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

申请号 CN202023342226.X 申请日 2020-12-31 公开(公告)号 CN214648267U 公开(公告)日 2021-11-09
申请人 星诺大气环境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庆; 马国理; 倪光耀;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碳 纳米管 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属于高 铁 客室 空调 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框组件、用于PM颗粒物粗效过滤的过滤组件、嵌入在固定框组件中的杀菌除尘模 块 、紧靠杀菌除尘模块安装的安全网、以及与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的电器盒组件;所述杀菌除尘模块包括杀菌除尘模块框体、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内杀菌组件、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内 负极板 ,所述负极板的材料为 碳纳米管 ;该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组件(1)、用于PM颗粒物粗效过滤的过滤组件(6)、嵌入在固定框组件(1)中的杀菌除尘模、紧靠杀菌除尘模块安装的安全网(5)、以及与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的电器盒组件;
所述杀菌除尘模块包括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内杀菌组件(3)、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内负极板(4),所述负极板(4)的材料为碳纳米管
所述杀菌除尘模块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电器盒组件包括主电器盒(8)、与主电器盒(8)电连接的第一电器盒(7)以及与主电器盒(8)电连接的第二电器盒(9);所述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和第二电器盒(9)分别与三个所述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3)包括杀菌框体、杀菌框体内设置的电极丝组件、电极丝组件上方设有的第二金属负极板和第一金属负极板,所述第二金属负极板和第一金属负极板电性连接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侧面杀菌触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板(4)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负极板(4)分别安装正极板上方,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4)均电性连接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侧面除尘触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安装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和第二电器盒(9)内均安装有供电模块(74)、与供电模块(74)电连接的用于升压的高压模块A(72)和高压模块B(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和第二电器盒(9)内均安装有两组高压模块A(72)和高压模块B(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模块A(72)和高压模块B(71)的负载电压为4700V。

说明书全文

一种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客室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高铁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首选方式,高铁动组上的空调系统,给旅客提供了舒服的乘车环境,空调中都设有杀菌PM2s除尘空气净化装置,一般位空调维修孔上方,并与空调总成进行固定,按气流方向,位于蒸发器上游,气流先经过空气过滤组件后进入杀菌过滤组件,完成悬浮颗粒物PM2.5的过滤,并实现杀菌、去除甲、TVOC等过滤功能,现有的杀菌过滤装置容易出现臭和拉弧现象,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以解决杀菌过滤系统容易出现臭氧和拉弧现象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包括固定框组件、用于PM 颗粒物粗效过滤的过滤组件、嵌入在固定框组件中的杀菌除尘模、紧靠杀菌除尘模块安装的安全网、以及与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的电器盒组件;
[0005] 所述杀菌除尘模块包括杀菌除尘模块框体、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内杀菌组件、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内负极板,所述负极板的材料为碳纳米管;
[0006] 所述杀菌除尘模块的数量为三个;
[0007] 所述电器盒组件包括主电器盒、与主电器盒电连接的第一电器盒以及与主电器盒电连接的第二电器盒;所述第一电器盒、主电器盒和第二电器盒分别与三个所述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杀菌组件包括杀菌框体、杀菌框体内设置的电极丝组件、电极丝组件上方设有的第二金属负极板和第一金属负极板,所述第二金属负极板和第一金属负极板电性连接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侧面杀菌触片上。
[0009] 优选的,所述负极板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负极板分别安装正极板上方,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电性连接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侧面除尘触片上。
[0010] 优选的,所述正极板安装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中。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器盒、主电器盒和第二电器盒内均安装有供电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用于升压的高压模块A和高压模块B。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器盒、主电器盒和第二电器盒内均安装有两组高压模块A和高压模块B。
[0013] 优选的,所述高压模块A和高压模块B的负载电压为4700V。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碳纳米管CNT技术,每小时处理空气量5000m³达到优秀空气标准;一方面装置设有安全网保护,自动保护功能,另一方面,因为碳纳米管的微小电流特性,系统不产生类等离子体装置的臭氧和拉弧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固定框组件;2、杀菌除尘模块框体;3、杀菌组件;4、负极板;5、安全网;6、过滤组件;7、第一电器盒;8、主电器盒;9、第二电器盒;71、高压模块B;72、高压模块A;73、供电螺钉;74、供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中所示的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包括固定框组件1、用于PM 颗粒物粗效过滤的过滤组件6、嵌入在固定框组件1中的杀菌除尘模块、紧靠杀菌除尘模块安装的安全网5、以及与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的电器盒组件;杀菌除尘模块包括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内杀菌组件3、安装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内负极板4,值得注意的是,负极板4的材料为碳纳米管;不产生类等离子体装置的臭氧和拉弧现象;
[0022] 本实施例中,负极板4设有四个,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杀菌的效果,四个负极板4分别安装正极板上方,正极板和负极板4均电性连接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侧面除尘触片上,正极板安装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中,杀菌组件3包括杀菌框体、杀菌框体内设置的电极丝组件、电极丝组件上方设有的第二金属负极板和第一金属负极板,第二金属负极板和第一金属负极板电性连接于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侧面杀菌触片上;
[00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杀菌除尘模块的数量为三个;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率;电器盒组件包括主电器盒8、与主电器盒8电连接的第一电器盒7以及与主电器盒8电连接的第二电器盒9;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和第二电器盒9分别与三个所述杀菌除尘模块电连接,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和第二电器盒9内均安装有供电模块74,供电模块74通过供电螺钉73固定,还包括与供电模块74电连接的用于升压的高压模块A72和高压模块B71,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和第二电器盒9内均安装有两组高压模块A72和高压模块B71,高压模块A72和高压模块B71的负载电压为4700V,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果。
[0024] 工作原理:该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首先把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第二电器盒9卡入到固定框组件1的槽体中,再把杀菌组件3、负极板4和安全网5按照顺序安装到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中,再把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安装到固定框组件1中,使用杀菌除尘模块框体2的触片与第一电器盒7、主电器盒8、第二电器盒9上的触片接触,打开主电器盒8上的电源开关,供电模块74开始通电,供电模块74通过供电螺钉73固定,在给高压模块A72、高压模块B71供电;高压模块A72、高压模块B71给杀菌除尘模块供电,本装置产生约4700V的高压电势场,具有高压电场的特性,但电流极小,为μA级,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和细菌受电场中的库仑力影响,产生随电力线方向的位移,汇聚到碳纳米管的负极板4上,沉降到底部;
完成空气过滤,由于细菌在高压电场下,被电子刺破细胞膜而瞬间死亡,该电场的杀菌能力等效于12000V直流高压电场的效能,VOC及甲醛气体经过碳纳米管高压电场时,因碳纳米管材料有电子发射特性,造成VOC和甲醛的化学键断裂,与空气中其他自由基结合成H2O和CO2等无害气体,车外空气经过PM粗效滤网再从碳纳米管CNT格栅装置杀菌后进入到客室中,过滤组件6可以拦截空气中PM10以上的颗粒物,絮状物、尘埃。
[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