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室内VLC和用户协作的照明和吞吐量联合优化方法 |
CN202210498470.X |
2022-05-09 |
CN114928406A |
2022-08-19 |
刘焕淋; 黄美娜; 陈勇; 袁夕淋; 陈浩楠; 杨帅; 陈科 |
本发明涉及室内VLC和用户协作的照明和吞吐量联合优化方法,属于光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首先对联合优化室内照明和VLC系统吞吐量的用户接入和功率分配的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其次,采用基于用户需求和VLC系统资源协作的用户接入算法,确定用户和VLC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关联矩阵;然后,采用Dinkelbach算法确定以照明均匀度为优化目标的各AP的发射功率;最后,采用动态功率调整策略求解联合优化室内照明和VLC系统吞吐量的优化问题的解,确定各AP的发射功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解决室内VLC系统中照明均匀和通信性能难以同时优化的问题,旨在满足室内照明均匀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VLC系统的吞吐量。 |
122 |
一种远端光模块降低功耗的方法与装置 |
CN202110343118.4 |
2021-03-30 |
CN113225127B |
2022-08-09 |
高建河; 祝成军; 郑庆立; 陈洲; 汪钦; 和文娟; 赵佳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端光模块降低功耗的方法与装置,DU光模块检测自身的光功率信息,并通过慢速通道接收AAU光模块的光功率信息;基于检测和接收到的信息分别计算出DU发送方向和DU接收方向的光功率余量,并从两个光功率余量中选取较小的光功率余量值;根据选取的光功率余量值计算AAU光模块的新温度设定值,使新温度设定值满足AAU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要求和波长偏差要求;通过慢速通道向AAU光模块下发新温度设定值,并由AAU光模块根据新温度设定值调节对应TEC或加热电阻的温度设定点。本申请统筹考虑了两端光模块的状态,实现DU侧对远端AAU光模块的温度调节,从而实现AAU侧光模块的进一步功耗降低。 |
123 |
激光装置、光网络终端的功率调节方法 |
CN202110143338.2 |
2021-02-02 |
CN114843880A |
2022-08-02 |
陈光灿; 程远兵; 常天海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装置,应用于光通信领域。该装置包括:激光器区,电隔离区和功率调节区;当激光器区被施加激光偏置电压时,第一有源层产生目标光信号,目标光信号被引入与激光器区光耦合的功率调节区;功率调节区包括第二有源层;当功率调节区被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第二有源层放大目标光信号,和/或,当功率调节区被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第二有源层衰减目标光信号。通过功率调谐区放大或衰减目标光信号,本申请公开的装置降低了光线路终端OLT对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BM-TIA的动态调节范围的需求,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
124 |
一种控制功率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911093310.1 |
2019-11-08 |
CN112787747B |
2022-07-29 |
陈春晖; 范明惠; 李川; 李萍; 郑好棉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功率调节的方法,在光复用段OMS上对波长信号进行上波或下波之前都预测出该OMS上其他可能会受影响的波长信号的功率调节量,进而在该OMS上对波长信号进行上波或下波时,根据可能会受影响的波长信号的功率调节量调节可能会受影响的波长信号的功率。本申请技术方案由于可以预先计算OMS上可能受影响的波长信号的功率,从而降低了对波长信号进行上波或者下波时对OMS上其他波长信号的影响。 |
125 |
一种带有温度补偿的光模块调节方法 |
CN202210324616.9 |
2022-03-30 |
CN114498293B |
2022-07-19 |
蔡之骏; 李广生; 陶蕤; 李古健; 徐顶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温度补偿的光模块调节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以激光器的三个固有参数作为衡量因子,来描述不同温度t下对应的发光平均功率P、消光比ER、激光器偏置电流I和激光器调制电流M的关系;步骤2:计算测量得到实际使用中的激光器具体的激光器发光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斜率a、激光器的整体光路耦合的损失b和激光器原始发光效率c;步骤3:在不同的温度t情况下,设定需要的发光平均功率P和消光比ER的目标值,然后根据设定的目标值反向推导得到需要设定的激光器偏置电流I和激光器调制电流M,实现了在不同温度变化下也能精准控制发光平均功率P和消光比ER。 |
126 |
一种速率可调且距离可变的水下蓝绿光通信系统 |
CN202110982617.8 |
2021-08-25 |
CN113708838B |
2022-07-19 |
江桂英; 陈思井; 肖云; 周金荣; 费礼; 李亚平; 文柯; 吴夏颖; 万梓傲; 宫鹏飞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速率可调且距离可变的水下蓝绿光通信系统,该系统为收发一体结构,包括发射光源、调制电路、聚光透镜、接收光学组件和信号处理组件;发射光源包括LD光源和由若干LED光源组合而成的LED阵列光源。每个LED光源由独立开关进行控制;调制电路控制发射光源输出不同类型或功率的光信号;聚光透镜与发射光源通过空间光路连接,对发射光源输出的光信号进行汇聚和准直;以及,接收邻居节点发出的光信号并进行汇聚;接收光学组件设置在发射光源远离聚光透镜的一侧;信号处理组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恢复出原始数据;本发明满足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光能量要求以及低速率和高速率的速率可变要求,能够有效实现通信双方的对准。 |
127 |
基于可见光通信下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及装置 |
CN202210200800.2 |
2022-03-03 |
CN114338330B |
2022-06-24 |
王玉皞; 陈俊源; 余礼苏; 刘超良; 菅杰; 王正海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下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获取过载率目标值,以获取码本参数;根据所述码本参数确定母星座维度,以选择与QAM调制信号相同结构的母星座;根据所述码本参数获取每个码字分配的功率,以根据每个码字分配的功率设定所述因子矩阵的非零元素;根据所述母星座和设定非零元素后的因子矩阵计算得到用户初始码本,并采用改进的SIC算法对所述用户初始码本进行检测,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用户初始码本进行优化,得到用户最终码本。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可见光通信下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能够得到一种复杂度低且保证误码率性能好的码本,满足大规模接入的通信场景需求。 |
128 |
一种带有温度补偿的光模块调节方法 |
CN202210324616.9 |
2022-03-30 |
CN114498293A |
2022-05-13 |
蔡之骏; 李广生; 陶蕤; 李古健; 徐顶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温度补偿的光模块调节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以激光器的三个固有参数作为衡量因子,来描述不同温度t下对应的发光平均功率P、消光比ER、激光器偏置电流I和激光器调制电流M的关系;步骤2:计算测量得到实际使用中的激光器具体的激光器发光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斜率a、激光器的整体光路耦合的损失b和激光器原始发光效率c;步骤3:在不同的温度t情况下,设定需要的发光平均功率P和消光比ER的目标值,然后根据设定的目标值反向推导得到需要设定的激光器偏置电流I和激光器调制电流M,实现了在不同温度变化下也能精准控制发光平均功率P和消光比ER。 |
129 |
一种强湍流信道下基于最大比合并的光束成形方法 |
CN202210081493.0 |
2022-01-24 |
CN114465665A |
2022-05-10 |
李燕龙; 武琼琼; 符杰林; 陈晓; 郑霖; 仇洪冰 |
本发明涉及水下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湍流信道下基于最大比合并的光束成形方法;对信源的二进制随机信息序列进行信号调理,得到基带信号,将所述基带信号进行削波处理得到削波信号;将所述削波信号进行光束成形得到待发送信号;通过所述接收端将经所述湍流信道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最大比合并,对所述经过最大比合并的电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提取数据子载波,并对所述子载波进行信号解调来恢复所述削波信号,通过空间分集合并接收信号,建立信噪比最大化目标下的光束成形优化模型,求解光束成形矢量形成目标光束,进行功率重新分配,使接收端的平均功率增加。 |
130 |
一种确定光信号的功率补偿值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202011200618.4 |
2020-10-30 |
CN114448515A |
2022-05-06 |
廖胜辉; 李满; 王元武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光信号的功率补偿值的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第一光信号为基于第二光信号进行上波或下波后得到的光信号。检测第一光信号中每个波带的第一光功率以及第二光信号中每个波带的第二光功率。根据第一光功率计算第一光信号由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后每个波带的第一光功率变化量,并根据第二光功率计算第二光信号由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后每个波带的第二光功率变化量。根据第一光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光功率变化量确定第一补偿值和第二补偿值,其中,第一补偿值用于对第一光信号的总功率进行补偿,第二补偿值用于对第一光信号的功率谱斜率进行补偿。 |
131 |
一种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可达方法 |
CN202110742991.0 |
2021-07-01 |
CN113489536B |
2022-05-03 |
马帅; 刘栋; 张蕴琪; 杨瑞鑫; 汪奇; 李世银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可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定MIMO VLC系统的参数;步骤2,计算得到最优的输入分布;步骤3,求解离散分布输入的上界和下界;步骤4,求解使可达速率最大化的最佳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离散点来获得精确的信道容量。在低信噪比区域,精确的信道容量的上界和下界与紧密相关。此外,在高信噪比区域,信道容量的下界也很紧密。基于最优输入的功率分配方案比等概率输入具有更好的性能。 |
132 |
发射光器件、光模块及提高光功率的方法 |
CN202210050752.3 |
2022-01-17 |
CN114415295A |
2022-04-29 |
谌川林; 吴晟; 王光辉; 陈硕; 黄庆; 周建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光器件、光模块及提高光功率的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该发射光器件包括激光器、分光器、光放大器和偏振合束器,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光信号经分光器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且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的偏振态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光束入射至所述偏振合束器,所述第二光束经光放大器放大后入射至偏振合束器,偏振合束器将第一光束与放大后的第二光束合成一束光输出。本发明中,通过将原始光信号分为两束,对其中一束光信号进行放大,再与另一束光信号合并,可以使得最终输出的光信号的功率比原始信号大大提高,满足高速、长距离传输的应用需求。 |
133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
CN202110256461.5 |
2021-03-09 |
CN113055088B |
2022-04-19 |
韩秀娟; 尚韬; 钱培恒; 董赞扬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功率分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传统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功率分配系数的收敛速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为:建立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计算用户直流信道增益;计算用户数据速率和系统总数据速率;对粒子群算法中的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和两个常数学习因子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根据系统总数据速率求出用户功率分配系数;根据功率分配系数计算系统分配给每个用户的功率。本发明相较于利用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功率分配系数,有效提高了搜寻最优功率分配系数的收敛速度且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提高了数据速率,可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 |
134 |
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及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接收方法 |
CN202111518558.5 |
2021-12-13 |
CN114268822A |
2022-04-01 |
刘晓颖; 何超; 程文强; 沈润渊; 孙慧男; 程丽华; 黄瑞雪; 郭允侠; 张忠举 |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及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接收方法,该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采用预设功率,向显示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目标功率,目标功率是显示设备根据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的,目标功率与信号强度具有负相关关系,目标功率小于预设功率;采用目标功率,向显示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本申请通过显示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控制设备给显示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目标功率,能够使目标功率控制设备根据显示设备接收的信号强度进行适应性调整,进而避免控制设备始终使用最大功率向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息,降低控制设备的功耗。 |
135 |
一种PON网关接收光功率自动化调节方法 |
CN202111590376.9 |
2021-12-23 |
CN114245243A |
2022-03-25 |
王斯星; 刘绍海; 周子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N网关接收光功率自动化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网关的光接收发器前,嵌入一个光调节器模块,默认情况下,光调节器模块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光电检测器检测接收到的原始光信号的强度n,并反馈至上位机软件;判断光信号的强度n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若接收到的原始光的强度大于光信号强度的接收合理范围,则通过API接口下发增加光衰减的指令到光调节器模块;若接收到的原始光强度小于光信号强度的接收合理范围;则通过API接口下发增加光扩的指令到光调节器模块;光调节器模块根据D值或者K值对光信号强度进行调整。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光网络中,光不稳定的问题,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 |
136 |
通过功率光路通信复用实现控制信号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
CN202111514980.3 |
2021-12-13 |
CN114204998A |
2022-03-18 |
韩良煜; 王文娟 |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功率光路通信复用实现控制信号同步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控制指令划分为数据和触发指令,下发数据并进行实时或非实时触发执行命令;与光路中的各个设备进行实时或非实时请求操作;光路中各设备可选择应答操作,通知通信发起方接收到了触发请求,应答结束后将功率输出转换为就绪状态;光路中各设备按照主激光器已传输的工艺和轨迹数据进行执行控制序列;光路中各设备控制序列处于完成状态,上报成功或失败及故障代码;本发明采用将能量光和信号光合并在同一光路传输,充分发挥光通信的信号响应快、信息载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且复用原有的功率光传输链路,省去架设单独链路的成本。 |
137 |
基站及通信系统 |
CN202111679615.8 |
2021-12-31 |
CN114172579A |
2022-03-11 |
袁涛; 范莉; 杨波; 伍尚坤; 李洋洋; 王彪; 高永振; 朱继宏; 高霞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站及通信系统,基站包括扩展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和远端单元;光电转换单元连接扩展单元,且用于通过光纤连接远端单元;扩展单元用于将下行基带信号转换为下行毫米波信号;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下行毫米波信号直接调制到下行光载波上,以将下行毫米波信号转换为下行光信号;远端单元用于将下行光信号转换为下行毫米波信号;远端单元用于接收上行毫米波信号,并将上行毫米波信号直接调制到上行光载波上,以将上行毫米波信号转换为上行光信号;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上行光信号转换为上行毫米波信号;扩展单元用于将上行毫米波信号转换为上行基带信号。本申请的基站可同时兼顾大带宽、长距离传输和低成本的需求。 |
138 |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
CN202010946500.X |
2020-09-10 |
CN112217562B |
2022-03-11 |
吴剑军; 徐健; 黄超; 龙函; 孙淑娟; 段明雄; 喻杰奎; 罗清; 黄丽艳; 赵锦辉; 姚文杰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链路;传输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第一链路用于将发射端发出的第一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放大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复合远程增益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第二链路用于将第二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传输单元、复合远程增益单元、第四传输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传输给接收端;复合远程增益单元为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所共同使用,用于基于第一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二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二泵浦光增大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复合远程增益单元与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
139 |
一种波长对准方法、装置、发射器及光网络系统 |
CN202010702013.9 |
2020-07-20 |
CN111865427B |
2022-03-11 |
罗小东; 张超; 李海源; 唐松; 李明洋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长对准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包括激光器和滤波器的啁啾管理激光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滤波器输出光功率的大小和线性度确定锁定初值,其中,所述锁定初值用于表征所述滤波器输出的光功率与所述激光器输出的光功率的目标比值;根据所述锁定初值确定调整所述激光器的温度,以实现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滤波器的波长对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锁定初值的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不需要借助眼图仪等测试系统就可以确定啁啾管理激光器的锁定初值且在依据锁定初值调整激光器温度时保证激光器输出的1bits和0bits信号的的输出光功率,改善了啁啾管理激光器的自动锁定过程。 |
140 |
一种基于硅光集成芯片的偏振编码QKD系统及方法 |
CN202110736889.X |
2021-06-30 |
CN114006693A |
2022-02-01 |
王健; 王乾克; 刘俊; 胡敏; 郭邦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光集成芯片的偏振编码QKD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包括随机数发生器,FPGA和量子芯片,所述FPGA用于控制量子芯片并通过经典信道进行通信;所述随机数发生器用于产生调制信号;在发送端中,FPGA产生脉冲信号驱动强度调制器产生直流偏压驱动可调衰减器,并根据生成的调制信号驱动相位调制器和偏振调制器进行相位随机化和偏振态的制备,随后在接收端经过偏振解复用器进行解复用;在接收端中,FPGA根据随机数产生器生成的调制信号驱动偏振解调器,随机地选用测量基对接收的偏振态进行测量,通过单光子探测器进行光子数计数并记录光子计数作为测量结果。本发明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提高了系统的传输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