中空夹层的喷气缝;U形集水槽外前侧壁上开设有通至中空夹层的进气口,U形集水槽前侧方设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连接进气口进行吹气。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顶篷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箱,喷雾箱后侧壁底部开设有入口,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出口,喷雾箱内设有朝前上方倾斜伸出的喷头,喷头上方设有朝前下方倾斜伸出的挡雾板,挡雾板前端伸出到出口外,出口处的位于挡雾板前端下方的部位设有U形集槽;包括前后横向输送机构,其经入口和出口贯穿喷雾箱并位于喷头和U形集水槽二者下方,前后横向输送机构把汽车顶篷经喷雾箱入口送入到喷雾箱内,喷头朝挡雾板底壁喷出水雾,大部分水雾被挡雾板底壁阻挡从而下落到汽车顶篷上完成水雾喷淋,少部分水雾有的沿挡雾板底壁流到挡雾板前端滴落到U形集水槽被收集,有的朝出口溢出至U形集水槽后侧壁继而沿其圆弧形外底壁汇聚至底壁最低处,其特征在于:U形集水槽设有中空夹层,U形集水槽外底壁最低处开设有连通中空夹层的喷气缝;U形集水槽外前侧壁上开设有通至中空夹层的进气口,U形集水槽前侧方设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连接进气口进行吹气,此气体经中空夹层抵达喷气缝朝下喷出从而吹散汇流在U形集水槽外底壁最低处的水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横向输送机构具体包括多条链带,这些链带左右横向并排,相邻两条链带之间设有留空处供喷气缝所喷出的气体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气缝为左右横向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气缝左、右两端分别位于U形集水槽左、右两个外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箱右侧壁开设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后上方设有机,风机朝前下方的入口吹风以防止水雾溢出。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顶篷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顶篷制作领域,尤其是在汽车顶篷制作过程中对其喷淋雾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顶篷制作过程需对其喷淋水雾,为此采用如图1所示的喷雾装置,其包括喷雾箱3和胶带输送机1,喷雾箱3后侧壁开设有入口20,前侧壁开设有出口21;胶带输送机1经入口20和出口21贯穿喷雾箱3。喷雾箱3的后内侧壁上设有朝前上方倾斜伸出的喷头4,喷头4上方设有朝前下方倾斜伸出的挡雾板5,挡雾板5前端伸出到出口21外。喷雾箱3出口21处的位于挡雾板5前端正下方的部位设有薄壁式集水槽6。汽车顶篷2放置到胶带输送机1的后部上,被胶带输送机1送入到喷雾箱3内停留在挡雾板5底壁正下方。喷头4喷出水雾,大部分水雾被挡雾板5底壁阻挡凝成水珠,这些水珠下落到汽车顶篷2上完成水雾喷淋,然后汽车顶篷2就被胶带输送机1送出到喷雾箱3外完成出料。喷头4喷出的水雾当中,有少部分水雾是多余的,多余水雾主要沿挡雾板5底壁流到挡雾板5前端滴落到薄壁式集水槽6内收集起来,但仍有一些多余水雾会在喷雾箱3出口21的位于挡雾板5前端与胶带输送机1顶壁之间的部位外溢而出,溢出过程中被薄壁式集水槽6后外侧壁阻挡凝成水珠,水珠沿着薄壁式集水槽6的圆弧形外壁汇流到外壁最低处继而滴落到地上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汽车顶篷喷雾装置,其能防止水雾在集水槽底壁最低处汇聚成水珠滴落到地上。
[0004] 一种汽车顶篷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箱,喷雾箱后侧壁底部开设有入口,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出口,喷雾箱内设有朝前上方倾斜伸出的喷头,喷头上方设有朝前下方倾斜伸出的挡雾板,挡雾板前端伸出到出口外,出口处的位于挡雾板前端下方的部位设有U形集水槽;包括前后横向输送机构,其经入口和出口贯穿喷雾箱并位于喷头和U形集水槽二者下方,前后横向输送机构把汽车顶篷经喷雾箱入口送入到喷雾箱内,喷头朝挡雾板底壁喷出水雾,大部分水雾被挡雾板底壁阻挡从而下落到汽车顶篷上完成水雾喷淋,少部分水雾有的沿挡雾板底壁流到挡雾板前端滴落到U形集水槽被收集,有的朝出口溢出至U形集水槽后侧壁继而沿其圆弧形外底壁汇聚至底壁最低处,U形集水槽设有中空夹层,U形集水槽外底壁最低处开设有连通中空夹层的喷气缝;U形集水槽外前侧壁上开设有通至中空夹层的进气口,U形集水槽前侧方设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连接进气口进行吹气,此气体经中空夹层抵达喷气缝朝下喷出从而吹散汇流在U形集水槽外底壁最低处的水雾。
[0005] 进一步地,前后横向输送机构具体包括多条链带,这些链带左右横向并排,相邻两条链带之间设有留空处供喷气缝所喷出的气体通过。
[0006] 进一步地,喷气缝为左右横向的。
[0007] 进一步地,喷气缝左、右两端分别位于U形集水槽左、右两个外侧壁上。
[0008] 进一步地,喷雾箱右侧壁开设有
[0009] 进一步地,入口后上方设有机,风机朝前下方的入口吹风以防止水雾溢出。
[0010] 有益效果在于:水雾经出口溢出至U形集水槽后侧壁,然后沿着U形集水槽圆弧形外壁流到U形集水槽外底壁最低处,在凝结成水珠前就会被喷气缝喷出的空气吹散到空气中,防止水雾在U形集水槽底壁最低处汇聚成水珠。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现有喷雾装置的纵剖图;
[0012] 图2是本发明喷雾装置的正视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喷雾装置的俯视图;
[0014] 图4是图2的A处的纵剖图;
[0015] 图中:1、胶带输送机;2、汽车顶篷;3、喷雾箱;4、喷头;5、挡雾板;6、薄壁式集水槽;7、厚壁式集水槽;8、吹气管;9、吹气机;11、链带输送机;13、留空处;14、链带;20、入口;21、出口;30、中空夹层;31、喷气缝;33、气幕。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如图2所示,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箱3,喷雾箱3后侧壁底部开设有入口20,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出口21,喷雾箱3内设有朝前上方倾斜伸出的喷头4(参考图1),喷头4上方设有朝前下方倾斜伸出的挡雾板5,挡雾板5前端伸出到出口21外,出口21处的位于挡雾板5前端下方的部位设有U形的厚壁式集水槽7。
[0018] 喷雾装置包括前后横向的链带输送机11,其作为前后横向输送机构,经过喷雾箱3的入口20和出口21贯穿喷雾箱3并位于喷头4和厚壁式集水槽7二者下方。工作人员把汽车顶篷2放置到链带输送机11顶壁后端上,链带输送机11把汽车顶篷2送入到喷雾箱3内停下,喷头4朝前上方喷出水雾,大部分水雾被挡雾板5阻挡后下落到汽车顶篷2上从而完成水雾喷淋,然后被链带输送机11把汽车顶篷2经喷雾箱3出口21送出到喷雾箱3外完成出料。喷头4喷出的水雾当中,有少部分水雾是多余的,多余水雾主要沿挡雾板5底壁流到挡雾板5前端滴落到厚壁式集水槽7内收集起来,但仍有一些多余水雾会在喷雾箱3出口21的位于挡雾板
5前端与链带输送机11顶壁之间的部位外溢而出,溢出过程中被厚壁式集水槽7后外侧壁阻挡凝成水珠往下流。如图4所示,厚壁式集水槽7的厚槽壁内设有中空夹层30,厚壁式集水槽
7外底壁的最低处开设有连通中空夹层30的喷气缝31,厚壁式集水槽7前侧壁开设有连通中空夹层30的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吹气管8和吹气机9,吹气管8前端连接吹气机9而后端连接进气口。吹气机9和吹气管8共同作为吹气装置,经进气口往中空夹层30吹气;空气经喷气缝31朝下喷出到厚壁式集水槽7外,吹散汇流在厚壁式集水槽7外底壁最低处的水雾,继而在厚壁式集水槽7外底壁最低处和链带输送机11顶壁之间形成气幕33,气幕33阻挡上述已吹散的水雾继续外溢。喷气缝31是左右横向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厚壁式集水槽7左、右两个外侧壁上。
[0019] 如图3所示,前后横向输送机构包括多条链带14,这些链带14左右横向并排,相邻两条链带14之间设有留空处13供喷气缝31所喷出的气体通过。
[0020] 优选地,入口20后上方设有风机(图中未画出),风机朝前下方的入口20吹风以防止水雾溢出。喷雾箱3右侧壁开设有门以便检修。
[0021] 如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