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车载网络设备的安全登录系统及方法 |
CN202510518251.7 |
2025-04-24 |
CN120050658A |
2025-05-27 |
于春霞; 李浩; 马骞; 仲建锋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网络设备的安全登录系统及方法,涉及网络通信安全技术领域,所述车载网络设备的安全登录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驾驶模式模块、人机关联模块、控制记录模块、路况分析模块和疲劳检测模块;所述用户登录模块包括多模态身份验证单元、情境感知单元、分层权限管理单元,所述多模态身份验证单元用于识别验证驾驶人的身份,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给定驾驶权重。所述安全登录方法,采用所述的车载网络设备的安全登录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授权及安全登录使用。该方案最终实现通过多模态身份验证方便精准的对驾驶人员进行识别,识别后根据情境感知单元和分层权限管理单元为用户智能提供不同的使用权限。 |
2 |
一种电力监控网基于双向中继的隐蔽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187963.5 |
2025-02-20 |
CN120050649A |
2025-05-27 |
苏胤杰; 张裕雨; 陆晓成; 唐悦; 杨志楠; 马国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监控网基于双向中继的隐蔽通信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双向中继隐蔽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型和通信方案,传输模型中节点包括两个合法信源S1和S2,一个中继R和一个隐蔽用户B;根据传输模型和通信方案得到通信不中断的必要条件以及中继进行隐蔽通信的必要条件;确定一种联合检测机制,在隐蔽通信中,两个合法信源共同充当检测者并且独立检测;根据两个合法信源各自的检测结果联合做出判定结果;确定基于双向中继的隐蔽通信的性能评估方法,确定系统总的检测错误概率,以及在满足隐蔽约束条件下的隐蔽用户的有效隐蔽传输速率。本发明可用于在双向中继网络下实现正的隐蔽传输速率。 |
3 |
用于运动数据匿名化的方法 |
CN202510389973.7 |
2022-02-10 |
CN120032515A |
2025-05-23 |
V·弗里森; M·科勒; B·奈普; H·雷伯恩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配备有定位装置的交通参与者(1,2)的运动数据匿名化的方法,交通参与者具备用于与后端服务器(3)和针对其它交通参与者(2,1)传输和接收数据的通信装置。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以单独的时间相关和位置相关数据组的形式收集运动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后端服务器(3),其中,至少一部分数据组的传输是通过至少另一台车辆(1,2)间接进行的,和/或,至少一部分数据组中的位置关联和/或时间关联在传输之前被噪声化。 |
4 |
信息处理装置 |
CN202411454612.8 |
2024-10-17 |
CN120018113A |
2025-05-16 |
冈田和也; 阿部博; 金子直矢; 古泽彻; 酒井隆行; 竹冈航司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配置为执行:从用户的终端获取模型的利用目的和认证信息;从存储有从多台车辆获取到的多个感测数据的存储部,基于认证信息提取用户可利用的一个以上第一感测数据;使用提取出的第一感测数据,生成与用户的利用目的相应的模型;以及将所生成的模型向用户的终端提供。 |
5 |
一种车联网无证书群体的匿名认证方法 |
CN202510205515.3 |
2025-02-24 |
CN119997017A |
2025-05-13 |
陈孝坤; 汪益民; 王书桓; 李想; 范权; 张乐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无证书群体的匿名认证方法,包括:1)系统初始化,包括:系统参数生成、路侧单元注册以及车辆注册;2)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通信认证,包括双向身份认证,以及安全密钥协商;3)车辆与车辆间的通信认证,包括:假名与签名的生成,以及签名认证与高效批量认证;4)基于组密钥更新的恶意车辆撤销机制,包括:恶意车辆身份揭露,组密钥更新与分发,以及合法车辆密钥的恢复与恶意车辆的隔离。本发明不仅在保障车联网系统数据安全性、隐私保护及Sybil攻击防御方面具备更高效的处理能力,而且还满足了车联网在资源受限环境下对高效身份验证与撤销的需求,为车联网系统提供了安全、低成本且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
6 |
一种基于多RIS辅助下无线通信系统安全性能增强方法 |
CN202510239416.7 |
2025-03-03 |
CN119997001A |
2025-05-13 |
刘舒祺; 季佳伟; 肖淑艳; 张雷; 尚玉龙; 王玉; 丁子昕; 杨武涛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RIS辅助下无线通信系统安全性能增强方法,包括:单用户下行通信系统模型构建、传输模型建立、目标优化问题确定、目标优化问题改进以及实验仿真。本发明通过引入多RIS协同作用并设计多跳级联反射路径,形成多个无源波束成形增益,有效克服了单一反射引起的路径损耗问题,增强了信号的传输能力及保密性;通过交替迭代优化算法、连续凸近似技术以及半定松弛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对基站的波束成形向量和各个RIS节点的反射相移矩阵进行优化,提升了合法用户的信道增益,降低窃听者的信号接收质量,从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保密速率,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
7 |
保护隐私的6G海上智能运输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202411906596.1 |
2024-12-23 |
CN119997000A |
2025-05-13 |
杨旸; 薛文溢; 黄敏明; 朱志鹏 |
本发明提出一种保护隐私的6G海上智能运输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海洋网络、陆地网络和太空网络三个异构6G网络;海洋网络包括无人机、水下传感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汇聚节点Sink;所述无人机和水下传感器根据地理位置被组织成不同的无人机簇和水下传感器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CH和多个簇成员CM组成;陆地网络包括密钥生成中心KGC、数据中心DC和若干数据分析师DA;用于进行数据存储、利用和传输管理;太空网络包括通信卫星和卫星信号接收设施,用于连接海洋网络和陆地网络。本发明同时解决了高公钥开销、重放和Sybil攻击的脆弱性以及隐私保护等关键挑战。 |
8 |
无线发射机 |
CN202110645327.4 |
2021-06-09 |
CN113852381B |
2025-05-13 |
李大远; 格雷戈里·莫罗佐夫; 熊岗; 阿列克谢·达维多夫; 萨尔瓦多·塔拉里科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发射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处理的处理器电路:基于分配给PSCH的符号的数目和用于CBG中的CB的符号的数目,确定PSCH中能发送的CBG的数目;基于分配给PSCH的符号的数目、PRB中的子载波的数目、及PRB中用于参考信号的RE的数目,确定PRB中能用于数据传输的RE的数目;基于PRB中能用于数据传输的RE的数目、分配给UE的PRB的数目、PSCH中能发送的CBG的数目、及用于误差校正的信息比特的数目,确定CBG的有效载荷块大小;以及基于PSCH中能发送的CBG的数目、CBG的有效载荷块大小、及用于误差校正的信息比特的数目,确定PSCH中能发送的传输块大小。 |
9 |
车队自组网环境下基于代理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 |
CN202510091994.0 |
2025-01-21 |
CN119967411A |
2025-05-09 |
曹利; 窦智; 顾诞千; 樊诗雨; 陈煜; 何建民; 董子健; 门红蕾; 郑国莉 |
本发明提出了车队自组网环境下一种基于代理的批量身份认证方法,属于车联网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车队自组网络中因路侧单元RSU覆盖范围有限、以及自组网拓扑变化快、稳定性差导致的成员身份认证效率低、认证失败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系统公共参数生成;S2、车辆注册;S3、代理车辆推选;S4、批量身份认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有效解决了由于车队自组网络拓扑结构快速变化和稳定性不足所带来的身份认证安全和效率问题,同时克服了由于路侧单元RSU覆盖范围有限而导致的认证失败问题,提高了车队成员间通信的安全性。 |
10 |
一种适用于6G异构网络的分布式证书生成和切换认证方法 |
CN202510036874.0 |
2025-01-09 |
CN119946633A |
2025-05-06 |
张渊; 李钰; 王文昊; 仲盛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6G异构网络的鲁棒、安全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证书生成和切换认证方法,同时支持UE初始认证、域内切换认证和跨域切换认证。方法引入一个来自区块链的小型、动态、匿名和静默的委员会,其采用门限方法对跨域切换的UE进行认证,增强了鲁棒性和安全性。此外,通过集成匿名性、可追溯性和密钥托管自由来保护用户隐私。最后,全面的理论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
11 |
非视距多点物理层信息传输装置 |
CN202411987414.8 |
2024-12-31 |
CN119945492A |
2025-05-06 |
高建邦; 李伟华; 罗黎明; 赵宇; 谈雪梅; 杨超 |
本申请公开一种非视距多点物理层信息传输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发射机和智能反射面;装置向目标用户发送信息的过程包括:所述发射机,用于采用调制技术,将码元信息进行调制并加载到通信波形信号上,并将通信波形信号以波束的形式分别发射至所述智能反射面和所述目标用户;所述智能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发射机发送的通信波形信号反射至所述目标用户;所述目标用户,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机发送的通信波形信号和所述智能反射面反射的通信波形信号,得到综合通信波形信号,并通过解调技术,从所述综合通信波形信号中提取码元信息。本申请在发射机和目标用户之间存在阻挡或者距离较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2 |
一种多重实时轨迹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051048.3 |
2025-01-13 |
CN119922534A |
2025-05-02 |
刘文义; 王正军; 李林; 解景阳; 王飞翔; 王言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实时轨迹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员工数据管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包括以下步骤:创建多个区块链,为每个区块链设置边缘节点,设定位置点阈值;接收任务信息,边缘节点通过区块链广播发布任务信息;获取移动端上传的接收信息,边缘节点根据移动端的位置信息生成路径导航信;在区块链的负责区域内边缘节点向移动端发送假名,使用本地差分隐私技术和多重概率延伸机制对移动端的运动轨迹进行处理,区块链存储移动端上传的信息,通过区块存储的信息确定任务数据;本发明具有,向任务数据对应的移动端发送任务完成信息的效果。 |
13 |
一种隐私保护的边缘节点车联数据聚集方法、系统及应用 |
CN202510110905.2 |
2025-01-23 |
CN119922513A |
2025-05-02 |
李蜀瑜; 徐皓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私保护的边缘节点车联数据聚集方法、系统及应用,将具有相似属性的车辆进行分簇,在每个簇中选定一个聚集车辆,该车辆负责收集簇内车辆数据,聚集车辆将数据传送至边缘节点,边缘节点对覆盖范围内的聚集车辆数据进行初步聚集后,在聚集过程中加入零和噪声,最终将边缘节点的聚集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进行最后的聚集;本发明考虑道路情况中,车辆移动性较高会导致连接不稳定,设计基于连接车与车之间稳定性的自然邻居集结合密度聚类算法,将道路中形式的车辆分簇,并再根据车与基础设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选出簇头车辆,大大提升了传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采用零和噪声的形式对每个数据矩阵加噪,能够很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
14 |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 |
CN202510401925.5 |
2025-04-01 |
CN119921886A |
2025-05-02 |
姚誉; 朱志星; 肖文奇; 唐孝彬; 李轩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模型,并建立优化问题作为原问题,即以目标响应矩阵估计的克拉美罗界为优化目标函数,以基站的波束成形向量和有源智能反射面的增益为优化变量求解最优解;采用交替优化的方式,将原问题进行拆分,得到每个子问题的对应优化变量的最优解;根据两个子问题的最优解交替更新以获得原问题的最优解,直至实现目标函数的收敛。本发明将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与隐蔽通信场景相结合,并针对隐蔽通信场景进行系统优化,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通信过程中的窃听威胁,并具备对周围信道状态和潜在威胁的感知能力。 |
15 |
一种基于时钟干预的车辆定位坐标加密方法及装置 |
CN202411898122.7 |
2024-12-20 |
CN119906993A |
2025-04-29 |
周江; 李立先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钟干预的车辆定位坐标加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定位数据的加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云端平台的内网部署时钟系统,并与北斗时钟进行校对;根据内网部署时钟系统和北斗时钟之间的时间差,生成真随机数列,形成三次函数特性曲线,并产生加密密钥;通过异步FIFO模式,结合加密密钥将空中接口中的车辆定位坐标数据进行偏移加密,生成偏移加密后的车辆定位坐标数据;设置用于校验用户信息的校验密钥,并与偏移加密后的车辆定位坐标数据相结合,以完成车辆定位坐标加密。本申请能有效防止车辆定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空口劫持或攻击,通过加密的方式防止坐标信息的泄露。 |
16 |
一种IRS辅助的高铁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优化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057054.X |
2025-01-14 |
CN119906462A |
2025-04-29 |
李翠然; 孙姝婧; 许琼; 栾嘉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RS辅助的高铁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基于IRS辅助的高铁毫米波MIMO物理层安全系统模型,结合具有时变特性的Saleh‑Valenzuela信道模型,获取各级联信道的表达式;通过各级联信道的表达式,使用PSO‑LSTM神经网络方法对列车车速进行预测,并进行多普勒频移补偿,获取多普勒频移补偿后的高铁毫米波MIMO物理层安全系统模型;使用多普勒频移补偿后的高铁毫米波MIMO物理层安全系统模型,基于IRS相移约束以及基站最大功率约束,以最小化系统保密中断概率为目标,对基站波束赋形矩阵和IRS相移进行联合优化。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高铁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
17 |
一种单隐私窃听信道模型下的二择一不经意传输方法 |
CN202210384906.2 |
2022-04-13 |
CN114760002B |
2025-04-29 |
康维; 裴天佑; 刘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隐私窃听信道模型下的二择一不经意传输方案。其中单隐私的含义为无论是发送端还是接收端都不会与窃听者合谋。具体实施方案包括随机消息的发送、根据信道特性将接收到的随机消息划分三个集合、计算所需的密钥长度、利用双随机分簇法生成密钥、利用密钥进行加密通信。依据窃听信道的信道容量公式计算出密钥的长度,利用第一个集合中的随机消息生成密钥加密发送一个比特,并将这一个比特的信息用于加密接收端的选择比特。然后利用后两个集合的随机消息生成两个密钥,其中这两密钥满足接收端只能解出一个密钥,而窃听者两个密钥都解不出来,并利用这两个密钥加密发送端的隐私消息,将其发送给接收端即可完成所需的不经意传输通信。 |
18 |
一种用户集群数据隐私保护共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CN202510060965.8 |
2025-01-15 |
CN119893500A |
2025-04-25 |
刘洋 |
本发明涉及隐私数据保护和共享技术领域,揭露了一种用户集群数据隐私保护共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目标用户的行为通信数据,并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若干个敏感熵值,对敏感熵值进行聚类分析并筛选,得到初始敏感阈值,利用初始敏感阈值和预设变化因子生成若干个待筛选敏感阈值,并对行为通信数据进行数据脱敏,获取数据脱敏过程中的隐私强度数据和共享灵活性数据,利用预设的脱敏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待筛选敏感阈值的应用效果值,根据应用效果值生成优化敏感阈值,并应用于用户集群数据隐私保护和共享。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对于敏感阈值的动态优化机制,有效的同时满足隐私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的需求。 |
19 |
一种面向车联网的车辆中继辅助隐蔽通信位置优化方法 |
CN202510358797.0 |
2025-03-25 |
CN119865805A |
2025-04-22 |
陈坤; 马雪婧; 田文; 石怀峰; 张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车联网的车辆中继辅助隐蔽通信位置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城市环境下隐蔽通信模型,包括发送方Alice、接收方Bob、中继方Relay和检测方Eve;(2)对城市环境下的信道增益进行建模;(3)确定检测方Eve的最佳检测阈值和最小总错误概率;(4)基于隐蔽通信传输中断概率约束,计算Relay与Bob之间的最大传输速率;(5)以最大化传输速率为目标函数,通过几何方法优化Relay的位置;本发明可以在保证隐蔽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隐蔽通信的传输速率。 |
20 |
一种WiFi密码强度校验方法及装置 |
CN202510322326.4 |
2025-03-19 |
CN119865804A |
2025-04-22 |
刘国强; 王乐天; 蒋明泉 |
本发明公开一种WiFi密码强度校验方法及装置,通过捕获WiFi握手包并提取其中的密码hash值,与预定义的密码强度库进行比对,从而评估WiFi密码强度并生成安全报告。本发明无需获取用户WiFi的明文密码,保障了用户隐私,同时具有高效、全面、用户友好的特点,适用于对信息安全要求高的单位和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