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可降解医用薄膜 CN202023262498.9 2020-12-30 CN214632623U 2021-11-09 叶明; 李新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医用薄膜,该薄膜呈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含至少一个交替涂布设置的AB型复合结构,该AB型复合结构是指支撑层与粘附层复合的结构,该薄膜的最外层分别为一支撑层及一粘附层;其中,相邻涂布的支撑层与粘附层的涂布方向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薄膜通过交叉涂布AB两种复合组分,A组分的支撑作用与B组分的组织黏附作用均得到加强,且降解时间可控,根据不同的使用部位和临床需求,调节降解周期。还可根据不同使用部位,对密封膜的强度要求不一,选取不同分子量的基材;且使用方便,不需要采用传统的缝合固定,起到立竿见影额效果。还能够逐渐降解、吸收、代谢,不需去除密封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2 一种聚丙烯腈聚合液的化装置 CN202321065742.3 2023-05-06 CN220634284U 2024-03-22 李二跃; 温月芳; 李辉; 王伟; 李宗仁; 胡培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聚合液的化装置,涉及聚丙烯腈原丝制备技术领域,步骤1、聚丙烯腈聚合液通过输送至储罐内喷丝头,聚丙烯腈聚合液自喷丝头呈丝状喷出;步骤2、氨气经流量计计量通入储罐,与丝状聚丙烯腈聚合液充分接触,吸收;步骤3混合液泵入混合器,在混合其中均匀混合,实现聚丙烯腈聚合液的均匀氨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腈聚合液的氨化装置,有效解决了的现有的聚丙烯腈聚合液在氨化时,氨气通入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氨化工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为生产稳定、高性能的PAN原丝奠定基础
3 PAN聚合液的加装置 CN201721080938.4 2017-08-28 CN207143163U 2018-03-27 程世锋; 刘晓; 何小松; 刘贯通; 钱鸿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AN聚合液的加装置,包括第二聚合釜、第三聚合釜、氨气瓶和DMSO瓶,第二聚合釜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齿轮、静态混合器连通第三聚合釜的入料口,静态混合器的氨气加入口连通有氨气管道的一端,氨气管道依次设有现场压表、减压、氨气调节阀、远传压力表、第一质量流量计、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氨气管道的中部设有DMSO加入口。该装置在第二聚合釜与第三聚合釜之间进行充氨既起到了终止聚合反应的作用,又提高了聚合原液的亲性。该种PAN聚合液的加氨装置,DMSO和氨气混合加入,解决了加氨管道堵塞的问题。该装置管道空间较小及静态混合器的安装,有利于氨气与聚合液的均匀混合,制得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 一种聚丙烯腈聚合液的化处理装置 CN201120227052.4 2011-06-29 CN202152326U 2012-02-29 杨建行; 欧阳琴; 陈友汜; 莫高明; 黄显雯; 马洪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聚合液的化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氨气气瓶、聚合釜、两个计量齿轮和混合器;所述的喷淋塔的塔口设置有将溶剂输入喷淋塔的管道;所述的氨气气瓶的气体输出口与喷淋塔相通,用于将氨气通入喷淋塔中,与溶剂混合制得NH3溶液;所述的喷淋塔的输出端、聚合釜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计量齿轮泵的输入端相连,两个齿轮泵的输出端连通至混合器,用于将喷淋塔中的NH3溶液与聚合釜中的聚丙烯腈聚合液通过第一计量齿轮泵和第二计量齿轮泵输送至混合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实现无污染、均匀、稳定地氨化PAN聚合液,从而提高PAN纺丝液的亲性,为生产稳定、高性能的PAN原丝以及纤维奠定基础
5 一种溶性的近红外区刺激响应性的化学发光大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137109.8 2025-02-07 CN120005084A 2025-05-16 姚陈志; 何倩; 刘业
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性的近红外区刺激响应性的化学发光大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学发光大分子荧光探针为MCP 795或NPMCP 795,MCP 795可通过分子间的能量共振转移将化学发光传递到近红外荧光染料上,实现活性响应的近红外区化学发光;NPMCP 795在660nm光照下利用光敏剂产生的活性氧原位氧化化学发光基元,通过分子内的能量共振转移形式,实现低氧触发的近红外区化学发光;两者能共组装形成CP795,其有很好的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有较强的近红外区化学发光,通过光控制的策略,可实现对活性氧以及硝基还原酶的正交检测,其不仅有很好的组织穿透深度,而且成像的信噪比高,可以实现肿瘤中的多个标记物的正交检测。
6 一种芳基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251128.3 2025-03-04 CN120005064A 2025-05-16 刘贝贝; 邓颖姣; 方亮; 张泽天; 李东升; 黄晏琪; 刘昊; 常磊; 夏丰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芳基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芳基离子聚合物的主链为全结构,侧链为磺酰亚胺基团,侧链的端基为含氟取代基的苯基,提高了芳基离子聚合物的化学稳定性、耐化性、耐自由基性、阻隔性、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7 一种梳状聚酯包裹的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412577.9 2023-10-27 CN119897077A 2025-04-29 张赪; 张小艳; 寇佐今; 孙小诗; 武侠; 贾晓妮; 寇晓康
发明公开一种梳状聚酯包裹的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磁性微球、二异氰酸酯类单体、包括不饱和二元醇单体的二元醇单体混合反应,得到不饱和线性聚氨酯包覆的磁性微球,在其不饱和键上反应生成侧链,得到所述梳状聚氨酯包裹的磁性微球;所述生成侧链的反应为聚合反应或偶联反应。本发明采用梳状聚氨酯包裹的磁性微球,其疏的聚氨酯主链可以防止离子泄露,亲水的侧链可以获得更为亲水的表面性能或更高的配基密度。同时本发明阻止磁性微球过多增长,对磁性微球的粒径进行控制,防止过大的粒径造成表面积降低,载量降低。
8 高热稳定性交联电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1924129.1 2024-12-25 CN119874969A 2025-04-25 薄淑晖; 何璟; 李若男; 李鹏伟
发明涉及光学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热稳定性交联电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重氮类化合物的交联电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使用少量交联剂比例即可得到高效交联,得益于该交联剂的活化温度略高于聚合物材料极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经电场极化后获得电光性能的同时可以进行交联固化,得到兼具高热稳定性和高电光系数的有机电光薄膜材料。
9 一种保暖亲肤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1152085.5 2024-08-21 CN119041053B 2025-04-25 苏琳; 王晓卫; 姚兰
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亲肤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面料领域。本发明在制备保暖亲肤面料时,将聚丙烯腈粉、丙烯酸甘油酯和烯丙基磷酸二甲酯反应得到预改性聚丙烯腈;再将预改性聚丙烯腈依次和3‑基‑1,2‑丙二醇、双氰胺反应得到功能化聚丙烯腈;将木絮片破碎后用高碘酸钠化,再依次和4‑(2‑溴乙基)苯磺酸钠、4‑氨甲基苯酸反应得到改性木棉纤维;将功能化聚丙烯腈和改性木棉纤维进行同轴纺丝后织造得到保暖亲肤面料。本发明制备的保暖亲肤面料具有优良的保暖性、亲肤性、阻燃性能、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和学性能。
10 一种聚乙二醇接枝聚五氟苯酯共聚物、功能化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202510036008.1 2025-01-09 CN119823330A 2025-04-15 冯纯; 黄冠文; 刘祥飞
发明提供一种聚乙二醇接枝聚五氟苯酯共聚物、功能化共聚物及制备方法。该聚乙二醇接枝聚五氟苯酯共聚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m为40~200的整数,n为1~40的整数,p为10~80的整数。该聚乙二醇接枝聚五氟苯酯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反应活性,其容易被不同的功能性化合物修饰以得到具有不同亲疏性和不同显色性能的功能化共聚物,该功能化共聚物在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荧光、智能响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1 一种锂提取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294591.6 2025-03-13 CN119798509A 2025-04-11 高浩; 梅昂; 张运; 张仁姗; 张妮娜; 田涛; 孙冰杰
发明提供一种锂提取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锂提取用树脂为基树脂中氨基官能团被至少1个下列基团(P)取代的结构: (P)其中, 代表化学键。本发明的锂提取用树脂显著提升了在性环境及高浓度钠离子存在下对锂离子的吸附。通过使用该树脂,解吸后获得的溶液中锂离子浓度较高,适合用于从包含锂离子的溶液中,特别是从沉锂母液、酸盐型卤水中吸附锂离子,具有较高的商业应用价值。此外,本发明的锂提取用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反应效率高,合成过程稳定且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12 一种侧链液晶弹性体仿生致动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2510125774.5 2025-01-27 CN119773328A 2025-04-08 韩丽; 刘亭; 杨佳欣; 马红卫
发明提供一种侧链液晶弹性体仿生致动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液晶弹性体致动器领域。所述的仿生致动器是通过协同单畴侧链型偶氮苯液晶弹性体SC‑AZO‑LCEs条带微观上偶氮苯介晶的垂直取向与宏观上的结构仿生设计进行构建的。本发明利用聚丁二烯PB段接枝两种不同末端基的偶氮苯单体制备一系列液晶相转变温度可调的SC‑AZO‑LCEs,通过模具涂铸及机械拉伸处理得到玻璃态PS相定的单畴条带,其具备优异的重塑性及回收性,而后通过模拟豆荚独特的双层正交纤维结构进行仿生设计构建了双层仿生致动器。本发明实现热响应的大幅、多形态致动行为,并创制了不同场景的应用如软体机器人、仿生花朵、下抓手等,为未来开发智能柔性致动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13 环-链杂化结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环-链杂化结构聚合物 CN202410813425.8 2024-06-21 CN119735748A 2025-04-01 杨振忠; 曹家铖
发明提供一种环‑链杂化结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环‑链杂化结构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线性聚合物前驱体,线性聚合物前驱体具有基团A、基团B以及侧基F,并使所述线性聚合物前驱体具有硫酯键结构;将化合物D与所述线性聚合物前驱体的至少部分侧基F结合,使所述线性聚合物前驱体的至少部分侧基转化为带电荷的基团;使所述基团A与所述基团B发生闭环反应,形成具有硫酯键结构且带电荷的环状聚合物;任选除去所述带电荷的基团,得到环状聚合物;利用硫酯键结构使所述环状聚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环‑链杂化结构聚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简单,固含量高,副产物少,处理和分离产物过程的成本低,在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4 光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510221036.0 2025-02-27 CN119725644A 2025-03-28 杨薇弘; 谢龙飞; 宰伟; 吕英威; 王凯; 樊光娆; 吴金平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光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0、获得含乙烯基咪唑鎓结构的第一聚合物;第一聚合物包括摩尔比为(0.7~1.5):1的苯乙烯重复单元和乙烯基咪唑鎓修饰的苯乙烯重复单元;S20、将第一聚合物与苯醚聚合物按照质量比(1~9):1加入第一有机溶剂溶解后,加入光交联剂和光引发剂,搅拌0.5~3h,获得阴离子交换膜前驱体;S30、将阴离子交换膜前驱体平铺于容器中进行光交联反应,获得光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本公开制备方法获得的光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高温下溶胀比低,具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
15 一种长短支链型全氟磺酸树脂、质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283535.X 2023-09-28 CN119708298A 2025-03-28 刘训道; 刘昌沅; 贾文静; 谢旭秋
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长短支链型全氟磺酸树脂、质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树脂结构中兼有长支链全氟磺酸和短支链全氟磺酸结构单元,并保留了全氟磺酸树脂的结构优势。长支链全氟磺酸结构的引入的可以调控树脂和膜的吸率,提高尺寸稳定性;此外,结构中的阳离子基团可以有效提高末端磺酸基团的解离,提高质子膜的离子电导率,解决“长侧链”与“低电导率”之间的矛盾。短支链全氟磺酸结构中的磺酸基团可以与长支链全氟磺酸结构中的基基团(‑N‑)形成酸离子对,有效的限制了质子膜中磺酸基团强吸水作用,能够使膜的学性能大幅增强;此外形成的离子对也可以进行离子传导,解决“短侧链”与“高溶胀”之间的矛盾。
16 改性苯乙烯类弹性体 CN202380059100.9 2023-08-14 CN119698439A 2025-03-25 佐竹丽; 森和彦; 栗本茂
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改性苯乙烯类弹性体,其在侧链具有包含酚性羟基、异氰酸酯基、封闭异氰酸酯基、来酰亚胺基或苯并噁嗪基的N‑取代丁二酰亚胺基。
17 一种防污耐磨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1939334.5 2024-12-26 CN119684543A 2025-03-25 张广欣; 汪星平; 李昊; 李沛陪; 朱琛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污耐磨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含氟功能制剂技术领域,所述的防污耐磨助剂由如下摩尔份数的原料制成:单端活性的全氟聚醚醇PFPE‑OH 1‑2份;异佛尔二异氰酸酯1‑2份;表面含有羟基的纳米1份;含不饱和键的单异氰酸酯2‑5份;丙烯酸羟基酯2‑25份;共聚单体40‑400份;反应活性单体2‑20份;所述的反应活性单体含有不饱和键,用于进行侧链接枝。该防污耐磨助剂包括含全氟聚醚基团的纳米二氧化硅杂化多支化聚合物,且其中含有多个不饱和位点,适用于UV固化涂料体系,能显著提高涂层表面的防污、防指纹特性和耐磨性
18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1880509.X 2024-12-19 CN119684493A 2025-03-25 唐钰喜; 邓婷; 杨小兵; 任银平; 展瑜材
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聚乙烯醇、酸、催化剂和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邻菲罗啉、二苯甲酰基甲烷、EuCl3、交联剂和第一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溶于第二有机溶剂中,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光致变色材料。该方法简单、产率高、成本低,且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材料具有优异的变色能和防紫外线能力,还具有能够承受多次光致变色循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光致变色材料的耐久性能,进而提高了可变色隐形眼镜的使用寿命。
19 一种可下自修复的含氟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2411928311.4 2024-12-25 CN119638875A 2025-03-18 巫文强; 黄绍柒; 吴锦荣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下自修复的含氟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含氟弹性体为在氟橡胶的主链上接枝吡啶基团而得。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商业含氟弹性体的自修复,基于CF3‑CF3以及CF3‑吡啶N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所制备的含氟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空气和水环境下)和较好的机械强度;同时由于吡啶极性基团的引入,使得材料的介电常数大大提升,表现出优异的压电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得材料具有多种功能性且综合性能优异,为设计开发用于电子能源器件的自修复弹性体提供新的思路。
20 一种胺化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CN202411630407.2 2024-11-15 CN119505042A 2025-02-25 曾荣; 周双静
发明公开了一种胺化聚乙烯的合成方法,通过在廉价金属盐的作用下,提供适宜温度和光能,采用亚硝基苯类化合物对聚乙烯类化合物的氢键进行后官能团化,实现催化的胺化官能团化转化,得到胺化聚乙烯。本发明直接利用商业化的聚乙烯类化合物或废弃聚乙烯塑料进行碳氢键官能团化,具有反应简洁,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效率较高、产物易分离纯化、底物普适性好等优点,避免使用大量贵金属、重金属盐,在工业生产上非常具有吸引聚合物改性、新材料合成、废弃塑料回收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本发明得到的胺化聚乙烯具有良好的粘附强度,粘附性能是普通聚乙烯材料的5~10倍,适用于新型塑料粘合剂的开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