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细粒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747438.1 申请日 2023-12-19 公开(公告)号 CN117696247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魏红港; 王晓明; 孙鹏健; 郝业飞; 彭欣苓; 吕沛超; 刘利敏;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细粒 铁 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包括: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施加恒直流电和/或减磁 电流 ,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第二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与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根据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向调整后的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施加恒直流电和/或减磁电流。本公开实现一边提精分选,一边解决磁束夹杂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微细粒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柱式精选机包括柱式铁矿精选筒和围绕在所述柱式铁矿精选筒的外周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线圈,所述通电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所述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所述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所述第二通电线圈为位于所述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所述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所述第二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
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并根据所述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二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所述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
其中,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所述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时,向所述待通电的线圈输入恒直流电;
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所述线圈中除去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线圈时,向所述待通电的线圈输入减磁电流,所述减磁电流为最大电流值随时间变化按照类正弦曲线依次不等幅衰减震荡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三通电线圈和第四通电线圈,所述第三通电线圈位于所述第二通电线圈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通电线圈之间间隔两个线圈,所述第四通电线圈为位于所述第三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三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所述第三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所述第四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
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四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三通电线圈,并根据所述第三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四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所述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磁电流在一秒钟内震荡衰减40次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电周期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的20倍,其中,所述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为所述减磁电流从所述最大电流值衰减至所述最大电流值的1%所经过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根据微细粒铁矿的矫顽HC的检测值确定,以使所述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所产生的磁场H为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10至16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线圈厚度的中心半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数量大于等于8个。
8.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9.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用于微细粒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矿选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柱式精选机已广泛应用在铁矿山选矿厂磨选流程的提铁降工艺段,对于保证铁矿选厂产出高品质铁精矿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电磁柱式精选机对于常规粒级(0.074mm占比约90%)铁矿精选效果较好。然而,随着铁矿石的深入广泛开采,越来越多微细粒嵌补的铁矿石进入磨选流程,为了实现微细粒磁铁矿和脉石的充分解离,铁矿选厂普遍采用细磨技术来减小磨矿细度,有的铁矿甚至要磨到‑0.023mm占比90%才能达到铁矿颗粒的单体解离。随着铁矿磨矿粒度变细,铁矿颗粒的矫顽和剩磁均逐渐增大,剩磁会导致大量微细粒铁矿颗粒团聚在一起形成磁束,磁束内机械夹杂大量微细粒的脉石和贫连生体,即使离开磁场磁束也不会消失,微细粒铁矿由于强剩磁吸引作用形成的磁束夹杂脉石和贫连生体,故而传统的电磁柱式精选机对微细粒铁矿提精效果变差。发明内容
[0003]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细粒铁矿由于强剩磁吸引作用形成的磁束夹杂脉石和贫连生体,对微细粒磁铁矿精选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 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所述电磁柱式精选机包括柱式铁矿精选筒和围绕在所述柱式铁矿精选筒的外周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线圈,所述通电控制方法包括: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所述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所述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所述第二通电线圈为位于所述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所述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所述第二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并根据所述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二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所述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所述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时,向所述待通电的线圈输入恒直流电;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所述线圈中除去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线圈时,向所述待通电的线圈输入减磁电流,所述减磁电流为最大电流值随时间变化按照类正弦曲线依次不等幅衰减震荡的电流。
[0005]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0006]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0007]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电磁柱式精选机筒体外侧线圈的通电控制方式进行改进,在设备线圈自上而下的通电过程中,实现一边提精分选,一边在分选过程中减小磁性颗粒的剩磁,进而可减小由团聚引起的磁束,达到减小机械夹杂的目的,使微细粒铁矿提精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附图说明
[000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 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1] 图3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和电流包络线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相邻线圈协同减磁通电示意图;
[0013] 图5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线圈设计示意图;
[0014] 图6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磁场强度图;
[0015] 图7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均匀磁场强度曲线图;
[0016] 图8为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0018] 电磁柱式精选机已广泛应用在铁矿山选矿厂磨选流程的提铁降硅工艺段,对于保证铁矿选厂产出高品质铁精矿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电磁柱式精选机对于常规粒级(0.074mm占比约90%)铁矿精选效果较好。然而,随着铁矿石的深入广泛开采,越来越多微细粒嵌补的铁矿石进入磨选流程,为了实现微细粒磁铁矿和脉石的充分解离,铁矿选厂普遍采用细磨技术来减小磨矿细度,有的铁矿甚至要磨到‑0.023mm占比90%才能达到铁矿颗粒的单体解离。随着铁矿磨矿粒度变细,铁矿颗粒的矫顽力和剩磁均逐渐增大,剩磁会导致大量微细粒铁矿颗粒团聚在一起形成磁束,磁束内机械夹杂大量微细粒的脉石和贫连生体,即使离开磁场磁束也不会消失,微细粒铁矿由于强剩磁吸引作用形成的磁束夹杂脉石和贫连生体,故而传统的电磁柱式精选机对微细粒铁矿提精效果变差。
[001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提精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通电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电磁柱式精选机的线圈设计,通过对不同位置的线圈施加不同电流以及实现特定的减磁式逻辑顺序,实现分选过程中铁矿剩磁的减少,达到减小机械夹杂,提升铁矿提精效果的目的。
[002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通电控制方法所施加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至少包括柱式铁矿精选筒10和围绕在柱式铁矿精选筒10的外周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线圈,通常情况下线圈的数量可根据筒体尺寸设置,图1中以8个线圈为例,从上到下分别为C1至C8。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多个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实际应当均为环绕筒体一周的环形线圈,图1仅示出了一种线圈的截面示意情况。应当了解的是,图1所示的图像为电磁柱式精选机的一种简单结构示意图,仅用于描述线圈与筒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工业环境下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结构。另外,电磁柱式精选机还应当至少包括用于分别对每个线圈的通电情况进行独立控制的多个PLC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PLC控制单元与线圈一一对应实现每个线圈的独立控制;另外,电磁柱式精选机还应当包括入料装置、出料装置、供电系统或其他实现电磁柱式精选机功能的必要装置或系统,其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进行配置实现,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说明。
[0021] 结合图1所示的线圈设置情况,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通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至少包括步骤S10和S20:
[0022] S10,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第二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第二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
[0023] S20,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并根据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二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
[0024] 实际上,本实施例的方法应当为一个持续且循环的方法,虽然图2示出了两个步骤,其实际上所表示的是在两个相邻的通电周期内对于需要进行通电的线圈进行调整时所使用的减磁式逻辑顺序,进而随着时间变化实现对通电线圈的调节,进而达到对铁矿的分选和减磁效果。也就是说,第m个通电周期可以是分选过程中的任意一个通电周期,第m+1个通电周期则为第m个周期的下一个周期。整个通电过程是连续且循环的,在循环过程中当前通电的线圈是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依次进行切换的;或者说,将第m个通电周期认定为当前通电周期,第m+1个通电周期则为需要进行通电的下一个周期,那么在当前通电周期通电完毕之后,将需要进行通电的下一个周期作为当前通电周期进行通电控制,而此时的需要进行通电的下一个通电周期中所对应的通电线圈,则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基于当前通电周期进行由上向下的顺序切换即可。
[0025] 具体地,在第m个通电周期内,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一个预设通电线圈组中主要包括两个相邻的线圈,通过向相邻的两个线圈进行同时通电可以形成具有均匀磁场强度的磁场,以达到对铁矿的剩磁进行良好的减磁效果,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第二通电线圈则为位于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但如果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即C8),则此时其对应的第二通电线圈则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即C1)。
[0026] 在第m+1个通电周期内,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并根据当前通电周期内重新确定的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其对应的第二通电线圈,形成第m+1个通电周期对应的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并向调整后的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实际上,相当于通电周期进入到下一个通电周期时,当前所需要进行通电的线圈以一个线圈为基准向下位移,则对应在筒体内形成的磁场也向下位移,分布于磁场中的铁矿则随着磁场的位置变化而移动,随着通电周期的不断变化,铁矿则在分选过程中实现从上到下的移动,完成分选。
[0027] 以图1所示的筒体外部设置自上而下的8个线圈C1至C8为例,在第1个通电周期,同时向线圈C1和C2通电,其中,线圈C1作为第一通电线圈,C2作为第二通电线圈;在第2个通电周期内,则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线圈C2作为第一通电线圈,线圈C3作为第二通电线圈实现通电;以此类推,在第3个通电周期内,同时向线圈C3和C4通电,直至第8个周期,此时线圈C8和C1通电,C8产生的磁场继续对靠近筒体底部的铁矿进行作用,而C1产生的磁场则开始对靠近筒体顶部的铁矿进行分选控制,作为上一次分选过程的完结和下一个分选过程的开始。
[0028] 在通过对线圈通电顺序的调控以实现分选的过程中,本实施例通过对不同位置的线圈进行不同的电流输入,进而实现在分选过程中减小磁性颗粒的剩磁的目的。具体地,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时,向待通电的线圈输入恒直流电;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线圈中除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线圈时,向待通电的线圈输入减磁电流,其中,减磁电流为最大电流值随时间变化按照类正弦曲线依次不等幅衰减震荡的电流。对应于图1所示的线圈情况来说,在需要向C1和C2通电时,则向其中输入恒定的直流电,在需要向C3至C8通电时,则输入具有不等幅衰减震荡特性的减磁电流,以使铁矿在具有变化强度的磁场中实现内部剩磁的减小。
[0029] 在本实施例中,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随时间变化按照类正弦曲线依次不等幅衰减震荡,如图3所示,其整个衰减震荡曲线沿着I=0对称分布,减磁电流的一个衰减震荡周期Tj则为减磁电流从最大电流值衰减到整个震荡曲线的最大电流的1%时所用的时间,当一个衰减震荡周期Tj结束时,继而又从最大电流值开始下一个相同的衰减震荡周期,依次循环直到该线圈通电周期结束。图4示出了减磁电流的电流包络曲线,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减磁电流的一个完整的不等幅震荡衰减周期内的电流极值连接在一起时所形成的包络曲线为直线型,第一个周期内的正向衰减曲线电流极值包络线为:
[0030]
[0031] 其中,Imax为减磁电流在一个不等幅震荡衰减周期内的最大电流值,Tj为衰减震荡周期,I用于表征第一个周期内的正向衰减曲线电流极值包络线的函数。进一步地,负向衰减曲线电流极值包络线与正向衰减曲线电流极值包络线对称,其余周期依次按照第一个周期平移类推。
[003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减磁效果,可限定1秒钟内减磁电流在一秒钟内震荡衰减40次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震荡衰减1次是指图3所示的减磁电流从一个电流波峰震荡至下一个电流波峰的过程,将一秒钟内的震荡衰减次数设定在40次以上,可以有效提升铁矿的减磁效果,其具体实现减磁电流每秒40次以上的震荡衰减的方式可以基于现有方式进行实现,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制。
[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完整不等幅震荡衰减周期内,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根据所分选的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检测值确定。为了更高效的减小铁矿颗粒剩磁,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所产生的磁场H为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10至16倍,在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需的磁场H的大小反推最大电流值Imax的值,以 以上的电磁精选机分选微细粒铁矿为例,对于‑0.045mm占比90%微细粒铁矿的最大电流值Imax优选4~7A,对于‑0.023mm占比90%微细粒铁矿的最大电流值Imax优选8~12A。
[0034] 在实际结合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对线圈进行通电控制时,每个通电周期的时长Td的设定可根据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Tj进行,优选设定每个线圈的通电周期的持续时间Td大于衰减震荡周期Tj的20倍,即Td>20*Tj,在一个通电周期内减磁电流的磁场对微细粒铁矿实现充分的剩磁削减作用。
[0035] 在实际实现时,为了提升分选和减磁效率,结合线圈数量的设计,可以同时在一个通电周期内向两组不同的预设通电组中的线圈进行同时通电,例如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在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进行通电时,还同时向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以使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所形成的第二磁场与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所形成的第一磁场具有相同的磁场均匀特性,并且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之间具有非磁场区域。
[0036] 具体地,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三通电线圈和第四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位于第二通电线圈下方且与第二通电线圈之间间隔两个线圈,第四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三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三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三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第四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四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三通电线圈,并根据第三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四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
[0037] 结合图1所示的线圈设置情况,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与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之间间隔两个线圈,例如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C1和C2时,则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C4和C5,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C2和C3时,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C5和C6,以此类推。因此,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Tz相当于4个通电周期Td,循环周期Tz内的通电顺序可以为(C1,C2,C5,C6)、(C2,C3,C6,C7)、(C3,C4,C7,C8)、(C1,C4,C5,C8),在分选过程中按照以上顺序循环往复通断电,经历两个循环周期即可在减磁的过程中完成铁矿自上而下的分选,如图4所示。
[0038] 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筒体外所设置的多个线圈之间是互相平行且具有一定间距设置的,在实际使用电磁柱式精选机时通过向筒体上方开口注入待精选铁矿,利用向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磁场实现铁矿的分选和减磁。为了实现均匀磁场以保证大量铁矿颗粒的同时高效减磁,本实施例设定相邻的两个线圈之间的间距l和线圈厚度中心半径r之间相同时,即l=r时,对相邻的两个线圈同时进行通电时可以实现均匀磁场的产生,对应的线圈设计示意图、磁场强度云图以及均匀磁场强度曲线图分别如图5至图7所示。
[0039] 需要注意的是,筒体外所设置的线圈数量优选设置8个或8个以上,尤其在一个通电周期中同时进行两组预设通电线圈组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在筒体内同时形成具有均匀磁场特性的两个分选减磁磁场,达到提升分选效率的目的。
[0040] 本实施例通过电磁柱式精选机特定的线圈配置情况结合通电控制方法,在设备线圈自上而下的通电过程中,实现一边提精分选,一边在分选过程中减小磁性颗粒的剩磁,进而可减小由团聚引起的磁束,达到减小机械夹杂的目的,使微细粒铁矿提精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0041]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安装于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控制设备、控制系统或控制平台中,其具体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和S22:
[0042] S21,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第二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第二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
[0043] S22,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并根据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二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时,向待通电的线圈输入恒直流电;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线圈中除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线圈时,向待通电的线圈输入减磁电流,减磁电流为最大电流值随时间变化按照类正弦曲线依次不等幅衰减震荡的电流。
[0044] 计算机程序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三通电线圈和第四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位于第二通电线圈下方且与第二通电线圈之间间隔两个线圈,第四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三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三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三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第四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四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三通电线圈,并根据第三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四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
[0045] 具体地,减磁电流在一秒钟内震荡衰减40次以上。
[0046] 具体地,每个通电周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的20倍,其中,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为减磁电流从最大电流值衰减至最大电流值的1%所经过的时间。
[0047] 具体地,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根据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检测值确定,以使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所产生的磁场H为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10至16倍。
[0048] 具体地,线圈的数量大于等于8个。
[0049] 本实施例通过电磁柱式精选机特定的线圈配置情况结合通电控制方法,在设备线圈自上而下的通电过程中,实现一边提精分选,一边在分选过程中减小磁性颗粒的剩磁,进而可减小由团聚引起的磁束,达到减小机械夹杂的目的,使微细粒铁矿提精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0050] 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可以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电磁柱式精选机的控制设备、控制系统或控制平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至少包括存储器100和处理器200,存储器10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0在执行存储器100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步骤如下S31和S32:
[0051] S31,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一通电线圈和第二通电线圈,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第二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一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一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一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第二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
[0052] S32,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二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一通电线圈,并根据第一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二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第一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时,向待通电的线圈输入恒直流电;在待通电的线圈为所有线圈中除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外的其他任意一个线圈时,向待通电的线圈输入减磁电流,减磁电流为最大电流值随时间变化按照类正弦曲线依次不等幅衰减震荡的电流。
[0053] 处理器还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如下计算机程序:在第m个通电周期中,向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其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包括第三通电线圈和第四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位于第二通电线圈下方且与第二通电线圈之间间隔两个线圈,第四通电线圈为位于第三通电线圈下方并且与第三通电线圈相邻的线圈,在第三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下方的线圈时,第四通电线圈为所有线圈中位于最上方的线圈;在第m+1个通电周期中,按照预设减磁式逻辑顺序,将第m个通电周期中的第四通电线圈作为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三通电线圈,并根据第三通电线圈确定当前通电周期中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第四通电线圈,并向调整后的第二预设通电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同时进行通电。
[0054] 具体地,减磁电流在一秒钟内震荡衰减40次以上。
[0055] 具体地,每个通电周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的20倍,其中,减磁电流的衰减震荡周期为减磁电流从最大电流值衰减至最大电流值的1%所经过的时间。
[0056] 具体地,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根据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检测值确定,以使减磁电流的最大电流值所产生的磁场H为微细粒铁矿的矫顽力Hc的10至16倍。
[0057] 具体地,线圈的数量大于等于8个。
[0058] 本实施例通过电磁柱式精选机特定的线圈配置情况结合通电控制方法,在设备线圈自上而下的通电过程中,实现一边提精分选,一边在分选过程中减小磁性颗粒的剩磁,进而可减小由团聚引起的磁束,达到减小机械夹杂的目的,使微细粒铁矿提精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005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