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樱属瘿螨的防治方法 CN202411429347.8 2024-10-14 CN118923407B 2024-12-31 郑伟; 王艳青; 徐晓丹
发明公开了一种樱属瘿螨的防治方法,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从樱属树木上切取瘿瘤,利用冷冻扫描电镜扫描瘿瘤;提取瘿瘤的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线粒体COI基因;如扫描出瘿螨的前足羽状爪分支为4对,且所测COI基因序列与梅下毛瘿螨的COI基因一致率最高,但又低于90%,则樱属树木上的瘿瘤组织存在樱下毛瘿螨;如樱属树木上的瘿瘤组织存在樱下毛瘿螨,则在樱属树木的瘿瘤位置上包裹不透明胶布,穿过不透明胶布向瘿瘤中部注射药剂;注射完毕后,继续包裹胶布使瘿瘤位置形成密闭的黑暗空间。本发明不仅可以准确鉴定引发樱属树木瘿瘤的新虫害,还可进行无害防治,防止樱桃、樱花的树势衰退、死亡,避免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 一种制备含植物生长素的肥料的方法及其制得的肥料 CN202411377337.4 2024-09-30 CN119191885A 2024-12-27 颜庆应; 邱智敏; 徐婉; 周庄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含植物生长素的肥料的方法及其制得的肥料,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向用于喂养昆虫幼虫的基础饲料中添加乙烯类聚合物,得到复合饲料;使用所述复合饲料饲喂所述昆虫幼虫;收集所述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利用所述排泄物得到所述肥料。本发明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环保性好的优点。
3 一种大棚蚯蚓养殖自动摊料装置及其摊料方法 CN202411554953.2 2024-11-04 CN119190898A 2024-12-27 蒋贤荣; 阳进; 顾静杰; 阳红光; 乐军峰; 胡世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蚯蚓养殖自动摊料装置及其摊料方法,具体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包括:Z形支撑板,所述Z形支撑板竖板的前侧连接有固定座和分料罐,所述分料罐的内部设置有分料机构,所述分料罐的底部环向开设有三个排料孔,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八个第一刮板顺时针旋转,第一刮板顺时针刮料的过程中,粪料堆积在第一刮板的迎料面,此时通过两个第一达驱动皮带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皮带上方的第二刮板顺时针转动,方便将堆积在第一刮板迎料面的粪料从上往下刮动,并随着第一刮板持续旋转,方便将粪料均匀快速的穿过三个排料孔排出,最后通过两个第二传送皮带和第三传送皮带进行摊料,避免粪料堆积,达到了快速自动均匀给料的效果。
4 一种提高腰带长体茧蜂繁殖效率的方法 CN202411645947.8 2024-11-18 CN119184040A 2024-12-27 米倩倩; 胡建
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腰带长体茧蜂繁殖效率的方法,属于昆虫繁殖技术领域。该方法为使用腰带长体茧蜂羽化后5日龄、6日龄和7日龄没有产卵经验的雌蜂,寄生3龄末亚洲玉米螟幼虫。显著提高了腰带长体茧蜂的寄生率,羽化子代数量和雌蜂数量。本发明在小空间范围内进行,增加了腰带长体茧蜂与寄主相遇的概率,缩减了腰带长体茧蜂搜寻寄主的时间,提高了寄生蜂的寄生率。本发明对于室内使用亚洲玉米螟幼虫高效地繁殖腰带长体茧蜂,指导田间释放腰带长体茧蜂有重要意义。
5 适用于南方小花蝽饲养及捕食功能反应测定的装置及方法 CN202411566073.7 2024-11-05 CN119184039A 2024-12-27 张晓明; 杨念; 韩鹏; 张金龙; 杜禄毅; 孔娇; 赵帅; 陈国华
发明属于昆虫饲养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南方小花蝽饲养及捕食功能反应测定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卵孵化室、若虫饲养室和成虫饲养室,所述卵孵化室、若虫饲养室、成虫饲养室分别通过第一塑料通道和第二塑料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一塑料通道和第二塑料通道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塑料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塑料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滤网。本发明操作简单,便于观察、方便更换猎物、便于收集、减少种内互残,还可以对昆虫的捕食寄生功能进行测定。
6 一种储粮昆虫运动行为观测装置 CN201910454367.3 2019-05-29 CN110074065B 2024-12-27 阎磊; 马宏琳; 王殿轩; 王艳艳; 马晓辉
发明涉及一种储粮昆虫运动行为观测装置,包括观察盒和十字滑台,十字滑台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纵向轨道,纵向轨道上导向移动装配有横向轨道,储粮昆虫运动行为观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将观察盒分隔成多个沿横向或纵向并列布置的观察区的隔板,横向轨道上导向移动装配有移动座,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对应观察区内昆虫运动行为的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横向轨道和移动座的移动可以将图像采集装置移动至任意观察区的任意位置,从而观察对应观察区内的昆虫运动行为,隔板将观察盒分隔成多个观察区,多个观察区的合理利用,可以考量不同因素对昆虫运动行为的不同影响。
7 间作不同熟期感虫大豆品种养殖豆天蛾并收获豆荚的方法 CN202410631759.3 2024-05-21 CN118415050B 2024-12-24 邢光南; 杨龙威; 盖钧镒; 刘楠
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作不同熟期感虫大豆品种养殖豆天蛾并收获豆荚的方法,是在网室内或田间间作不同熟期、感虫性的大豆,当早熟菜用大豆品种发育到R1‑R5期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才发育到V5‑R2期,将豆天蛾虫卵装在护卵袋或卵条中,当豆天蛾幼虫孵化4‑6天后,豆天蛾幼虫释放后自由取食,低龄幼虫优先在孵化位置晚熟感虫大豆植株上取食。当长到4‑5龄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的叶片已经被取食殆尽,大多数豆天蛾幼虫将逐渐转移到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植株上继续取食叶片。此时,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的豆荚基本已经完全发育,但叶片仍能光合作用且能被4‑5龄豆天蛾幼虫取食,幼虫生长发育几乎不受后期食物条件的影响,因此能实现养殖豆天蛾的同时收获青豆荚或大豆籽粒。
8 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的方法 CN202111303345.0 2021-11-05 CN114051976B 2024-12-24 韩岚岚; 许玲; 谢桂林; 樊东; 李海涛; 赵奎军; 张傲楠; 邓士群; 周文静; 吴冬雪; 窦楠
一种验证东亚小花蝽胁迫影响大豆蚜体内内源物质活的方法,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果:经过东亚小花蝽胁迫的1‑4龄大豆蚜与没有受到胁迫的对照组相同龄期大豆蚜相比,体内乙酰胆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显著提升,且一龄时达到最大值。受到胁迫的3‑5龄大豆蚜,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低于处理组,而1‑2龄受胁迫的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二龄时比活力达到最大值。受到胁迫的1‑4龄大豆蚜的总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受到胁迫的末龄大豆蚜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东亚小花蝽胁迫对低龄期大豆蚜体内各种生化物质含量影响明显,而对末龄大豆蚜的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影响不大。
9 一种用于缩小家蚕蛾翅面积的siRNA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1502164.4 2024-10-25 CN119162182A 2024-12-20 时连根; 刘雪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缩小家蚕蛾翅面积的siRNA制备方法和应用。提取家蚕脂肪体中总RNA,逆转录获得第1链cDNA;以其为模板进行扩增获得家蚕Kurtz cD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酶切后将DNA片段连接载体获得pFLAG‑BmKurtz;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反应模板;将反应模板与混合溶液混合反应并进一步处理,得到BmKurtz siRNA;将BmKurtz siRNA注射入化蛹的家蚕蛹腹部,化蛾后的蚕蛾翅面积缩小。本发明通过调控家蚕代谢实现,没有改变家蚕遗传特性,极大地促进了家蚕的物质与能量代谢机制、调控家蚕生理机能等研究。
10 一种蜱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202411598913.8 2024-11-11 CN119157107A 2024-12-20 赵建国; 黎明成
发明涉及蜱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蜱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包括海绵圈,所述海绵圈的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海绵圈上对称设置有收卷箱,两个所述导轨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海绵圈的底面设置有贴合结构,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分离结构,两个所述收卷箱的内侧壁均转动安装有转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分离结构,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蜱虫所在位置灵活调整工具插入的位置,对蜱虫进行精确的操作,提高了操作的精度,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开口直接敞开蜱虫逃窜的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对分离结构的开启、关闭与移动,无需复杂的步骤。
11 一种利用野生桑养殖蓖麻蚕繁育赤眼蜂的方法 CN202411543243.X 2024-10-31 CN119157106A 2024-12-20 臧连生; 李天昊; 薛吉智
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野生桑养殖蓖麻蚕繁育赤眼蜂的方法,步骤有:1,养殖蓖麻蚕;1.1,马桑叶准备;1.2,蓖麻蚕饲喂及收集幼虫粪沙;1.3,粪沙提取液及浸泡液准备;1.4,取蓖麻蚕卵经粪沙水浸泡液处理及晾干,作为寄主卵备用;2,取寄主卵进行赤眼蜂接蜂,得到寄生卵及培养,获得子代赤眼蜂;2.2,赤眼蜂扩繁将赤眼蜂种群增殖。本发明旨在搭建“马桑叶‑蓖麻蚕‑赤眼蜂”的新型繁育技术链条,一是,有效利用量大及成本低廉的马桑资源,降低蓖麻蚕繁育成本,进而使多种赤眼蜂得以规模化繁育;二是,有效利用马桑含有的有毒物质,增强蓖麻蚕抗病性及为寄主卵消毒,为后续繁蜂提供优质寄主卵,进而提高多种赤眼蜂的繁育品质。
12 降低虻转化餐厨垃圾工艺中虫沙盐含量的方法 CN202411013049.0 2024-07-26 CN119157104A 2024-12-20 袁增伟; 汪瑜; 柳博; 李春星
申请提供一种降低虻转化餐厨垃圾工艺中虫沙盐含量的方法,其通过分批投喂的方式,将餐厨垃圾分批按照不同投喂比例喂养供给不同生长阶段的黑水虻幼虫,配合每次投喂餐厨垃圾前对幼虫和虫沙的分离操作,能够有效避免因转化不完全、浓缩效应等原因造成的虫沙盐分含量过高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能提升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效率和幼虫收获量。本申请通过分批投喂的饲喂策略,能够将黑水虻转化过程中转移到虫沙中的盐含量降低43%,同时将转化结束时黑水虻幼虫的收获量提升69%。
13 三笼嗅觉仪及蚊虫嗅觉选择偏好性实验方法 CN202411226770.8 2024-09-03 CN119157068A 2024-12-20 邓胜群; 王林敏; 张海婷; 卢宏正; 王存琛; 张炜娴
一种三笼嗅觉仪及蚊虫嗅觉选择偏好性实验方法,三笼嗅觉仪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侧笼、中间笼和第二侧笼,所述中间笼的一侧通过管路与第一侧笼连通,另一侧通过管路与第二侧笼;所述第一侧笼通过管路与一第一测试小鼠容纳器连通;所述第二侧笼通过管路与一第二测试小鼠容纳器连通,所述,所述第一测试小鼠容纳器和第二测试小鼠容纳器分别通过一管路与一供气装置连通;中间笼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本发明的实验装置灵活性较高,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拆卸、组装和改造等。在实验过程中,可直观的看到实验结果,对蚊虫的计数结果可靠性高,实验易操作、可重复,结果准确性高。
14 一种养殖业废弃物制备藤本用生物基质肥料的产线及方法 CN202410594139.7 2024-05-14 CN118495999B 2024-12-20 李朝灿; 向华; 李小炜; 申锡坤
发明涉及生物机制肥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养殖业废弃物制备藤本用微生物基质肥料的产线及方法,该制作产线包括饲喂箱、养育机构、发酵箱、组合成型箱以及漏液杆;操作人员将牲畜放入饲喂箱内后,利用养殖期间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发酵,之后利用固态发酵物辅助养育机构内蚯蚓土肥的制备,最后将发酵物,蚯蚓土肥以及部分树木灰等混合搅拌,继续发酵成用于种植藤本植物的肥料;该产线结构简单,有效利用养殖业中的生产废弃物产生的发酵物的不同状态辅助生物基质肥料的成型,同时还不会影响其他经济产物的生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性,有益于设备的推广以及使用。
15 基于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产养殖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CN202411122744.0 2024-08-15 CN119143293A 2024-12-17 孙诤; 宋立民; 姜巨峰; 叶天乙
申请涉及产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水产养殖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育耐受高污染条件的微藻株;步骤二、构建微藻和菌藻团综合处理系统;步骤三、将尾水引入藻类塘,通过微藻吸收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净化水体;步骤四、将净化后的藻水直接排放至沉淀池;步骤五、收集尾水处理后形成的固形废弃物,并与微藻水混合;步骤六、构建蚯蚓堆肥处理系统;步骤七、将预处理后的固形废弃物投放到蚯蚓堆肥床,由蚯蚓分解有机废弃物,产生蚯蚓粪。本发明不仅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消耗,还降低了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显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6 一种模拟昆虫田间飞行环境的试验系统 CN202311710786.1 2023-12-13 CN117730827B 2024-12-17 门兴元; 李丽莉; 吕素洪; 崔洪莹; 郭文秀; 宋莹莹; 于毅; 孙廷林
发明涉及昆虫飞行研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拟昆虫田间飞行环境的试验系统,包括模拟飞行空间、模拟运动装置、模拟环境控制、模拟视觉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生物安全系统;模拟飞行空间包含飞行环境模拟器,模拟运动装置包含昆虫飞行行为观察系统,模拟环境控制包含昆虫生理反应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包含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生物安全系统包含控制系统。该试验系统,模拟昆虫田间飞行环境的试验系统通过构建一个封闭的实验环境,控制和模拟昆虫的飞行行为和环境因素,以收集和处理昆虫的数据并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昆虫的行为和生态学特征,为害虫防治和农作物保护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参考。
17 一种苜蓿切叶蜂个体标记与繁殖测定的方法 CN202310287362.2 2023-03-22 CN116267813B 2024-12-17 王宪辉; 段盼; 朱猛蒙; 侯丽; 赵紫华; 张蓉
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切叶蜂个体标记与繁殖测定的方法,通过选取标记对象、虫体固定、胸部标记与雌雄成虫混合四步标记苜蓿切叶蜂个体,通过蜂房和巢板安放、雌雄成虫运输、田间释放、筑巢活动监测与繁殖力指标计算五步评价苜蓿切叶蜂繁殖力。经测试,本发明所提供的苜蓿切叶蜂个体标记与繁殖力测定的方法对于苜蓿切叶蜂成虫的飞行影响小,98.13%的雌虫能够自由飞行。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个体标记与繁殖力测定的方法可标记的样本量大,可视化程度高,能够确定苜蓿切叶蜂整个生活史的筑巢数量,对于苜蓿切叶蜂的人工繁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8 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 CN202310013416.6 2023-01-05 CN116034954B 2024-12-17 张忠和; 周成理; 石雷; 姚俊; 杜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包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蛹期和新羽化0‑7日龄成虫连续进行高温、长光照处理,敏感虫期温光处理在空调室内进行,白天7:30‑17:30之间所用光源为自然光照,在17:30后需要补光照的时间采用人工光源,所采用的人工光源为200W卤钨灯。处理后的新羽化成虫放养于简易温室内,温室为内衬60%遮光率遮阳网的聚乙烯塑料棚。空调养虫室的温度条件为20℃‑25℃,湿度50‑80%,空调羽化室内温度条件为22℃‑26℃,湿度70‑90%,均采用自然光照。本发明通过调控温光条件阻止枯叶蛱蝶成虫秋季生殖滞育发生,并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繁殖,开展晚秋‑冬季规模化人工繁育,保障冬春季活体成虫的稳定供应。
19 虻饵料制备系统和方法 CN202111626753.X 2021-12-28 CN114098120B 2024-12-17 扈华庚; 黄宗彩
申请提供一种虻饵料制备系统和方法,黑水虻饵料制备系统包括第一级破碎装置、第二级破碎装置、油水分离器、制浆装置和分装装置。第一级破碎装置用于破碎餐厨垃圾以获取初级原料。第二级破碎装置与所述第一级破碎装置连接,用于承接并破碎所述初级原料以获取次级原料。油水分离器与所述第二级破碎装置的出液口连通,用于承接所述次级原料并能将所述次级原料分离为残渣和油脂。制浆装置与所述油水分离器的残渣出口连通,用于混合预制浆液和残渣以获取有机浆液。分装装置包括料仓和分装机构。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不易卡机,故障率低,制备成本低。
20 一种基于人造土研究转基因作物通过凋落物途径对土壤跳虫险的评价方法 CN202411285543.2 2024-09-13 CN119125505A 2024-12-13 王柏凤; 李世界; 宋新元; 王云鹏; 姜志磊; 王大铭; 武奉慈; 尹俊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造土研究转基因作物通过凋落物途径对土壤跳虫险的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将石英砂、高岭土和活性粉按照质量比88:25:10的比例混匀后,加配制成人造土;转基因作物和对照作物的凋落物剪后进行灭菌,获得灭菌后的凋落物;在所述人造土的表层分别加入转基因作物和对照作物灭菌后的凋落物,待所述灭菌后的凋落物吸入水分后,再与所述人造土混匀,获得土壤跳虫培养基;加入土壤跳虫培养,培养结束后对所述土壤跳虫的数量、体长和相关功能酶含量进行检测,比较转基因作物和对照作物凋落物对所述土壤跳虫适合度的影响。本发明的方法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状态,可重复操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