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帽类制品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智能头盔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377727.0 2023-04-10 CN118784750A 2024-10-15 姚金成; 刘展铭
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头盔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头盔端、移动终端和数据通讯模,数据通讯模块中配置有多种类型的通信协议,头盔端与移动终端通过数据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本申请通过在头盔端和移动终端之间设置一个配置有多种不同通信协议的数据通讯模块,并可根据头盔端和移动终端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类型,进而从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中选择一种与数据包类型最为适配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根据不同数据包类型的特点结合对应通信协议的特性进行传输,从而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数据传输逻辑,可有效规避数据包传输冲突,使数据传输延时大、实时性低技术问题。
122 车辆运动状态判定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410767726.1 2024-06-14 CN118770441A 2024-10-15 宫晓达; 皮佳佳
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运动状态判定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亮灯装置及头盔,亮灯装置与头盔连接;头盔包括陀螺仪、振动传感器以及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及水平传感器位于头盔的两端;振动传感器用于获取三维方向上的震动烈度数据,水平传感器用于获取头盔的倾数据;陀螺仪用于获取角速度参数及加速度,并根据角速度参数、加速度、震动烈度数据、以及倾角数据,计算得到角速度及最终加速度;亮灯装置用于获取车辆运动状态,并根据车辆运动状态,改变所述亮灯装置中提示灯的状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头盔的左右两端分别增加振动传感器和水平传感器,从而提高车辆运动状态判定的准确性。
123 头盔用前盖、头盔用壳以及包括它们的头盔 CN202080003450.X 2020-11-04 CN114269193B 2024-10-15 李荣钟; 左根昊
发明实施例的头盔用前盖能够与用于覆盖佩戴者头部的上侧、后侧及两侧的头盔用壳相连接,以保护上述佩戴者头部的上侧、后侧及两侧,其包括:下巴保护部,用于在上述头盔用前盖与上述头盔用壳相连接时保护佩戴者的下巴;以及下巴中介部,与上述下巴保护部相连接,通过与上述头盔用壳相连接来中介上述下巴保护部和上述头盔用壳,上述下巴保护部在通过上述下巴中介部与上述头盔用壳相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基于上述头盔用壳旋转。
124 一种头盔内衬更换设备及更换系统 CN202411054522.X 2024-08-01 CN118749725A 2024-10-11 杨超; 李凯凯; 胡博
申请提供一种头盔内衬更换设备及更换系统,包括升降机构和更换机构;更换设备用于可拆卸安装头盔,在头盔安装于更换设备时,头盔和更换机构沿高度方向设置,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于头盔和更换机构中的至少一者,并能够驱动至少一者沿高度方向相对另一者运动,从而使二者从相离运动至接触并在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更换机构迫使头盔松开内衬和/或将内衬导装至头盔上。
125 颅骨重塑矫形器设备、系统及其方法 CN202280082837.8 2022-11-11 CN118742277A 2024-10-01 K·F·史密斯; C·M·希顿; R·E·泰特罗; A·帕泽米诺
一种用于婴儿头部的颅骨变形矫形器设备,包括刚性外壳,该刚性外壳具有可拆卸地连接到后部的前部。该前部被成形和配置成穿戴在婴儿头部的前部上。该后部被成形和配置成穿戴在婴儿头部的尾部上。前部和后部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带衬里区和至少一个无衬里区,该至少一个带衬里区具有选择性定位的填充垫以防止头部生长,该至少一个无衬里区具有通过内表面延伸到外表面的多个通孔并被选择性地配置成允许头部的生长或移动以重塑婴儿的头部。
126 一种轻质高强度头盔及头盔的制备方法 CN202411051854.2 2024-08-01 CN118697135A 2024-09-27 罗丹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度头盔及头盔的制备方法,头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PC材料层、PC发泡层和第二PC材料层;PC发泡层的密度小于第一PC材料层和第二PC材料层的密度,PC发泡层设置在第一PC材料层和第二PC材料层之间,并用于提供缓冲和弹性作用;该种轻质高强度头盔,采用三层结构设计,不仅起到缓冲和弹性作用,可以有效吸收冲击,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安全;而且PC发泡层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能,不会出现永久变形,确保头盔的保护性能持久稳定。同时,由于PC发泡层的密度小于第一PC材料层和第二PC材料层,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头盔的整体重量,减轻佩戴者的负担,提高佩戴舒适度。
127 安全帽用环境监测预警方法及其系统 CN202411176434.7 2024-08-26 CN118692219A 2024-09-24 高爱峰; 高语晗; 高浩源; 娄希华
发明涉及智能安全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帽用环境监测预警方法及其系统,其通过对密闭空间内环境参数的连续动态监测,及时捕捉并分析环境变化趋势,评估不同高度处的环境状况,为预测有害气体浓度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个性化预警以及对环境参数的深入分析,提高在不同空间作业环境中的安全保障;方法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传感器监测频率,连续获取安全帽集成环境传感器监测到的佩戴者身周环境数据以及安全帽所处高度,所述佩戴者身周环境数据包括温湿度以及有害气体浓度,所述安全帽所处高度与佩戴者身周环境数据一一对应;基于安全帽所处高度,对佩戴者身周环境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若干个环境数据集合。
128 一种具备侧向缓冲维稳结构的安全帽 CN202210753550.5 2022-06-29 CN114869006B 2024-09-24 罗良; 郑晨东; 赵志锋; 吴夏钢; 李炜; 汪立鹏; 高婷; 盛书扬; 胡寒月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侧向缓冲维稳结构的安全帽,属于安全帽技术领域,现有的安全帽抗冲击不稳定和抗冲击防护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帽壳两端转动安装在定位框上,定位框上安装有半球形的内衬壳体,内衬壳体上贴合安装有球面,球面块上安装有控制帽壳转动复位的双向转动复位结构,内衬壳体和球面块前后两侧贯穿安装有弧形气垫,帽壳内侧安装有转动挤压弧形气垫向内衬壳体鼓起的第一弧形挤压块,当冲击物砸落在帽壳中部时经过与凸起碰撞瞬间变向冲击在帽壳一侧或直接砸落在帽壳一侧,帽壳收到侧向的作用发生偏转,吸收部分冲击动能的同时通过转动改变冲击物的运动轨迹,使其冲向平外侧,实现改变冲击方向进行防护同时佩戴稳定的功能。
129 固定装置和安全帽组件 CN202110286620.6 2021-03-17 CN112869279B 2024-09-24 陈新; 张正乾; 曾厉; 张飞; 徐刚磊; 秦金鹏; 马英帅; 王昆江; 刘思苏; 周仁杰; 缪祥辉; 王府; 王瑞庆
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和安全帽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基座、连接部、活动紧件,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和锁舌;连接部设置在限位部上,连接部用于与待安装物连接;活动块、限位部和锁舌围绕形成限位区域,限位区域用于容纳安全帽的帽檐,活动块和限位部可相对移动地设置,以卡紧帽檐或松开帽檐;锁紧件可移动地设置,锁紧件用于将活动块和锁舌锁紧配合或将活动块和锁舌解锁。该方案通过调整活动块和基座的距离,再通过锁紧件锁紧后即可实现固定装置和安全帽的可靠连接。在拆卸时,通过移动锁紧件使活动块和锁舌解锁即可。该方案不会损坏待安装物和安全帽,操作方便、连接可靠。而且,使用钥匙才能驱动锁紧件,避免了人员随意拆卸。
130 连接器和装置 CN202280086474.5 2022-10-28 CN118678904A 2024-09-20 A·波美林
一种用于连接装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器(20),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被配置为至少在第一平面中相对于彼此移动,连接器包括:第一附接部件(21),用于连接到装置的第一部件;第二附接部件(22),用于连接到装置的第二部件;弹性部件(23),在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之间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变形以允许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其中: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位,并且弹性部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比第一附接部件和第二附接部件更窄。
131 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 CN202410760545.6 2024-06-13 CN118661912A 2024-09-20 朱达辉; 仲德明; 汤松; 罗森
发明提供一种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以及与该防护服本体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的防护头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靴,其中,防护服本体为连体式结构,防护头罩的前部设有面罩和呼吸器,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头罩均为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面料,该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面料具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阻挡外层、隔热中层以及舒适里层,阻挡外层包含耐高温纤维双层织物、以及复合于该耐高温纤维双层织物的内侧面的PTFE膜,隔热中层包含聚酰亚胺气凝胶层、以及绗缝于该聚酰亚胺气凝胶层的内侧面的耐高温纤维织物,舒适里层包含耐高温阻燃纤维混纺织物、以及复合于该耐高温阻燃纤维混纺织物的外侧面的PU膜。
132 头盔用安装组件、顶窗及头盔 CN201710867205.3 2017-09-22 CN107684153B 2024-09-20 倪华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头盔用安装组件、顶窗及头盔。所述头盔用安装组件包括支撑座及活动座。所述支撑座具有容腔壁。所述容腔壁围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引导槽或引导通孔。所述活动座具有突出部。部分所述突出部延伸至所述引导槽内或引导通孔内,并可沿所述引导槽或引导通孔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活动座沿所述容腔的延伸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本发明头盔用安装组件通过支撑座与活动座的配合,不仅结构精简、组装便利而且能够实现往复操作。
133 头部冷却设备 CN202311604077.5 2023-11-28 CN118654515A 2024-09-17 孙光伍; 孙相烈
发明的头部冷却设备包括:中心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规定体积空间,放置在用户的头部正上方;以及多个翼部,以放射状与上述中心部相连接并延伸成扇形,上述多个翼部分别包括:多个腔室,形成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规定体积空间;以及多个连接筋,用于划分并连接各个上述腔室。上述中心部及各个腔室还包括用于吸收并缓解冲击的缓冲材料。
134 帽子热压方法和系统 CN202311823783.9 2023-12-27 CN118648745A 2024-09-17 艾敏; 黄文雄
发明涉及热转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的帽子热压系统和方法包括热压机,底座和支撑收纳壳;热压机具有相对设置的握持部分和热压板部分,热压板部分具有弯曲压合表面;底座具有支座,支座配置有与弯曲压合表面接触的曲面支承部;支撑收纳壳具有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包括下端开口的用于收纳所述热压机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以及形成在支撑收纳壳外表面的热压支撑面,所述热压支撑面配置有为承印物提供承托并适配弯曲压合表面的热压承托部。本专利的帽子热压系统,配置的支撑收纳壳可以为承印物提供安置并为承托热压机热压合提供承托,支撑强度好,稳定性高;支撑收纳壳通过内腔的收纳室可以罩设在热压机外侧,方便快捷地进行收纳,同时对热压机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135 一种骑行用多功能头盔及其测试装置 CN202410697370.9 2024-05-31 CN118648744A 2024-09-17 付永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骑行用多功能头盔及其测试装置,包括:头盔主体,所述头盔主体表面设有加强护目镜,设置于所述头盔主体外侧;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头盔主体底部,所述头盔主体与所述连接块一体化设置,所述弹性环为中空设置且内部填充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延伸至所述测试组件内壁,所述头盔主体和所述连接块均包括保护表皮、缓压层、弹性垫和支撑层。本发明能够保证整个头盔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还能够及时充起包裹层进行保护,提高头盔的安全性能;能够根据头盔的不同使用环境需求分别进行不同方向的测试,测试简单方便,全程记录数据,也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调整不同设备的工作功率,测试更全面和准确,保证产品的质量
136 一种基于柔电传感技术与IoT的术头盔及管理系统 CN202410539346.2 2024-04-30 CN118648742A 2024-09-17 李苑君; 韩蕴琪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电传感技术与IoT的术头盔及管理系统,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外壁上设有帽檐和压传感器;缓冲泡沫层,设于外壳主体内部;内层主体,设于外壳主体内部,内层主体与缓冲泡沫层之间固定有多个带有柔电传感的为可拉伸材质的拉力传感器;可调节绑带,设于外壳主体底端;太阳穴保护海绵圈,设于内层主体内部;后脑保护海绵垫,设于外壳主体内部且后脑保护海绵垫的顶端外壁与外壳主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电池盒,设于后脑保护海绵垫远离内层主体的一端,电池盒内集成有多个电池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增加保护功能、实现脖颈扭转伤保护、实现及时判断佩戴人员受伤情况方便救助。
137 一种智能化管理系统 CN202410003517.X 2024-01-02 CN117858022B 2024-09-17 唐泽波; 何宏建; 李晓杰; 刘纬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管理系统,其属于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数据采集、人员监控模块以及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接收组、数据采集管理组以及数据采集解析组;数据采集接收组连接有若干绑定式监控器,每一绑定式监控器对应采集一施工工地人员的活动数据与三维坐标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数据采集接收组;并使用预设的分析算法判断人员是否出现跌倒、高空坠落的异常情况的发生;当数据采集解析组判断所接收的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后,由绑定式监控器发出声光报警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管理模块包括控制器管理组、用户管理组以及分组管理组。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提高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人身安全的监控的技术问题。
138 基于EEG-NIRS和MHGAT的智能安全帽系统 CN202210691827.6 2022-06-17 CN114903247B 2024-09-17 曹辉; 屠翊文; 刘世元; 王率宇; 薛玲艳; 王瑞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EG‑NIRS信息采集和MHGAT信号识别的智能安全帽系统,包括安全帽、平台、用户APP端;其中安全帽内安装有脑电波信号采集模、ARM核心控制板、WiFi模块和监测报警单元;该脑电波信号采集模块为TGAM模块,用于采集佩戴者的EEG‑NIRS信号,经WiFi模块传输给云平台;云平台采集到EEG‑NIRS信号的特征后,首先利用DTW构图方法,将采集的信号构造为具有拓扑结构的图数据,然后输入到MHGAT模型中,依靠多头注意机制的应用,在多个尺度上提取具有辨别力的特征用于脑电波信号的判断。判断用户的实时人脑清醒程度。本发明可为高危领域中作业的人员安全保障问题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139 头盔佩戴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头盔 CN202111300373.7 2021-11-04 CN114081231B 2024-09-13 樊越
申请提供一种头盔佩戴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头盔,获取设置在头盔内的感应区对应的实际感应数据;根据所述感应区对应的实际感应数据,生成所述感应区的实际感应曲线;根据所述感应区的实际感应曲线和标准感应曲线,判断靠近所述感应区的物体是否为活体,获得佩戴检测结果。通过对佩戴过程中一些物理量的感应曲线进行检测和匹配,完成物体靠近检测和活体检测,提升了头盔佩戴检测的准确性。
140 穿戴设备 CN202410709939.9 2024-06-03 CN118623171A 2024-09-10 许榕; 李宁; 曾喆; 黄洪亮; 周健; 卢娟; 王少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本体、功能配件、转动组件及旋转组件。转动组件连接于本体上。旋转组件与功能配件相连,旋转组件与转动组件可转动连接。其中,旋转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与转动组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设置,旋转组件相对于转动组件转动,以使功能配件相对于本体在具有夹角的两个方向上的转动。上述穿戴设备中,功能配件通过转动组件及旋转组件与本体连接,且旋转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与转动组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这样可以实现功能配件相对于本体在具有夹角的两个方向上的转动,以调节功能配件相对于本体的角度,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