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固氮腔与线圈盒一体化装置 |
CN202311548147.X |
2023-11-20 |
CN120020975A |
2025-05-20 |
刘旭洋; 张意; 吴纪潭; 胡道宇; 李萍; 马一文 |
本发明涉及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氮腔与线圈盒一体化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固氮腔、线圈盒、外骨架支撑件、内骨架支撑件和传力加强筋,所述线圈盒设置在所述固氮腔内且所述线圈盒用于设置高温超导线圈,所述外骨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线圈盒外侧用于抵抗洛伦兹力,所述内骨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线圈盒内用于保证高温超导线圈装配轴向同轴度,所述传力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固氮腔与所述线圈盒之间用于加强所述固氮腔与所述线圈盒之间的传力。由此,可以同时兼顾高温超导带材固化工艺,结构传力性能好,并具有一定的失超保护能力。 |
2 |
芯主体、电抗器以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
CN202010636347.0 |
2020-07-03 |
CN112185644B |
2025-05-13 |
吉田友和 |
|
3 |
一种空心线圈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
CN202510433372.1 |
2025-04-08 |
CN119964979A |
2025-05-09 |
苏冰冰; 李佳; 龙波; 胡长鹏; 陈慧慧; 金铭 |
本发明涉及空心线圈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心线圈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为了解决加工后的空心线圈卸料易发生变形的问题,通过外筒块和调整筒块构成一个用于线圈缠绕的筒型,在空心线圈缠绕完成并需要进行卸料时,通过调整筒块收回外筒块中,并使得两个外筒块之间相对靠近,致使外筒块和调整筒块构成的筒形直径相对减小,使成形的空心线圈不会紧贴在外筒块和调整筒块上,最终实现了筒形直径可控以便于卸料的效果。 |
4 |
绕组结构、绕制方法及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电子电流互感器 |
CN202510359074.2 |
2025-03-25 |
CN119964950A |
2025-05-09 |
王维贤; 董国鹏; 王峰; 钱青; 姚伟; 张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组结构、绕制方法及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电子电流互感器。该结构包括铁芯和一次绕组。一次绕组由第一、第二、第三铜圈层组成,依次螺旋绕设于铁芯外周。第一铜圈层与第二铜圈层之间覆有第一绝缘纸层,第二铜圈层与第三铜圈层之间覆有第二绝缘纸层。第二铜圈层的环绕圈数少于第一铜圈层,在第一铜圈层外表面预留安装空间。限位分隔件布设于安装空间,与第二铜圈层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铜圈层外表面周向间隔分布多组,并与第一铜圈层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渗透间隙。第三铜圈层与第二铜圈层错位分布,且两者环绕圈数之和小于第一铜圈层的环绕圈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提高一次绕组的绝缘性能和机械稳定性。 |
5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311548935.9 |
2023-11-20 |
CN119943833A |
2025-05-06 |
李建宜; 陈则甫; 李易晋; 戴圣辉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基板和电感。基板具有沟槽。电感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电感包括第一电感导电层和第二电感导电层。第一电感导电层共形地设置在基板上。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电感导电层设置在沟槽中。第一电感导电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电感导电层共形地设置在第一电感导电层上。第二电感导电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位于第一电感导电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第二电感导电层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电感导电层的第二端部电连接。 |
6 |
一种一体成型导线架定位装置 |
CN202510150853.1 |
2025-02-11 |
CN119943570A |
2025-05-06 |
李骥; 李志盼; 杨俊; 孙敏; 王志猛; 张旭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导线架定位装置,涉及线圈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上压板和下模板,下模板顶端均匀布设有方形槽和圆形槽,所述方形槽和圆形槽用于装载线圈,上压板底端安装有圆形压环和方形压环,所述圆形压环的位置和圆形槽的位置对应,方形压环和方形槽的位置对应,圆形压环的位置和圆形槽、方形压环和方形槽单独配合,上压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上方,上压板上安装有主气缸,下模板底端安装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板,所述主气缸贯穿所述电动滑板,下模板用来承载线圈,直接通过机械手从导线架上将线圈取放到下模板上,经过上压板对线圈进行定位,提高精确度,避免出现线圈放偏造成产品报废或机器异常报警。 |
7 |
一种高优良导通性电感的制备方法 |
CN202510019849.1 |
2025-01-07 |
CN119943568A |
2025-05-06 |
李翔君; 房启勇; 刘伟斌 |
本发明涉及电感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优良导通性电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绕制线圈,将包覆绝缘层的导线绕卷为中空状,线圈两端设有引线部;S2、剥除绝缘层,将引线部的绝缘层进行剥除;S3、模压磁芯,于线圈周围模压磁性材料的混合物,并漏出引线端用于连接外部端子。将具有包覆绝缘层的导线绕卷为中空状,并将线圈的两端延伸为引线端,然后将引线部的绝缘层进行剥除,将线圈引线位置的漆膜提前预剥离,再进行热压成型,引线与电极表面平整度高,交流阻抗小,引线与电极表面电镀层连续,且设计上不局限于漆膜厚度,可以将漆膜设计很厚,短路不良可以做到0ppm。 |
8 |
一种互感器线圈塑壳封装设备及其方法 |
CN202510435574.X |
2025-04-09 |
CN119943555A |
2025-05-06 |
王升; 卓闻佐; 陈孟; 林楠帆; 黄俊凯 |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线圈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互感器线圈塑壳封装设备及其方法,本发明封装设备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和卸料导架,安装板顶部一端固定设有承载座和L型架,L型架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承载座顶端设有输料板;升降台底端设置有上胶机构和余胶刮除机构,安装板顶部远离承载座的一端设有顶料机构;承载座与升降台之间设有推进下压机构,本发明封装方法包括备料;交替推料、顶料和贴标签,本发明通过推进下压机构间歇式推动输料板上的待封装壳体依次在上胶工位、余胶刮除工位以及成品顶出工位之间流转,实现连续化的封装加工与卸料。 |
9 |
双输入电流互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510057050.1 |
2025-01-14 |
CN119943543A |
2025-05-06 |
陆星成; 袁文杰; 张利; 李国强; 尹华鹏 |
本发明公开了双输入电流互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原边绕组A、原边绕组B、副边绕组、磁芯,所述原边绕组A、原边绕组B、磁芯分别与副边绕组连接,所述原边绕组B与原边绕组A连接。本发明通过原边绕组A和原边绕组B包裹副边绕组目的是增加原、副边磁电耦合,提高电流互感器转换效率。原边绕组A1和原边绕组B的引脚引出端横截面积较大,可增大其线圈横截面积,可提高最大输入电流。本发明制备的电流互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整个互感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功率传输效率和低损耗等特性,符合小型化,高转换效率设计的发展趋势。 |
10 |
线圈电子组件 |
CN202010883274.5 |
2016-02-05 |
CN112002538B |
2025-05-06 |
郑东晋 |
提供了一种线圈电子组件。所述线圈电子组件包括:基板;线圈图案,形成在基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主体区域,至少填充线圈图案的芯区域并且具有磁性材料;引线部,形成线圈图案的最外面的区域部分并且暴露到主体区域的外侧。引线部与的线圈图案的紧邻引线部并且设置在引线部与线圈图案的中央之间的部分之间的距离比线圈图案的相邻的图案之间的距离大。 |
11 |
一种变压器绕线折线装置 |
CN202510412829.0 |
2025-04-03 |
CN119920619A |
2025-05-02 |
夏季; 陈健; 袁嘉聪 |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绕线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线折线装置,包括机座、调节座与安装座,还包括直线调节组件、计数器、折线组件和去漆组件,直线调节组件上安装有两组位置可调节的位移传感器,出线管上对应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标定出线管的高度位置,定位件在两组位移传感器之间移动,位移传感器通过定位件对出线管的绕线位置进行识别;当位移传感器触发折线组件;配合计数器触发去漆组件。本发明通过定位件和位移传感器的形式对出线管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用于准确控制折线组件的操作时间;在计数器的配合下可对去漆组件的运作进行控制;在多个结构的配合下可有效的对变压器进行完整的绕线操作。 |
12 |
磁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169164.5 |
2025-02-17 |
CN119920617A |
2025-05-02 |
蹇林旎; 崔宇岑; 赵青宇; 王烽亮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元件及其制备方法。磁元件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子电力磁芯的应用场景选择或制作模具;将非晶丝按照所述电子电力磁芯的磁力线走向排布于所述模具中;对所述模具中的所述非晶丝进行浸胶处理;待胶水固化后,拆除所述模具以得到具有定向排布所述非晶丝的磁元件。利用一维导磁的非晶丝作为导磁材料,通过在模具中按照电子电力磁芯的磁力线走向定向排布非晶丝,并加工形成具有方向性且高导磁能力的三维磁元件,使得磁元件在高频应用中能够发挥出更高的磁导率,并且在加工制备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
13 |
一种双层线圈以及制备双层线圈的方法 |
CN202411926312.5 |
2024-12-25 |
CN119920562A |
2025-05-02 |
王鹤飞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线圈以及制备双层线圈的方法,所述双层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层、第二线圈层、连接层和引线连接结构,所述第二线圈层与所述第一线圈层交叉连接,形成双层交叉结构,所述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之间,所述引线连接结构与所述双层交叉结构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小趋肤效应和涡流效应对线圈性能的影响。 |
14 |
一种核聚变用绝缘材料复合粘接方法 |
CN202510047911.8 |
2025-01-13 |
CN119446777B |
2025-05-02 |
周超; 闫朝辉; 魏彩飞; 俞小伍; 何建; 文伟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聚变用绝缘材料复合粘接方法,属于核聚变用铠装超导线圈导体绝缘研制领域,通过控制器面板、信号开关、信号交换器、变频器、电机、绝缘辅材带盘、导向轮、上轧辊轮、下轧辊轮、电控张力调节轮、聚酰亚胺纯原液碾涂滚轮机、居中调整板、视校器、脱气碾压轮、张力调节旋转轮、加热器、辅材卷收电控轮盘,对核聚变用绝缘材料进行复合粘接。本发明实现高能效、高质量一体化超导线圈绝缘包绕以满足绝缘阻值设计测试要求。 |
15 |
线圈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引线框、以及电感器 |
CN202110470736.5 |
2021-04-28 |
CN113628826B |
2025-04-29 |
林真太郎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增加卷绕数的构造的线圈构造体。其为n片金属板层叠而成的线圈构造体,n为2以上的自然数,各个上述金属板包括螺旋状的导线部、以及在上述导线部的外侧使形成为比上述导线部厚的n+1个以上的厚板部在规定方向排列而成的端子列,各个上述金属板的上述导线部的两端与各个上述金属板的相邻的任两个上述厚板部连结,各个上述金属板层叠,并且相邻的上述金属板的上述端子列彼此接合,最下层的上述导线部的两端与上述端子列的一端侧的两个上述厚板部连结,每上升一层,与上述导线部的两端连结的上述厚板部的位置分别向上述端子列的另一端侧移动一个位置,从而各个上述金属板的上述导线部串联连接而形成螺旋状的线圈。 |
16 |
一种线圈的去漆裁切一体设备及成型工艺 |
CN202510086525.X |
2025-01-20 |
CN119889911A |
2025-04-25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本申请涉及线圈剥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圈的去漆裁切一体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转送料装置、剥漆装置、激光焊接装置、引脚裁切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旋转送料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线圈沿周向运动,所述剥漆装置用于实现对线圈的引脚进行剥漆,所述激光焊接装置用于焊接所述线圈的引脚,所述引脚裁切装置用于裁切所述线圈的引脚,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对切脚后的线圈实现自动化下料。本申请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也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
17 |
一种电感线圈线脚折弯扯断机构及方法 |
CN202010770984.7 |
2020-08-04 |
CN114054630B |
2025-04-25 |
郑吉宏; 曹守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线脚折弯扯断机构及方法,其包括第一驱动件、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左右移动的活动板、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的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绕一转轴进行旋转的旋转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板上且用于夹持线脚端部的夹线单元、以及固定在活动板上且将线脚沿电感磁体表面包覆弯折的线脚弯折单元。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反向弯折配合拉扯力量将线脚扯断,有效的保护了线脚防止其表面损伤,线脚弯折扯断效率高。 |
18 |
一种变压器扁线弯折工具 |
CN202110666117.3 |
2021-06-16 |
CN113257562B |
2025-04-22 |
彭建红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扁线弯折工具,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包括:扁线固定部和手持部,扁线固定部处开设有扁线通过孔,扁线通过孔的侧面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沿扁线厚度方向伸入扁线通过孔内且伸入深度可调;手持部设置于第一手柄远离扁线固定部的一端。通过设置扁线通过孔和紧固件,能够从扁线的厚度方向进行固定,确保弯线过程中扁线稳定,从而更加省力,弯线效果也更好。由于紧固件可调,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扁线,适用范围更广。 |
19 |
一种核聚变用绝缘材料复合编织方法和装置 |
CN202510029021.4 |
2025-01-08 |
CN119480301B |
2025-04-18 |
周超; 闫朝辉; 魏彩飞; 宋睿睿; 俞小伍; 武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聚变用绝缘材料复合编织方法和装置,属于核聚变用铠装超导线圈导体绝缘研制领域。所述核聚变用绝缘材料复合编织方法应用于线圈绝缘包绕,超导线圈匝间绝缘包绕需要使用一层玻璃丝带、一层(玻璃丝带和聚酰亚胺复合)带、玻璃丝带半叠包绕;核聚变用绝缘材料复合编织装置包含第一玻璃丝带盘阻尼器、聚酰亚胺带盘阻尼器、第二玻璃丝带盘阻尼器、碾压辊轮、超声波测厚仪、视觉校摄像机、锁边机、锁边线针、传送平台、张力复合带盘收绕轮、多元通道信号处理器;该绝缘材料复合编织方法可以极大提高超导线圈绝缘包绕效率同时保证线圈的绝缘包绕满足绝缘阻值要求。 |
20 |
一种一体式接头线圈及其制造工艺 |
CN202411617343.2 |
2024-11-13 |
CN119153186B |
2025-04-18 |
汪凌锋; 何为; 周鲁逵; 孙欢; 汪达军; 曹建波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接头线圈及其制造工艺,包括骨架、绕组、内包胶以及外包胶,骨架包括中轴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绕组配合设置在中轴部上,且绕组一端的端面与第一端部相抵,另一端的端面与第二端部相抵,内包胶包裹住骨架以及绕组,内包胶外侧配合设置有导磁架,外包胶包裹住导磁架以及内包胶;且制造一体式接头线圈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安装绕组;步骤2、第一次包塑;步骤3、安装导磁架;步骤4、第二次包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次包塑时以及第二次包塑结合形成内包胶以及外包胶,外包胶与内包胶进行贴合,成为第一道防护以及第二道防护密封,防止水进入绕组,提高整体的密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