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石墨矿富集五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910698539.1 申请日 2019-07-31 公开(公告)号 CN110436452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1
申请人 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殷志刚; 卢勇; 房瑞晓; 吴事浪; 朱冬; 陈思竹;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从 石墨 型 钒 矿富集五 氧 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钒石墨 破碎 至粒度为‑12目,得石墨颗粒;将石墨颗粒进行磨矿,至粒度为‑100目,得石墨矿粉;将石墨矿粉、浓 硫酸 和 水 按照100:25:18的 质量 比加入保温反应容器内,混匀,静置反应;将石墨矿粉滤出,得第一钒滤液和矿粉滤渣,按照液固比为1mL:1g向滤出的矿粉滤渣中加水,并搅拌 浸出 1h,过滤,得第二钒滤液和石墨滤渣,将第一钒滤液和第二钒滤液混合,得含钒溶液;将石墨滤渣磨矿,然后向其中加水调浆,至质量浓度为25‑40%,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进行磨矿,得石墨精矿。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提钒成本高,回收的石墨中 碳 含量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从石墨矿富集五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钒石墨破碎至粒度为‑12目,得石墨颗粒;
(2)将石墨颗粒进行磨矿,至粒度为‑100目,得石墨矿粉;
(3)将石墨矿粉、浓硫酸按照100:25:18的质量比加入保温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在70‑150℃条件下静置反应7‑10天;
(4)将步骤(3)中的石墨矿粉滤出,得第一钒滤液和矿粉滤渣,然后按照液固比为1‑
3mL:1g向滤出的矿粉滤渣中加水,并搅拌浸出1‑3h,过滤,得含第二钒滤液和石墨滤渣,将第一钒滤液和第二钒滤液混合,得含钒溶液;
(5)将步骤(4)中得到的石墨滤渣磨矿,磨矿过程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然后向其中加水调浆,至质量浓度为25‑40%,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进行浮选,得石墨精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钒石墨中五氧化二钒的质量含量大于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干法磨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液固比为1mL:1g,搅拌浸出时间为1h。

说明书全文

一种从石墨矿富集五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石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热震、强度大、韧性好、自润滑、导热、导电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子、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耐火材料等行业。因此,高效开发利用石墨资源对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 钒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稀有金属,在航空工业、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国防尖端工业等领域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0004] 现有的很多隐晶质石墨钒矿石中钒的品位较低,直接采用湿法提钒的成本高,而且,由于是微晶石墨,直接选矿也难以得到高品质的石墨精矿。一般经过磨矿回收石墨后的尾矿被废弃,造成了钒资源和石墨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提钒成本高,回收的石墨中含量低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钒石墨破碎至粒度为‑12目,得石墨颗粒;
[0008] (2)将石墨颗粒进行磨矿,至粒度为‑100目,得石墨矿粉;
[0009] (3)将石墨矿粉、浓硫酸按照100:25‑40:10‑25的质量比加入保温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在70‑150℃条件下静置反应5‑14天;
[0010] (4)将步骤(3)中的石墨矿粉滤出,得第一钒滤液和矿粉滤渣,然后按照液固比为1‑3mL:1g向滤出的矿粉滤渣中加水,并搅拌浸出1‑3h,过滤,得含第二钒滤液和石墨滤渣,将第一钒滤液和第二钒滤液混合,得含钒溶液;
[0011] (5)将步骤(4)中得到的石墨滤渣磨矿,然后向其中加水调浆,至质量浓度为25‑40%,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进行浮选,得石墨精矿。
[0012] 进一步地,步骤(1)中含钒石墨中五氧化二钒的质量含量大于0.5%。
[0013] 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用干法磨矿。
[0014] 进一步地,步骤(3)中石墨矿粉、浓硫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00:25‑30:15‑20,反应时间为7‑10天。
[0015] 进一步地,步骤(3)中石墨矿粉、浓硫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00:25:18,反应时间为7‑10天。
[0016] 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液固比为1mL:1g,搅拌浸出时间为1h。
[0017] 进一步地,步骤(5)中的磨矿过程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
[0018]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9] 1、本发明中预先用浓硫酸对石墨进行酸解氧化处理,将石墨中共生的酸盐矿物晶体结构破坏,使得钒转化成水溶性的钒离子,钒离子先溶解于浓硫酸溶液中,然后在浸出时溶解于水中,最终实现钒的浸出。加入浓硫酸也实现了硅酸盐矿物与石墨的解离,解离过程中将微晶石墨转换成石英和硫酸铝,从而获得解离度较高的石墨单体矿物;石墨中的硅酸盐矿物晶体被破坏后,可大大提高后续浮选工艺的操作过程,并且提高石墨精矿的品质。本发明既解决了生产高品质石墨的技术难题,又回收了石墨中的钒资源,最大化的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石墨酸解氧化过程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0] 2SiO2·Al2O3·2H2O+3H2SO4=Al2(SO4)3+2SiO2+5H2O
[0021] 2KAl2(AlSi3O10)(OH)2+11H2SO4=2K2SO4+3Al2(SO4)3+6SiO2+12H2O
[0022] 2、现有技术一般需要经过至少6次磨矿才能得到含碳量较高的石墨矿,而经过酸解氧化处理后的石墨矿石则只需经过3次磨矿,便可得到含碳量较高的石墨精矿,同时还可对石墨中的钒进行回收。
[0023] 3、本发明只需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便可实现钒的浸出,解决了目前工业焙烧提钒面临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不产生“三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 四川某石墨钒矿含隐晶质,V2O5平均质量含量约为1.25%,碳质量含量28.94%,晶质部分结晶细小,肉眼为黑灰‑灰黑色,可分为两种类型:A呈条状带或团状分布在石英颗粒或长石颗粒间,部分石墨集合体内保护脉石矿物;B呈浸染状分布的细鳞片石墨粘土矿物或绿泥石交织在一起,石墨颗粒细小,一般小于1μm。
[0026] 一种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取上述石墨矿1kg,将其破碎至粒度为‑20目,得石墨颗粒;
[0028] (2)将石墨颗粒干法球磨至‑120目,得石墨矿粉;
[0029] (3)将石墨矿粉、98%硫酸和水按照100:25:1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将混合料置于一个具有保温措施的容器中,保持温度在70℃,静置反应14天;
[0030] (4)将反应后的石墨矿粉滤出,得第一钒滤液和矿粉滤渣,向矿粉滤渣中按照液固比为1mL:1g添加水,常温条件下搅拌浸出1h,过滤得第二含钒滤液和石墨滤渣,将第一钒滤液和第二钒滤液混合,得含钒溶液;
[0031] (5)将石墨滤渣洗涤至中性后进入选矿工艺,选矿过程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滤液经过除杂后直接进入钒提取工艺流程。上述操作的浸出实验结果详见表1。
[0032] 表1:四川某石墨矿浸出实验结果
[0033]
[0034] 通过上表得知,按照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含钒石墨矿进行浸出处理后,浸出渣中的V2O5品位明显较原石墨矿中的V2O5品位降低,石墨中的V2O5被浸出,浸出率为70.36%,方便后续的回收利用。
[0035] 实施例2
[0036] 将上述实施例1中所得的石墨浸出渣采用球磨机磨矿并调矿浆至浓度为25%,采用石灰调节pH为8.0,浮选作业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得石墨精矿,对石墨精矿中的碳含量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0037] 表2:四川某石墨矿酸解工艺与传统工艺选别对比结果
[0038]
[0039] 通过上表可知,传统工艺需要经过六次再磨六次精选后才能够得到固定碳含量85.47%,分布率76.43%的石墨精矿;然而,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只需要采用三次再磨三次精选就能够获得固定碳含量94.46%,回收率79.04%的石墨精矿,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操作过程,提高了选矿效率。
[0040] 实施例3
[0041] 陕西某石墨矿,矿物组成主要有绿泥石、石墨、碳质、母、石英、滑石等,矿石中钒元素大部分赋存在绿泥石等铝硅酸盐矿物中,属于难选冶钒矿。石墨粒径较小,矿石所含石墨为微晶、隐晶石墨,属于难选石墨矿,要提高其精矿品位,必须细磨。该石墨矿碳质量含量高达35%,V2O5平均质量含量约为2.13%。
[0042] 一种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1)取上述石墨矿15Kg,将其破碎至粒度为‑60目,得石墨颗粒;
[0044] (2)将石墨颗粒干法球磨至‑120目,得石墨矿粉;
[0045] (3)将石墨矿粉、98%硫酸和水按照100:30:15质量比混合均匀,将混合料置于一个具有保温措施的容器中,保持温度在100℃,静置反应8天;
[0046] (4)将反应后的石墨矿粉滤出,得第一钒滤液和矿粉滤渣,向矿粉滤渣中按照液固比为2mL:1g添加水,常温条件下搅拌浸出2h,过滤得第二含钒滤液和石墨滤渣,将第一钒滤液和第二钒滤液混合,得含钒溶液;
[0047] (5)将石墨滤渣洗涤至中性后进入选矿工艺,选矿过程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滤液经过除杂后直接进入钒提取工艺流程。上述操作的浸出实验结果详见表3。
[0048] 表3:陕西某石墨矿浸出实验结果
[0049]
[0050] 通过上表得知,按照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含钒石墨矿进行浸出处理后,浸出渣中的V2O5品位明显较原石墨矿中的V2O5品位降低,石墨中的V2O5被浸出,浸出率为86.13%,方便后续的回收利用。
[0051] 实施例4
[0052] 将上述实施例3中所得的石墨浸出渣采用球磨机磨矿并调矿浆至浓度为35%,采用石灰调节pH为8.0,浮选作业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得石墨精矿,对石墨精矿中的碳含量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4。
[0053] 表4:陕西某石墨矿酸解工艺与传统工艺选别对比结果
[0054]
[0055] 通过上表可知,传统工艺需要经过六次再磨六次精选后才能够得到固定碳含量78.5%,分布率79.85%的石墨精矿;然而,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只需要采用三次再磨三次精选就能够获得固定碳含量95.5%,回收率87.90%的石墨精矿,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操作过程,提高了选矿效率。
[0056] 实施例5
[0057] 内蒙古某石墨矿为土状石墨,肉眼观察;矿石呈灰黑色,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石墨以细鳞片状‑土状形式存在,呈条带状分布,属于含隐晶质细鳞片石墨。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墨、黑云母、白云母、长石、石英、绿泥石、黄矿、磷灰石铝榴石、赤褐铁矿等。该石墨矿含碳高达23.51%,V2O5平均质量含量约为0.82%,SiO2质量含量
50.35%,Al2O3质量含量8.51%,K2O质量含量4.12%,MgO质量含量1.02%,Fe2O3质量含量
4.58%。
[0058] 一种从石墨型钒矿富集五氧化二钒和石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1)取上述石墨矿25kg,将其破碎至粒度为‑80目,得石墨颗粒;
[0060] (2)将石墨颗粒干法球磨至‑140目,得石墨矿粉;
[0061] (3)将石墨矿粉、98%硫酸和水按照100:40:2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将混合料置于一个具有保温措施的容器中,保持温度在150℃,静置反应7天;
[0062] (4)将反应后的石墨矿粉滤出,得第一钒滤液和矿粉滤渣,向矿粉滤渣中按照液固比为3mL:1g添加水,常温条件下搅拌浸出3h,过滤得第二含钒滤液和石墨滤渣,将第一钒滤液和第二钒滤液混合,得含钒溶液;
[0063] (5)将石墨滤渣洗涤至中性后进入选矿工艺,选矿过程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滤液经过除杂后直接进入钒提取工艺流程。上述操作的浸出实验结果详见表1。
[0064] 表5:内蒙古某石墨矿浸出实验结果
[0065]
[0066] 通过上表得知,按照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含钒石墨矿进行浸出处理后,浸出渣中的V2O5品位明显较原石墨矿中的V2O5品位降低,石墨中的V2O5被浸出,浸出率为75.21%,方便后续的回收利用。
[0067] 实施例6
[0068] 将上述实施例5中所得的石墨浸出渣采用球磨机磨矿并调矿浆至浓度为45%,采用石灰调节pH为7.0,浮选作业为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三次精选,得石墨精矿,对石墨精矿中的碳含量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6。
[0069] 表6:陕西某石墨矿酸解工艺与传统工艺选别对比结果
[0070]
[0071] 通过上表可知,传统工艺需要经过六次再磨六次精选后才能够得到固定碳含量76.48%,分布率76.49%的石墨精矿;然而,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只需要采用三次再磨三次精选就能够获得固定碳含量81.56%,回收率79.68%的石墨精矿,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操作过程,提高了选矿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