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
一种具有生物多功能性的医用钛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411482355.9 |
2024-10-23 |
CN119367593A |
2025-01-28 |
夏木建; 冯梦宁; 刘磊; 李年莲; 刘爱辉; 林岳宾; 朱雨富; 丁红燕; 周广宏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生物多功能性的医用钛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体,基体表面具有集磁性、抗菌、骨诱导功能于一体的Ag+‑HA/Zn2+‑Fe3O4微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医用钛合金的制造方法,能够达到使医用惰性钛合金兼具抗菌与骨诱导等多生物功能性、工艺过程简单的效果钙为原料,采用原位离子掺杂法制备了。以FeCl3、FeCl2、AgNO3、ZnClAg+负载2、磷酸氢铵与硝酸HA包覆的磁性ZnAg+2+‑‑HA/ZnFe3O2+4纳米‑Fe3O粒子4纳米粒子分散的水溶液中;将医用钛合金固定于磁铁上,Ag+‑HA/Zn,并浸置2+‑Fe3于O4磁性功能粒子借助磁场作用沉积于医用钛合金表面,通过飞秒激光束在医用钛合金表面快速扫略形成负载磁性/抗菌/骨诱导的Ag+‑HA/Zn2+‑Fe3O4多功能微结构。 |
142 |
一种轻质高强耐热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590679.4 |
2024-11-08 |
CN119082586B |
2025-01-28 |
郑晓兵; 肖翔; 周士朝; 鲁法云; 韩加强; 田宇兴; 刘成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强耐热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该轻质高强耐热高熵合金包含以原子百分比计Cr:2‑10%、Al:5‑15%、V:10‑20%、Nb:5‑20%、Ti:40‑60%、Zr:2‑10%以及Si:0.2‑2.2%。本发明的高熵合金同时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耐高温的优异性能。 |
143 |
基于选区激光熔化的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202310166665.9 |
2023-02-27 |
CN116144965B |
2025-01-28 |
赵昕; 李萌蘖; 陆鑫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的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复合粉末:将纳米TiB2粉末、微米TiB2粉末与Ti6Al4V粉末加入到球磨机中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混合均匀的复合粉末;S2、SLM成形:将S1中所得复合粉末用于SLM成形工艺,得到块体试样。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制备得到的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生成的TiBw在Ti基体中分布均匀,而且TiBw还表现出多种长径比混杂的情况,其宏观均匀微观混杂的网状结构有利于抑制变形及裂纹的扩展,使制备出的钛基复合材料硬度提升显著,具有良好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
144 |
一种基于氢化钛原料快速制备高性能粉末钛合金的方法 |
CN202211083557.7 |
2022-09-06 |
CN115502400B |
2025-01-28 |
佟健博; 颜孟奇; 黄利军; 黄旭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氢化钛原料快速制备高性能粉末钛合金的方法,属于粉末钛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利用低成本的氢化钛粉末原料,采用保护气氛微波烧结制备钛合金粉末烧结坯,再通过感应加热与快速模锻成形,最终完成粉末钛合金构件的制备。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简单,可以实现高性能粉末钛合金的快速制备。利用微波烧结、感应加热升温速率高的特点,使氢化钛原料中的氢元素在加热过程中得以保留,提高钛合金元素扩散能力,从而提高烧结活性,促进成形过程中的致密化,所制备的粉末钛合金致密度高、晶粒细小、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
145 |
钛合金 |
CN202380044683.8 |
2023-06-01 |
CN119365619A |
2025-01-24 |
埃德恩·默努; 杰罗姆·德尔福斯; 伊冯·米勒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其按重量含量计包含:4.0%至5.0%的铝;3.50%至4.50%的锡;1.0%至4.0%的锆;2.0%至5.25%的钼;1.0%至2.50%的铌;0.10%至0.25%的硅;0.10%至0.18%的氧;其余部分由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该合金的当量铝重量含量记为Aleq,小于或等于8.5%,并应用以下公式限定:Aleq=[AI]+[Sn]/3+[Zr]/6+10*[O],其中[Al]、[Sn]、[Zr]和[O]分别是合金中铝、锡、锆和氧的重量含量。 |
146 |
一种热等静压高通量制造不同形状和成分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CN202410555428.6 |
2024-05-07 |
CN118404065B |
2025-01-24 |
金嘉熠; 王帅; 黄陆军; 贺开心; 刘文齐; 王书奇; 安琦; 张宇; 耿林 |
一种热等静压高通量制造不同形状和成分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热等静压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金属增材制造设计成本高、时间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具有相同形状拓扑密堆的舱室的包套模型、用以进行不同成份金属粉末的高通量实验,设计具有不同形状拓扑密堆的舱室的包套模型、用以进行相同金属粉末的高通量实验;制备包套零件;进行粉末制备,然后将包套零件进行粉末填充,得到填充粉末的包套零件进行封焊,得到密封好的包套零件;进行热等静压烧结,取出后去除外部包套零件,并沿3D打印的舱室外壁将不同形状和成分钛基复合材料分离,获得不同形状和成分钛基复合材料样品。本发明在较小成本和较短时间内对材料和包套设计进行快速筛选。 |
147 |
齿科用高强纯钛丝材的制备方法 |
CN202411491637.5 |
2024-10-24 |
CN119327906A |
2025-01-21 |
付航涛; 刘向宏; 乔继柱; 孙小平; 肖颖; 王凯旋; 雷锦文; 杜予晅; 冯勇 |
本发明公开了齿科用高强纯钛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成分均匀的纯钛铸锭;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纯钛铸锭进行多火次锻造、轧制,加工成Φ6.5mm~Φ18mm的盘卷丝材坯料;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盘卷丝材坯料进行拉拔规圆,拉拔量为0.5mm~6mm,然后通过机加扒皮0.5mm,去除表面缺陷;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盘圆丝材置于热处理炉中进行再结晶热处理,出炉后空冷;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丝材进行冷轧或冷拉变形,变形量为15.3%~66.7%,然后通过精整,得到Φ3.0mm~Φ10.0mm规格的纯钛丝材。采用本发明方法可获得强度较高同时塑性良好的齿科用高强纯钛丝材。 |
148 |
一种优化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变形高铌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430042.9 |
2024-10-14 |
CN119307782A |
2025-01-14 |
陈瑞润; 王岩; 王琪; 王晓伟; 苏彦庆 |
一种优化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变形高铌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变形高铌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iAl合金中的B2相不利于高温抗蠕变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变形高铌TiAl合金由Ti、Al、Nb、B、Y、W组成,本发明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对原材料进行熔炼,制备合金铸锭;将合金铸锭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轴向压缩,设定应变速率为0.01s‑1,在1320℃下进行压缩,变形量为75%,本发明制备的变形高铌TiAl合金具有超细晶粒组织以及扭曲的B2相和层片集落,优化了高铌TiAl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本发明应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备领域。 |
149 |
含活性共析元素的α+β型易成型高强钛合金及制备方法 |
CN202411337785.1 |
2024-09-25 |
CN119307780A |
2025-01-14 |
柏春光; 杜菲菲; 张志强; 李雕峰; 赵建; 杨锐 |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含活性共析元素的α+β型易成型高强钛合金及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该钛合金的化学成分为:Al元素5.0%~7.0%,Nb元素2.0%~4.0%,Mo元素1.0%~3.0%,V元素1.0%~3.0%,Zr元素1.0%~2.0%,Cu元素3.0%~6.0%,余量为Ti;根据Cu元素的含量得到不同强度级别的α+β型易成型高强钛合金,通过添加强活性共析β稳定元素Cu,使其在共析温度下快速形成纳米Ti2Cu化合物,通过调整Cu的含量来调控Ti2Cu的析出比例,进而调控钛合金强度,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武器装备、石油化工、汽车工业以及生物医疗等重要领域。 |
150 |
一种非活性共析元素调控的α+β型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337771.X |
2024-09-25 |
CN119307779A |
2025-01-14 |
柏春光; 杜菲菲; 张志强; 李雕峰; 赵建; 杨锐 |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非活性共析元素调控的α+β型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该钛合金的化学成分为:Al元素5.0%~7.0%,Nb元素2.0%~4.0%,Mo元素1.0%~3.0%,V元素1.0%~3.0%,Zr元素1.0%~2.0%,Fe元素0.5%~3.0%,余量为Ti。该钛合金的制备过程为:压制电极→制备铸锭→高温均匀化处理→锻造→轧制→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调控非活性强β稳定元素Fe的含量调整钛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得到不同强度级别的α+β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武器装备、石油化工、汽车工业以及生物医疗等重要领域。 |
151 |
一种报废辅助电极回收方法 |
CN202411437289.3 |
2024-10-15 |
CN119307731A |
2025-01-14 |
周林; 房皆超; 李鹏; 王岐; 郑裕川; 石义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废辅助电极回收方法,涉及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对辅助电极进行机械加工、喷砂或酸洗去除表面黑皮、焊瘤;头部、底部端面机加平整;将处理后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的辅助电极进行端面对端面首尾串联组配成1×N的自耗电极,将合金的添加工序从电极制备转移至真空自耗熔炼工序,避免了电极制备过程中因使用油压机时,冲头开裂引入高密度夹杂风险,实现了技术创新;包制前,将海绵钛和合金添加剂在不锈钢或者钛制容器内混合,确保TiO2、C粉、铝钼等合金添加剂充分散开,避免了粉末状合金添加剂因堆积及高压力的压制成型后,形成的块状低密度夹杂来源,从技术原理上明显优于传统的压制工艺。 |
152 |
一种微细低氧球形Ti基高熵合金粉的制备方法 |
CN202411362364.4 |
2024-09-27 |
CN119304192A |
2025-01-14 |
杨芳; 李馨; 陈存广; 郭志猛; 王海英; 刘新华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细低氧球形Ti基高熵合金粉的制备方法,涉及球形钛基合金粉的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丝材的原料选取及处理、预合金化丝材的制备、钛基高熵合金丝材的制备、钛基高熵合金丝材的处理、气体系统建立、高频感应预热、射频等离子熔炼和雾化制粉。本发明通过多重绞丝、多次连续热拉拔、扩散均质化退火、高频感应预热、射频等离子熔炼和雾化制粉,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直接制备出成分分布均匀的Ti基高熵合金丝材,进而制备氧含量低、成分分布均匀的Ti基高熵合金细粉,适合增材制造使用,灵活度高、操作简单、适用广泛、成本低廉,十分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153 |
一种钛基表面多孔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437722.3 |
2024-10-15 |
CN119287364A |
2025-01-10 |
王苗; 王建桥; 王昱; 淡红军; 刘高建 |
本发明涉及换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基表面多孔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材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基材;(2)将粘结剂与溶剂混合,陈化,得到胶状溶液;(3)将钛粉、钛镍合金粉和镍钛纤维丝依次加入步骤(2)得到的胶状溶液中,搅拌,得到粉末浆料;(4)将步骤(3)得到的粉末浆料涂覆在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基材表面,在磁场条件下干燥,得到表面膜管;(5)将步骤(4)得到的表面膜管进行热处理,冷却,得到表面多孔管。本发明制得表面多孔管的多孔层厚度为200~400μm;结合强度大于20MPa,沸腾传热系数相较于光管提升2.3~4.5倍,传热性能较佳。 |
154 |
一种钛合金片层组织结构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826010.0 |
2024-12-12 |
CN119287297A |
2025-01-10 |
岳旭; 陈志勇; 王清江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钛合金片层组织结构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钛合金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制备一种片层组织结构的钛合金板材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对钛合金铸锭进行锻造处理,得到轧制用板坯;将轧制用板坯保温处理后进行轧制处理,得到第一板坯;将第一板坯保温处理后进行水淬处理,得到水淬处理后的板坯;将水淬处理后的板坯在β相变点±10℃保温处理后进行轧制处理,得到显微组织呈片层结构的第二板坯;将第二板坯制成包覆叠轧包后,在β相变点±10℃保温处理后进行包覆轧制处理,得到第三板坯;对第三板坯进行退火处理及后处理,得到钛合金片层组织结构板材。本发明主要制备一种具有片层组织结构的钛合金板材,使用温度高达700~750℃。 |
155 |
一种高硬度钛锆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409403.1 |
2024-10-10 |
CN119287214A |
2025-01-10 |
杨胜帆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硬度钛锆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钛锆合金除主要含有钛及锆外,还含有重量百分比1‑2.5%的铬,0.5‑2%的钼,0.5‑2%的钒,1.5‑2%的铌,2‑4%的铝,以及微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材料混合均匀压制成电极,首先进行一次电子束熔炼,电子束熔炼可以很好的去除合金中的H,C等杂质;2.将电子束熔炼之后的铸锭表面刨光,然后进行锻造,锻造成真空自耗炉电极规格,车光表面氧化皮;3.将电极在真空自耗电弧炉中依次进行三次熔炼,得到三次熔炼铸锭;4.铸锭表面扒皮后经过超声探伤,去除头部冒口,进行多火次墩拔锻造,轧制成所需的规格;5.将轧制后的成品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得到高硬度钛锆合金;其硬度可以达到50‑55HRC。 |
156 |
超声处理改善钛合金EB炉熔炼过程凝固组织晶粒度及成分均匀度的方法 |
CN202411623854.5 |
2024-11-14 |
CN119265416A |
2025-01-07 |
尹铖; 耿乃涛; 秦海旭; 罗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处理改善钛合金EB炉熔炼过程凝固组织晶粒度及成分均匀度的方法,属于钛合金熔炼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EB炉熔炼过程中铸锭成分不均、晶界偏析严重、组织晶粒粗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处理改善钛合金EB炉熔炼过程凝固组织晶粒度及成分均匀度的方法,包括:高温钛合金熔体流入结晶器中进行凝固和引锭;引锭开始后,在结晶器上部的钛合金熔体熔池插入超声波辐射杆;铸锭临近凝固终点时,移除超声波辐射杆,得到钛合金铸锭。本发明通过插入超声波辐射杆,并控制插入深度、超声频率,利用超声振动及空化作用,使钛合金凝固组织的晶粒细化,合金成分均匀,从而提高钛铸锭的加工性能,实现高品质钛合金的高效化生产。 |
157 |
一种大型航空发动机风扇整体叶盘用大规格TC4钛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783663.5 |
2024-12-06 |
CN119259734A |
2025-01-07 |
储双杰; 黄巍巍; 朱峰; 孟庆通; 毛博; 李艳影; 杜子木; 梁高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航空发动机风扇整体叶盘用大规格TC4钛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使用直径为Φ860~1000mm的大型TC4钛合金铸锭,经过2~3火次镦拔开坯,并控制每火次变形量在40~70%进行充分变形;之后经过3~7火次镦拔,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40~95%,并控制镦拔温度在β相区与两相区进行,以及镦拔后冷却方式的变化,最终使组织形态转变成等轴组织,并提升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初生α相含量高达70~90%,从而获得强塑性良好的大规格TC4钛合金棒材,棒材直径在Φ400~800mm,可直接用于整体叶盘的制作,从而进一步扩宽钛合金的加工及应用潜力,丰富钛合金的应用领域。 |
158 |
一种带热子的钛基贮氢器件 |
CN202110396562.2 |
2021-04-13 |
CN113172230B |
2025-01-07 |
王浏杰; 薛函迎; 柴云川; 郭卫斌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热子的钛基贮氢器件,包括热子、贮氢金属;热子包括金属电热丝和陶瓷绝缘管组成,陶瓷绝缘管套在金属电热丝表面,贮氢金属位于陶瓷绝缘管表面。优点:1)结构简单,牢固度高,体积较小,适应有贮氢需求的电子器件小型化、平面化发展的需要。2)带热子,可以通过电流的微调,精确调节器件吸放氢气的量。 |
159 |
一种屈强比低于0.6的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411518729.8 |
2024-10-29 |
CN119242988A |
2025-01-03 |
王一君; 赖敏杰; 李金山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屈强比低于0.6的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钛合金的组成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78%~82%Ti,18%~20%V,0.5%~1%Fe,0.03%~0.08%O,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电弧熔炼、真空均匀化退火、热轧、冷轧、真空固溶热处理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钛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可以产生边界附着有非同一变体ω相薄层的应力诱发ω相板条和/或孪晶界附着有一薄层ω相的{332}<113>变形孪晶。这种ω相板条或孪晶的形成可以大幅提高相应合金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进而降低其屈强比至0.6以下,并且在最佳成分配比条件下可将其屈强比降低至0.5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亚稳β钛合金屈强比偏高的问题,所提供的钛合金适合用于制造新型航空飞行器用冷成形高强度部件。 |
160 |
一种低模高强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1445964.7 |
2024-10-16 |
CN119242987A |
2025-01-03 |
于君; 王林增; 林鑫; 黄卫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模高强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所述钛合金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Mo 10.5%~12%,Zr 20%~25%,余量为Ti。本发明提供的钛合金不添加Nb、Ta等昂贵合金元素,并通过增材制造和后热处理,使得最终成形钛合金的微观组织为β相,最终可获得59.9~74.2GPa的弹性模量,800~880MPa的屈服强度,840~950MPa的抗拉强度以及13%~20%的延伸率,其力学性能可以满足生物医学上对植入物的需求,能够有效减少“应力屏蔽效应”的发生及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本发明成果在生物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