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用于实现物理或化学工艺过程的离心装置或离心机 / 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

再生腐殖酸解离心分离设备

申请号 CN202311153602.6 申请日 2023-09-08 公开(公告)号 CN116889934B 公开(公告)日 2023-12-12
申请人 上海鸣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鲁承豪; 于彬; 许高鹏;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褐 煤 再生 腐殖酸 用 水 解 离心分离设备,包括分离机构、清洁机构、 排渣 机构以及储水机构,排渣机构和储水机构均套设在分离机构的外侧,储水机构与排渣机构传动连接,排渣机构的内侧与分离机构连通或排渣机构的外侧与外界环境连通;分离机构包括限位机构、 转轴 以及碟片,转轴能够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碟片 自上而下 倾斜设置在转轴上,限位机构设置在碟片的外侧,储水机构与限位机构传动连接,限位机构与清洁机构传动连接,清洁机构能够与碟片 接触 或分离。本发明通过分离机构使得腐殖酸与废渣分离;通过储水机构作为驱动 力 ,实现清洁机构对原料进行碰撞以及及时清洁碟片表面;通过排渣机构排出废渣且确保在排渣时不会将原料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再生腐殖酸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机构(4)、清洁机构(5)、排渣机构(6)以及储水机构(7),所述排渣机构(6)和所述储水机构(7)均套设在所述分离机构(4)的外侧,所述储水机构(7)与所述排渣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排渣机构(6)的内侧与所述分离机构(4)连通或所述排渣机构(6)的外侧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分离机构(4)包括限位机构(402)、转轴(403)以及碟片(405),所述转轴(403)能够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所述碟片(405)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在所述转轴(403)上,所述限位机构(402)设置在所述碟片(405)的外侧,所述储水机构(7)与所述限位机构(402)传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402)与所述清洁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清洁机构(5)能够与所述碟片(405)接触或分离;
所述限位机构(402)包括:转筒主体(4021)、第一连接杆(4022)、第一滑动(4023)、弹簧伸缩杆(4024)、第二滑动块(4025)以及第二连接杆(4026),所述第一滑动块(4023)、所述弹簧伸缩杆(4024)以及所述第二滑动块(4025)自下而上依次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转筒主体(4021)内部,所述转筒主体(4021)的内外筒上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4022)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4023)连接,另一端穿过外筒的滑槽延伸至所述外筒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杆(4026)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4025)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筒的滑槽延伸至所述内筒的内侧;
所述排渣机构(6)包括储渣筒(601)、第一滑动板(602)、第三连接杆(603)、第二滑动板(604)、第四连接杆(605)以及滑动环(606),所述第一滑动板(602)设置在所述储渣筒(601)的外侧,所述第二滑动板(604)设置在所述储渣筒(601)的内侧,所述第二滑动板(60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022)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604)的底部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杆(605)与所述滑动环(606)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602)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杆(603)与所述滑动环(606)的顶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电机(2)、传动带(3)、水箱(8)以及出料机构(9),所述分离机构(4)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电机(2)通过所述传动带(3)与所述转轴(403)传动连接,所述出料机构(9)安装在所述分离机构(4)的上方且与所述分离机构(4)内部连通,所述水箱(8)与所述储水机构(7)通过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碟片(405)均通过第一限位板(404)紧固安装在所述转轴(403)上,多个所述碟片(405)等间距设置,所述碟片(405)的高度自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404)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404)的一端逐渐降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4)还包括密封盖(401),所述密封盖(401)密封所述分离机构(4)的顶部,所述限位机构(402)设置在所述密封盖(401)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5)包括第二限位板(501)和刮板(502),所述第二限位板(501)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026)的端部连接,多个所述刮板(502)自上而下等间距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板(501)上,所述刮板(502)的倾斜程度与所述碟片(405)一致,所述刮板(502)与所述碟片(405)一一对应,且所述刮板(502)设置在所述碟片(405)的上方,所述刮板(502)的厚度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碟片(405)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渣筒(601)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板(602)、所述第二滑动板(604)相契合的凹槽,所述第一滑动板(602)、所述第二滑动板(604)均能够在对应的凹槽内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机构(7)包括储水仓(701)和浮板(702),所述浮板(702)设置在所述储水仓(701)的内部,所述浮板(702)的顶部通过固定柱(703)与所述滑动环(606)的底部连接,所述滑动环(606)能够在所述储水仓(701)内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606)的宽度与所述储水仓(701)内部的宽度一致,所述滑动环(606)能够密封所述储水仓(701)。

说明书全文

再生腐殖酸解离心分离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腐殖酸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褐煤,又称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一种介于泥炭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化,不易储存和远运,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但是由于优质煤几乎被采空,褐煤如今已成为主要使用的煤,褐煤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腐殖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尤其是现在提倡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无污染环保等。
[0003] 在对褐煤中进行腐殖酸提取时,多用离心分离设备,现有的分离技术大多用蝶式离心设备,首先将褐煤粉通过输送组件输送至转轴内部,通过褐煤的自身重,使得褐煤粉掉落至分离机构底部的锥面接盘上,通过接盘的斜面掉落至限位机构的底部,此时启动电机,使得转轴带动碟片进行转动,在高速转动下,通过离心力,使得废渣与腐植煤分开,同时启动吸料装置,使得腐殖酸通过转轴表面的通孔,输送至第一限位板之间,输送至出料机构的内部,排出装置,同时废渣的重力大于腐植煤的重力,通过离心的作用,使得废渣通过限位机构的锥面储存在排渣区,通过PLC控制排渣周期,对废料进行排渣。
[0004] 在现有技术的使用当中,由于碟片之间需要输送废渣与腐殖酸,长时间的加工,易造成废渣与腐殖酸对碟片之间进行堵塞,堵塞之后需要暂停装置进行清洁,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易使得碟片表面粘黏废渣以及腐殖酸,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技术中的排渣手段,是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废渣处于排渣区,且通过PLC技术,对废渣进行排出,在排出废渣时,废渣的边缘与原料贴合,易使得原料排出装置,从而浪费了原料。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
[000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包括:分离机构、清洁机构、排渣机构以及储水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和所述储水机构均套设在所述分离机构的外侧,所述储水机构与所述排渣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排渣机构的内侧与所述分离机构连通或所述排渣机构的外侧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分离机构包括限位机构、转轴以及碟片,所述转轴能够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所述碟片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碟片的外侧,所述储水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清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清洁机构能够与所述碟片接触或分离。
[0007] 优选地,还包括底座、电机、传动带、水箱以及出料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安装在所述分离机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分离机构内部连通,所述水箱与所述储水机构连通。
[0008] 优选地,任一所述碟片均通过第一限位板紧固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多个所述碟片等间距设置,所述碟片的高度自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逐渐降低。
[0009] 优选地,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分离机构的顶部,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盖的下方。
[0010]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筒主体、第一连接杆、第一滑动弹簧伸缩杆、第二滑动块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滑动块、所述弹簧伸缩杆以及所述第二滑动块自下而上依次连接且设置在所述转筒主体内部,所述转筒主体的内外筒上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连接,另一端穿过外筒的滑槽延伸至所述外筒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块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筒的滑槽延伸至所述内筒的内侧。
[0011] 优选地,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第二限位板和刮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连接,多个所述刮板自上而下等间距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所述刮板的倾斜程度与所述碟片一致,所述刮板与所述碟片一一对应,且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碟片的上方,所述刮板的厚度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碟片的间距。
[0012] 优选地,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储渣筒、第一滑动板、第三连接杆、第二滑动板、第四连接杆以及滑动环,所述储渣筒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由装置外向内分别命名为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动板设置于所述储渣筒内壁的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二滑动板设置于所述储渣筒内壁的第二滑槽内侧,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滑动环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滑动环的顶部连接。
[0013] 优选地,第一滑动板在所述储渣筒内壁的第一滑槽内部上下移动,第二滑动板在所述储渣筒内壁的第二滑槽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均能够在对应的凹槽内上下移动。
[0014] 优选地,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储水仓和浮板,所述浮板设置在所述储水仓的内部,所述浮板的顶部通过固定柱与所述滑动环的底部连接,所述滑动环能够在所述储水仓内上下移动。
[0015] 优选地,所述滑动环的宽度与所述储水仓内部的宽度一致,所述滑动环能够密封所述储水仓。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 1、本发明通过分离机构对原料进行高速转动,使得腐殖酸与废渣分离;通过储水机构内部水位变化作为驱动力,驱动限位机构、清洁机构以及排渣机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清洁机构的刮板对碟片之间的原料进行碰撞以及及时清洁碟片表面,避免原料堵塞;通过排渣机构内部结构的上下移动,能够有效排出废渣,且确保在排渣时不会将原料排出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 2、本发明通过限位机构与清洁机构配合使用,使得第二限位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刮板向下移动至刮板与碟片的表面贴合,以此完成对碟片的表面进行清洁;当第一连接杆复位时,从而使得刮板复位,使得刮板处于两组碟片之间,且刮板与碟片分离,通过碟片的转动,从而使得碟片之间的原料进行碰撞,减少了两组碟片之间的原料进行堵塞。
[0019] 3、本发明通过排渣机构、储水机构和水箱的配合使用,通过水箱对储水机构进行供水,使得第四连接杆向上移动时,从而第二滑动板与储渣筒的底部脱离,以此使得排渣区内部的废渣输送至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通过水箱使得储水仓内部的水排出,使得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复位,通过第二滑动板再次对分离机构内部进行密封,之后将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的废料排出装置,以此确保了在排渣时不会将原料排出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0020]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 图1为本发明主要体现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主要体现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的剖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主要体现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主要体现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主要体现转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主要体现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主要体现排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主要体现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所示:1、底座;2、电机;3、传动带;4、分离机构;401、密封盖;402、限位机构;4021、转筒主体;4022、第一连接杆;4023、第一滑动块;4024、弹簧伸缩杆;4025、第二滑动块;4026、第二连接杆;403、转轴;404、第一限位板;405、碟片;5、清洁机构;501、第二限位板;502、刮板;6、排渣机构;601、储渣筒;602、第一滑动板;603、第三连接杆;604、第二滑动板;605、第四连接杆;606、滑动环;7、储水机构;701、储水仓;702、浮板;703、固定柱;8、水箱;9、出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1]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褐煤再生腐殖酸用水解离心分离设备,包括:分离机构4、清洁机构5、排渣机构6以及储水机构7,排渣机构6和储水机构7均套设在分离机构4的外侧,且储水机构7设置在排渣机构6的下方,储水机构7与排渣机构6传动连接,排渣机构6的内侧与分离机构4连通或排渣机构6的外侧与外界环境连通;分离机构4包括限位机构402、转轴403以及碟片405,转轴403能够绕竖直方向转动,多个碟片405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在转轴403上,限位机构402设置在碟片405的外侧,储水机构7与限位机构402传动连接,限位机构402与清洁机构5传动连接,清洁机构5能够与碟片405接触或分离,清洁机构5用于清洁碟片405。当转轴403转动时,通过转轴403与碟片405之间的固定连接,转轴403带动碟片405进行转动,以此使得分离机构4内部的原料进行高速转动,通过离心力使得腐殖酸与废渣分离。
[0032] 本申请还包括底座1、电机2、传动带3、水箱8以及出料机构9,分离机构4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电机2通过传动带3与转轴403传动连接,出料机构9安装在分离机构4的上方且与分离机构4内部连通,水箱8与储水机构7通过管道连通。
[0033] 分离机构4还包括密封盖401,密封盖401密封分离机构4的顶部,限位机构402设置在密封盖401的下方。
[0034] 如图4和5所示,限位机构402包括:转筒主体4021、第一连接杆4022、第一滑动块4023、弹簧伸缩杆4024、第二滑动块4025以及第二连接杆4026,第一滑动块4023、弹簧伸缩杆4024以及第二滑动块4025自下而上依次连接且设置在转筒主体4021内部,转筒主体4021的内外筒上对应开设有滑槽,第一连接杆4022一端与第一滑动块4023连接,另一端穿过外筒的滑槽延伸至外筒的外侧,第二连接杆4026一端与第二滑动块4025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筒的滑槽延伸至内筒的内侧。通过转筒主体4021的内外侧设置有滑槽,确保了第一连接杆
4022以及第二连接杆4026上下移动不会受限制,确保了限位机构402可以在密封盖401内部上下移动。
[0035] 转筒主体4021设置有上下两组,限位机构402仅安装在上方一组中,下方一组中没有开设滑槽。两组转筒主体402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为倾斜面,上方的倾斜面自内侧向外侧逐渐降低,下方的倾斜面自内侧向外侧逐渐升高,上下两组转筒主体4021确保了对转筒主体4021内部的原料进行限位,两个倾斜面确保了通过转筒主体4021的高速转动使得废渣通过转筒主体4021末端的倾斜面排出两组转筒主体4021的内部。
[0036] 转筒主体4021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滑槽,两组限位机构402分别安装在转筒主体4021上,一组限位机构402中弹簧伸缩杆4024设置有三组。通过第一连接杆4022的上下移动,使得与第一连接杆4022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动块4023上下移动,且第一滑动块4023的末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4024,且弹簧伸缩杆402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动块4025,以此确保了第二滑动块4025带动第二连接杆4026上下移动,且通过第二连接杆4026与清洁机构5之间固定的固定连接,确保了带动清洁机构5上下移动。
[0037] 如图6所示,清洁机构5包括第二限位板501和刮板502,第二限位板501竖直设置且与第二连接杆4026的端部连接。任一碟片405均通过第一限位板404紧固安装在转轴403上,多个碟片405等间距设置,碟片405的高度自靠近第一限位板404的一端向远离第一限位板404的一端逐渐降低。多个刮板502自上而下等间距倾斜设置在第二限位板501上,刮板502的倾斜程度与碟片405一致,刮板502与碟片405一一对应,且刮板502设置在碟片405的上方,刮板502的厚度小于相邻两个碟片405的间距。通过第二连接杆4026的上下移动,确保了带动第二限位板501上下移动,以此使得刮板502上下移动,确保了对碟片405的表面进行清洁,且当第二连接杆4026复位时,确保了刮板502处于两组碟片405之间,确保了对两组碟片
405之间的原料进行碰撞,确保了两组碟片405之间不会堵塞。
[0038] 如图7所示,排渣机构6包括储渣筒601、第一滑动板602、第三连接杆603、第二滑动板604、第四连接杆605以及滑动环606,所述储渣筒60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由装置外向内分别命名为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动板602设置于所述储渣筒601内壁的第一滑槽的内侧,所述第二滑动板604设置于所述储渣筒601内壁的第二滑槽内侧,第二滑动板604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4022连接,第二滑动板604的底部通过第四连接杆605与滑动环606的顶部连接,第一滑动板602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杆603与滑动环606的顶部连接。
[0039] 第一滑动板602在所述储渣筒601内壁的第一滑槽内部上下移动,第二滑动板在所述储渣筒601内壁的第二滑槽内部上下移动。通过储渣筒601上设置的两组凹槽,确保了第一滑动板602与储渣筒601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确保了第二滑动板604在储渣筒601的凹槽内构成滑动安装结构。
[0040] 当滑动环606向上移动时,通过滑动环606、第四连接杆605和第二滑动板604之间的固定连接,确保了第二滑动板604与储渣筒601内部的凹槽构成滑动连接,确保了第二滑动板604与分离机构4之间构成开放状态,且通过滑动环606、第一滑动板602和第三连接杆603之间的额固定连接,确保了当滑动环606向上移动时,使得第一滑动板602与储渣筒601内部凹槽构成卡合连接,使得第一滑动板602与分离机构4之间处于封闭状态。
[0041] 如图8所示,储水机构7包括储水仓701和浮板702,浮板702设置在储水仓701的内部,浮板702的顶部通过固定柱703与滑动环606的底部连接,滑动环606能够在储水仓701内上下移动。当储水仓701内部注入水时,通过浮板702的浮力以及水对浮板702的挤压,确保了带动固定柱703使得排渣机构6向上移动,当储水仓701内部的水排出装置时,确保了排渣机构6向下移动。
[0042] 滑动环606的宽度与储水仓701内部的宽度一致,滑动环606能够密封储水仓701。储渣筒601底端的宽度小于储水仓701内壁的宽度,且滑动环606的宽度与储水仓701内壁的宽度一致,且滑动环606与储水仓701之间为滑动结构,且滑动环606与储水仓701之间为密封状态,通过储渣筒601底端的宽度小于储水仓701内壁的宽度,确保了确保了滑动环606向下移动时,储渣筒601处于储水仓701的内部,且通过滑动环606与储水仓701之间为滑动安装结构,且滑动环606与储水仓701之间为密封状态,确保了储水仓701内部的水不会溢出,且对滑动环606提供向上的挤压力。
[0043]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褐煤进行提取腐殖酸时,首先将褐煤粉通过传送装置,将褐煤粉从转轴403的顶端输送至转轴403的内部,此时通过褐煤粉的自身重力,将原料输送至分离机构4底部的锥面接盘上,同时启动电机2,通过传动带传动带3使得转轴403底端进行转动,通过转轴403与第一限位板404之间的固定连接,带动与第一限位板404固定连接的碟片405进行转动,当碟片405进行转动时,通过每两组碟片405之间设置有刮板502,当碟片405高速转动时,刮板502对碟片405之间的原料进行碰撞,以此使得两组碟片405之间不会由于原料的堆积造成堵塞,此时启动出料机构9上的吸料机构,使得原料从分离机构4的底端沿碟片405表面的通孔向分离机构4的上方输送,同时通过装置的高速转动,使得原料进行分离,废渣通过限位机构402的倾斜曲面输送至排渣区;
[0044] 当达到排渣周期时,通过PLC控制水箱,使得水箱8内部的水通过进水口输送至储水仓701内部,此时通过水的挤压,使得浮板702向上移动,此时通过浮板702带动固定柱703推动滑动环606向上移动,当滑动环606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三连接杆603推动第一滑动板602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动板602与储渣筒601内壁的第一滑槽相契合,以此完成对装置进行密封,当滑动环606向上移动时,通过第四连接杆605推动第二滑动板604向上移动,此时第二滑动板604与储渣筒601内壁第二滑槽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使得第二滑动板604与分离机构4内部构成开放状态,此时排渣区的废料输送至第一滑动板602与第二滑动板604之间;
[0045] 当排渣区的废料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通过PLC控制水箱8使得储水仓701内部的水通过排水口排出储水仓701,此时浮板702下降,从而带动第二滑动板604与第一滑动板602下降,此时使得第二滑动板604与分离机构4构成密封状态,同时第一滑动板602下降,使得第一滑动板602与第二滑动板604之间的废渣处于开放状态,之后将第一滑动板602与第二滑动板604之间的废渣排出装置,以此避免了排渣时将原料排出装置,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通过离心分离出来的腐殖酸,当第二滑动板604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二滑动板604与第一连接杆4022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连接杆4022拉动弹簧伸缩杆4024带动第二滑动块4025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杆4026向下移动,且通过第二连接杆4026与第二限位板
501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二限位板501带动刮板502向下移动,此时刮板502与碟片405表面贴合,通过碟片405的转动,使得刮板502对碟片405的表面进行清洁,当第二滑动板604复位时,从而带动刮板502复位,通过出料机构9上的吸料装置通过第一限位板404之间的间隙输送至出料机构9的内部,从而排出装置进行收集。
[0046]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402和清洁机构5,当第一连接杆4022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4022带动第一滑动块4023向下移动,通过第一滑动块4023与弹簧伸缩杆4024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弹簧伸缩杆4024带动第二滑动块4025向下移动,且第二滑动块4025通过第二连接杆4026与第二限位板501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得第二限位板50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刮板502向下移动至刮板502与碟片405的表面贴合,以此完成对碟片405的表面进行清洁。当第一连接杆4022复位时,从而使得刮板502复位,使得刮板502处于两组碟片405之间,且刮板502与碟片405分离,通过碟片405的转动,从而使得碟片405之间的原料进行碰撞,减少了两组碟片405之间的原料进行堵塞。
[0047]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排渣机构6、储水机构7和水箱8,当需要对排渣区的废渣进行排出时,首先通过PLC控制水箱8,使得水箱8内部的水,通过进水口输送至储水仓701内部,此时通过水的挤压使得浮板702带动固定柱703向上移动,通过固定柱703与滑动环606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滑动环606向上移动,以此使得第三连接杆603与第四连接杆605向上移动。当第三连接杆603向上移动时,通过第三连接杆603与第一滑动板602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滑动板602向上移动,直至第一滑动板602与储渣筒601内部的第一组凹槽相契合;当第四连接杆605向上移动时,通过第四连接杆605与第二滑动板604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滑动板604与储渣筒601的底部脱离,以此使得排渣区内部的废渣输送至第一滑动板602与第二滑动板604之间,之后通过PLC控制水箱8使得储水仓701内部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储水仓701,使得浮板702下降,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602与第二滑动板604复位,通过第二滑动板
604再次使得装置内部进行密封,之后将第一滑动板602与第二滑动板604之间的废料排出装置,以此确保了在排渣时不会将原料排出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9]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