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申请号 CN202311228589.6 申请日 2023-09-21 公开(公告)号 CN117358434A 公开(公告)日 2024-01-09
申请人 浙江保尔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国; 张如成; 史凤莉; 孙中明;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富血小板 血浆 制备装置,属于富血小板血浆制备领域。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包括第一调节盖、腔体组件、第二调节盖、隔离组件和密封组件。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的外形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相适配,且分别朝向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第一 密封件 套设于第一腔体上,第一腔体开设有注射口和通气口,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穿设于注射口且与注射口的内壁抵接,第二密封部穿设于通气口且与通气口的内壁抵接,第二密封件安装于第一调节盖内,且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本申请提供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提升了 密封性 ,防 止血 液被污染、 泄漏 ,二次离心过程中无需更换血液所在容器,降低了血液被感染的 风 险。
权利要求

1.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节盖;
腔体组件,所述腔体组件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盖和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盖和所述第二腔体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腔体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三腔体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第二调节盖,所述第三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调节盖连接,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调节盖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腔体往复运动;
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所述第二隔离件的外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适配,所述第一隔离件朝向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所述第二隔离件朝向所述第三通道设置;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沿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向间隔开设有注射口和通气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穿设于所述注射口且与所述注射口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穿设于所述通气口且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盖内,且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注射口的内壁抵接,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周向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环形凸起,多个所述第三环形凸起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轴向相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均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调节盖的内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接,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接块相卡接的环形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通气口内,且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口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通气口内,且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过滤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包括提取阻隔层,所述提取阻隔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盖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盖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配合的第四螺纹部,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五螺纹部,所述第三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螺纹部配合的第六螺纹部,所述第三腔体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七螺纹部,所述第二调节盖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七螺纹部配合的第八螺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三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四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五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五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七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二调节盖的内壁抵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简称PRP),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PRP中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能精确的自我定位到损伤部位,控制炎症
可以从不同方面对细胞和组织再生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广泛应用于
临床,例如骨关节的修复、大面积烧伤皮肤的修复以及医美整形等领域中。
[0003] 现有技术中,PRP的制备方法通常是二次离心法,即抽取血液后通过注射器向容器注入血液,先通过第一次离心,将红细胞与血小板、血浆分层后,将血小板和血浆转移到新
的容器中进行第二次离心,第二次离心后通过注射器抽取新容器底部的富血小板血浆PRP。
[0004] 但是,现有PRP制作过程中,无法保证制备装置的密封性,使离心过程中血液容易被污染或泄漏,同时在血液二次离心过程中需要更换血液所在容器,导致血液被感染的
险较大。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0007]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包括:
[0008] 第一调节盖;
[0009] 腔体组件,所述腔体组件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盖和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盖和所述第二腔体均能够相
对所述第一腔体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通道,所述
第三腔体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0010] 第二调节盖,所述第三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调节盖连接,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调节盖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腔体往复运动;
[0011] 隔离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所述第二隔离件的外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适配,所
述第一隔离件朝向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所述第二隔离件朝向所述第三通道设置;
[0012]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沿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向间隔开设有注射口和通气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具
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穿设于所述注射口且与所述注射口的内壁抵
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穿设于所述通气口且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
于所述第一调节盖内,且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0013]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注射口的内壁抵接,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周向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
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
[001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
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和
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具有间隙。
[0016]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环形凸起,多个所述第三环形凸起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轴向相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均
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
[001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调节盖的内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接,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接块相卡接的环形卡槽。
[001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通气口内,且与所述通气口的内壁抵接。
[0019]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口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通气口内,且与所述通气口的
内壁抵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过滤件。
[00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还包括提取阻隔层,所述提取阻隔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盖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
[002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盖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
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二腔体靠近
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配合的第四螺纹部,所述第二腔体
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五螺纹部,所述第三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
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螺纹部配合的第六螺纹部,所述第三腔体远离所述第二腔
体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七螺纹部,所述第二调节盖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七螺纹部
配合的第八螺纹部。
[002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三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一端的周向,且与
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四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五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
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五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七螺纹部远离所
述第二腔体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二调节盖的内壁抵接。
[002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4] 本申请提出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通过将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调节盖和第二腔体往复运动连接,并将第三腔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和第二调节盖往复运动
连接,以形成空间大小可调节且通过通道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通过将隔离组件安装在第
二腔体内,并将与第一通道适配的第一隔离件朝向第一通道设置,这样能够通过调节第一
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相对位置,使第一隔离件封堵或开放第一通道,同时将与第三通道适配
的第二隔离件朝向第三通道设置,这样能够通过调节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相对位置,使
第二隔离件封堵或开放第三通道。通过将第一密封件套设在第一腔体上,并将第一密封部
穿设于第一腔体的注射口且与注射口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注射口的密封功能,通过将第
二密封部穿设于第一腔体的通气口且与通气口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通气口的密封功能,
同时,通过将第二密封件安装在第一调节盖内且与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第一腔
体与第一调节盖之间进行密封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的密封性,避免
离心过程中血液被污染或泄漏的技术问题。
[0025] 使用时,先将第二密封部与通气口分离,以在注射血液时平衡腔体内外压差,通过注射器穿刺第一密封部并将抽取的血液注入腔体组件内后撤出注射器,将第二密封部插入
通气口以密封通气口;再将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整体倒置后进行第一次离心,离心后红
细胞层处于最下层,其次是血小板层和白细胞层,最上层是血浆层,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盖与
第三腔体的相对位置使红细胞层与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的分界面位于第三通道后,调节第
三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相对位置使第二隔离件封堵第三通道;接着适当摇匀或震荡血小板
层、白细胞层与血浆层,将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整体正放后进行第二次离心,离心后血小
板层处于最下层,其次是血小板层和白细胞层,最上层是血浆层,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盖与第
一腔体的相对位置使血小板层的分界面位于第一通道后,调节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相对
位置使第一隔离件封堵第一通道;最后通过注射器穿刺第二密封件抽取所需的血小板层,
从而得到富血小板血浆。这样,血液在二次离心过程中不需要更换血液所在容器,有效降低
了血液被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28]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9]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0030]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的剖视示意图;
[0031]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的正视示意图;
[0032]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的剖视示意图。
[003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4] 100‑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10‑第一调节盖;111‑环形卡接块;112‑第一螺纹部;120‑腔体组件;121‑第一腔体;1211‑第一通道;1212‑注射口;1213‑通气口;1214‑第二
螺纹部;1215‑第三螺纹部;122‑第二腔体;1221‑第二通道;1222‑第四螺纹部;1223‑第五螺
纹部;123‑第三腔体;1231‑第三通道;1232‑第六螺纹部;1233‑第七螺纹部;130‑第二调节
盖;131‑第八螺纹部;140‑隔离组件;141‑第一隔离件;142‑第二隔离件;150‑密封组件;
151‑第一密封件;1511‑第一密封部;15111‑第一环形凸起;1512‑第二密封部;15121‑第二
环形凸起;1513‑第一连接部;1514‑第二连接部;1515‑第三连接部;152‑第二密封件;1521‑
第三环形凸起;1522‑环形卡槽;1523‑部;1524‑阶梯孔;1525‑容纳槽;153‑第三密封
件;154‑第四密封件;155‑第五密封件;160‑过滤件;170‑固定件;171‑通孔;180‑提取阻隔
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6]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9]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包括第一调节盖110、腔体组件120、第二调节盖130和隔离组件140。
[0041] 其中,所述腔体组件120包括第一腔体121、第二腔体122和第三腔体123,所述第一腔体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盖110和所述第二腔体122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盖110和
所述第二腔体122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腔体121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腔体121具有第一通道
1211,所述第二腔体122具有第二通道1221,所述第三腔体123具有第三通道1231,所述第二
通道1221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1211和所述第三通道1231连通。
[0042] 所述第三腔体1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体122和所述第二调节盖130连接,所述第二腔体122和所述第二调节盖130均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腔体123往复运动。
[0043] 所述隔离组件140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122内,所述隔离组件140包括第一隔离件141和第二隔离件142,所述第一隔离件141和所述第二隔离件142的外形分别与所述第一通
道1211和所述第三通道1231相适配,所述第一隔离件141朝向所述第一通道1211设置,所述
第二隔离件142朝向所述第三通道1231设置。
[0044] 所述密封组件150包括第一密封件151和第二密封件152,所述第一密封件151套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21上,沿所述第一腔体121的周向间隔开设有注射口1212和通气口1213,
所述第一密封件151具有第一密封部1511和第二密封部1512,所述第一密封部1511穿设于
所述注射口1212且与所述注射口1212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1512穿设于所述通气口
1213且与所述通气口1213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152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盖110内,
且与所述第一腔体121的内壁抵接。
[0045]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通过将第一腔体1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调节盖110和第二腔体122往复运动连接,并将第三腔体1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
体122和第二调节盖130往复运动连接,以形成空间大小可调节且通过通道相互连通的三个
腔室。
[0046] 通过将隔离组件140安装在第二腔体122内,并将与第一通道1211适配的第一隔离件141朝向第一通道1211设置,这样能够通过调节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的相对位置,
使第一隔离件141封堵或开放第一通道1211,同时将与第三通道1231适配的第二隔离件142
朝向第三通道1231设置,这样能够通过调节第三腔体123和第二腔体122的相对位置,使第
二隔离件142封堵或开放第三通道1231。
[0047] 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51套设在第一腔体121上,并将第一密封部1511穿设于第一腔体121的注射口1212且与注射口1212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注射口1212的密封功能,通过将
第二密封部1512穿设于第一腔体121的通气口1213且与通气口1213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
通气口1213的密封功能,同时,通过将第二密封件152安装在第一调节盖110内且与第一腔
体121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第一腔体121与第一调节盖110之间进行密封的功能,有效提升
了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的密封性,避免离心过程中血液被污染或泄漏的技术问题,增
加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0048] 使用时,先将第二密封部1512与通气口1213分离,以在注射血液时平衡腔体内外压差,通过注射器穿刺第一密封部1511并将抽取的血液注入腔体组件120内后撤出注射器,
将第二密封部1512插入通气口1213以密封通气口1213。
[0049] 再将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整体倒置后进行第一次离心,离心后红细胞层处于最下层,其次是血小板层和白细胞层,最上层是血浆层,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盖130与第三
腔体123的相对位置使红细胞层与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的分界面位于第三通道1231后,调节
第三腔体123与第二腔体122的相对位置使第二隔离件142封堵第三通道1231。
[0050] 接着适当摇匀或震荡血小板层、白细胞层与血浆层,将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整体正放后进行第二次离心,离心后血小板层处于最下层,其次是血小板层和白细胞层,最
上层是血浆层,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盖110与第一腔体121的相对位置使血小板层的分界面位
于第一通道1211后,调节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的相对位置使第一隔离件141封堵第
一通道1211。
[0051] 最后通过注射器穿刺第二密封件152抽取所需的血小板层,从而得到富血小板血浆。这样,血液在二次离心过程中不需要更换血液所在容器,有效降低了血液被感染的风
险。
[0052] 需要说明的是,血液主要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组成,可以根据物质的沉降系数不同,利用离心的方法使血液中各种成分分层发生分离,最上层为
血浆,中间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最下层为红细胞,可以根据需要获得不同血小板浓度的血
浆。
[0053]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密封部1511的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511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5111与所述注射口1212的内壁
抵接,沿所述第二密封部1512的周向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15121,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5121
与所述通气口1213的内壁抵接。
[005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第一密封部1511的周向设置第一环形凸起15111,以在第一密封部1511与注射口1212装配后,利用第一环形凸起15111的过盈形变与注射口1212的
内壁密封抵接,从而有效提升了对注射口1212的密封性,避免离心过程中血液被污染或泄
漏。
[0055] 同时,通过沿第二密封部1512的周向设置第二环形凸起15121,以在第二密封部1512与通气口1213装配后,利用第二环形凸起15121的过盈形变与通气口1213的内壁密封
抵接,从而有效提升了对通气口1213的密封性,避免离心过程中血液被污染或泄漏。
[0056]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15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513、第二连接部1514和第三连接部1515,所述第一连接部1513分别与
所述第一密封部151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1515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513的内壁与所述第
一环形凸起151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1514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部1512和所述
第三连接部1515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514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5121之间具有
间隙。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513分别与第一密封部1511和第三连接部1515连接,第二连接部1514分别与第二密封部1512和第三连接部1515连接,这样使得第一
连接部1513、第二连接部1514、第三连接部1515、第一密封部1511和第二密封部1512连接为
一体,提升了连接稳定性,从而实现第一密封件151整体稳定套设在第一腔体121上的功能。
[0058]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沿所述第二密封件152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环形凸起1521,多个所述第三环形凸起1521沿所述第二密封件
152的轴向相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三环形凸起1521均与所述第一腔体121的内壁抵接。
[0059]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第二密封件152的周向设置多个与第一腔体121的内壁抵接的第三环形凸起1521,且多个第三环形凸起1521沿第二密封件152的轴向相间隔设置,这
样一方面能够保障第二密封件152与第一腔体12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有效减少
了第二密封件152与第一腔体12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二者之间的摩擦
利于调节第一调节盖110与第一腔体121的相对位置使血小板层的分界面位于第一通道
1211,进而既能起到密封,又能起到轻松调节的效果。
[0060]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沿所述第一调节盖110的内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接块111,沿所述第二密封件152的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接
块111相卡接的环形卡槽1522。
[0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沿第一调节盖110的内周向设置环形卡接块111,且沿第二密封件152的周向开设与环形卡接块111相卡接的环形卡槽1522,以实现第二密封件152稳
定安装在第一调节盖110内的功能。
[0062]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152远离所述第一腔体121的一端设置有倒角部1523。
[006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密封件152远离第一腔体121的一端设置倒角部1523,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第二密封件152装配到环形卡接块111上。
[0064]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152远离所述第一腔体121的一端开设有阶梯孔1524。
[0065]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密封件152远离第一腔体121的一端开设阶梯孔1524,这样一方面起到防呆作用,便于工人将第二密封件152正确装配到环形卡接块111上,
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薄第二密封件152的壁厚,便于医护人员将注射器穿刺第二密封件152
抽取所需的血小板层,从而得到富血小板血浆。
[0066]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152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2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1525。
[006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密封件152靠近第一腔体12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1525,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减薄第二密封件152的壁厚,便于医护人员将注射器穿刺第二密
封件152抽取所需的血小板层,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扩大腔室的空间,从而增加血小板层的容
量。
[0068]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还包括过滤件160,所述过滤件160设置于所述通气口1213内,且与所述通气口1213的内壁
抵接。
[0069]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通气口1213内设置与通气口1213的内壁抵接的过滤件160,这样一方面能够在注射血液使第二密封部1512与通气口1213分离时,起到过滤空气中
的杂质的作用,防止外部的生物进入腔室内造成血液被污染,另一方面能够平衡装置内
外的气压,减少气阻,以便于调节腔体容积或注入血液。
[0070]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件170,所述固定件170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口1213连通的通孔171,所述固定件
170设置于所述通气口1213内,且与所述通气口1213的内壁抵接,所述固定件170用于固定
所述过滤件160。
[007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固定件170上开设与通气口1213连通的通孔171,以便于通气,避免堵塞通气口1213。通过在通气口1213内设置与通气口1213的内壁抵接的固定件
170,以对过滤件160起到稳固安装的作用,防止过滤件160脱离通气口1213而导致外部的微
生物进入腔室内造成血液被污染。
[0072]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100还包括提取阻隔层180,所述提取阻隔层180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盖110远离所述第一腔体
121的一端。
[007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调节盖110远离第一腔体121的一端设置提取阻隔层180,提取阻隔层180可以为箔片,这样在调节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的相对位置使
第一隔离件141封堵第一通道1211后,医护人员先撕开提取阻隔层180,然后通过注射器穿
刺第二密封件152抽取所需的血小板层,从而得到富血小板血浆。
[0074]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盖110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一螺纹部112,所述第一腔体121靠近所述第一调节盖110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与
所述第一螺纹部112配合的第二螺纹部1214,所述第一腔体121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盖110的
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三螺纹部1215,所述第二腔体122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21的一端的内
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1215配合的第四螺纹部1222,所述第二腔体122远离所述第
一腔体121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五螺纹部1223,所述第三腔体123靠近所述第二腔体
122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螺纹部1223配合的第六螺纹部1232,所述第三腔体
123远离所述第二腔体122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七螺纹部1233,所述第二调节盖130的
内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七螺纹部1233配合的第八螺纹部131。
[0075]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调节盖110的内周向设置第一螺纹部112,并在在第一腔体121靠近第一调节盖110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与第一螺纹部112配合的第二螺纹部
1214,第一螺纹部112与第二螺纹部1214螺纹连接,以实现调节第一调节盖110与第一腔体
121的相对位置使血小板层的分界面位于第一通道1211的功能。
[0076] 通过在第一腔体121远离第一调节盖110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第三螺纹部1215,并在第二腔体122靠近第一腔体121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与第三螺纹部1215配合的第四螺纹
部1222,第三螺纹部1215与第四螺纹部1222螺纹连接,以实现调节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
122的相对位置使第一隔离件141封堵第一通道1211的功能。
[0077] 通过在第二腔体122远离第一腔体121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第五螺纹部1223,并在第三腔体123靠近第二腔体122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与第五螺纹部1223配合的第六螺纹部
1232,第五螺纹部1223与第六螺纹部1232螺纹连接,以实现调节第三腔体123与第二腔体
122的相对位置使第二隔离件142封堵第三通道1231的功能。
[0078] 通过在第三腔体123远离第二腔体122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第七螺纹部1233,并在第二调节盖130的内周向设置与第七螺纹部1233配合的第八螺纹部131,第七螺纹部1233与
第八螺纹部131螺纹连接,以实现调节第二调节盖130与第三腔体123的相对位置使红细胞
层与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的分界面位于第三通道1231的功能。
[0079]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密封组件15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53、第四密封件154和第五密封件155,所述第三密封件153套设于所述第三螺纹部
1215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盖110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二腔体122的内壁抵接,所述第四
密封件154套设于所述第五螺纹部1223远离所述第一腔体121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三
腔体123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五密封件155套设于所述第七螺纹部1233远离所述第二腔体
122的一端的周向,且与所述第二调节盖130的内壁抵接。
[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三密封件153套设在第三螺纹部1215远离第一调节盖110的一端的周向,且与第二腔体122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第一腔体121与第二腔体122之
间进行密封的功能。通过将第四密封件154套设在第五螺纹部1223远离第一腔体121的一端
的周向,且与第三腔体123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第二腔体122与第三腔体123之间进行密封
的功能。通过将第五密封件155套设在第七螺纹部1233远离第二腔体122的一端的周向,且
与第二调节盖130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第三腔体123与第二调节盖130之间进行密封的功
能。
[008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082]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