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397947.6 申请日 2020-05-12 公开(公告)号 CN111617878B 公开(公告)日 2021-11-16
申请人 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家勇; 季光明; 杨健; 胡芳; 吴国和; 程润喜;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连续 流化床 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包括:打散装置,其设置在床体筛板上方;集杂装置,其由所述床体筛板内凹形成,且设置在所述打散装置沿物料输送方向上的近末端处的布 风 锥体中,所述集杂装置为可开合的类锥斗式结构;清杂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进气管的最低点处,所述清杂装置为可开合的管式结构。本发明具有快速清除杂物,实现连续化、稳定化、高效化烘干物料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散装置(1),其设置在床体筛板(2)上方,且为回转链式耙齿结构,所述床体筛板(2)下方为布锥体(4),所述布风锥体(4)分为多段,多段互不相通,每段所述布风锥体(4)均连接有进气管(6);
集杂装置(3),其由所述床体筛板(2)内凹形成,且设置在所述打散装置(1)沿物料输送方向上的近末端处的布风锥体(4)中,所述集杂装置(3)为可开合的类锥斗式结构;
清杂装置(5),其连接在所述进气管(6)的最低点处,该进气管(6)与设置所述集杂装置(3)的所述布风锥体(4)连通,所述清杂装置(5)为可开合的管式结构;
所述集杂装置(3)包括集杂腔和气动多孔闸板,所述集杂腔为多孔的类锥斗式结构,所述气动多孔闸板阀设置在所述集杂腔的下部控制所述集杂腔的开合;
所述集杂腔包括多孔斜板(31)、多孔垂直板(32),所述多孔斜板(31)和所述多孔垂直板(32)相对设置,所述多孔斜板(31)和所述多孔垂直板(32)的两侧焊接在所述布风锥体(4)的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斜板(31)的倾斜度为45~60°。
3.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杂腔上端宽度为20~30cm、下端宽度为10~2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闸板阀包括多孔阀板(33)和带动所述多孔阀板(33)开合的气动组件(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34)包括支架(341)、气缸(342)、气缸推板(343)、限位螺栓(344)、圆弧杆(345)、一对滚动轴承(346),所述气缸(342)固定在所述支架(341)上,且位于所述布风锥体(4)的外侧,所述气缸(342)活塞杆的末端连接所述气缸推板(343),所述圆弧杆(345)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动轴承(346)、下端设置弧形限位槽(347),所述气缸推板(343)开孔,通过所述限位螺栓(344)卡接在所述弧形限位槽(347)内,一对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布风锥体(4)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杂装置(5)包括出杂管(51)、气动闸板阀(52)、检修(53),所述出杂管(51)上端与所述进气管(6)的最低点处连通、下端设置检修门(53),所述检修门(53)通过铰链连接,手轮紧,所述气动闸板阀(52)设置在所述出杂管(5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呈类U形结构,所述出杂管(51)连接在所述进气管(6)弯头段的底部,所述出杂管(51)的倾斜角度为30~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容器(7),其设置在所述清杂装置(5)出杂位置的正下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防堵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酒糟低温烘干领域中常用到大型流化床,由床体筛板下方鼓将床体筛板上的酒糟物料吹起形成近似“流态化”状态,通过将筛板下方鼓风区域分隔成多室可以达到多级控温控湿。
[0003] 因酒糟中常掺杂有石子、屑、塑料等杂物(尺寸为0.5~5cm不等),这些密度或体积较大的杂物难以被吹起,随着烘干设备的连续运行,其会在床体筛板上累积,堵塞出风孔,造成筛板局部鼓风困难,物料难以流态化。尤其是流化床前端,物料因湿度大、粘性大、易结团,常与杂物粘连形成较大、较厚的“杂物区”,最终形成局部死床,显著降低系统运行流畅性、干燥产能和热能利用率,并可能因死区物料持续受热变干而导致起火,具有较大安全隐患。
[0004] 为保证产品质量及降低成本,现一般在床体前端设置打散装置,将前端高湿、高粘物料及杂物充分刮动、打散,防止其堆积,促进物料流化,此种方法有效避免了床体前端物料粘性大易死床情况发生。但存在一个问题:杂物只能被打散装置刮至床体中段聚集,设备生产过程中因高温热气流、物料沸腾流化等因素,工人无法将杂物有效移出,物料在此区域难以流化,也会影响物料向后端运行,长时间生产导致杂物区域逐渐扩大,降低干燥产能及效率,也存在一定火灾隐患。为解决该问题,通常会在生产一定时间(如24~48h)后停机,仅保持鼓风机开启持续鼓入自然风进行床体强制冷却后,才可人工进入床体内部清理杂物,待清理结束后,再进行床体升温、生产。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影响了烘干系统产能,还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损耗。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通过打散装置、集杂装置、清杂装置的配合,可在连续烘干过程中有效分离物料与杂物,防止杂物堵塞床层,提高生产效率。
[0007]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包括:
[0008] 打散装置,其设置在床体筛板上方,且为回转链式耙齿结构,所述打散装置作用是将粘结物料打散,推动物料、杂物向后端运行,防止在前端大量堆积,所述床体筛板下方为布风锥体,所述布风锥体分为多段,各段互不相通,每段所述布风锥体均连接有进气管;
[0009] 集杂装置,其由所述床体筛板内凹形成,且设置在所述打散装置沿物料输送方向上的近末端处的布风锥体中,所述集杂装置为可开合的类锥斗式结构;
[0010] 清杂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进气管的最低点处,该进气管与设置所述集杂装置的所述布风锥体连通,所述清杂装置为可开合的管式结构。
[0011] 优选的是,所述集杂装置包括集杂腔和气动多孔闸板,所述集杂腔为多孔的类锥斗式结构,所述气动多孔闸板阀设置在所述集杂腔的下部控制所述集杂腔的开合。
[0012] 优选的是,所述集杂腔包括多孔斜板、多孔垂直板,所述多孔斜板和所述多孔垂直板相对设置,所述多孔斜板和所述多孔垂直板的两侧焊接在所述布风锥体的内壁上。
[0013] 优选的是,所述多孔斜板的倾斜度为45~60°。
[0014] 优选的是,所述集杂腔上端宽度为20~30cm、下端宽度为10~20cm。
[0015] 优选的是,所述气动闸板阀包括多孔阀板和带动所述多孔阀板开合的气动组件。
[0016] 优选的是,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支架气缸、气缸推板、限位螺栓、圆弧杆、一对滚动轴承,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布风锥体的外侧,所述气缸活塞杆的末端连接所述气缸推板,所述圆弧杆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动轴承、下端设置弧形限位槽,所述气缸推板开孔,通过所述限位螺栓卡接在所述弧形限位槽内,一对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布风锥体两侧。
[0017] 优选的是,所述清杂装置包括出杂管、气动闸板阀、检修,所述出杂管上端与所述进气管的最低点处连通、下端设置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通过铰链连接,手轮紧,所述气动闸板阀设置在所述出杂管上。
[0018] 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呈类U形结构,所述出杂管连接在所述进气管弯头段的底部,所述出杂管的倾斜角度为30~60°。
[0019] 优选的是,所述清杂装置还包括:收集容器,其设置在所述清杂装置出杂位置的正下方。
[0020]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配套在流化床内的打散装置,在床体打散末端引入锥斗式筛板结构,通过其与打散装置的配合,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有效分离物料与杂物,防止杂物堵塞床层,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设有一道气动多孔闸板阀、一道气动闸板阀、快开清理口及杂物收集装置,可在非停机条件下清理杂物,实现烘干设备的连续运转。
[0021]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集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清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方”、“下方”、“近末端处”、“最低点”、“下部”、“垂直”、“外侧”、“末端”、“上端”、“下端”、“正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流化床烘干过程的除杂装置,包括:
[0028] 打散装置1,其设置在床体筛板2上方,且为回转链式耙齿结构,用于打散和推进打散装置1前端物料的移动,所述床体筛板2下方为布风锥体4,所述布风锥体4分为多段,各段互不相通,每段所述布风锥体4均连接有进气管6;
[0029] 集杂装置3,其由所述床体筛板2内凹形成,且设置在所述打散装置1沿物料输送方向上的近末端处的布风锥体4中,所述集杂装置3为可开合的类锥斗式结构,在床体筛板2上形成一个内凹的凹槽,用于容纳打散装置1刮来的未形成流态化的物料和杂物,杂物堆积到一定时间后,打开集杂装置3对杂物进行清理;
[0030] 清杂装置5,其连接在所述进气管6的最低点处,该进气管6与设置所述集杂装置3的所述布风锥体4连通,所述清杂装置5为可开合的管式结构,使得杂物从集杂装置3中排出以后进入布风锥体4,再进入进气管6后,在鼓风及重力共同作用下可在进气管6最低点排出至清杂装置5中。
[003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打散装置1、集杂装置3和清杂装置5,使得前端湿物料及杂物充分刮动、打散,床体前端的物料被打散装置1刮至打散装置1的末端,流态化的烘干物料被吹起向后端运行,颗粒较大较重的杂物及部分未流态化物料聚集在集杂装置3中,通过打散装置1上耙齿的刮料作用可控制集杂装置3物料堆积高度,配合集杂装置3多孔板的鼓风作用,可将物料干燥及流态化,实现集杂装置3内少积料、不积料。
[0032] 当集杂装置3中积累一定量的杂物后,打开集杂装置3和清杂装置5,杂物落入进气管6再进入清杂装置5,集杂装置3中的高密度杂物排出后,集杂装置3的锥斗内剩余料层阻力瞬间减小,进入集杂装置3的大部分酒糟积料经鼓风分离重新吹入沸腾室8,可减少杂物中酒糟物料的二次遴选。接着关闭集杂装置3,杂物继续从清杂装置5的出口处排出流化床,而后关闭检修门完成一次除杂过程。当杂物再次积累一定时间后,再循环上述除杂过程。
[0033]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集杂装置3包括集杂腔和气动多孔闸板阀,所述集杂腔为多孔的类锥斗式结构,多孔的结构有利于腔内物料干燥、流态化,所述气动多孔闸板阀设置在所述集杂腔的下部控制所述集杂腔的开合,打开气动多孔闸板阀,便可排出积累在集杂腔中的杂物。
[0034]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杂腔包括多孔斜板31、多孔垂直板32,所述多孔斜板31和所述多孔垂直板32相对设置,所述多孔斜板31和所述多孔垂直板32的两侧焊接在所述布风锥体4的内壁上,多孔斜板31设置在靠近床体前端的一侧,有利于流态化物料向后端运动,多孔垂直板32设置在远离床体前端的一侧,使杂物不易被吹出集杂腔进入床体筛板2后端,也可促进集杂腔内物料向多孔斜板31移动并被吹起,防止腔内形成死区。
[0035]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孔斜板31的倾斜角度为45~60°,倾斜度适中,减小集杂腔上端开口的宽度,提高落入集杂腔的物质中的杂物量占比。
[0036]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杂腔上端宽度为20~30cm、下端宽度为10~20cm,使得集杂腔有合适的空间容纳杂物或未流态化的物料。
[0037]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动闸板阀包括多孔阀板33和带动所述多孔阀板33开合的气动组件34,气动组件34控制多孔阀板33的开合,在需要排除集杂腔内积累的杂物时,启动气动组件34,使其打开多孔阀板33,集杂腔中的杂物落下进入进气管6,排出杂物。
[0038]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动组件34包括支架341、气缸342、气缸推板343、限位螺栓344、圆弧杆345、一对滚动轴承346,所述气缸342固定在所述布风锥体4的外侧,所述气缸342活塞杆的末端连接所述气缸推板343,所述圆弧杆345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动轴承346、下端设置弧形限位槽347,所述气缸推板343通过所述限位螺栓344卡接在所述弧形限位槽347内,气缸342的活塞杆伸缩,带动圆弧杆345运动,圆弧杆345带动滚动轴承346转动,滚动轴承346带动多孔阀板33转动,通过气缸342的伸缩,控制多孔阀板33的开合,起到打开和关闭集杂装置3的作用。
[0039]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清杂装置5包括出杂管51、气动闸板阀52、检修门53,所述出杂管51上端与所述进气管6的最低点处连通、下端设置检修门53,所述检修门53通过铰链连接,手轮锁紧,内衬胶密封条,所述气动闸板阀52设置在所述出杂管
51上,其与所述多孔阀板33同步开闭,杂物进入进气管6后,在最低点处进入出杂管51,当关闭气动闸板阀52后,床内热气与出杂管51内杂物完全隔离,打开检修门53,杂物排出。
[0040]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6呈类U形结构,可防止杂物回流入进气管6,所述出杂管51连接在所述进气管6弯头段的底部,所述出杂管51的倾斜角度为30~60°,方便排出杂物。
[0041] 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杂装置5还包括:收集容器7,其设置在所述清杂装置5出杂的正下方,接住出杂管51排出的杂物。
[0042]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