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传动轴支撑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414433.1 2024-10-11 CN119463312A 2025-02-18 郑建坤; 张震辉; 张涛; 孙兆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传动轴支撑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生产技术领域,橡胶材料以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并用胶为主胶料,并添加硫辛酸@化锌、白炭黑增塑剂、促进剂DM、硫黄、致孔剂和软化剂,经过塑炼、混炼和硫化工艺制备橡胶材料。其中,硫辛酸@氧化锌通过硫辛酸和氧化锌的协同作用促进橡胶材料的硫化,消除热氧化链式反应中的自由基终止热氧化反应,提高橡胶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并在橡胶材料的硫化阶段加入少量的致孔剂,在橡胶内部结构中形成微孔,保证橡胶材料变形率较低的同时提高减振能
2 一种含三氮唑及苯并呋喃与苯环稠合的荧光化合物、转光膜及其应用 CN202411017398.X 2024-07-29 CN118546148B 2024-12-13 岳刚; 王志强; 禹凯; 王利民; 关登仕
发明涉及光电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含三氮唑及苯并呋喃与苯环稠合的荧光化合物、转光膜及其应用。所述荧光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转化性能,可以将紫外光转化至电池利用效率更高的黄光区域,在紫外区域的摩尔吸光系数ε高,具备覆盖全紫外区域的吸光能,同时发射波长在电池可以更高效利用的波长范围内,分子光热稳定性强,具有优异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并且,该荧光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高,较现有技术,在获得同样增益的前提下,在制作转光膜时可大幅度降低其使用量。此外,该荧光化合物属于有机小分子,合成成本低,结构易调,合成条件温和,适用于商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3 一种预防白内障镜片的生产设备及预防白内障老视镜片 CN202411316140.X 2024-09-20 CN118849334B 2024-12-06 谢彬; 曾竞
发明涉及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白内障镜片的生产设备及预防白内障老视镜片,包括注塑炮筒,注塑炮筒一端安装有喷头和伸缩防护管,伸缩防护管一端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固接有密封板,转动齿轮内壁开设有螺旋槽,转动齿轮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环,挤压环外壁设置有与螺旋槽相互配合的限位柱,本发明通过喷头外部设置可伸缩的防护套管,并且在防护套管的端部设置由转动齿轮、挤压环和密封板组成的密封件,使得能够将喷头包裹在内部,从而对喷头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粉尘等杂质从喷头的开口进入到注塑炮筒内或者粘附在喷头外部。
4 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990168.5 2024-07-23 CN118930515A 2024-11-12 马洪伟; 吴明阳; 李晓白
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可逆光致变色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光致变色材料存在响应速度慢、变色性能不稳定、寿命短、制备成本高,合成复杂以及聚集诱导淬灭的问题。将中间体、苯并噻吩衍生物溶于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并冷凝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馏、萃取、干燥及柱层析纯化,得到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用于可逆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用于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5 含喹唑啉有机室温磷光闪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734286.X 2024-06-07 CN118561833B 2024-11-12 谷龙; 董孟阳; 陈政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喹唑啉有机室温磷光闪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室温磷光闪烁体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将具有高效磷光发射的吸电子基团喹唑啉衍生物与具有给电子能的磷光分子相结合,制备出高效的室温磷光闪烁材料。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原料价格低廉、环境与生物兼容性好,激子利用率高以及闪烁性能好等优点;所制备的室温磷光闪烁晶体展现出在高剂量X射线照射下优异的稳定性以及低的检测限(208 nGys‑1)。将这些室温磷光闪烁晶体与高分子基质相结合可以应用于大面积以及柔性的X射线成像应用,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
6 一种木质素改性PBS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250381.9 2024-09-06 CN118909411A 2024-11-08 朱东雨; 贾雪怡; 邱学青; 张文礼; 林绪亮; 邱文莲
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改性PBS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可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所述木质素改性PBS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PBS100份,乙酸乙酯分级木质素5~10份。本发明中乙酸乙酯分级木质素的极性官能团与PBS之间形成氢键,其低分子量减少了拉伸过程中的空间位阻和链段长度,降低了木质素的团聚作用,提高了木质素与PBS的相容性,进而提高了PBS复合材料学性能,大幅度提高了PBS的延展性。本发明所提供的木质素改性PBS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紫外性、抗菌性、光热转化性能和光热抗菌性能。而且制备方法简便、低能耗、低毒、溶剂可回收,从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7 多硫醇组合物、聚合性组合物、树脂、成型体、光学材料及透镜 CN202410743203.3 2021-11-09 CN118620162A 2024-09-10 中野将太郎; 川口胜
发明涉及多硫醇组合物、聚合性组合物、树脂、成型体、光学材料及透镜。一种多硫醇组合物,其包含多硫醇化合物(A)、和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峰面积相对于多硫醇组合物中包含的化合物的合计峰面积100而言为9.0以下。式(1)中,X表示原子或硫原子。
8 一种非晶形组合物及全息聚合物分散非晶形组合物光栅 CN202411082556.X 2024-08-08 CN118599182A 2024-09-06 李琳; 花慧; 邓景月
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形组合物及全息聚合物分散非晶形组合物光栅,涉及光波导技术领域。非晶形组合物包括化合物I中的至少一种,由通式(1)表示,和化合物II中的至少一种,由通式(2)表示。本发明提供的非晶形化合物具有折射率高、极性大和溶解性好的特点,并且由于噻吩结构和嘧啶结构的引入,化合物I和化合物II中的分子具有侧向的吸引,使得非晶形组合物呈现层状排列。并且,基于非晶形组合物制备的全息聚合物分散非晶形组合物光栅在经过干涉曝光之后发生相分离,可以有更好的透过率,经干涉曝光后光栅对S光和P光均能有较高的衍射效率。
9 稠环噻吩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波长转换膜形成用组合物 CN202380016684.1 2023-01-12 CN118525024A 2024-08-20 山口茂弘; 多喜正泰; 汤川昇志郎; 神山利彦; 吉成聪士
作为适合作为波长转换膜用的荧光体的新型的稠环噻吩化合物,提供由式(1)表示的稠环噻吩化合物。(Ar1和Ar2各自独立地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环或可具有取代基的杂芳环,R1~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等,R1~R4的全部不同时为氢原子,R1和R2可相互键合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R3和R4可相互键合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R1和R2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与Ar1键合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R3和R4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与Ar2键合以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Y1和Y2的一者为‑SO2‑,另一者为‑S‑或‑SO2‑。)
10 树脂组合物、固化物、光学部件、紫外线吸收剂、化合物、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聚合物 CN202280074175.X 2022-11-22 CN118202006A 2024-06-14 东笃志; 佐佐木大辅; 坂井优介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括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树脂,式(1)中,Q1表示由式(Q‑1)表示的基团。Q2表示=O、=S、=NRq1或=CRq2Rq3,Rq1~Rq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q2与Rq3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其中,在Rq2与Rq3键合而形成环的情况下,=CRq2Rq3与Q1不是同一个结构。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X1~X4各自独立地表示‑S‑等。一种固化物、光学部件、紫外线吸收剂、化合物、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及聚合物
11 一种抗菌肽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418276.5 2024-04-09 CN118185081A 2024-06-14 刘亚楠; 斯沙; 赵丹; 罗小虎; 于世娇; 桑尚源; 张鑫; 贾玲玲
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肽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聚乙烯醇溶液、细菌纤维素悬液和抗菌肽FengycinA‑M3水溶液混合,得到水凝胶的前体溶液;然后将水凝胶的前体溶液和砂溶液混合后形成抗菌肽复合水凝胶;该抗菌肽复合材料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可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用于食品保鲜中。
12 噻蒽衍生物、使用其制备的气传感薄膜器件及其应用 CN202110842413.4 2021-07-26 CN115677657B 2024-04-02 杨兵; 杨志强; 刘海超
发明涉及一类噻蒽衍生物、使用其制备的气传感薄膜器件及其应用。所述噻蒽衍生物具有下式I表示的结构。本发明的噻蒽衍生物材料具有制备与应用方便、检测灵敏、重复性好、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imgabs0#
13 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超分子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211413856.2 2022-11-11 CN115746279B 2024-03-26 张俊珩; 钟柳悦; 韦芳; 郝彦鑫; 李廷成; 周继亮; 张道洪
发明涉及高性能超分子弹性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超分子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应用。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的高度支化的拓扑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超分子弹性体的学性能和动态性能,同时提高超分子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修复性能。基于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的超分子弹性体可在温和条件下闭环降解回收,实现高值化绿色回收。通过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可以提高超分子弹性体的检测灵敏度和宽压力/应变检测范围,实现力学性能的可调,可应用在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凝胶电极等许多领域。
14 一种有机多硫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016679.4 2022-08-24 CN117658978A 2024-03-08 李杰; 王晨; 孙振峰; 赵凯强; 杨超; 张敬辉
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多硫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有机多硫醚的硫含量为45%以上,优选50wt%‑80wt%,所述有机硫组合物中含有含有环状三硫醚CnR2nS3。所述有机多硫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硫单质和不饱和氢化合物在性物质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其反应温度通过如下方式控制:对含有硫单质的物料体系进行加热,监控物料体系的粘度系数,当物料体系粘度系数由逐渐降低转为增加时,此时物料体系的温度记为T,控制物料体系温度高于T 0‑15℃,持续反应一段时间后降温、分离液体物料获得含硫组合物。所述有机多硫醚不仅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而且含有硫链较长的环状有机多硫化合物且环状多硫化合物的质量含量高。
15 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1415522.9 2022-11-11 CN115895095B 2024-02-09 唐本忠; 陈伟才; 刘勇; 王志明; 郭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转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包括AIE分子和基体材料。本发明通过AIE分子与基体材料混合后混炼、挤出、切粒,得到AIE转光母粒;AIE转光母粒和基体材料混合后吹膜或注塑得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在365‑550nm范围内均可有效激发,发射光谱更加宽,转光效率更高,在室内光源植物工厂作为转光农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16 一种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227057.0 2023-09-21 CN117447809A 2024-01-26 李华柳; 刘聪; 姜小芳; 许炳佳; 石光; 李盛源; 曾惠文; 吴嘉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基磷光材料,包括主体成分和掺杂在所述主体成分中的客体分子,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三聚氰胺甲树脂,所述客体分子包括含硫原子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本发明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主体成分,将含硫原子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作为客体分子掺杂在所述主体成分中,通过特定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协同作用,使所制备的聚合物基磷光材料在室温下具有效率高、余辉发光寿命长、磷光占比高的特性。因此,该材料在安全防伪、数据加密、数据储存、生物成像或功能油墨等领域中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7 一种具有多重响应的溶性紫精类化合物、水凝胶及器件 CN202210140357.4 2022-02-16 CN114478505B 2024-01-26 周刚; 梁丁莉; 颜川; 明彬彬; 宗浩; 任英建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响应的溶性紫精类化合物、水凝胶及器件,在紫精化合物两端引入水溶性离子基团,并在两个吡啶盐中引入富电子的噻吩衍生物单元,得到具有多重响应的水溶性紫精类化合物,之后将噻吩衍生物基团修饰的水溶性紫精类化合物组装到聚丙烯酰胺类水凝胶中,获得了同时具有光致变色、电致变色和电致荧光变色多重响应的水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实现1‑2秒内的快速光致变色,也可以在施加1.0‑1.5V电压的条件下实现电致变色和电致荧光变色,是一类有潜的智能多重变色材料,市场应用前景较好。
18 一种可再分散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2311135821.1 2023-09-05 CN117229572A 2023-12-15 东为富; 蒋杰; 黄晶; 李婷; 张旭辉; 汪洋; 王世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分散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由纳米纤维素和溶性硫辛酸盐化合物在水相中混合后干燥制备。所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具有可回收性,硫辛酸盐组分可在水相中再溶解并解聚为小分子,纳米纤维素组分可在水相中再分散。本发明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均为生物基化合物,具有绿色环保、安全无毒的特点。硫辛酸盐在干燥过程中可有效包覆于纳米纤维素表面,具有阻碍纳米纤维素之间形成致密氢键连接的作用。所制干燥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具有性能可控性,并可在水相中实现组分有效分离回收,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性能可控等优势,在推进纳米纤维素的工业化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9 一种聚三亚甲基酸酯电解质和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CN202211349445.1 2022-10-31 CN115678000B 2023-12-05 薛志刚; 王计嵘; 周兴平; 解孝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三亚甲基酸酯电解质和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亚甲基碳酸酯和锂盐混合均匀得到深共融电解质,所述三亚甲基碳酸酯和所述锂盐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作为引发剂,在加热条件下,三亚甲基碳酸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得到所述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电解质。本发明通过设计兼具催化和引发双重功能的深共融电解质作为聚合反应前驱液用于制备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电解质,克服了现有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电解质的制备条件苛刻和非电解质组分去除困难等缺陷
20 冷薄荷醇受体TRPM8的低分子量调节剂的检测和用途 CN202010795118.3 2009-08-26 CN111803478B 2023-12-05 T·萨布科夫斯基; C·博尔施韦勒; J·维特恩伯格; M·克龙; H·青克
发明涉及冷薄荷醇受体TRPM8的低分子量调节剂的检测和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冷薄荷醇受体TRPM8的新调节剂,使用这些调节剂调节TRPM8受体的方法;所述调节剂用于诱导冷感觉的用途;以及使用这些调节剂制备的物品和工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