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给矿离心选矿机

申请号 CN85103000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公告)号 CN85103000B 公开(公告)日 1987-12-23
申请人 云南省锡业公司研究所; 发明人 李存谦; 沈怀立; 陈丽华; 袁树云; 张铁铮; 李仁和; 王瑞芳; 伍碧芳;
摘要 一种适用 锡 、钨 矿石 以及其它矿石选别的周边给矿离心选矿机,其技术特征为周边给矿,侧边添加洗涤 水 。即矿浆从给矿器的整个圆周边给入到转鼓的小头端;与此同时在转鼓内壁一侧顺矿浆流动方向沿转鼓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给入适量的洗涤水。用本 发明 对一个锡品位为0.152%,小于5微米产率占67%的堆存老 尾矿 矿泥试料与 现有技术 作了对比试验,本发明单机一次作业获得的技术指标为:精矿品位2.027%,回收率60.43%,富集比13.34,达到了现有技术使用四次作业的技术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二化硫处理铬污的工艺方法,主要流程包括:铬污水与二氧化硫通过射流连续进入反应塔,反应完毕后加生成沉淀Cr(OH)3↓,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硫气体由二氧化硫储存瓶提供,在进入反应塔时有一定的压,反应塔(4)内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流出反应塔的混合液体与碱混合后再进入封闭的混合槽(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反应塔(4)的二氧化硫气体压力控制在0.1atm(表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槽(5)与反应塔(4)相连通,在混合槽(5)侧壁距其底部1米处有一排水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塔(4)内的液面至塔底的高度保持在0.5~0.8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料比SO2:Cr+6为1.9~2.8∶1。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二化硫处理铬污的工艺方法

[0001] 本发明属IPC的CO2F1/00,即水、废水或污水的处理,涉及一种用二氧化硫处理镀铬污水方法的改进。
[0002] 用氧化还原法处理镀铬污水是诸多处理镀铬污水的方法之一。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用二氧化硫处理镀铬污水的基本原理是,用二氧化硫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再加提高废水的PH,使三价铬生成Cr(OH)3↓,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0003] SO2+H2O→H2SO3                       (1)
[0004] H2Cr2O7+3H2SO3→Cr2(SO4)3+4H2O(2)
[0005] 2H2CrO4+3H2SO3→Cr2(SO4)3+5H2O (3)
[0006] Cr+3+3OH-→Cr(OH)3↓                  (4)
[0007] 用二氧化硫法处理镀铬污水与其他方法相比较,一次性投资少,操作简单。但目前用二氧化硫处理镀铬污水地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物二氧化硫经硫磺在燃烧炉中燃烧提供,容易产生部分泄漏;由于工艺设计的不合理使氧化还原反应不完全;反应后的污水在流入敞开的混合槽之后再加碱反应,故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溢出,这些现象不但不利于操作工人健康,而且再次污染环境,二氧化硫的消耗大,故推广使用二氧化硫法受到一定限制。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二氧化硫处理镀铬污水的新工艺,克服现有工艺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0009] 改进方案在于,为保证加二氧化硫时没有溢出,用一个储存二氧化硫的瓶提供二氧化硫气体。工作时,调节钢瓶的减压、流量计,使二氧化硫在一定的压下通过射流与铬污水混合进入反应塔内,开始前述的反应(1)、(2)、(3)。反应塔内有一定的液面高度,该高度由与之相通的封闭式加碱混合槽的液面保证,混合槽的侧壁有一排液口,当混合槽内的液面到达排液口时,混合液便连续不断排排出。反应塔内的液面至塔底的高度以0.5米~0.8米为宜,混合槽的液面高度为1米。为保证使二氧化硫全部反应,在污水流出反应塔的同时,加碱后再使其进入封闭的混合槽。
[0010] 本发明的优点是:反应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硫气体溢出,不产生二次污染,反应前不需调整铬污水的PH值,反应速度快,约为5~10分钟,二氧化硫的投入量低,Cr+6∶SO2=1∶1.9~2.8,操作管理简便。
[0011]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12] 图中,(1)是铬污水集水池,(2)是水泵,(3)是射流泵,(4)是反应塔,(5)是混合槽,(6)是混合槽的出水口。A为进铬污水,B为进二氧化硫气体,C为进碱液,D为从混合槽排水。处理污水时,开启泵,调节二氧化硫钢瓶的调节阀和流量计,铬污水经过射流泵与二氧化硫气体混合进入反应塔内。二氧化硫的压力控制在表压0.1atm。反应塔的液面与塔底的高度α为0.8米,混合槽内的液体高度为h=1米,反应塔内的液面与混合槽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加碱在混合液流出反应塔、进入混合槽之前进行,与碱混合的液体进入混合槽,达到1米高度时从排水口排出。表1所示为本方案的投料比(SO2∶Cr+6)与现有技术的比较值,表2所示为在处理能力相同时,本方案的处理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值;表3所示为本方案的处理效果。
[0013] 表1
[0014]
[0015] 表2:
[0016]
[0017] 表3:
[0018]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