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

申请号 CN202023021017.5 申请日 2020-12-15 公开(公告)号 CN214160054U 公开(公告)日 2021-09-10
申请人 格钛环保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中太;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 净化 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包括进气口、阻流板、喷淋头、喷淋管、反应室、极板、管道、收尘室、排气管、排 水 池,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反应室顶部,所述阻流板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所述阻流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喷淋管设置于所述阻流板下方的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喷淋头连通于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头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极板,所述反应室底部为漏斗状,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反应室底部和所述收尘室顶部,所述收尘室底部为漏斗状,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收尘室和所述排水池,本实用新型具有清除废气彻底、不产生尘烟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1)、阻流板(2)、喷淋头(31)、喷淋管(32)、反应室(4)、极板(5)、管道(6)、收尘室(7)、排气管(8)、排池(9),所述进气口(1)设置于所述反应室(4)顶部,所述阻流板(2)设置于所述反应室(4)内,所述阻流板(2)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喷淋管(32)设置于所述阻流板(2)下方的所述反应室(4)内,所述喷淋头(31)连通于所述喷淋管(32),所述喷淋头(31)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极板(5),所述极板(5)自上而下多层设置于所述反应室(4)内,所述反应室(4)底部为漏斗状,所述管道(6)连通所述反应室(4)底部和所述收尘室(7)顶部,所述收尘室(7)底部为漏斗状,所述排气管(8)连通所述收尘室(7)和所述排水池(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32)为高压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5)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自上而下层数在10‑30层,每层所述极板(5)的间距为300‑5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5)厚度为6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板(2)自上而下设置至少两个,所有所述阻流板(2)均设置有通孔。

说明书全文

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粉尘废气,烟气、氮化物(含酸废气)等废气目前采用前段喷淋、中和工艺进行治理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处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在废气处理时,由于进气速率调整时,会造成反应室内气流不稳,导致气流紊乱的情况,影响了反应室内废气净化的效率,另外反应室内的废气处理不够彻底,在处理后仍然有很多烟雾产生,废气被排出后造成污染大气,漂浮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危害人类的健康,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饲料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 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包括进气口、阻流板、喷淋头、喷淋管、反应室、极板、管道、收尘室、排气管、排池,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反应室顶部,所述阻流板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所述阻流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喷淋管设置于所述阻流板下方的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喷淋头连通于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头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极板,所述极板自上而下多层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反应室底部为漏斗状,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反应室底部和所述收尘室顶部,所述收尘室底部为漏斗状,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收尘室和所述排水池,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为高压水管,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极板设置于所述反应室内自上而下层数在10‑30层,每层所述极板的间距为300‑500毫米,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极板厚度为60毫米,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阻流板自上而下设置至少两个,所有所述阻流板均设置有通孔。
[0009]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极板的构造,废气每经过一层极板就完成一次净化过程,增强了废气净化效果。
[0011]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阻流板,保证了进气的流速稳定,避免了气流短路现象,提高了除烟效率。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3] 如图所示:
[0014] 1进气口,2阻流板,31喷淋头,32喷淋管,4反应室,5极板,6管道,7 收尘室,8排气管,9排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需要声明的是,以下内容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声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侧”、“底侧”、“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7] 实施例一:
[0018] 一种湿式立体蜂窝高压静电除尘除烟设备,包括进气口1、阻流板2、喷淋头31、喷淋管32、反应室4、极板5、管道6、收尘室7、排气管8、排水池9,进气口1设置于反应室4顶部,阻流板2设置于反应室4内,阻流板2自上而下设置至少两个,所有阻流板2均设置有通孔,在废气进入反应室4后,经过阻流板2后,产生均速气流,减少了气流的紊乱,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喷淋管 32为高压水管,喷淋管32设置于阻流板2下方的反应室4内,喷淋头31连通于喷淋管32,喷淋头31至少为两个,且喷淋头31水平方向错开,喷淋头31下方两侧均设置有极板5,极板5自上而下多层设置于反应室4内,极板5带有阳极阴极设置有阴极框架,阴极框架和阳极极板5进行连接固定,以保证在阴极振打时,保持良好的放电距离,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电强度要求,绝缘材料用 85电瓷,型号:7201,极板5是由厚度60mm的多个“Ω”形板条组成,根据应力模型分析,它在放电方向是不会发生变形的,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易发生变形,可以保持固定的距离,使其电场电压非常稳定,避免发生长期使用后除烟效率降低的现象,极板5设置于反应室内自上而下层数在10‑30层,每层极板5 的间距为300‑500毫米。当含烟废气每进过一层极板5时,极板5都对其进行一次“气流均布”作用,含烟气体每经过约300‑500毫米就进行一次“气流均布”作用,累计含烟废气进行了10~30次“气流均布”作用,反应室4内的气流更加稳定,当荷电的烟尘粒子到达极板5后就开始输送它所带的负电荷,然后由于感应作用,烟尘粒子有获得和极板相同的正电荷,并受到使它离开电极的斥力。另一方面,气体负离子流又不断的为烟尘提供负电荷,这使烟尘粒子又受到吸引力,烟尘经过10~30层极板5的拦截,有效降低二次扬烟,因此,可加大振打力度,避免极板5粘灰造成反电晕,因气流方向与极板5的特殊位置关系,振打时前面产生的二次扬烟被后面极板5吸附,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层极板5,根据分级处理原理,最后一层的极板5上的烟尘微乎其微。振打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室4外部,即使出现故障也可以不停机维修,提高工作效率,反应室4底部为漏斗状,管道6连通反应室4底部和收尘室7顶部,收尘室7底部为漏斗状,排气管8连通收尘室7和排水池9。
[0019]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容,在未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创造性的改进的前提下,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